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医院信息化管理研究

2022-11-24 20:02杨逸晖李长林
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 2022年3期
关键词:医护人员管理工作医疗

杨逸晖 李长林

(江苏省东台市人民医院信息科,江苏 盐城 224200)

0 引言

互联网技术的推广和发展给各行各业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同时也给我国的医疗行业带来了新的改革和发展。过往的医院管理工作中,大多依靠人工进行操作,既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又无法提高医院的医疗水平。现如今,在“互联网+”背景下形成的医院信息化管理,强调以“互联网+”作为医院信息管理的主体系统,不断规范医院的工作流程,提高医院的卫生服务水平,在提升患者满意度的同时,不断增加医院的经营收益[1]。“互联网+”是指将互联网技术与传统行业有效结合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具有明显的创新性和包容性的特点,将其与我国的医疗事业有效结合,能快速推动我国医疗事业朝着现代化的方向发展。但任何事物均存在两面性,互联网技术在给医疗事业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存在较多棘手的问题急需解决,因此,深入探讨“互联网+”背景下的医院信息化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1 “互联网+”背景下进行医院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

1.1 规范医院的工作流程

部分患者到院就诊时,大多会面临着不知道怎么挂号、去哪缴费、怎么就诊等问题,若医院为解决上述基础问题特意设立专门的咨询处,会在一定程度上浪费医院的医疗资源。而互联网技术可以将不同患者的不同就诊方式详细地罗列出来,让患者通过扫描医院官方网站或微信公众号的方式,自行了解详细的就诊流程,这样有利于减少患者咨询对医护人员工作流程的干扰,保证医院工作流程的正常运行。除此之外,互联网技术还可以将患者的相关就诊信息储存在就诊卡中,不仅可以减少因患者表述不清导致的与医生沟通不畅通等不良情况的出现,还可以节约医生从档案库提取患者信息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总的来说,在“互联网+”背景下进行医院信息化管理能有效缓和紧张的医患关系,减少医院医疗资源的浪费,不断规范和完善医院的工作流程。

1.2 提高医院的经营收益

在“互联网+”背景下进行医院信息化管理,既能有效改善医院传统的经营管理模式,减少不必要的财力、物力和人力的支出,还能维持医院的日常运营,保证医院每日的经营收益。将互联网技术运用到医院的运营过程中,可以通过扩建医院信息网的方式,将医院的服务模式从诊断前延伸到诊断后,并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给其提供多样化的服务内容,以此提高医院的经营收入。除此之外,医院还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充分了解当前医疗行业的发展前景,并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开拓新的服务项目,形成新型的产业链,增加医院的经营收益。总的来说,在“互联网+”背景下进行医院信息化管理可以推动医院的管理工作朝着科学化、现代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实现医疗资源最优化,在改善医院管理和运行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医院的经营收益。

1.3 提升医院的医疗水平

在既往的医院管理中,系统化、传统化的医疗服务模式可以保障患者就诊、治疗的有效进行,但在提高患者满意度、提升医院医疗水平上的作用并不明显。而互联网技术可以通过收集、整合与医疗工作有关信息的方式,给医护人员形成一个巨大的医疗资源库,给临床医生分析、研究患者和疾病的相关内容提供了充足的医学数据,有助于临床医生提高疾病诊断准确率,并及时有效地制定相关的治疗计划,为患者赢得更多宝贵的治疗时间,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医院管理工作的满意度。除此之外,互联网技术还可以提高患者诊断和治疗等相关医疗信息的记录效率,为医院医护人员后续的绩效考核提供便利,不断提高医院的医疗水平。总的来说,在“互联网+”背景下进行医院信息化管理可以推动医院的管理工作朝着高质量、高效化的方向发展,提升医院整体的医疗水平,推动中国医疗事业的稳定发展。

2 互联网技术在医院信息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医院的信息化系统不健全

信息管理是医院的经营命脉,与医院的经营、医护人员的个人资料和患者的诊治信息有密切关系,但在既往的医院管理工作中,和提高患者满意度、提升医疗器械采购效率相比,信息管理的效果较为隐性,在短期内无法获得明显的管理效果,因此,部分医院对信息化管理上的重视程度严重不足,并未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健全医院的信息化系统,部分医护人员也未严格遵守医院的相关信息化制度,针对有信息查询权限的人员未实行严格的登记和监督制度,导致医院部分机密信息在内部系统中不断传播,保密性较差。除此之外,部分医院的信息化系统均安排在机房进行统一的管理,但未严格限制进入机房的人员,在内网和外网混合使用的过程中,医院信息化系统的安全性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不仅如此,在“互联网+”背景下的医院信息化管理已逐渐将医院的工作流程与互联网技术融为一体,若未形成健全的信息化系统,当某一工作流程出现问题时,会严重影响整个医院的工作流程,甚至导致医院的整个系统出现混乱、停止等危险情况,引起院内医护人员和患者的恐慌,破坏医院的经营秩序。

2.2 医院的信息化基础设施不完善

在既往的信息管理中,大部分医院也拥有自己独立的数据库,但受到各种原因的限制,院内数据库涉及的范围面较窄,很多基础设施并不完善,安全性较差,因此,过往医院的信息管理在提高医院工作效率和医疗水平上的作用并不明显。在“互联网+”背景下形成的医院信息化管理,要求将医院的数据库和其他医疗机构、人民群众、政府、社保局等进行数据信息共享,方便他人通过互联网技术随时查阅相关信息,但随着互联网信息和数据不断朝着精细化的方向发展,医院信息化管理的涉及面也不断扩大,部分医院在信息化基础设施尚未完善的情况下强行顺应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导致医院的信息化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出现故障、信息泄露等不良情况,直接降低医院的工作效率和医疗水平。除此之外,在“互联网+”背景下,智能化的软件管理和设备运行已经成为常态,任何个人和组织都不能百分百保证不出现信息泄露等情况,因此,通常会设计相应的信息管理应急预案。然而,根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2],部分医院在“互联网+”背景下形成信息化管理过程中,并未制定相应的信息管理应急预案,且不具有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的理念,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医院信息化管理突发安全故障的概率。

2.3 医院的信息化安全管理有缺陷

互联网技术本身就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虽然“互联网+”背景下的医院信息化管理能给患者和整个医疗行业带来较大的便利,有效地提高了医院的工作效率和医疗水平,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医护人员对互联网技术的依赖性,提高了医院信息化系统受到网络攻击的概率。医院信息化安全管理不仅包括一些人为的泄密和偷盗情况,还包括一些偶然因素或外在因素导致的信息失效等情况,例如,管理医院信息系统的机房并未及时更换报废电池,导致信息系统在使用过程中崩盘等,或机房并未设置独立的发电装置,与外界的发电装置通用,容易出现机房电力失衡,导致信息系统失效等。除此之外,相关的调查数据显示,部分医院并未招聘相关的信息化安全管理人员,未形成专业化的信息化安全管理团队,且没有定期组织院内的医护人员学习专业的信息化安全管理工作内容,导致医院的医护人员没有形成正确的信息化安全管理理念,整个医院的信息化安全管理工作存在明显缺陷,在增加医院信息化管理维护难度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整个医疗行业的健康发展。

3 利用互联网技术加强医院信息化管理的策略

3.1 使用互联网技术建立健全医院信息化系统体系

医院信息化管理的发展需要互联网技术的支持。首先,互联网技术可以在医院原有的信息化系统架构的基础上,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添加相应的信息资源平台、资源互换平台和信息应用平台,并根据医院既往的信息管理体系,建立健全一个标准、安全、互联互通的信息化管理系统,推动医院信息化管理的有序进行[3]。其次,互联网技术可以健全医院信息化系统的查询流程,严格限制医院机密信息的查询和传播,在院内的信息交流平台中设置相关的敏感词汇,从而降低机密信息在医院内部系统泄漏和传播的概率,提高医院信息化管理的保密性[4-5]。除此之外,互联网技术还可以形成独立的医院信息化管理系统和安全信息保障系统,通过大数据的方式不断完善医院的系统工作流程,以此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效率,减少工作失误的发生,降低医院信息化管理发生意外事件的概率,保证医院的正常运营。

3.2 利用互联网技术完善医院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医院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医院的日常运营之间有密切关系。现如今,医院在建立微机局域网络的过程中,可以有效利用互联网技术不断扩大医院的信息化管理涉及面,完善医院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医院的数据库可以与其他的医疗机构、社保局等在一个安全、稳定的范围内进行信息共享,降低信息泄露等情况的发生,从而提高院内医护人员的办公效率,提升各种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6-7]。例如,医院可以使用互联网技术在院内的档案部中创建一个独立的医疗信息局域网,主要包括院内医疗信息、既往病历信息、院外独特病例诊治信息、国际相关医疗技术等内容,并安排专业人员定期更新、扩充局域网的内容,或利用互联网技术设置相关的医疗关键词和医疗信息自动更新系统,及时将院内的医疗信息与外界的医疗信息有效结合起来,给医院的医护人员提供一个良好的信息查询平台,提高医院的工作效率。除此之外,医院还应根据实际情况增加对医院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完善医院的硬件和软件设施,使用大数据分析可能存在的风险,并设立相应的信息管理应急预案,从而降低医院信息化管理突发安全故障的概率[8]。

3.3 使用互联网技术优化医院信息化安全管理工作

医院在使用互联网技术的过程中,应该优化医院信息化安全管理工作[9]。例如,在管理医院原始性和不可篡改性的档案资料时,仍要提高网络安全管理意识,利用互联网技术不断强化医院的信息化系统,设置专业的防火墙和安全系统,严格预防黑客的攻击和入侵;在针对管理患者个人档案时,应该利用互联网技术增加网络安全管理强度,建立相应的档案信息安全管理系统,并设置相应的访问权限,严格保密患者的个人隐私。除此之外,医院还不断完善医院的信息化安全管理工作流程,建立一支专业化的互联网技术团队,确保专业人员能充分利用现有的互联网技术,不断完善医院的信息化管理工作,及时更换医院的网络线路,认真检测和维修院内的计算机网络,避免出现内网、外网混合使用的情况,以此提高医院信息化管理的安全性[10]。

4 结语

综上所述,互联网技术可以通过规范医院工作流程的方式,提高医院的经营收益,提升医院的医疗水平。因此,为实现“互联网+”背景下医院信息化管理的最优化,我国的医疗行业仍需直面互联网技术在医院信息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建立健全的医院信息化系统体系、完善医院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和优化医院信息化安全管理工作三方面入手,在维护医院正常运作的同时,降低医院信息化管理突发安全故障的概率,提高医院信息化管理的安全性,从而促进我国医疗行业的绿色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医护人员管理工作医疗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FMEA法应用于现代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工作中的体会
医疗设备质控管理工作的探索与思考
医疗垃圾包括哪些?医疗垃圾运到哪里,如何处置?
法国用免费拳击课感谢医护人员
《海峡姐妹》志愿者为医护人员送温暖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等疫情过去,你要记得这四件事
优质冬枣周年管理工作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