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阿曼高等教育发展路径初探

2022-11-23 19:28刘世琦
民族高等教育研究 2022年1期
关键词:中阿阿曼大学

刘世琦

(西南大学 教育学部,重庆 400715)

一、阿曼高等教育发展背景

截至2019年底,阿曼共有各类公共高等教育机构60所,除阿曼高教部管理高等院校外,其他部门如劳工部、卫生部、中央银行、宗教事务部、旅游部也管理一些附属高等专科院校。经过多年发展,苏丹卡布斯大学已发展成为拥有10所专科院校的综合性大学。根据最新政府数据,阿曼高等教育入学总人数从2011年的95100人上升到2017年的126100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2011年的27%上升到2016年的44.6%。[1]

(一)联动式管理体制创造发展空间

阿曼是世袭君主制国家,禁止一切政党活动。苏丹享有绝对的权威,包括颁布法律、任命内阁、领导军队、批准和缔结国际条约等。1981年,卡布斯参照阿拉伯的民主方式开创议政机构——“国家协商会议”。以直接任命中央官员和地方代表的方式,在民众和政府之前搭起了参政议政的桥梁。

作为典型的宗教国家,占据总人数90%的伊巴德教派的基本主张之一就是平等与团结。而这个主张的作用也在卡布斯每年的亲民之旅中被强化和放大,成为增强阿曼社会凝聚力的主要因素。1996年11月,卡布斯颁布了《国家基本法》。随后成立了以他为首的9人国防委员会,负责审议国家安全有关事宜并参与决定苏丹继承人。这也标志着阿曼“参与型政治”走上了法制规范的轨道。基本法强调男女在教育、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等层面所享有的权利。而完善阿曼高等教育管理体系在阿曼的发展中一直处于优先级位置。1986年阿曼的第一所大学——卡布斯苏丹大学的校务委员会就由阿曼教育部、劳务部、卫生部、农业部等部长组成,足见阿曼对于本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视程度。教育部门主导建设方向,以确保形成一个合理框架,其他部门则从自身行业发展所需高等人才出发,不断地丰富阿曼高等教育事业的核心内容。这种多领域、多部门协同管理的体制,也是为了更好地适应阿曼教育强国战略的国情而量身打造的。实践也证明,这种在摸索中不断总结完善的发展路径也有力支撑起了阿曼高等教育事业。

(二)平衡式外交逻辑构建外部氛围

阿曼的外交逻辑始终保持着清晰的平衡逻辑,并且眼光并没有被地区的烽烟所遮蔽,与英美等国和中国同样保持友好关系。阿曼奉行温和中立、理性平衡、不结盟、睦邻友好和不干涉别国内政的外交政策。致力于维护海湾地区的安全与稳定,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发挥独特作用。这种平衡外交的逻辑为阿曼的高等教育营造了良好的外部氛围,既为深感人才匮乏的阿曼提供了聘请外国专家和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可能,也不断拓宽着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阿曼学生留学的意向国可选范围。阿曼致力于同世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关系,迄今已同143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2]

阿曼在1986年才建成本国的第一所大学,因此国家需要的高级人才都只能依托外国进行培养。而为了不断补充高等人才,阿曼政府一直在逐年增加留学名额。出国留学是目前阿曼培养高等人才的重要途径,教育部设有国王直接领导的留学生派遣委员会。该委员会每年会按照阿曼科技工作的需求,派遣留学生出国学习和深造,并由政府拨出专项资金,每年为在外留学的阿曼学子发放1000里亚尔(约2600美元)的生活补助。并且,阿曼的所有留学生只要学成后归国,在留学期间所有的花费都由国家报销。回国后阿曼也会直接给予留学生一定的官职待遇及高薪高质的福利待遇,这就更加激起了阿曼的留学热。与此对应的,就需要留学国家的数量不断扩大,通过广泛学习和了解他国经济政治发展经验,帮助阿曼成为一个体制完善、经济有活力且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1983年,阿曼的1500名高中毕业生全部派往国外(主要是英国、美国、埃及等国家)进行学习。[3]而至今,阿曼的留学生早已遍及全球各地高校。既不断反哺着阿曼的国家发展事业,成为阿曼发展建设前沿的源源不断的生力军,也为增进阿曼与其他国家的交流,创造出新的契机和思路。

(三)竞争式创新投入接轨国际趋势

21世纪是一个瞬息万变的时代,挑战与机遇并存,面对知识资本论、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的澎湃浪潮,国际格局随时都会发生重组。正是在这样的竞争驱动下,阿曼制定2040愿景并确定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发展目标。意味着政府对公共教育政策、资源投入的调控力度将进一步加强,也提出了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要求,进而对高等教育提出新要求。[4]

在高等教育国家化到国际化的过渡中,阿曼通过合理有效地配置本国教育资源,也充分利用了国内和国际两个教育市场。在新一轮的高等教育发展竞争中,政府陆续出台各种优惠政策以刺激阿曼留学生群体的扩增。同时利用自身外交优势联合境外学校开展办学实践,努力开拓海外教育市场。除了国外,阿曼内部的教育改革也紧锣密鼓地展开。在课堂设置上,阿曼开始尝试推广数字课堂以及远程教学;并在课程安排上接入国际标准,同步化国际教材,采用多语言进行授课以为学生留学形成辅助。据《阿曼时报》报道,阿曼教育部在今年的阿曼科学节期间正式启动虚拟现实媒体库。阿曼教育部课程发展总局局长表示,该项目的实施旨在向学生普及3D技术,学生可以通过访问虚拟现实媒体库来访问图书馆中大约140个虚拟站点[5]。

二、阿曼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问题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阿曼高等教育的起源并非出于国家的自发性需求;而是迫于工业进步和社会稳定等多重因素导致的压力下形成的派生需要。阿曼高等教育起步晚、底子薄,但在新的国际高等教育形势下,不得不依托高等教育规模的持续扩张以期实现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转变。这种粗放性的急剧发展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摆在了阿曼政府面前。

(一)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过度依赖

早在第一个五年计划结束后的全国统计中就发现,阿曼各类教育机构中教师大多是外籍人。在1981年的统计中,外籍教师共有4904人。其中埃及人最多,约占80%。阿曼本土教师只占教师总数的11%,[6]因此为了鼓励阿曼的学生报考师范学校,形成自我补充并缓解国家在聘请外教上所承担的财政压力,政府先后采取了三条措施:第一,师范学校学生的生活补贴每月120里亚尔(约311.9美元)。比普通学校高七倍,使学生除负担自己生活外还能资助家庭,免除后顾之忧;第二,师范学生毕业后允许考师范大学或普通大学的教育系继续深造;第三,毕业生的工龄从考入师范的日期算起。但在这种调控和刺激下,阿曼报考师范专业的学生数量并没有出现明显的增长。[6]

伴随着中小学在阿曼全国各地纷纷落地,对于教师的需求量也在与之剧增。1986年时预计需要至少10000名,2000年时接近20000名,这样的需求还远远得不到满足。虽然阿曼在建立自己的第一所大学时,首批五个学院中就有教育学院。但教育学院本就承担着扫盲、成人教育、科技教育等重要的初期任务,精力分散下已经不堪重负。同时,就连卡布斯苏丹大学中的大部分教师,都是高薪聘请的国外专家或学者。这就导致阿曼的师资力量表现出较大的依赖性,在短期内还得不到有效改善。

(二)高层次人才流失,发展后劲不足

20世纪90年代末,石油产量预期下降对阿曼政府支出的影响变得越来越明显,并带动着相关行业的失业率上升和就业困难。与此同时,阿曼每年的大学毕业生人数已经超过了政府可以提供的就业机会数量。这就导致许多毕业生不得不把自己的工作地点选择在阿曼以外的海湾地区或者其他国家。鉴于高等教育入学人数的持续增长,在未来6-7年的时间内,阿曼的教育系统将每年为国家提供的一份新工作培养3名新毕业生。[7]也就是说,在工作岗位不断减少的情况下,现有的岗位仍然面临着激烈的就业竞争。

对此,阿曼政府计划通过战略性移民以消化大量失业在家的毕业生。然而这同样存在一个悖论,因为阿曼实行的是全民免费的教育模式。从小学直到留学,学生学业的花费都由国家拨款买单。反过来说,这就导致了以往在教育上的持续投入急剧贬值,也就是阿曼花了自己的钱,变相地为其他国家培养了高等人才。人们在质疑这种策略是否合理的同时却发现阿曼的留学生已经呈现出定居国外发展的趋势。因此近年来,为了防止人才外流,委员会采取了一系列的有效措施。在出国前由学生的家属或监护人填写保证书,并交纳部分保证金。一旦学生不愿回国,保证人将偿还国家支付的全部费用。在这种高等教育发展的实效不符合预期的情况下,阿曼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表现平平。如果这个现状得不到有效改善,阿曼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必然后劲不足。

(三)经济转型缓慢,教育投入减缓

能源在阿拉伯半岛国家中的作用可谓举足轻重,直接影响着这些国家的经济结构形成和未来走向。根据阿曼最新数据统计,2019年,油气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51%,全年油气出口额占总出口额的68.2%。2020年,全球油价下跌及石油减产,对阿曼经济冲击较大。[1]这种以石油为主要经济支柱的单一工业和经济结构,也一直掣肘阿曼寻求经济转型的方向,其五年计划中屡次强调的经济多元化发展所面临的困境也日渐凸显。

1982年以来,阿曼财政连年出现赤字。阿曼财政部报告显示,2021年一季度,阿财政收入18.185亿里亚尔(约47.281亿美元),同比减少30.5%。受全球油价下跌及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石油净收入减少34.2%。由于政府部门支出减少,一季度公共支出同比下降2.73%。一季度财政赤字达7.514亿里亚尔(约19.537亿美元)。[8]与此同时,爆发增长的教育事业所需投入还在不断增长。2014年,阿曼财政预算总收入为117亿里亚尔(约合304.2亿美元),其中用于教育的支出为26亿里亚尔(67.6亿美元),约占总支出的18.6%。2015年财政预算总收入为116亿里亚尔(301.6亿美元),将投入30亿里亚尔(78亿美元)在阿曼新建41所学校,占预算支出的21.3%。[9]虽然在投入总额上有所增加,但增长幅度较之以往呈现出明显的减缓趋势,受国际油价下跌影响,沙特、阿曼等国已经大幅削减其国外奖学金。并且,在可以预见的经济转型困境下,鉴于教育需要长久的回报期,阿曼的教育投入必然会继续放缓,倾斜资金优先发展第二产业以形成新的教育事业支柱。

三、21世纪阿曼高等教育发展的路径

“一带一路”的提出,适逢阿曼经济转型的重要时期,为其提供了解决国内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问题的新路径。同时,由西安交通大学牵头成立的新丝绸之路大学联盟,与复旦大学牵头成立的“一带一路”高校战略联盟,至今已有超过40个国家和地区的近两百所高校加入。这同样为阿曼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窗口,为培养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人才带来更多可能。而在经济方面,中阿双方经济互补性强,潜力巨大。中国早已成为阿曼最大的贸易伙伴和石油进口国,每年阿曼石油产量的72%出口运往中国。[10]除了传统贸易之外,伴随着双方多层级各领域的频繁交往,近年来在文化、农业、旅游、投资、金融、航空、人力资源等领域中的合作也在蓬勃发展。

(一)中阿文化交流搭建国际教育合作平台

中阿文化交流历史悠久,早在公元二三世纪时双方就通过海上丝路往来。在双方现存最早记载中,公元6世纪时中国商船就经常驶达阿曼港口;而阿曼人卡西姆则于公元八世纪时第一次航行来到广州。两个文明古国的文化交流和经济贸易一千多年来不曾中断,丝路相连、民心相通;在“命运共同体”背景下,双方的合作交流将持续加强。2006年6月23日,由中国文化部主办的首届“阿拉伯文化艺术节”在北京主会场举行。这场每隔四年举行一次的文化盛会,现在也成为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框架下重要的机制性文化活动。中阿文化立足于国家之间的整体交流,更具体到双方文化城市互访互建的深层次交流上。2007年6月,中国阿曼友好协会在北京成立,并建立专门基金用于增强双方文艺团体和青年游学的民间交流。2014年以来,中国先后与多个阿拉伯国家政府签署双边文化合作协定年度执行计划,阿曼同样位列其中。

同样,中国身影也多次出现在阿曼当地的各种文化盛会中。2015年,在阿曼一年一度的马斯喀特艺术节上,一场“中国日”活动吸引无数阿曼市民驻足观看。中国馆围绕美食、功夫、手艺、祝福推出四大板块内容,将带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工艺品呈现给阿曼民众。并与当地百姓热情互动,一起制作中国结、中国刺绣,在新春佳节来临之际送去中国祝福。而中方代表团规模和参展艺术品也在逐年递增,成为民间文化交流逐步加深的重要印证。2018年11月,在中阿建交40周年之际,阿曼信息部和摄影协会则邀请多名中国摄影家参加在成都举办的中阿摄影艺术交流活动。2019年3月,“丝路新语·中外文化小使者”国际青少年文化交流系列活动,在北京的阿曼驻华大使馆举行,也为中国青少年了解和认识中阿传统文化打开了新的窗口。这些内容丰富、主题多元的文化交流也为双方的高等教育合作做好了铺垫,让两个文化深远的国家在追溯历史、展望未来的过程中彼此信任,精诚合作。

(二)中阿留学互访促进双方高校联合办学

1986年,阿曼历史上的第一所大学——卡布斯苏丹大学落成招生,用以支持阿曼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卡布斯苏丹大学的落成,也成为阿曼进入高等教育事业新阶段的一个里程碑。随后在政府大力支持下的基础教育体系迅速扩张,为了转移有限的公立高等教育资源被争抢的局面,阿曼开始鼓励私立高等院校的发展。2001年,阿曼的第一所私立大学苏哈尔大学应运而生。相比于卡布斯苏丹大学,苏哈尔大学的办学目标从一开始就瞄准了高等教育国际化。并附属于全球高校联盟U21中的昆士兰大学,与西安外国语大学也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

根据教育部的统计数据显示,2007-2014年阿曼来华留学生数量从14人增加至64人。2015年稍有回落,但始终保持在40人以上。近年来,中国国际教育研究院为苏哈尔大学输送国际学生和访问学者共计66人次。随后从2002年双方教育机构的互访开始,中阿高等教育互动沟通持续推进并取得众多实质性成果。自2008年起,中央财经大学为阿曼高等教育部直属的应用科技学院举办暑期中国经济文化研修班,为阿曼学生传播中国文化;并在2010年与阿曼教育部签订合作备忘录。2013年,中国国际教育研究院与阿曼苏哈尔大学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为推动“一带一路”教育行动,从2017年起,国家从教育互联互通合作、人才培养培训合作、共建丝路合作机制3个重点领域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展开合作交流。[11]2018年9月,作为我国职业教育领域“孔子学院”的“鲁班工坊”宣布落户阿曼;为中国和阿曼的职业高等教育国际合作办学另辟蹊径,2019年5月,苏哈尔大学与国内多所外语高等院校进行了前期讨论,并与河北外国语学院确立了“2+2本科双学位”培养模式,就申报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进行了细节探讨,初步达成合作意向。随后,阿曼驻中国大使馆在四川成都举行“一带一路国际教育交流座谈会暨阿曼苏哈尔大学国际合作签约仪式”。如今,在苏哈尔大学建有“一带一路”创业孵化中心,为整个海湾合作委员会国家(GCC)培养专业型人才。

(三)中阿经济贸易拉动教育资金跨国流动

中国已连续多年成为阿曼石油第一大进口国,在双方的贸易往来中,能源合作始终扮演着关键角色。阿曼每日生产的一百万桶原油中,80%都运往中国,衍生的石化产品、矿产品和阿曼特色海产同样大量销往中国市场。因此,阿曼想寻求经济转型,显然通过现有的贸易伙伴是最节省时间和成本的。2019年4月,阿曼卡布斯苏丹大学经济学教授纳赛尔·毛拉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就表示:聚焦共同发展、互利共赢的“一带一路”倡议有助于进一步加强中阿产能合作,加快阿曼经济转型,摆脱单一的经济发展模式。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阿曼予以积极响应,率先作为第一批意向创始成员国加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成为同中国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伙伴。2016年5月23日,中国—阿曼(杜库姆)产业园项目在阿曼首都马斯喀特成功签约。这既标志着阿曼向“成为阿拉伯世界第一个工业国”的目标迈出坚实的一步,也标志着中阿合作进一步升级,建成的杜古姆特区将成为西亚北非最大的自由贸易区。凭借其“海运中继站”的独特优势,在中阿两国的共同努力下,预计到2022年,项目总投资额将超过100亿美元。2018年5月15日,中国与阿曼共同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阿曼苏丹国政府关于共同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谅解备忘录》,双方合作再次升级。

在“一带一路”倡议指引下,中国企业在阿曼的基础建设中呈现出强大的活力。承建了阿曼通信用电行业等一批重大项目,总项目价值超过60亿美元。2019年上半年,阿双边贸易额达到106亿美元,较2018年同期增长6.3%。其中,中国从阿曼的进口额达到92亿美元,增长8.4%。中国企业目前对阿投资总额已达到25亿美元,涵盖油气资源勘探开发、远洋渔业、加工制造、商贸物流等多个行业领域。中国、阿曼开展经贸合作前景广阔,双方在资源、产业、市场等领域互补优势明显,深化合作的共同语言多、发展潜力大。加上中国为来华留学生提供的丰厚奖学金所营造的积极氛围,双方不断促进的经济贸易往来必将形成对阿曼财政收入的有力补给,使阿曼在教育事业上的投入可以不必开源节流。

猜你喜欢
中阿阿曼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阿曼的糖果罐
English Clause Syntax
请相信狗的善良
请相信狗的善良
中阿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