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供应链数字融资与合作策略探析

2022-11-24 07:16马昌祺
关键词:供应链融资数字

沈 梦,马昌祺

中小企业供应链数字融资与合作策略探析

沈 梦,马昌祺

(安徽三联学院 财会学院,安徽 合肥 230000)

中小企业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融资难问题依然是制约中小企业做强做优做大的最大难题。随着供应链数字融资新模式的不断发展进步,中小企业融资困境虽然在各方面得到缓解,但依然面临不少数字融资效率不高等新融资困境,制约中小企业发展。为进一步提升供应链数字融资能力及价值,本文尝试从数字融资的稳定性、规范化、多元化、个性化等角度进行思考分析,探索相对应的具体实践方法,进一步完善供应链数字融资体系,由此促进中小企业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中小企业;供应链;数字融资;融资约束;融资模式

我国的供应链金融开始于21世纪初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及演变逐渐形成今天的数字供应链金融。当前,在数字经济的推动下,中小企业供应链数字融资不局限于产业链与金融的结合,而是演变为“数字化技术+产业生态+现代金融”的深度融合,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了越来越便捷、高效的服务[1]。然而,中小企业轻资产、高风险的本质特征,依然存在严重的金融排斥,即使国家政策不断向中小企业倾斜,也无法追赶中小企业逐年递增的金融需求。再者,供应链数字融资模式尚处于起步阶段,面临不少制约因素。由此,本文从当前中小企业供应链数字融资现状及约束条件入手,探索性提出完善数字监管机制、加快数字技术在供应链金融生态中的应用、提升融资合作平等性等应对策略,以期促进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与合作的再发力、多点支撑,为数字经济新业态的建设贡献供应链数字融资与合作的新鲜血液,助力中小企业完成做大、做强、做优的梦想。

一、中小企业加速发展供应链数字融资与合作的促进作用

(一)融资成本实现了大幅降低

供应链融资是指打破传统物理网点的限制,商业银行将核心企业和上下游企业联系在一起提供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一种融资模式[2]。供应链数字融资在供应链融资的基础上,可利用数字化技术大幅减少传统金融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对中小企业运营情况、业务往来、资质高低、供应链中所处位置等信息进行快速收集,便捷融资。利用供应链数字融资模式,中小企业可以在核心企业的信用支持下,以较低的成本顺利获取贷款额度,为自身发展及供应链完善提供资金便利。可见,供应链数字融资有着无可比拟的低成本优势,是中小企业赢得更多商机的全新融资渠道,大大压缩了中小企业融资的投入成本,使中小企业有能力、有信心提升自身竞争力,获得更多市场份额。

(二)融资渠道实现了范围扩展

供应链数字金融除了汲取供应链金融的优势,即供应链上下游节点的企业实现一体化的金融支持和投融资互助外,还形成了更大范围、更多主体的集群网络架构,跨界资源整合成为新的趋势与融资渠道。供应链金融的数字化融资发展,使得金融行业与产业融合逐渐加深,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从商业银行这一主要融资渠道向电商平台、拥有用户与场景的产业集团、企业集团财务公司、P2P平台等多个融资渠道扩展[3]。同时,政府、线上金融机构等供应链融资的支持者也通过数字技术或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帮助。中小企业供应链数字融资范围扩展将进一步开拓中小企业生存空间,满足供应、生产和销售各个环节的资金需求,强化中小企业与其他供应链参与者的网络协作,助力中小企业实现平稳、良性发展。

(三)融资服务得到了良好体验

在传统供应链融资过程中,中小企业要想获得所需的资金融资,贷款定价相对较高,融资操作流程较为复杂,存在重复质押的风险,融资过程呈小额、高频、碎片化的特征,无法获得良好服务体验。随着供应链数字融资的上线与快速发展,中小企业融资可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通过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的可视化、虚拟技术的真实性等实现供应链网络组织架构的轨迹化管理,可在数字技术的帮助下快速获得授信额度,并通过电子化合同实现快速还款[4]。整个融资流程便捷性、高效性、体验感获得大幅度提升,服务体验呈现良好态势,都将进一步改善供应链参与企业的融资环境,形成和谐共生共荣的数字生态金融社会。

(四)融资风险得到了智能高效控制

风险把控是供应链上无论哪个参与主体都要考虑的关键问题,更是供应链融资供给方在乎的主要问题。传统的供应链融资模式主要依靠人工与物理网点来进行对担保、质押、资产评估等风险交易程序的掌控,无法精准判断中小企业在物流、商流、资金流、信息流等多流中的信用程度,无形中增加了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融资风险,迫使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得不到高效解决[5]。随着供应链数字融资新模式的推进,融资供给方可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完成对供应链网络中各参与主体交易信息的智能化实时监控,避免了虚假交易、重复交易、自保自融等骗贷或套取现金行为,进而高效防范供应链融资中各类风险及投机行为。

(五)融资合作提升了公平性、精准性

大多数中小企业经营活动不透明、信息数据把握不及时、资产状况不明晰,使得传统的供应链融资迟迟无法落地实施,造成供应链上核心企业与中小企业间无序竞争。这时,供应链数字融资的产生,通过在线服务、信息数据共享、物流管理等,可最大化实现供应链甚至跨行资源的交融协同合作,构建对供应链企业全方位、全流程、多层次的线上服务体系,让核心企业与中小企业在线上平台就可以享受平等的融资服务。

同时,供应链数字融资通过对全链条上各类金融信息的集约化管理和监控,使精准定位融资客户、精准分析客户融资需求和精准定制客户融资方案成为可能[6]。可见,融入“数字+”的供应链金融,可有效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将融资合作建立在信息共享、风险共担的基础上,提高融资供需双方的合作成功率。

二、中小企业供应链数字融资与合作现状

(一)依托金融科技的数字融资运营效率有待提高

相较于传统供应链,多数中小企业通过供应链数字金融能够快速获得融资。但是结合发展态势来看,供应链融资与数字化技术的融合过程并非一帆风顺,供应链融资除了关联中小企业外,也包含供应链上的其他多层级结构主体,以及物联网、区块链等数字技术。每个参与主体都有各自的价值利益追求,而依托数字科技的供应链融资需建立科学化的流程才能实现数字融资的有效运作。然而,目前从整体上看,我国数字供应链金融的发展还处于初始阶段,在服务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存在一些限制,制约了数字金融服务成效,整体融资运营效率有待提高。此外,数字化技术虽能够加强供应链上不同企业间的联系,但目前还无法使所有供应链参与企业平等获益。中小企业可能仍被困于核心大企业的数字枷锁中,长期处于数字化融资所建立的运行网络底端,“数字鸿沟”等技术垄断也使得中小企业面临持续性业务打压。

(二)部分商业银行的供应链数字融资功能有待创新

商业银行作为供应链融资的关键资金供给方,在供应链融资链条中一直处于重要地位。供应链数字融资模式刚兴起的阶段,部分商业银行率先推出“供应链金融”品牌,以帮助中小企业快速实现融资需求。但经过近十年的发展,部分商业银行供应链数字融资功能的作用发挥出现了一定幅度的下滑与迟缓,数字融资的品牌更新能力有所减弱,固守于应收账款质押融资服务、未来货权融资服务和融通仓融资等主要融资形式,对其他数字融资功能的开发与拓展不足,导致近年来中小企业融资可得性没有得到明显助益。

专业的调研数据表明,现实的供应链金融中,商业银行性质的金融机构开展此类业务占比还不到5%。此外,商业银行由于数字融资所引发的信用风险并没有消除,无法放开手脚给予中小企业足够的融资支持,中小企业依然存在融资困境。商业银行对数字技术应用不充分也局限了数字融资功能的再开发、再发展。

(三)供应链融资中线上金融平台监管机制不到位

供应链数字融资的快速发展既为中小企业更快发展带来机遇,也导致供应链金融稳定面临挑战。因而,针对供应链融资领域的风险监管变得愈加重要。但是,我国供应链数字融资的行业数据及实践理论等还处于初级阶段,理论研究成果及实践性指导还未形成系统性机制,国家对线上金融平台监管呈现出不完善状态。虽然近年来我国逐步收紧了对互联网金融乃至数字融资的监管,但成效并不十分显著。主要在于:一方面,国家对数字平台与供应链金融的深度融合也处于摸索前进阶段,对应的平台监管机制只能随着时间推移进一步完善;另一方面,数字平台技术更新存在一定延迟,在此段时间里无法避免融资漏洞的发生,形成监管的真空地带。2016年以来诸多P2P平台公司,纷纷抢占供应链金融市场,然而虚构资金池、卷款跑路的乱象却时有发生。此外,数字融资平台监管涉及全国乃至全世界的交易行为,受到地域限制、人员限制、国界限制等,影响国内线上监管机制成效的提升。

(四)供应链数字融资的各参与方协同合作有所弱化

据统计,我国中小企业占企业总数的99.7%,创造国内GDP的60%,提供约80%的就业岗位,同时中小企业完成65%的专利发明,实现75%以上的新产品开发[7]。但是,供应链数字融资中网络结构的动态性和连通性等特征也使得供应链融资的风险发生从企业端扩展到平台网络端,加剧了中小企业面临的各类风险,也间接导致核心企业承担诸多额外风险,导致各类企业之间的融资合作积极性有所减弱。同时,各类电商平台纷纷加入供应链数字融资这块利润大盘中,商业银行、电商、网络服务商等竞争加剧,相互之间的合作反而弱化,不利于数字融资平稳发展与效果升级。同时,不少核心企业借数字融资方式恶意压榨上下游中小企业的现象时有发生,套取资金、挪用资金的恶意做法破坏了供应链金融生态,变相抬高了资金需求实体企业的融资成本。这些都不是数字融资发展的本意,协同合作的弱化带不来数字融资的繁荣,反而会阻滞供应链数字融资模式的长远发展。

(五)供应链数字融资合作形式及创新发展有所迟滞

在供应链融资模式下,稳定的供应链合作关系会提升中小企业的信用水准,使其更易取得各类金融机构的金融支撑,从而达到改善企业经营状况的目的。中小企业维护好与核心企业的合作关系,有利于双方在一定时期内共同获利、共担风险、共享信息。然而,结合目前的供应链数字融资现状来看,供应链网络化结构中的参与主体间的合作形式依旧依托核心企业这一主要形式,中小企业在合作中仍处于弱势。同时,供应链数字融资的差异化、个性化创新方案的落地因金融供给者、核心企业积极性不高,整体创新发展缓慢,跟不上中小企业多样化的金融需求。可见,虽然数字技术与供应链金融的融合在进一步深化,但不同层级、不同结构者之间的合作形式不够丰富,无法应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复杂变化。

三、中小企业供应链数字融资与合作发展策略

(一)加强供应链稳定性,改善数字融资合作信用环境

供应链数字金融巨大的市场潜力,吸引各类有经济能力的企业纷纷加入金融机构行列,开展供应链融资交易,但各类金融主体无序、低效竞争,虚构交易等情况时有出现,不利于供应链数字融资可持续发展。鉴于此,政府及监管方应主动稳定供应链数字金融,维持供应链融资的平稳发展,通过建设和深度融合区块链、大数据、物联网与供应链融资,利用区块链的数据不可变更性、物联网的关联性、大数据信息统计与分析功能等实现供应链供需环节资金交易数据的真实、可靠,保障供应链数字金融的正常运转[8]。此外,需进一步改善供应链数字融资合作信用环境,为供需双方搭建平等、互惠、共享、共赢的合作平台,融合数字技术与供应链融资,降低融资服务门槛,延伸融资服务边界,让诸如服装类中小企业享受同等的融资服务,消除行业歧视。

(二)提倡金融主体参与多元性,共谋数字融资合作创新模式

供应链数字金融有着巨大的发展优势,能够促进数字技术与传统行业的融合发展,能够为多方参与主体提供一个相对自由、多元的资金供需平台,使得资金供需双方在网络媒介的协助下快速实现自愿交易。因此,应大力发展供应链数字金融,利用大数据实现供应链上物流、资金流、商流、信息流的多方共享,最大限度地接纳每一个具有交易意愿的金融主体,提倡金融主体参与的多元性,构建一个跨平台、跨行业、跨区域的综合融资生态圈,让不同的融资需求在这里都可以得到解决。在增加金融机构等融资主体多元性的同时,应借助大数据等互联网技术革新、创造数字融资合作新模式,不仅在资金来源上实现资金供给方多样性的创新,也需从融资需求方能力、信用、实力等信息获取方面促进融资合作模式的创新,实现供应链数字融资多样化发展路径。

(三)积极规范数字金融平台,建立系统性风险管理体系

供应链数字融资发展的核心离不开对信用与风险的把控,没有健全的信用风险管理,供应链数字金融将面临巨大的金融风险、信用风险、道德风险等。因此,鉴于供应链数字金融监管体制不健全的现状,应健全法律法规,规范数字金融平台操作管理,实现一站式管理,合法合规获得全面及时的企业交易数据,从结构、层级、流程等方面入手,最大化发挥数字平台的集成优势,将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关联企业等交易数据纳入风险监控范围,降低金融供需双方的未知风险。同时,建立系统性的风险管理体系,从供应链开端到末端,利用金融科技进行全覆盖风险管理,从源头上监控金融单位的放贷风险,从各个节点上提升风险鉴别能力,让供应链数字融资在闭环风险管理中实现可控、安全、高效发展,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数字化转型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四)强化合作方关系管理,解决行业内信息不对称问题

供应链融资市场中信息不对称问题,一直是困扰中小企业高效获得融资的大问题。因此,基于数字化科技对供应链金融的强力渗透,应有效应用大数据、区块链、加密技术,从根本上解决各个环节信息孤岛等问题,重新构建全新安全的供应链信用体系,消解以往供应链融资所产生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减少供应链融资中产生信用风险的可能,使诸如科技类、服务类的中小企业能够更便捷、快速地获得融资贷款,提高中小企业融资效率[9]。同时,应加强供应链数字融资模式中相关利益方合作关系,利用数字化技术推进彼此的信用度及合作项目,实现信息的及时互通,并通过网络交易流水、信用记录、担保委托等发掘全新的价值合作共赢点,使供应链上的中小企业提升生存能力,核心企业实现资金流的充裕流转,增强实体经济发展韧劲,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五)推行个性化数字融资方案,纾解中小企业融资约束

随着数字科技的深度运用,各种金融创新(包括新的业务模式、应用、流程或产品等)层出不穷,给金融市场的提供方式带来了重大影响。数字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给供应链金融带来了诸多机遇,多样化金融主体与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投身于供应链数字融资链条中,应结合不同类型中小企业不同需求进行施策,因地制宜,推动缩小“数字鸿沟”,保持融资初心,使得供应链数字金融能更好地服务于诸如工业、服务业、制造业类型中小企业等广大交易末端群体,共享数字融资发展红利[10]。

首先,利用数字技术作用于供应链金融,促进不同组合方式与结构模式的创新,为不同类型中小企业提供个性化数字融资方案、数字化金融产品、高端化金融服务。其次,加快产业端数字化运作,让中小企业在产业端拥有更明晰、关联性更高的地位,依靠质量、创新力等破除行业壁垒,缓解融资约束。

[1] 宋华. 数字平台赋能的供应链金融模式创新[J]. 中国流通经济, 2020(7): 17-24.

[2] 黄锐, 赖晓冰, 赵丹妮, 等. 数字金融能否缓解企业融资困境——效用识别、特征机制与监管评估[J]. 中国经济问题, 2021(1): 52-66.

[3] 朱秋华, 杨毅, 杨婷. 信息披露质量、供应链金融与中小企业融资约束——基于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 企业经济, 2019(6): 89-96.

[4] 胡海青, 薛萌, 张琅. 供应链合作关系对中小企业营运资本的影响研究——基于供应链融资的视角[J]. 经济管理, 2014(8): 54-65.

[5] 范诗洋, 钟培武. 供应链金融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路径分析[J]. 征信, 2019(6): 83-86.

[6] 吴睿, 邓金堂. 互联网+供应链金融: 中小企业融资新思路[J]. 企业经济, 2018(2): 108-114.

[7] 刘斌, 胡莎. 互联网视角下我国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模式创新[J]. 商业经济研究, 2016(10): 110-111.

[8] 宋华, 卢强. 什么样的中小企业能够从供应链金融中获益?——基于网络和能力的视角[J]. 管理世界, 2017(6): 104-121.

[9] 窦亚芹, 高昕, 郑明轩. 数字供应链金融与科技型企业融资模式创新[J]. 科技管理研究, 2020(8): 112-119.

[10] 王波. 科技型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模式研究——基于政府资金引导视角[J].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21(3): 45-49.

:10.15916/j.issn1674-327x.2022.04.008

F276;F832

A

1674-327X (2022)04-0028-04

2021-11-16

安徽三联学院校级课题(PTZD2021022)

沈梦(1990-),女,安徽合肥人,助教,硕士。

(责任编辑:许伟丽)

猜你喜欢
供应链融资数字
强化粮食供应链韧性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9月重要融资事件
7月重要融资事件
答数字
改变集装箱供应链商业模式
数字看G20
5月重要融资事件
4件重要融资事件
产品可靠性与供应链集成优化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