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创呼吸机使用中报警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2022-11-23 11:00邸娜沈阳市第十人民医院辽宁沈阳110044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2年20期
关键词:潮气量参数设置呼吸机

邸娜 沈阳市第十人民医院 (辽宁 沈阳 110044)

内容提要: 目的:分析无创呼吸机使用中报警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0年8月本院诊治的40例出现无创呼吸机报警现象患者开展本次试验研究,观察40例患者无创呼吸机出现报警的次数,分析报警出现的原因,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对策。结果:40例患者中共出现无创呼吸机报警50次,其中通气量和潮气量高限报警占比30.00%,气道压高限报警占比26.00%,通气量、潮气量和气道压低限报警占比24.00%,窒息报警占比4.00%,其他报警占比16.00%。40例患者中,23例满意,15例基本满意,2例不满意,护理总满意度为95.00%。结论:分析无创呼吸机使用中出现报警的原因,制定并且展开具有针对性的临床护理对策,对于提升患者临床安全性,促使患者临床治疗顺利展开具有积极意义。

无创正压通气主要被应用于呼吸内科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包括慢阻肺患者以及早期呼吸衰竭等。无创正压通气临床疗效显著,可以有效减少院内感染现象的发生,可以减少患者住院时间,提升患者临床安全性,但是就无创呼吸机的实际使用情况来说,报警情况时有发生,为了降低无创呼吸机报警发生的概率,分析报警出现的原因,制定出相关干预措施具有重要意义[1]。特此以本院2019年8月~2020年8月诊治的40例出现无创呼吸机报警现象患者开展本次试验研究,主要以出现无创呼吸机报警现象患者为对象,总结分析其出现的原因,制定出相关护理对策,具体研究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9年8月~2020年8月本院诊治的40例出现无创呼吸机报警现象患者开展本次试验研究。40例患者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42~60岁,平均(55.18±6.39)岁。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①自愿参与研究并签署研究同意书;②研究资料齐全、完整;③意识清晰;④具备正常沟通、表达和理解能力。

排除标准:①合并肾、心等器质性病变;②存在严重心理疾病或者精神异常;③哺乳期或者妊娠期妇女;④合并恶性肿瘤;⑤存在免疫系统疾病或者血液系统疾病;⑥合并凝血功能障碍。

1.2 方法

回顾性分析40例患者在无创呼吸机使用过程中出现报警的次数,观察报警类型,同时对其报警原因进行总结分析,制定出现具有针对性和科学化的临床护理对策。

1.3 观察指标

分析40例患者无创呼吸机报警发生情况,观察记录40例患者中出现通气量和潮气量高限报警,气道压高限报警,通气量、潮气量和气道压低限报警,窒息报警和其他报警的次数,计算各项占比;分析无创呼吸机发生报警的原因,就上述各个类型报警事件出现的原因进行总结分析。

1.4 统计学分析

2.结果

2.1 分析40例患者无创呼吸机报警发生情况

40例患者中共出现无创呼吸机报警50次,其中有通气量和潮气量高限报警15次,占比30.00%,气道压高限报警13次,占比26.00%,通气量、潮气量和气道压低限报警12次,占比24.00%,窒息报警2次,占比4.00%,其他报警8次,占比16.00%,见表1。

表1. 分析40例患者无创呼吸机报警发生情况

2.2 分析护理满意度

40例患者中,23例满意,15例基本满意,2例不满意,护理总满意度为95.00%。

2.3 分析无创呼吸机发生报警的原因

2.3.1 通气量和潮气量高限报警发生原因

通气量和潮气量高限报警发生原因主要有3种[2]:①患者原因:多发生于存在换气功能障碍的患者,例如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等;患者在临床上表现出呼吸频率过快,常发生于人机对抗、发热、烦躁不安、疼痛、缺氧患者;②呼吸回路因素:相关医护人员未能够及时倾倒呼吸机管路内存在的积水,在积水过多影响下形成频繁性的假触发,诱导呼吸机进行频繁送气;③人为原因:通气量和潮气量高限报警设置不合理,吸气压力设置过高。分钟通气量高限参数设置较低,呼吸机相关参数设置不合理;触发灵敏度参数设置较低;潮气量和呼气压力参数设置较高等。

2.3.2 气道压高限报警发生原因

气道压高限报警发生原因主要有2种[3]:①患者因素:患者自主呼吸和呼吸机节律之间形成了对抗反应,例如人机呼吸不协调不同步;气道内存在有较多的分泌物,致使患者气道出现阻塞等;②人为原因:呼吸机相关参数设置不合理,高限报警参数设置较低;潮气量、吸气压力和吸气时间设置过高,致使患者出现气道内压力过高现象。

2.3.3 通气量、潮气量和气道压低限报警发生原因

通气量、潮气量和气道压低限报警发生原因主要有2种:①患者因素:患者药物镇静过深或者是患者病情出现变化,患者自主呼吸能力降低甚至是消失,触发灵敏度设置较低,设定好的报警低限高于实际分钟通气量;②人为原因:通气参数设置不合理,包括通气量和低限报警值参数设置较高;潮气量和吸气压力参数设置较低,吸气时间和频率参数设置较低等。

2.3.4 窒息报警发生原因

窒息报警发生原因主要有3种:①患者与呼吸机连接中断,呼吸管路出现大幅度的漏气;②患者自主呼吸能力降低甚至是消失,无法对呼吸机进行触发;③窒息报警时间设置较短,患者的分钟通气量设置较低。

2.3.5 其他报警发生原因

包括呼吸管道漏气、湿化水过少、电源插座松动、供氧源压力不足等。

3.讨论

无创正压通气是现阶段呼吸内科疾病危重症患者在临床上主要的临床治疗方法,该方式不会对患者进行插管,更容易被患者和患者家属所接受,无创正压通气临床操作灵活、简便,给患者带来的不良反应较少[4]。但是纵观患者接受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现状而言,在无创呼吸机使用中常常发生有报警现象,给患者临床治疗的顺利展开形成了阻碍,威胁到了患者的生命安全,为此分析呼吸机报警发生的原因,制定出具有针对性和科学性的临床护理对策具有积极意义。

无创呼吸机使用中出现报警的相关护理对策主要有[5]:⑴规范化操作流程:由无创呼吸机厂方工程师为医院相关医护人员展开培训,为患者详细讲解呼吸机的具体应用方法、消毒方法、需要注意事项、维护措施等,确保医护人员临床操作规范化;⑵预防皮肤损伤:为患者选取适宜的面罩,确保固定带松紧适宜,能够同时满足通气和固定提出来的要求,可在固定带与患者皮肤相接触的位置贴保护贴;⑶维持呼吸道湿润性:连接好加湿器并展开加湿处理,停歇期间为患者进行雾化吸入,鼓励患者多饮水等;⑷注意事项:及时评估患者的上呼吸道呼吸情况,对呼吸机的正常功能和性能进行测试,做好消毒工作,确保安全无误;⑸一般护理。①强化心理疏导。主动接触患者,并注意交流、沟通等,为患者讲解无创呼吸机应用原理、作用效果和注意事项等,尽可能的将患者思想顾虑和心理压力消除。无创呼吸机应用前,为患者介绍NPPV的过程、原理、可能出现的不适症状等,应用后,及时与患者探讨,促进其耐受性的提高;②面部皮肤护理。交接班期间,对面罩重新固定,同时在合理的范围内,轻微依从固定带和面罩部位,避免局部长时间受压而引起的压疮,间隔2h放松1次面罩,每次10~20min。使用期间,要求每个班次的护理人员综合评估患者脸部皮肤压疮发生风险,针对可能发生面部压疮危险因素的患者,在脸部贴敷水胶体,降低皮肤受压时间和受压范围等。针对病情平稳者,建议短时间内脱机,试用鼻导管吸氧,脱机时间,以患者病情变化及生化指标为依据调整脱机时间;③保证管道畅通。无创呼吸机应用过程中,要想保证呼吸道畅通,则需要尽量与肩平行,处于同一水平向上,防止枕头偏高导致呼吸道受压增加,将气流的通道阻断,对治疗效果造成影响;④调节压力。根据病情变化等对呼吸机压力进行调节。以患者血气分析指标等为依据对呼吸机参数进行调整。辅助压力的调整需要从低水平开始,避免压力偏高,气流较强,鼻腔患者不易耐受。慢慢调整压力,协助患者慢慢耐受,一般情况下,吸气压力由8cmH2O,呼气相压力由2~3cmH2O开始,间隔5~20min增加1~2cmH2O,慢慢调整到患者可以接受的治疗参数[6];⑤要求护理人员具备较强的观察能力。患者治疗过程中,通常采用动作、面部表情及手势等方法表达自己的需求及感受等,因此,需要护理人员具有较强的观察能力,护理人员需要明确患者的需求,通过非语言性沟通促进患者依从性和信任感的提高。同时将脱机准备工作做好,患者采用无创呼吸机期间,往往伴有呼吸机疲劳的出现,过度依赖呼吸机,所以恐惧脱机。护理人员应多关注患者心理变化,并对病情变化等严密监测。对患者呼吸训练等进行指导;⑥加强对患者细致护理的关注。上机前,由专业护理人员对患者呼吸道状况综合评估,必要时,检测呼吸机功能,对各个管道是否消毒进行检查,明确湿化器水位是否正常,检测电源、仪器等;⑦增加巡视次数。无创呼吸机应用过程中,由专业护理人员指导患者主动、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工作,首先进行缩唇呼气练习,然后闭嘴,指导患者鼻吸气腹式呼吸锻炼。在护理人员的陪伴下,帮助患者保持乐观、平稳心态,克服内心恐惧。帮助患者及早掌握各种各样的呼吸技巧,实现“人机同步”[7]。对患者腹式缩唇呼吸进行指导,防止强求闭嘴呼吸,反之则会导致呼吸阻力增加,不耐受无创通气。在确保良好通气的同时,尽可能的减少呼气压力,促进患者舒适度的提高,自然闭嘴呼吸。将患者日常需要注意的内容标记到小卡片上,并分发给每位患者,以便患者交流受阻时能够自由选择卡片,及时将自己的需求表达出来,改善焦虑、烦躁等负面情绪;⑧病情监测。无创通气治疗过程中,首先需要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特别是患者痰液颜色、神志和脸色等,患者的呼吸节律与呼吸机配合程度是临床研究的重点[8]。以观察结果为依据,合理调整呼吸机参数。通气治疗期间,如果患者出现氧浓度偏高、意识模糊等症状,有些甚至加重等,若遇到呼吸道分泌物增加或者合并呼吸衰竭等,需要及早实施有创通气治疗,促进整体治疗效果的提高。如果通气治疗后,患者病情相对平稳,出现抽搐、面色潮红等临床症状,则需要加强对异常通气导致的呼吸性碱中毒症状的关注。本次研究结果表明40例患者中共出现无创呼吸机报警50次,其中通气量和潮气量高限报警占比30.00%,气道压高限报警占比26.00%,通气量、潮气量和气道压低限报警占比24.00%,窒息报警占比4.00%,其他报警占比16.00%。说明分析无创呼吸机报警原因,实施相关护理措施意义重大。无创机械通气技术的应用与医务人员的操作技术水平和患者的配合度有关。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治疗效果、病情变化等严密监测,不断更新和完善护理方法,尤其是呼吸机面罩护理等,促进患者耐受性及舒适度的提高,及早将护理中存在的问题解决,尽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无创呼吸机治疗效果的提高。

综上研究分析所述,分析无创呼吸机使用中出现报警的原因,制定并且展开具有针对性的临床护理对策,对于提升患者临床安全性,促使患者临床治疗顺利展开具有积极意义。

猜你喜欢
潮气量参数设置呼吸机
柯惠PB840呼吸机故障分析与维修
PB840呼吸机维修技巧与实例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呼吸机日常养护结合护理干预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基于感兴趣区的呼吸机潮气量准确性评价方法研究
学龄期儿童潮气量与营养状态的相关性研究
不同潮气量对妇科腹腔镜手术肥胖患者呼吸的影响
不同体位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机械通气下潮气量变化的影响
逃生疏散模拟软件应用
蚁群算法求解TSP中的参数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