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类课程双语(英)教学中的教学技巧探析*

2022-11-22 23:01陈筱芳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22年15期
关键词:管理学双语汉语

陈筱芳 许 越

(1.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 广东广州 510545;2.澳门科技大学 澳门 999078)

一、高校推行“双语教学”教学方式的时代必须性

企业作为创造价值的微观实体,其发展壮大亟须大量具备现代科学管理思维与手段的各类管理人才,而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下,这类管理人才具备合格素质的标识之一既是掌握多种语言。那么,作为培养人才重要来源地的大学,在管理类课程的教学中采取中英文双语结合的教学方式则成为必需。在我国高校课堂上,所谓双语教学,主要指利用中文与另外一种外国语作为教学语言的一种教学形式。本研究所涉及的管理类课程的双语教学,则是强调要求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管理类专业课程知识内容为主,采用汉语和英语结合的语言教学方式进行授课。这就不仅要求授课教师通过课堂学习帮助学生掌握管理类课程的基本理论,而且自身还要具备扎实的管理类和英语的双重知识并熟练运用,同时还更强调双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技巧,达到专业与英语的密切结合。

在本研究所探讨的汉语与英语相结合的“双语教学”方式中,“双语教学”并非单纯的“双语法”。“双语法”仅仅提供外语材料和汉语解释,而“双语教学”则主要是以英语为教学手段来推动管理类专业知识的获得,以同时获得知识和语言技巧。因此,在双语教学中,第二语言主要是手段,同时又具有目的性。

就国际化的要求而言,在管理类课程教学中引入双语教学,既能够让学生深入了解国际文化发展趋势和管理学前沿知识,还可以更加便利大学生们在校期间就能接触到国外先进的管理理念,掌握国际学术动态。但目前就已经开展的双语教学状况来看,也面临着一些难题,如:语言环境匮乏、师资力量不足、双语教材欠缺、学生兴趣不足等问题,特别是管理类课程本身就属于专业性较强的交叉学科,具有综合性、专业性、抽象性和复杂性等诸多特性,不仅专业术语多且内容也较为枯燥生硬,在学生专业水平和外语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下,一些学生对管理类课程可能连汉语教学都无法完全领悟,若再在教学中加入母语以外的语言,可能会导致他们比较抵触“双语教学”这种教学模式。因此,在管理类课程的双语教学中,为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教学成效直至教学目的实现,必须着力探讨恰当可行的教学方法和技巧。教师应想尽办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减少学生的压力和负担,使他们乐于接受、乐在其中,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他们的英语水平和专业水平[1]。

二、管理类课程双语教学中现存的主要问题

本研究在调研了学生的基础上,同时从教师和学生两个侧面的体会来看,目前在双语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值得注意与探讨:

1.师生在专业英语的应用上存在一定程度的障碍

双语教学的开展对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从学生的整体水平而言,其英语基础水平参差不齐,即使一部分人具备了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但其英语应用能力更偏向于公共外语领域,而由于对管理学类专业词汇接触甚少导致其在此方面的英语应用能力较弱。其次从教师方面来看,由于一部分教师没有经过长期稳定的管理类专业英语的教学培训,当他们在接触到管理类双语课程时,也存在着英语语言水准达不到要求的现象,如发音不准、上下文推理能力不足、多义词诠释不透彻等问题,很难做到驾轻就熟,导致时而会在授课时出现差错,课堂气氛尴尬。再加上学生一直生活在汉语语境的大环境中,日常接触外语的机会相对较少,外文资源匮乏,专业词汇比较生僻难记,由此使得学生产生了学习专业英语课程的畏难情绪,将专业英语课程的学习视为额外的压力和负担,不肯下功夫。

2.在提高管理类专业知识和英语水平方面主次颠倒

双语教学旨在将英语作为工具应用在管理类专业上,使得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将英语在实际工作领域里的应用能力得到提高。但实际中,有些教师在进行双语教学的过程中,对专业和英语应用能力这两方面的平衡上有失偏颇,表现为过多拘泥于外文原版教材,只会生硬地带着学生去熟悉英语词汇,过度强调英语语法比如语言点等问题,而不是着重代领学生去理解英语词汇所表达的专业内涵,出现英语为主、专业为辅的情况,主次颠倒,令学生既没有通过专业英语对管理学知识掌握的更透彻,又对令人难理解的专业英语产生偏见和恐惧。这种单纯追求双语模式既忽视了学生通过其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又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在管理类课程中开展双语教学得不偿失的不良后果[2]。

3.教师英语能力达不到要求造成双语教学质量达不到目的

在目前双语教学实施过程中,兼备专业素质与英语能力的教师较为匮乏。一些双语教师虽然专业学识丰富,但英语水平不高,无法在双语教学中给学生带来良好的学习体验;反之有一些教师虽然有较强的英语功底,但缺乏教学经验和一定的管理学类课程的理论基础,这类教师能上好外语课,但却不能很好地利用英语带给学生应有的专业知识,进而达不到双语教学的目的。

三、管理类课程双语教学中的教学技巧探讨

鉴于以上分析的诸多管理类课程双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本研究通过与相关大学生进行比较深透的双向交流,进一步探讨切合实际的方法,提出采用以下教学技巧的建议:

1.技巧一:注重管理类课程实质内涵的讲授

中国的管理类学科体系完全是从西方发达国家引进,可以说我们所接触到的管理学类课程就是西方管理学体系,其课程内容丰富多彩,但由于西方人的思维和对事物的语言表达方式,与东方人的有一定的明显差距,故而中国学生在双语教学中使用管理类课程的英文原版或英译本教材的时候,会出现一定程度上的偏差、理解上的难度和不准确性。因而,双语教师必须在授课过程中利用自己超过学生的英语理解力向学生比较准确的传递西方管理学的实质内在精神与价值追求,同时对比国内外管理学者不同的观念和研究方法,使学生真正能够从双语教学中获取管理学类的实质内涵。

2.技巧二:在保证管理类知识创新性中加入英语教学

在管理类课程的双语教学过程中,既要采用专业课特定的教学方法,如案例演示和分析、组织理论体系、建立结构框架、勾勒模型等,又要注重英语教学的思维方式、记忆方法和语言表达方式,如语法之于写作、音标之于单词的重要性,在阅读文章内容时合理进行精读和泛读,学会听、说、写结合去提高外语应用能力等。此外,管理学不仅具有实践性,其所提供的理论和方法都是实践经验的总结与提炼,还具有延展性,与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等都有着密切关系,需要在这些相关学科中进行连接与更新,才能不断创新管理思想、管理原理和管理方法。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与目标,将两类课程特定的教学方法有机结合,让学生在互动和沟通中体验管理类课程内容与英语语言相辅相成的乐趣[3]。

3.技巧三:采取从汉语向英语渐进、巧妙过渡的授课方法

教师在双语教学中,可以采取从汉语向英语渐进、巧妙过渡的授课方法,即结合型教学,分阶段开展双语教学实践。在第一阶段以汉语为主,仅对部分管理学类课程的基础知识和比较浅显的问题用英语进行讲解,英语比例约为10%-15%,而重点、难点问题仍用汉语讲授,旨在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适应这种教学方式;第二阶段以汉语和英语交叉教学为主,随着学生适应能力的增加和英语水准的提升,教师在此阶段可酌情提高英语讲解的比重,对简单的案例、文章等也用英语分析,循序渐进,直至达到汉语和英语相互融合的状态,不要让学生仇视专业英语学习。为了应付考试而生搬硬套、死记硬背,因此,应特别注重引导学生积极接受和理解,从单一的汉语教学中巧妙过渡到双语教学,增强课堂教学的情感体验及参与热情,让他们将英语学习视作一种交流管理学类思想和丰富素养的工具。

四、运用管理类课程双语教学中教学技巧的对策

为了能够让符合教学相长的双语教学的教学技巧落到实处,还非常有必要探讨一下如何讲这些技巧落到实处的措施。本研究在此主要提出以下几点:

1.采用多元化手段教学,使英语成为学生学习的工具

两种语言的混合即两种文化的交融,应让英语成为工具而并非障碍。教师可以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营造师生互动的教学场景,使从汉语到加入英语的过程更加容易被接受。通过在多媒体教室、实验室运用计算机、投影仪、语音设备等,在课堂里播放使用英语语言积极向上的电影、动画、歌曲等,展示外文期刊、报纸,达到师生互动、交融、相互促进的状态,营造良好的双语教学场景,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英语输入、爱上双语教学,减少压力和疲劳。同时还应考虑到学生的专业和外语基础,很多优秀的原版教材信息量大、内容众多、价格昂贵,如果教学时单凭口头讲述或板书进行外语教学,则不利于学生的记忆和吸收,应在课前发放外语讲授提纲,提取重要内容做成PPT为学生提供教学参考,并将本节课的内容打印稿分发给学生。另外,采取灵活的上课提问方式,这不仅能够打破汉语与英语之间的壁垒,形成这两种语言的有机结合,增强双语教学的效果[4]。

2.用汉语提高管理类专业知识,以英语深刻理解其原汁原味的实质内涵

双语教学的倡导者提出,至少75%的教学语言仍应该是学生的母语。因此,对于和中国学生来说,教师在进行管理类课程的双语教学过程中,无论是传授知识,还是解答问题,都应平衡好使用汉语和英语的频率。在选择教学技巧时,以提高管理知识为主要目的,坚持使用汉语为主、外语辅助来教学。教师应认识到双语教学并非英语语言课程,其旨在通过教学中引入英语语言进行更加深入准确的启发,为他们拓宽获取知识的渠道。另外,教师对学生使用英语的要求不必过高,但也要鼓励他们在熟悉外语的过程中,尽量地使用英语来传达意思,可以先让学生的专业英语学习和交流局限在课堂中,待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和条件有了一定的成效后,再鼓励他们在课堂外也能使用英语进行查找相关管理类的外文文献[5]。

3.借鉴先进经验,培训授课教师提高管理类专业与英语相结合的水平

教师自身应通过查阅、阅读、调研等方式,致力于提高其专业英语水平及理解外文文献能力,更贴切把握的作者要表述的主旨及内涵,才能更好地给学生带来较好的双语教学体验感。在此还应倡导借鉴国外课堂的先进经验,对开展双语教学的教师应先期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进行必要的培训,促使其具备两个必要条件:一是具备相应语言水平和专业讲授水平;二是怀有从事双语教学工作的热忱,拥有不断改善教学模式的、提高教学能力、达到教学目标的动力之源。除此之外,各推行双语教学的学校还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通过校内培养、校外引进及师资力量合作等各种方式来加强对本校双语教师的队伍建设,促使教师能够将管理类专业知识和英语语言技巧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创造一个“不是学英语而是用英语学”的优质学习氛围。

猜你喜欢
管理学双语汉语
学汉语
《管理学原理》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张瑞敏金句背后的管理学知识
追剧宅女教汉语
汉语不能成为“乱炖”
快乐双语
快乐双语
快乐双语
双语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