浅谈如何培养低年级在促读促想中品悟古诗意境
——部编版语文二上《敕勒歌》一课的课堂实录

2022-11-22 23:01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22年15期
关键词:四野牛羊诗句

周 春

(光泽县实验小学 福建南平 354100)

《敕勒歌》这首诗歌,是一首北朝时期的“乐府民歌”。这首民歌描绘的画面对于孩子来说是陌生的,处于内地城市的孩子很难有感触,他们没有见过草原是什么样子,成群的牛羊又是怎样的景象。也无法理解敕勒族对自己家乡的那种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借助情境,学习新课

(1)今天老师要带着你们走进美丽的大草原,先来欣赏一下草原的美丽风光吧!(循环播放草原图片)。

(2)出示图片:看到这美丽的风景,你有什么感受?(学生自由抒发感受)。

(3)引导语:大草原是多么令人向往的地方呀,早在1600年前,在这里居住着一个少数民族,它叫敕勒族。

(4)(“敕勒”正音):我们来读读“敕勒”这两个字。

(5)了解敕勒族:敕勒族是古代游牧民族,现在维吾尔族的主要族源。哪里有水草他们就在哪里生活,住着随时可以搬动的“穹庐”(俗称“蒙古包”)。

(6)他们用一首优美的诗歌,赞颂着自己的家乡,这首歌就是“敕勒歌”。

(7)齐读课题。

二、初读诗歌,识记生字

过渡:天蓝蓝,山高高,水草丰茂,牛羊肥壮,多美的画卷呀!我们有说不完的话语来形容它、赞美它。北朝人民却用简单的27字就概括了我们说不完的话语,现在让我们翻开课本86页,听听这首敕勒歌吧!

1.听录音。

2.出示要求:请你们借助拼音,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古诗。(出示要求)

3.听你们读得这么认真,老师先检查你们的预习情况!

(1)请一位小老师领着大家读!

(2)在读的时候,哪些读音需要提醒同学的?

(3)庐:你在哪首古诗中见过它?(《望庐山瀑布》)

(4)齐读一遍。

4.诗歌中的词语,谁来试一试。(开火车)

(1)这里有个特殊读音“见”(xian )?(看书本上最后的注释,见是通假字,在古代通现,有出现、显露的意思。)我们在学习古诗文时,通过看注解,就能了解诗文中比较难懂或者有特殊含义的字。

(2)齐读词语

5.现在这些生字词又回到诗歌里。那怎样才能读好这首诗歌呢?

6.引导观察:你们看,这首诗每行诗句的字数不同,在朗读时要注意诗歌中标点的停顿,能帮助我们读好诗歌的节奏,请你们听老师读!(范读)

7.请你们也学学老师的样子,读给你的同座听,如果你觉得他做到字音准确,注意停顿,就给他一个大大的赞,如果他读的不好,就请你当当小老师帮助他。

8.听同学们读得这么热情,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三、展开想象,理解诗句

学习诗句:敕勒川,阴山下。

(1)出示插图:听着你们优美的朗读,我们仿佛已经来到了美丽的大草原,敕勒族就生活在这,你们知道这是哪里吗?(出示图片)阴山。

(2)解释阴山:阴山山脉,中国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山脉,连绵不绝,十分雄伟壮观。这座阴山就矗立在敕勒平原上,“川”就是平原、平地的意思。你觉得这样的平原辽阔吗?谁来读出它的辽阔!(指名读)。

(3)谁能读的更辽阔些?请你们也像他一样读?

(4)这阴山可真巍峨呀!平原可真辽阔呀!真是:“敕勒川,阴山下”。

学习诗句:天似弯庐,笼盖四野。

过渡:我们再往里走,就看到了这片湛蓝的天空,你觉得这天像什么?你知道敕勒族人民觉得这天空像什么吗?你是从哪里知道的?出示: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1.哪个字有像的意思?

2.认识“似”:

(1)似这里读平舌音si,就有像、如的意思,组词:相似、似乎;它还读翘舌音shi,只能和的组词,表示和某种事物、情况相同,组词:似的。

(2)看这两个句子,选一选:天似( )穹庐;天好像穹庐似的( )。

(3)小结:我们要通过不同语境进行选择。

3.认识:穹庐

(1)敕勒族人民觉得天空就像他们的穹庐一样!那什么是“穹庐”?

(2)(出示图片)这些白色的,供敕勒族人民居住的大帐篷,就是穹庐,就是你们熟悉的蒙古包。你们觉得像不像?

(3)请你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你们现在就站在辽阔的大草原中央,抬头往上看,湛蓝的天空是那么高,那么远,再往前看,远处的草原与天空仿佛连在了一起,你再向左看,向右看,转身向后看,天空和草原的界限似乎分不清了,这是,你们觉得天空像什么?(一顶巨大的蒙古包)。(板画)这么大的蒙古包,该怎么读?谁能读的更大些?(指名读、分组读:天似穹庐)

4.为什么说天空像他们的家?引导:家永远是最温馨、亲切的地方。你们爱自己每天住的家吗?敕勒族人民把这片蓝天当作自己的家,可以无拘无束的放声歌唱,可以自由地牧马放羊。可见,他们多么热爱自己居住的家乡呀!读出他们对家乡的热爱。男生读:天似穹庐;女生读:天似穹庐。

5.理解笼盖:

(1)谁来做做笼盖的动作?(学生做动作)你们看,这就是笼盖。(老师重复做)。

(2)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各种各样的“瓶盖、锅盖、杯盖、井盖”。(出示图片,认读词语)。

6.现在这像天一样的蒙古包把什么给笼盖起来了?(草原)可见,草原是如此辽阔呀!伸出你的手,我们一起笼盖四野!齐读: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7.引导朗读:

(1)草原上的天空就好像一个巨大的蒙古包,笼罩在这苍茫的草场上,多么神奇的想象啊!读一一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2)草原上的天连着地,地连着天,把大地给笼盖了起来,多么辽阔的草原呀!读一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学习诗句:天苍苍,野茫茫。

过渡: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地似绿毯,无边无际。再看看这样的天空,这样的草原,你想到了文中的哪句诗句?(天苍苍、野茫茫)

1.作者为什么用上苍苍、茫茫这样的叠词来形容天和草原呢?

2.理解“苍苍”:

(1)出示图片:这就是天苍苍,字典对“苍”有三种意思。那天苍苍是哪个意思?预设:第一个意思,因为青色就包含了绿色和蓝色。因此这里指天空青色、湛蓝、深远的意思。

(2)请你来读。那么蓝,那么远的天,第一组读、第二组读。

(3)根据苍苍另外两个意思,你们再来猜猜“白发苍苍”“松柏苍苍”的意思。预设:白发苍苍选“灰白色”;松柏苍苍选“深绿色”。

3.理解“茫茫”:

(1)出示图片:这就是野茫茫。请你们也拿出字典,去找找“茫”的意思?(巡视一下,用手机拍学生字典投屏。看来茫也有两个意思?你说,选第二个意思,指原野面积大,没有边际。面对这样的草原你想到曾学过的哪个词?(无边无际、一望无际)。

(2)谁来读出这草原的无边无际?请你读。多辽阔的大草原呀!第三组读、第四组读。

(3)茫茫还可以形容其他事物,谁来做下知识配对?请你来,大海没有边际就是-一大海茫茫;云雾浓厚看不清楚就叫一云海茫茫。

4.小结:可见,苍苍、茫茫在形容不同事物时,有不同的含义。

5.指导朗读:

(1)看那湛蓝湛蓝的天空,你能想到——天苍苍;

(2)望着那一碧千里的草原,你又能想到——野茫茫。

学习诗句:风吹草低见牛羊。

1.过渡:此刻,辽阔的大草原上,风儿一吹,茁壮的牧草都弯下了腰,这时候谁露出来了?(成群的牛羊,肥壮的牛羊出来了)

2.引导朗读:

(1)柔软的微风,轻轻拂面。你看,草原上的牛羊吃的多开心呀!风吹草低(见牛羊)。

(2)风好像大了一点,草原上的牛羊变得更多了。风吹草低(见牛羊)。

(3)风变得更大了,牛羊在草原上跑来跑去,多活泼呀!风吹草低(见牛羊)。

(4)好一副草原放牧图。风吹草低(见牛羊)。

四、入情入境,熟读成诵

(1)出示全文,小组比赛读:多么快乐,多么悠然自得的生活呀!你们向往敕勒族人民的生活吗?现在,就让我们四个小组比比赛,来读读这首诗歌吧!(听到你们的声音,真是一种享受)。

(2)出示填空,单人挑战读:现在难度加大了,谁可以根据提示,进行填空有感情的背诵?

(3)出示图片,据图朗读:敕勒歌仅有四句话,但每一句话都是一幅美丽的图画,看着这样的画面,你想到诗文中的哪句话?(一幅一幅出示)

(4)出示图片,想象朗读:现在这四幅图都呈现在你眼前,谁能试着有感情地背一背!(多指点人、男女比赛读)(多么饱含深情的朗读呀)

(5)带动作读:如果能加上动作就更好了!(表现好的让她再在台上表演,加音乐或者我自己加动作带他们读)(多么动人的表演呀!)(6)配乐吟诵:我们也学学他的样子,想象着美丽的大草原,来吟诵这首诗吧!(多美妙的声音呀!)

五、观察结构,练习书写

1.出示要求会写的“似、野、苍、茫4个字。

分类:左右结构的字:似、野,上下结构的字:苍、茫。

2.指导书写左右结构的字。

(1)组织交流:写左右结构的字,我们要做到三看:(齐读)一看宽窄,二看高低,三看笔画穿插避让。

(2)引导观察:看宽窄:“似”是左窄右宽的字;“野”是左右相当的字。看高低:“似”左高右低;“野”左右同宽,顶部左右齐平、底部“予”低。

(3)写“野”时,你想提醒同学什么?(左边的“里”最后一笔的横变成提)。

(4)指导书写“野”字:跟着老师书空这个“野”字,里面的横既不靠左也不靠右,予的第三笔横钩从田字格中心左侧起笔,略向右上斜行。

(5)跟着电脑老师书写“似”:右边第一笔竖提一笔写成,写在左半格,第二笔点位置略高,竖撇的撇尖穿插在竖提的下面,最后一笔的点收笔略高于撒尖。

3.指导学生观察上下结构的“苍、茫”。

(1)都是“草字头”。(2)“苍”字,下半部分的撇捺要写得舒展;“茫”不要写成左右结构。(3)指导书写“苍”字:仓上面的撇、捺相交于竖中线左侧。

结语

最美家乡景,最美古诗情,今天我们不仅感受到敕勒平原的辽阔,也感受到敕勒族人民热爱家乡,享受牧马放羊生活之情。请同学们回家后把这首诗歌吟诵给家人听,做传统文化的小小传播人,并画出你心目中的草原风景图。

《敕勒歌》教学反思

这首民歌,仅仅有27个字,却有极大的艺术感染力,诗歌描绘了一幅壮阔,富饶,幸福安康的草原生活。诗文虽短,但是描绘的草原风景却无限大。

全篇课文,我都是以读来促学生想象画面,让原本离学生很远的草原变得近,仿佛就在眼前,抬头即是天空,脚踩即是草原,伸手即是牛羊,住的即是穹庐。如此美轮美奂的草原风景图,难让人不爱,一切皆在读中悟,读中想,读中体会。

猜你喜欢
四野牛羊诗句
六一来了
庚子洪汛
可以“吃”的诗句,你见过吗
读诗句,写成语
咏桃花
草原的牛羊
你若懂我
雪笼盖着四野(外一首)
牛羊市场近期行情
牛羊市场近期行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