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初中地理创新作业

2022-11-25 07:08刘彩英
新课程 2022年30期
关键词:布置双减作业

刘彩英

(东营市垦利区圣托中学,山东 东营)

经济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国家对教育的重视力度也随之增强,逐步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教育改革。在“双减”背景下,初中地理教学也应紧跟教育发展潮流。地理课程标准要求为学生布置科学的地理作业,让学生通过系统和专业学习汲取知识和培养技能,为综合素质提升打下坚实基础。本文从以下几点谈谈“双减”背景下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创新作业。

一、“双减”背景下初中地理创新作业的主要意义

减负势在必行,创新教学永无止步。作业是影响学校教育价值和专业水平的集中体现,以教学和评价相结合的支撑点,是学校、社会和家庭的联系点,是影响学生学习兴趣、学习负担和学习效率的关键。为此,“双减”背景下的初中地理作业创新成为教师、家长高度重视的一个话题。“双减”政策的出台和实施,是不是意味着作业不用布置了?要是布置的话,又该如何借助创新作业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带着这些问题,笔者参加了有关部门内容丰富和形式多样的主题教学活动,成效斐然。作为一名初中地理教师,笔者深有感触,特汲取同行优秀教学经验,同时立足自身多年教学实践,从以下两方面谈谈“双减”背景下初中地理创新作业的主要意义,以期为诸位同仁提供参考。

(一)有助于提升教学质量

初中地理作业创新需要教师遵循“精选、先做、全批、反馈”的教育理念,并以此为基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精选目标在于减少作业数量,提升作业质量;先做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作业难度,了解学生做作业时间;全批目标在于精准把握学生作业现状,减少教师布置作业数量;反馈目的在于让学生纠正错误和加深理解。

为了最大限度地彰显作业功能,在精选前提下,要重视设计,体现创新导向的作业布置,这是以后发展的趋势,也是研究和实践的一个难点。最佳状态就是让学生喜欢做作业,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培养技能、体验学习的成就感。作业对学生而言,既熟悉又陌生,许多学生对此投入大量时间、精力,却收效甚微。达到课堂教学目标是教师的一项本职要求,不应把教学目标拓展到课下作业中,更不能把课堂查漏补缺用到课外作业上。如果课堂效率低下,作业就是学生沉重的学习负担;如果课堂效率高,作业就是如虎添翼。作业减负首先在于创新作业。

(二)有助于作业形式的多样化

笔者认为,作业是教师精挑细选送给学生最好的礼物。一位优秀教师,要借助作业,让学生多才多艺,从中发现自我价值,发展多种兴趣爱好,从中学会感恩。为此,教师要创新作业形式,如非书面作业、课外阅读、亲子活动等,在特定节日布置主题鲜明的活动,让学生放下作业,亲近自然,在内容丰富和形式多样的作业中展示才能。

设置单元类作业,引导学生系统学习;设置合作类作业,引导学生合作;设置智慧类作业,提升学生智力水平。设置跨学科作业,推动学生多样化发展;设置分层作业,让每位学生都能学有所得、学有所乐。创新作业形式,可以起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减负的目的。学生通过系统学习后发现自身不足之处。教师要优化作业,让减负增效落到实处,让作业不再成为学生的一项负担,让学生在轻松和快乐的作业环境中学习,让初中地理教学实现全面化、个性化和精准化发展。

二、现阶段初中地理作业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作业是学生巩固知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也是检验教师教学效率的一种方式。地理学科是一门理论和实践联系密切的学科,要想完成教学中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除了常规的课堂教学之外,还要设计作业。传统地理作业以应试教育为指导,重视对知识的检测和巩固,作业内容单调,局限于本学科,脱离学生生活,形式设计单一,格式统一,注重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一部分地理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主观性较强,在完成教学目标后随意设置作业,很少关注学生做作业的策略和完成效率,对作业评价单一,忽视学生在做作业中的个体感受;一部分教师不能深刻认识作业内涵,作业存在较多问题。比如,教师传授知识占据大量课堂时间,巩固课堂知识只能放到课下;地理作业不是课后训练题就是教材中的习题,这种内容和形式长期不变,这种程序性作业很难激发学生兴趣,脱离学生生活,背离学生全面发展。长期以来,地理作业格式统一、内容统一,全体学生都严格依据教师的要求完成作业,以至于作业千篇一律,脱离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

三、“双减”背景下初中地理作业创新策略

(一)增强初中地理作业趣味,提高学生完成作业的效率

初中地理教师为学生布置作业时应把趣味性融入其中。如果教师设计的作业具有开放性,学生会以浓厚的兴趣参与其中,以更加积极和开放的姿态去完成作业。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可以把作业和学生生活和兴趣爱好有效结合,让学生自主探索,促使学生以新视角展开思考,逐步提升自身认知能力,以便汲取更多知识,形成更多技能。

比如,在学习某些内容时,教师应立足学生好奇心设计作业,让学生在课下通过报刊、网络、走访等搜集相关的学习素材,让学生对学习内容有初步了解,结合地理知识特点分析知识之间的联系,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由于知识的趣味性,能吸引学生更多的注意力,让学生在高效完成作业的基础上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二)精心选择初中地理作业,以保证学生高效完成作业

通过课堂细致观察和课下积极走访得知,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往往进行的是被动记忆和机械训练,师生互动频率较低。在作业布置时这种问题依旧存在,一部分学生会因为作业数量多、难度高而对作业产生抵触,教师应为学生精心选择平台,让学生结合自身学习情况自主选择作业内容,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运用自身优势,减轻学习负担,让学生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待作业。

教师在选择作业时应遵循以下步骤:依据作业比例,设计百分之八十的基础作业,这些作业要求全体学生都要完成,另外百分之二十的作业拓展,检验学生对学习重点、难点的把握,这有利于学优生得到更高发展,让那些有兴趣爱好的学生自主选择。这种层次分明的作业结构为学优生、中等生和学困生提供自主选择,让每位学生了解自身学习情况,依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作业。对于那些能顺利完成高难度作业的学生,教师要给予赞赏,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三)提升初中地理作业的高效性,保证学生完成作业的效率

在布置初中地理作业时,教师要想方设法提升学生完成作业的效率,为学生完成作业提供必要的条件和帮助,让学生高效完成作业,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深刻理解知识,学以致用,进一步丰富想象力。增强探究能力,不仅能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而且可以优化学生的学习效果。

比如,教师在为学生布置作业时,可以适当创新作业,为学生制订合理的作业完成顺序。首先组织学生学习导学案,让学生依据导学案上的问题预习新内容。在完成导学案的作业环节后,在课堂上,要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听课,紧跟教师思路,进一步提升教学效率。教师在完成教学活动后,可以引导学生复习和巩固基础知识。在课堂教学中,记忆一些必要的专业术语和标准是有必要的,学生只有在课下和课堂上不断训练才能加深印象。教师还可以在课前对学生掌握的知识点进行抽查。作为地理教师,只需要在较短时间内初步了解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情况,依据实际情况创新教学策略,才可能高效完成课堂教学。

(四)统筹兼顾课堂作业和课下作业

传统初中地理作业内容陈旧,形式单一,主要以机械训练和死记硬背为主,这很难激发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导致一部分学生敷衍了事,这给作业效率提升带来了不利影响。在“双减”背景下,初中地理教师要秉承先进的作业思想,紧扣教学大纲要求,着眼于学生综合素质提升,进一步提升作业效率。笔者立足自身多年教学实践,认为要统筹兼顾课堂作业和课下作业。

1.课堂作业

地理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为此,教师应布置一些实践性较强的作业,进一步彰显地理知识的魅力。着重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如演讲、角色扮演、讨论等,让学生在趣味、知识、教育于一体的作业中体验地理学习的乐趣,树立学习自信心,助推学生可持续发展。比如,在学习一些内容时,教师可以把全体学生合理分组,把学习内容改编成舞台剧。这种开放性作业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了在表演中有出色的表现,各个小组在组长组织和引导下进行角色分工,编写台词,每位学生都踊跃参与。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知识进行深入理解和深刻记忆。在表演过程中,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整体评价,不仅仅局限于教材,学生依据自身方式介绍知识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创新课堂教学,在实践中提升语言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和学会合作,汲取知识,培养技能,丰富情感。

现代教育教学研究表明,每位学生在思维、兴趣爱好、学习能力等方面差异显著,为此,在相同的学习活动中,学习效率大不相同。这需要教师因材施教,布置层次性作业,兼顾每位学生的学习需求,让每位学生的学习能力都能得到进一步提升,彰显地理作业价值,真正实现教学改革提倡的人人学有价值的地理。在实际教学中,针对学困生要布置一些基础性作业,针对学优生要布置一些综合性作业,针对中等生要布置处于基础知识和综合性作业中间的作业。

2.课外作业

课外作业可以设计练字、观看新闻联播、和家长交流、写心得体会。这些作业可以从不同角度立体化培养学生的地理能力,让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质的提升,并且这些作业投入时间少,符合学生休息习惯,坚持下去,学生综合素养可以得到提升,此外,这些作业也符合地理教学需求。比如,听新闻联播,让学生了解不同国家的风土民情,培养学生关心国家命运的情怀,另一方面,有助于学生的思维创新。伴随教学改革的有序和高效推进,地理知识和时代、生活联系日益密切,局限于课本的学生的思维将不会是开放和创新的。

节假日时间较长,教师要紧紧抓住这一有利契机布置阅读作业。阅读是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效途径,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学生很难有充足的时间去阅读。为此,利用节假日去阅读具有必要性,学生有时间和机会走出家门,走进更加广阔的自然和社会中,还可以游览一些名胜古迹,拓宽视野。学生只有多看、多听、多想才能有所体验,从而汲取更多知识,进一步提升理解能力。这些对地理学习的作用较大,意义明显。

猜你喜欢
布置双减作业
汽车线束布置设计要求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特别号都有了
作业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
坦克的组成和总体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