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外伤性脑梗死的CT诊断研究

2022-11-23 11:00李佳兴城市人民医院辽宁葫芦岛1251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2年20期
关键词:外伤性外伤数值

李佳 兴城市人民医院 (辽宁 葫芦岛 125100)

内容提要: 目的:分析CT诊断外伤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9年5月~2019年12月在本院治疗的外伤性脑梗死患者200例进行研究,随机划分对比组与操作组,每组各是100例,给予对比组患者加以基础CT诊断,操作组患者加以螺旋CT诊断,分析两组患者诊断情况,包含正确、误诊与漏诊等。结果:操作组患者诊断正确92例、占比92.0%,数值较对比组80例、80.0%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操作组患者误诊3例、占比3.0%、漏诊5例、占比5.0%,小于对比组12例、12.0%、18例、1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在外伤性脑梗死诊断中,采取螺旋CT检验方式取得的成效更加显著,可保证诊断正确率,减少误诊与漏诊情况产生。

外伤性脑梗死也被称之为外伤后颈内动脉闭塞,疾病在头颈部创伤中的发生率为0.28%。各个年龄段人群均会出现此类疾病,青年人为该疾病的好发群体。且婴幼儿也会发生本病。最近几年,我国头颅外伤性脑梗死疾病的发生概率表现出了逐年上涨的势态,发病率比较高,且致残率以及致死率也比较大[1]。

如果没有及时对患者进行治疗,会威胁到患者生命安全。现阶段临床治疗围绕诊疗技术展开,尤其是选择性动脉溶栓,可显著增强治疗有效性[2]。在外伤性脑梗死病情发展期间,患者发病之后的六个小时之内进行抢救是最有效果的,所以早期的临床诊断也是十分不必要的。通常而言,在外伤性脑梗死的临床诊断上围绕影像学诊断展开,尤其是CT诊断方式,目前被认为首选诊断手段,此种诊断方式存在巨大优势,包含操作便捷、正确率高以及价格实惠等。对外伤性脑梗死患者安排CT检查,排除患者脑出血情况[3]。实际的CT诊断划分基础CT检查模式与螺旋CT经检查模式,后者具备的正确率更高一些,对图像有较大分辨价值,便于医生结合影像学特征实施针对性治疗,提高治疗有效性与实效性,帮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身体。为了分析CT诊断成效,本院对收治的200例外伤性脑梗死患者加以诊断,以下是本次研究总结。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对2019年5月~2019年12月在本医院治疗的200例外伤性脑梗死患者记作分析对象,划分对比组与操作组,分别实施基础CT临床诊断与螺旋CT临床诊断。其中对比组53例男性与47例女性,年龄10~70岁,平均(43.33±10.25)岁;操作组60例男性与40例女性,年龄12~73岁,平均(48.60±12.32)岁,两组患者在年龄与性别等基线资料对比中不存在显著差异,存在可比条件(P>0.05)。所有患者及家属同意此次研究,自愿加入医学研究,并签署同意书。本次研究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在患者入院时呈现言语不清晰、意识模糊或者肢体无力的症状;满足外伤性脑梗死疾病诊断标准的患者[4];在发病之后六个小时之内参与CT临床诊断的患者。

排除标准:存在CT临床检查禁忌症患者;病情治疗不够完整的患者;处于妊娠期哺乳期患者;患有精神类疾病认知障碍者;患有肿瘤及肝肾功能疾病者。

1.2 方法

100例对比组患者接受基础CT临床诊断,挑选的CT仪器对患者扫描,型号确定是Siemens Sensation 64,扫描间隔是10mm、厚度是10mm。把听磁线视作基线,在患者颅顶部加以横断扫描,层数设置为8~10层,针对一些病例可适当增加5mm的厚度加以薄层扫描。并且选取数值是30~50HU摄片的窗位、80~120HU摄片的窗宽[5]。

100例操作组患者接受螺旋CT临床诊断,挑选仪器的型号是Sinmens Somatom Definition AS+,通过持续性操作扫描患者,把整个颅脑区域列入在扫描范围内,逐层扫描患者轴位断层,电流数值确定是150mA、电压数值确定是120kV、层距数值确定是5.0mm、层厚数值确定是5.0mm[6]。

1.3 观察指标

比较对比组与操作组患者诊断正确情况、漏诊情况与误诊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2.结果

两组患者诊断结果对比:操作组患者诊断正确92例、占比92.0%,数值较对比组患者高,对比组诊断正确80例、占比80.0%,P<0.05;操作组患者误诊3例、占比3.0%、漏诊5例、占比5.0%,误诊率数值与漏诊率数值均较对比组患者小,对比组患者误诊12例、占比12.0%、漏诊18例、占比18.0%,P<0.05,如表1。

表1. 比较正确率、误诊率与漏诊率[n(%)]

3.讨论

脑梗死是常见一种疾病类型,发病机理是因为机体大脑组织呈现缺氧与缺血状态,造成患者血液循环出现局部障碍,引出颅脑内部现有病灶软化,发展为坏死病灶,严重损害到患者大脑功能。外伤性脑梗死死亡率比较高,如果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对患者进行抢救,可有效的减少患者脑梗死面积,便于血液供应顺畅,针对调整患者预后治疗效果产生较大影响,基于此早期诊断外伤性脑梗死患者比较关键,有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7]。

除此之外腔隙性脑梗死是值得关注的一种疾病,由于患者大脑半球或者脑干部位长时间在高血压作用之下出现血管壁病变,造成患者脑部官腔闭塞。好发于人体的壳核、内囊、脑桥与丘脑部位,少发于机体脑室管膜下区,具体表现是脑动脉末梢支。因为深穿支动脉供血存在一定范围,因此单一化的阻塞会造成脑组织局部缺血坏死,发展为腔隙[8]。需要注意的是,腔隙性脑梗死直径大约是0.2~15mm的囊性病灶,梗死灶仅有血管管径大小,外伤性脑梗死常见青少年和儿童身上,青少年脑血管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对应血管壁会比较柔软,存在较大弹性,所以会产生血管内膜损伤情况,造成脑梗死。外伤性脑梗死常见部位是内囊区和基底节,病情轻的情况下会影响到患者脑部微循环正常运作,严重情况带来脑出血后果,威胁到患者身心健康。

本次研究认为:就外伤性脑梗死的具体发生机制来看,外伤性脑梗死有两类发生机制,具体为:I型病变往往在人体的基底节-内囊区域之中。豆纹动脉、穿支动脉和前脉络膜动脉为供血源,具体走行为:接近直角或者成角发出[9]。患者的血管纤细迂曲。在儿童时期内,由于患者的脑血管发育尚未成熟。与成年人相比,小儿患者的脑血管更为纤细,加上小儿病患植物神经功能发育尚未完全、自我调节能力不佳。在患者出现颅脑外伤之后,由于受到剪切力作用血管非常容易受损。此外不容忽视的是,当受到外力冲击时,人体的脑组织中的血管被牵拉,呈现为扭曲状态。在这种情况之下,导致血管内膜和平滑肌内的环层撕裂和夹层动脉瘤生成点发血液供应受阻以及血栓形成[10]。此外,当患者的血管壁受损之后,人体缩血管冲动传出量增多,血管出现痉挛的情况。此刻血管变细、严重者闭塞。II型患者病变范围更加广泛,且这些病患往往同时合并颅内其他受损情况,具体的疾病发生机制除了和脑血管生理解剖特征与血液高凝状态存在相关性以外,另外也和其他因素存在关联性。具体来讲:①血管直接受损引发血流中断;②因外伤所引发的动脉内膜受损痉挛以及断裂。在此情况下引发血栓形成以及供血区域梗死;③因为外伤所引发的幕上水肿弥漫性轴损伤以及脑挫裂伤等等具有占位效应的病变,就此引发小脑幕切迹疝形成。由于受到上述因素影响,会对患者的同侧大动脉造成压迫,引发供血区域发生缺血梗死。这一点重点体现在患者大脑后动脉供血区域梗死等方面。

从外伤性脑梗死疾病的分型方面来看,结合此疾病的临床特征以及躯体表现,可以把外伤性脑梗死分为如下两个类型:详细为严重外伤型以及轻微外伤型。轻微外伤型常见群体为小儿,疾病发生原因主要为跌落伤[11]。这些患者伤势并不严重,患者在受伤之后会表现出肢体无力以及偏瘫的情况。受试者具体CT表现特点为左侧病变比右侧多;患者并不合并其他颅内受损征象,比如说颅内血肿、脑挫裂伤等等;患者的基底节区病灶表现为低密度区。

从外伤性脑梗死疾病的诊断方面来看,主要为这些患者往往存在比较明确的外伤史。当患者发病之后,会表现出相对典型的失语、偏瘫等症状。对患者开展CT检查,可发现其脑内或者和基底节的供血动脉分布相同的低密度灶,做出疾病诊断。但不容忽视的是,如果医生遇到下述情况会影响相关疾病诊断,具体为:①I型外伤性脑梗死患者外伤比较轻微,因而非常容易被医生以及家长所忽略,就此被误诊为其他疾病所引发的炎症和脑梗死。比如说因结核所引发的脑动脉炎、继发性梗死等等;②II型患者由于伤势非常严重,同时存在出血以及颅内损伤等等病理性改变。CT检查以及临床非常容易掩盖外伤性脑梗死的表现与诊断[12];③患者发生外伤之后,距离出现脑症状存在一定间隔时间从临床中我们不难发现,患者在受伤之后24 h发生症状者比较常见。此外不容忽视的是,脑水肿以及脑叶挫裂伤和外伤性脑梗死鉴别起来比较困难。大脑后动脉幕上供血区域和枕叶相邻的颞叶后部存在相同的低密度区。在这种情况之下,内缘比较清晰,皮髓质同时发生受累。将患者的小脑幕和大脑镰为界,后外缘会直接抵达颅内板,颞叶和前缘分界比较模糊。患者的患侧侧脑室三角区与后三角消失,同时表现为轻度前移现象。医生通过观察可以发现:患者存在颅内源发性损伤以及占位效应,并表现出小脑幕疝形成之征象。比如说脑干受压变形、环池鞍上池消失、移位后界限模糊等。其为脑梗死非常有利的证据。而枕颞叶出现脑挫裂伤之后,其余CT上出现时间远比梗死时间更早,且具体表现为密度不均等非规则片样低密度边缘未及颅板,同时累积到颞叶后部以及全枕叶和颞叶后部质特征,有时难以区分的情况[13]。

本次实验结果明确表明:操作组患者诊断正确92例、占比92.0%,数值较对比组患者高,对比组诊断正确80例、占比80.0%,P<0.05;操作组患者误诊3例、占比3.0%、漏诊5例、占比5.0%,误诊率数值与漏诊率数值均较对比组患者小,对比组患者误诊12例、占比12.0%、漏诊18例、占比18.0%,P<0.05。在较大程度上可以说明螺旋CT的检验方式是更加可行的,不只是可提高检验正确率,还可以控制医学上漏诊现象与误诊情况,有助于尽早确定患者疾病类型,切合实际的开展治疗方式。换言之在外伤性脑梗死临床诊断上,要通过螺旋CT检验方式明确患者病情,设计对应治疗计划,确保患者在第一时间内接受科学治疗,缓解患者不良症状,提高患者对治疗依从性,缩短临床治疗时间。

猜你喜欢
外伤性外伤数值
橡皮生肌膏在手外伤术后皮肤软组织坏死中的应用
休克指数指导在外伤性肝脾破裂大出血患者救护中的应用
改良外伤大骨瓣手术在重型脑外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流程管理在外伤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手术救治护理配合中的应用
体积占比不同的组合式石蜡相变传热数值模拟
数值大小比较“招招鲜”
羊常见外伤、创伤的治疗方法
舰船测风传感器安装位置数值仿真
铝合金加筋板焊接温度场和残余应力数值模拟
CT引导下钻孔引流术治疗外伤性亚急性硬膜下血肿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