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菜一年三种三收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2022-11-23 07:45高振佳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2年10期
关键词:莴苣毛豆悬浮剂

高振佳

(郯城县胜利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山东郯城 276131)

0 引言

端稳中国碗,装满中国粮,丰富中国菜,为现代农业生产提出了具体要求,粮菜争地的矛盾也日益突显。怎样才能有效解决这个问题,笔者对此进行了不断探索,优化推出了一套土地和光热资源利用充分、简单易行操作性强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模式:小麦—毛豆—莴苣一年三种三收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该技术既符合当下“最少种植一季粮”的政策,又丰富了菜篮子,进而大幅度增加了农民收入,同时还可以有效解决耕地“非粮化”的问题。

1 茬口安排

该技术茬口配置科学合理,全程无缝隙对接,充分利用光热资源,高效利用土地资源。起始地块小麦播种时间为10月10日左右,收获时间为次年6月13日左右。毛豆播种时间为6月14日左右,收获时间为8月27日左右。莴苣8月28日左右育苗,9月17日左右移栽,11月上中旬收获。莴苣收获后立即整地播种小麦,进入下一个周期。

2 小麦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2.1 品种选择

要想达到高产高效的目的,选择良种是关键。选择适合本地生长的优质专用小麦品种济麦44、济麦229等。种植采取适度规模化,销售实现优质优价,以获得更高收入。

2.2 处理良种

播前2~5天对良种进行处理。筛选、晒种。去除瘪粒、病残粒、杂草粒,均匀晒种1~2天,可提高种子活力,促进种子萌发,促使苗齐苗全、苗匀苗壮。药剂拌种。将精选好的种子用27.2%氟环菌·咯菌腈·噻虫嗪种子处理悬浮剂进行拌种,可杀灭种子带菌,预防根部病害、地下害虫以及蚜虫。

2.3 施肥整地

施肥。为改良土壤、持续培肥地力,耕地前均匀撒施优质腐熟畜禽粪便5000 kg/667m2,之后撒施3%辛硫磷颗粒4 kg/667m2杀灭地下害虫。整地。深耕25 cm以上,彻底打破犁底层后再旋耕平整土地。

2.4 肥、种宽幅同播

采用带有肥、种同播功能的宽幅精播机播种。麦种播量视品种特性、播期不同而要有所调整,一般为12.5~15 kg/667m2为宜。10月22日以后播种的每推迟一天,播量增加0.5 kg/667m2,配以48%(20-18-10)氮磷钾三元素复合肥50 kg/667m2同时下播,种肥不接触。

2.5 田间管理

2.5.1 查苗补种

及时查看出苗情况,剔除疙瘩苗,对缺苗长度达20 cm以上的部分带水补种,由于麦苗自我调节能力较强,对缺苗断垄长度20 cm以下的可不补种。

2.5.2 肥水运筹

分类施策,科学运筹肥水。一类麦田:应注重促控结合,突出氮肥后移,一般结合浇水追尿素7.5~10 kg/667m2。二类麦田:管理重点是促进春季分蘖的生长,提高分蘖成穗率。一般在起身期进行肥水管理,结合浇水追尿素10~15 kg/667m2。旺苗麦田:春季管理以控为主,主要是小麦返青期至起身期适时镇压。其次注意补肥,在拔节中后期结合浇水施尿素10~12.5 kg/667m2。

2.5.3 病虫草害综合防治

1)化学除草。小麦化学除草最好是在越冬前进行,春节后补充除草要选用对后茬毛豆、莴苣没有影响的除草剂。阔叶杂草可选用20%氯氟吡氧乙酸乳油40 ml/667m2、有节节麦和雀麦的麦田要选用30 g/L甲基二磺隆油悬剂30 ml/667m2+70%氟唑磺隆水分散粒剂2 g/667m2、有看麦娘的麦田可选用20%炔草酯·唑啉草酯乳油25 ml/667m2+70%异丙隆粉剂100 g/667m2,兑水30 kg喷雾。

2)化学控旺。为避免旺长倒伏,要在返青后根据长势,在起身到拔节前喷施化学药剂进行控旺,可选用噻苯隆、烯效唑等控旺产品。

3)病虫防治。小麦病虫害要搞好综合防治。首先要搞好种子药剂拌种,防止地下害虫和根部病害,其次在秋、春两季,注意防治小麦红蜘蛛。重点是孕穗期到灌浆期要搞好“一喷三防”,一次施药同时起到防病(白粉病、锈病、赤霉病和叶枯病等)、防虫(红蜘蛛、蚜虫、吸浆虫等)、防早衰的功效,此时可选用10%噻虫·高氯氟悬浮剂12 ml/667m2或20%啶虫脒6 ml/667m2+40%唑醚·氟环唑25 ml/667m2+0.01%24-表芸苔素内酯2000倍液+海藻磷钾大量元素水溶肥料800倍液混合喷雾。

2.6 适时收获,节本增效

理论上小麦在蜡熟末期收获产量最高,但现在都是机械化收割,在实际操作中都是在完熟期即小麦籽粒变硬、含水量在13.5%左右时收获。此时收获千粒重虽然降低1~2 g,机收损失率1%左右,但可直接出售籽粒,避免了人工晾晒、装卸转运等环节,节约了2~3天(可用于晾晒),排除了阴雨天气风险,综合成本降低46元/667m2,提高了收入(表1)。

表1 小麦蜡熟末期收获与完熟期收获收入与支出对比表

3 毛豆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3.1 选择品种

选择适应性广、商品性能好、高产早熟品种徐春2号。该品种早中熟,有限结荚习性,耐肥抗倒,节间短,结荚密,口感甜嫩;鲜荚颜色特绿,保鲜期更长,荚更大,三粒荚占90%以上;易采摘,产量高,产鲜荚1200 kg/667m2左右。

3.2 施肥整地和起垄

小麦收获、秸秆粉碎还田后立即施肥整地。为调节碳氮比加速秸秆腐烂,耕地前均匀撒施17.1%碳酸氢铵和45%(15-15-15)氮磷钾三元素复合肥各50 kg/667m2。采用旋耕机耕耙两遍,最后一遍顺带起垄,垄距80 cm,垄高20 cm,然后用压垄机将垄轻轻碾压一遍,备播。起垄栽培的优点:夏季降水较多,垄沟可以快速排除积水;干旱时顺沟浇水既可以很快解决旱情,又可以节约用水,加速通风散温,减轻病害;还可以减少由于降雨、浇水引起的泥土对豆荚表面的污染,提高豆荚商品性。

3.3 播种

3.3.1 种子处理

毛豆晒种一般在播前2~3天,选择太阳温和时段晾晒3~4 h,注意不要在水泥地面和烈日下暴晒。当下随着人们保护鸟类的意识增强,鸟儿种类和数迅速增加,鸟儿啄种啄芽现象愈演愈烈,严重影响了作物出苗,甚至补种多次依然缺苗严重。人工驱鸟成本居高不下,喷(挂)施驱鸟剂时间短、效果差,对种子进行驱鸟拌种是一项简单易行的措施。选用好的驱鸟剂按药种比例1:50拌种,晾干后播种,可以预防鸟儿啄种啄芽,为苗齐苗全提供保障。

3.3.2 高垄播种

适墒情况下,在垄面两侧点播,3粒/穴,穴距20 cm,密度达到8000穴/667m2,播种后用压垄机再轻压一次,以利出苗。大面积种植的可以机械播种,用种4~5 kg/667m2。注意要挖好排水沟,做到旱能浇、涝能排。

3.3.3 药剂封闭土壤

播种后喷施化学除草剂。选用72%异丙甲草胺乳油100 ml/667m2+33%二甲戊灵乳油150 ml/667m2兑水30 kg均匀喷雾,可防治大部分禾本科杂草和部分小粒阔叶杂草,特别是对抗性杂草马齿苋、大藜、小藜等防效显著。

3.3.4 播后管理

1)水肥管理。毛豆生长期间保持土壤湿润,雨后及时排除积水。生长良好的一般不用追肥,可在初花期和荚果膨大期,用0.01%的24-表芸苔素内酯15 ml/667m2和98%的磷酸二氢钾50 g/667m2兑水30 kg喷雾,提高产量。

2)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毛豆生长期间常发生红蜘蛛、蚜虫、蓟马、豆荚螟、斜纹夜蛾等虫害,以及病毒病、黑斑病、锈病、炭疽病、霜霉病等病害,须做好综合防治。第一次是真叶展开时喷药。可选用3.2%甲霜·噁霉灵水剂+5%氨基寡糖素水剂+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二次稀释兑水喷雾。第二次是开花期喷药。可选用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3%中生菌素粉剂+28%阿维·螺螨酯悬浮剂+5%甲维盐水分散粒剂+硼钼等叶面肥,将这些药肥二次稀释,兑水混合喷雾。第三次是在结荚期喷药。目的是防治病虫、促进豆粒膨大、增产增收。可选用15%甲维盐·茚虫威悬浮剂+25%嘧菌酯悬浮剂+98%磷酸二氢钾粉剂兑水混合喷雾。如果没打除草剂封闭,或者由于天旱、麦草多等原因没封闭好,用10.8%高效氟吡甲禾灵乳油40 ml/667m2+25%氟磺胺草醚水剂40 ml/667m2兑水30 kg,混合喷雾,可有效防除绝大部分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

3.3.5 适时采收青荚

当豆荚青绿、豆粒饱满时即可采收,以傍晚、夜间、清晨、上午时段气温较低时采收为佳。白天采收要注意遮盖,以防发热损坏。

4 莴苣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4.1 育苗

4.1.1 品种选择与催芽播种

选择茎粗皮薄、茎肉翠绿、香味浓、口感好、生长快、产量高、抗病强的大棒红品种种植为佳。

温度超过25℃莴苣种子不容易发芽,此时应放入冰箱进行催芽。将种子浸泡10 h,搓洗干净,用干净棉纱布包好放入冰箱冷藏室,种子露白后掺细沙,均匀撒于备好的苗床上,苗床事先要浇透水,随后再覆盖一层0.5~1 cm厚的细土,最后用地膜覆盖。待大部分种子顶土后,于傍晚或清晨揭除地膜。下雨前要用拱棚罩住,以防雨急冲坏幼苗。

4.1.2 苗期管理

莴苣苗期管理主要是间苗、除草、浇水和病虫害防治。出苗后间苗2次,同时把较大的杂草拔掉,以利秧苗生长。苗床要保持湿润,3~5天浇小水1次。苗期病害主要有立枯病,可用36%恶霉灵·福美双喷淋防治。苗期夜蛾类幼虫和白粉虱较多,可用5%甲维盐水分散粒剂10 g/667m2+20%噻虫胺悬浮剂25 ml/667m2,兑水15 kg混合喷雾进行防治。

4.2 施肥耕地开沟起垄

耕地前撒施商品有机肥200 kg/667m2,搭配硫酸钾型57%(19-19-19)氮磷钾三元素复混肥75 kg/667m2。耕地的同时按照垄距80 cm、垄高20 cm、垄面宽40 cm开沟起垄,并用压垄机压实。

4.3 喷施除草剂和移栽

移栽前2~3 天,均匀喷施50%仲丁灵乳油200 ml/667m2,封闭土壤,防除杂草。移栽田沟内先灌满水,待水下渗后,按照株距25 cm在沟两侧上1/3处浅栽莴苣苗,根系入土即可,利于发根缓苗。

4.4 移栽后管理

4.4.1 划锄与适时化控

待沟内表层土稍干后立即进行1次浅划锄,可以提高土壤透气性,促根下扎,缩短缓苗期,为壮苗打下基础。

莴苣缓苗后立即进行1次化控,促进坐盘。1次控不住可再进行1次,直至控住为止。化控原则掌握控旺不控弱。可以结合病虫害防治一起进行,事半功倍。

4.4.2 水肥运筹

莴苣从移栽到收获时间短,把基肥一次性施足,一般不再追肥,可结合病虫害防治使用叶面肥促进生长。莴苣缓苗至坐盘时段严格控水,坐住盘后不可缺水,保持土壤湿润。

4.4.3 病虫害综合防治

秋季是莴苣病虫害的高发期。虫害主要有白粉虱和夜蛾类害虫,可选用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5 ml/667m2或10%虫螨腈悬浮剂40 ml/667m2,另外前期气温高时加20%啶虫脒6 ml/667m2,后期气温低时加10%吡虫啉乳油30 ml/667m2,兑水30 kg混合喷雾进行防治。病害主要有病毒病、霜霉病和菌核病,可选用5%氨基寡糖素水剂10 ml/667m2或宁南霉素水剂100 ml/667m2,加52.5%抑快净水分散粒40 g/667m2,加50%异菌脲悬浮剂100 ml/667m2,兑水30 kg混合喷雾,喷雾部位以中下部叶片背面为主。虫害和病害可结合在一起防治,达到一喷多防、节省人力的效果。

4.5 适时采收

当莴苣的嫩叶顶部与最高叶片的叶尖相平时即可采收,此时采收产量高,品质好。采收时先褪去茎下部2/3叶片,保留茎上部1/3叶片,用菜刀从根部开始迅速膨大处砍断。采收后大约15~20株/组,用胶带捆住莴苣上下两端,待售。然后清理、整地、播种小麦,周而复始。

5 效益分析

该技术完熟期收获优质小麦636.8 kg/667m2,按照2.65元/kg销售,收入1687.5元/667m2,扣除地租(全年地租的1/3)、种子、农药、化肥、耕耙地、播种、收获等相关费用1205元/667m2,纯收入482.5元/667m2。收获鲜毛豆998.6 kg/667m2,按3.0元/kg销售,收入2995.8元/667m2,扣除相关费用1420元/667m2,纯收入1575.8元/667m2。收获莴苣4205 kg/667m2,按1.6元/kg销售,收入6728元/667m2,扣除相关费用1415元/667m2,纯收入5313元/667m2。小麦、毛豆、莴苣三项合计纯收入达到7371.3元/667m2,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值得大力推广。

猜你喜欢
莴苣毛豆悬浮剂
含壳聚糖氨基酸肥料与悬浮剂混合使用下悬浮率的研究
0.5%藜芦碱可溶液剂与20%乙螨唑悬浮剂配合应用 防治柑橘红蜘蛛药效试验
毛豆飘香秋来到
秋日野餐会
毛豆姐姐的信
我和我唯一的毛豆
40%氰氟虫腙·甲氧虫酰肼悬浮剂防治稻纵卷叶螟田问药效试验
莴苣和韭菜
毛豆称象
爱上莴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