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

2022-11-24 20:02刘丹
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 2022年3期
关键词:微课教学模式课堂教学

刘丹

(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吉林 白城 137000)

0 引言

现阶段,移动互联网与云计算等多种现代化技术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为此,教学模式的种类也不断增加,同时,也为学生的课堂学习给予了更加明确的定位。在云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背景下,思维与教学方式,甚至教研方式也都随之发生了变革,因而教育教学事业也开始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这一社会形势之下,将网络教学方式与传统教学方式相融合,形成混合式教学模式[1]。

1 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科学概述

伴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深入持续发展,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范围日益扩大,并在发展过程中实现了全面的创新与变革。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混合式教学的应用具有非常突出的成效,它将线上教学以及线下教学完美地融合起来,形成了混合式的教学体系,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课堂教学的整体成效,也充分全面地满足了学生多元化的发展需求。从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本质特征来看,它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进行了高效全面的整合,实现了教学与学习的网络化以及智能化。无论是对于教师还是对于学生而言,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以及发展,都具有至关重要的现实作用。对于教师来讲,依托于混合式教学模式,他们能够科学全面地整合教学资源,能够积极地从丰富的网络世界中挖掘以及把握精准有效的教育信息以及教学资源。对于学生而言,他们作为学习的关键主体,同样能够借助于网络平台来实现多元化、个性化的学习。可以说,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向教师以及学生展现了多层次服务平台,且教学平台与学习空间也更具个性化的特征。

2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可行性

伴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持续快速发展,依托于夯实的信息技术手段,依托于科学的移动平台,行之有效地开展混合式教学模式,切实有效地提升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整体应用实效,不仅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课堂教学成效,也更能够夯实学生的学习素养,不断保障学生的学习质量。当前阶段,5G技术的发展以及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持续快速化发展,也更加便捷高效地实现了信息的沟通以及交互。在移动互联网技术深入发展的过程中,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是非常可行且必要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它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模式

同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混合式教学模式本身就具备较强的先进性以及科学性。其依托于移动互联网技术来实现线上教学,同时通过全方位整合线下教学资源等,能够积极打造混合式的教学模式,其本身就能够实现对传统教学工作的科学变革以及全面创新。可以说,在课程教学的实践过程中,依赖于混合式教学模式,能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课堂翻转。当前阶段,移动智能设备可以说是成了人人“标配”的产品。作为教学工作的引导者,教师在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完全可以借助于移动平台来巧妙创设学习任务,将学习的主体真正还给学生,由学生来按照自己的时间和学习安排等进行任务完成,并及时提交反馈。教师则可以通过线上平台,及时动态地掌握以及研判学生的学习状况,以便在线下课堂中给予学生适时的规范以及指导。

2.2 丰富且夯实的教育资源优势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积极践行以及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还能够充分全面地依托于它自身丰富且多元化的网络教育资源。在传统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受传统教学技术的局限等,教师可能更多地采用平面化的教学方式,即便是进行了多媒体情境的创设,其教学内容仍显得比较封闭。为切实有效地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也为了更好地提升以及优化教学成效,混合式教学模式应运而生[2]。其依托于移动互联网技术,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在网络平台中可以便捷且高效地获得丰富多元的学习资源。

2.3 便捷且快速化的移动教学

在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过程中,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持续快速发展,为其增添了广阔的“翅膀”。基于移动互联网,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的优势,在学生都拥有智能手机和几乎都使用移动网络无限流量的今天,完全可以利用移动云班课、移动微课、移动在线直播、移动在线开放课程等进行更加便捷、有趣、深入、高效的学习。同时,在学习实践中,不同学生的专业素养具有明显的差异,不同学生的实践认知具有显著的差别。在传统教学模式下,为保障教学进度,教师可能更多地采用相对统一化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进度,以此来保障教学工作的科学深入,而混合式教学模式正好与之相反。

3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

当前阶段,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整体发展速度是非常迅猛的。为切实有效地提升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实效,更好地保障学生的学习进度,应该充分全面地依托于移动互联网技术,切实有效地采用高效且科学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应该充分全面地采用以下方面的教学策略,以此来保障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科学高效化应用与实施。

3.1 创设微课情境,鼓励自主预习

学生才是学习的关键主体,教师作为教学工作的主要引导者,应该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切实有效地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积极创设微课情境,全方位鼓励以及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预习。一方面,教师可以结合具体化的教学任务以及课程内容等,行之有效地创设微课情境[3]。教师要注重采用高效且科学的课程设计方式,将相关的内容等进行精准化的呈现以及表达,充分把握微课短小精悍的特征。比如教师可以在组织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时,将相关的重难点内容等以视频的方式来进行集中化的呈现,鼓励以及指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来进行自主学习。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教师规定的任务以及目标等来进行有效学习,同时还应该将学习中存在的突出困惑等标记清楚,及时反馈给教师,便于教师进行集中式的课堂答疑解惑[4]。另一方面,为尽可能地拓展学习资源,也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的过程中,还可以采用慕课的形式。较之于微课,慕课的资源是相对广泛的。作为远程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教师在引导学生深入开展预习时,完全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慕课来进行自主学习。比如对于部分学习素养比较高的学生,教师可以引导他们在完成预习任务后,积极安排自己的时间来进行拓展学习,以此来更好地丰富学生的视野,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

3.2 注重课堂教学,深入开展互动

在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开展以及应用过程中,同样离不开高效科学的课堂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在线上预习中存在的问题或者困惑等,及时快速地整合学生的学习薄弱点,积极利用课堂这一平台来引导学生进行探索以及互动,确保学生当堂将知识消化吸收。一方面,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积极整合学生课前预习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困惑,率先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究以及相互讨论。经过学生的讨论,学生可能会消除掉部分的重难点知识,教师再结合学生突出存在的共性问题等,精准高效地给予学生解答。通过这样“先讨论再教学”的方式,能够加深学生对重难点知识的理解以及认知程度,也能够突出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5]。另一方面,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为确保翻转课堂模式真正应用到位,教师应该将学生置于中心位置,鼓励以及指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积极强化师生之间的沟通效率,更好地保障课堂教学秩序。

3.3 开展课后巩固,适时进行评价

依托于移动互联网技术,为确保学生真正取得成效,教师还应该进行必要的课后巩固训练。在实践过程中,依托于夯实的学习平台、广泛化的网络平台,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相应的学习任务,严格要求学生在指定的学习平台中进行任务完成以及考评测验,并按时予以提交。通过学习平台系统自身的打分,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能够及时看到学习成果,也能够明确错题所在。在此基础上,教师结合学生在学习平台中的动态信息以及实际情况等,适时给予学生必要的教学指导以及评价,更好地满足学生多元发展的需求。

4 结语

在移动互联网技术持续快速发展的进程中,为切实有效地提升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成效,更好地保障学生的学习质量,教师应该积极采用高效且科学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充分借助于信息技术手段,全方位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与成效,更进一步地夯实学生的学习成果。

猜你喜欢
微课教学模式课堂教学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导入微课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微课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中的应用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