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传统文化的中学美术剪纸教学探究

2022-11-25 07:08于小燕
新课程 2022年30期
关键词:剪纸中学美术

于小燕

(甘肃省平凉市泾川县玉都中学,甘肃 平凉)

新课程标准对中学美术的教学要求发生了变化,需要在课堂中加强对学生道德情操的培养。将民间艺术渗透其中,能够加深学生对我国传统艺术的了解,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近年来,美术教师在美术课堂与民间艺术相结合的过程中,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和实践,逐渐深化学生对美的感悟,同时也很好地继承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1]。

一、在中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开展剪纸教学的意义

(一)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创造性思维,为了将这种潜能充分激发出来,在美术教学中需要为学生多提供动脑以及动手的机会,而剪纸教学正好能够满足这一教学需求。剪纸教学的开展,能够有效提高学生欣赏美的能力,同时也能够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剪纸技能,从而更好地选择感兴趣的内容进行创作,有效提高探究内驱力。剪纸教学不仅能够很好地起到对艺术的传承,还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感,对学生养成良好的品性也有一定的帮助,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创造力和想象力,还能增强学生的素质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

(二)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在我国的传统民间艺术中,剪纸具有一定的地方特色,将人们最基本的艺术情感以及审美观念充分保留了下来,保持着纯真与朴素情感。同样,剪纸也是在民间生活当中经常被利用的手工艺品之一,它把生活当中听见的、看见的、经历过的甚至是想象的事物,通过剪纸的方式表达出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激发创作欲望。同时学生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在学习剪纸课程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充分体会到其中的艺术内涵以及深厚的文化,很好地领悟我国民族艺术文化当中的闪光点,从而增强对民俗艺术文化的喜爱之情,产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三)符合中学生的学习特点

在中学美术课堂当中添加剪纸教学,需要充分考虑中学生的学习特点、情况以及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课时安排。当前中学生学习时间较为紧张,通常会整天沉浸在紧张的学习当中,因此,要让学生进行适当的放松,更好地调整学习心情。充分了解各项情况,能够促进剪纸教学的开展。当前,中学生对我国的传统文化以及家乡文化都希望有更加深层次的了解,因此,教师在实际的剪纸教学过程当中,要在了解学生需求的基础上,丰富教学内容,除了将剪纸的特点以及技巧等教授给学生,还可以引入剪纸的寓意以及不同风格,让学生对剪纸形成更加深刻的理解以及立体的感悟。

二、剪纸教学在中学美术课堂的运用现状

(一)师资紧缺、素质不高

在美术剪纸教学中,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了教学的成果。当前中学美术课堂剪纸教学的过程当中存在一些问题:教师资源浪费以及师资匮乏,而且专业素质较低;教师薪资待遇较差等。这就导致美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缺乏一定的工作信心,很难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工作当中,这对学生美术情感的培养以及教育的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当前的剪纸教学对课时以及制作工具的要求较低,而且在开展的过程当中每个阶段都会出现相应的问题,教师只能通过有限的教学课时将相关内容教授给学生,这就会导致新鲜的内容以及新颖的课程资源很难得到利用,同时也不能进行延伸。

(二)现有的课程资源与配套设施不完善

当前的美术剪纸课程教学,主要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这也是当前中学美术教育工作当中最为重要的目标之一,能够很好地吸引学生进行美术课程的学习。对于手工剪纸课程来说,配套设备以及课程资源是其最为重要的基础,也是学生接受剪纸教育的根本保障以及前提条件。但是在中学美术的实际教学过程当中,存在设施不达标的情况,如大部分学校没有设立专门的美术教室,同时也没有配备多媒体平台,学生平时学文化课的教室就是美术课堂,这就导致在实际课堂当中开展动手操作方面的活动时存在一定的困难。

三、民间剪纸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一)引导学生体验剪纸的魅力

学生在美术课堂学习剪纸的过程当中,首先要培养浓厚的兴趣,这样才能够对剪纸艺术产生一定的好奇心,从而更好地将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进而在美术课堂当中能有良好的表现。这也是学生学习剪纸艺术最为重要的基础。因此,教师在授课前,需要向学生简单介绍剪纸知识以及相关背景,这样能够使学生对民间剪纸有一定的了解,从而在实际操作的过程当中体会到其中的魅力。此外,教师也要给予学生相应的创作空间,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在坚持学习的过程当中体会不一样的感受。

(二)搜集剪纸资料,激发学生动力

教师在进行剪纸教学时,可以采取分组合作的方式,并且给每一组学生布置不同的任务,让学生自行搜集相关的资料。在搜集知识的过程当中,学生能够加深对民间剪纸艺术的了解程度。与教师的直接讲解教学相比,这种教学方式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并且学生对其内容的掌握也会更加牢固。可以搜集相关视频以及图片资料等,充分了解剪纸的操作步骤;可以将剪纸的样品打印出来,让班级同学观看到较为丰富的剪纸样式;也可以搜集影视作品当中出现的剪纸内容,其中包括剪纸的背景以及当时的情况,将剪纸作为重要的纽带,从而开展后续的工作。在材料收集工作完成后,就可以让学生在美术课堂上进行分组展示。不仅要展示资料搜集的结果,同时也要向同学介绍搜集的过程,包括在搜集的过程当中产生的相应的看法以及见解,这样学生才能够站在自身的角度对剪纸的技法以及历史进行综合分析,学习的过程也会更加轻松。

(三)给予学生良好的审美体验

传统民间剪纸艺术可以为学生的多层次以及全面发展提供重要的教育支持。首先,传统民间剪纸艺术自身具有较强的审美教育功能,能够从自然美、艺术美等入手,更好地培养学生鉴赏美、感受美以及创造美的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传统民间剪纸有较烦琐的花纹以及多样的图案,作为一种美的载体而存在。学生在学习民间剪纸艺术的过程当中,能够充分感受到丰富多彩的艺术表现形式。其次,在中学美术课堂当中添加民间剪纸艺术,能够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性充分展现出来。剪纸艺术在技法上就是根据自身所想要表达的内容进行剪刻和镂空。人们在长时间的劳动过程当中,将亲身经历的生活实践以及对艺术的认知通过剪纸的形式呈现出来。学生在初次学习剪纸这项技能时,通常很难掌握其中的镂空技能,因此在学习的过程当中要有足够的耐心。

(四)亲自动手剪纸,通俗易懂教学

不同的艺术形式有不同的表现方法。剪纸所需要的工具以及材料都较为简单,这也是与其他艺术形式相区分的重要特征之一。学生利用剪刀进行大面积图形剪纸较为简单,并且都有在家庭当中制作手工的经验,但是对大图形当中的较为细小的连接处以及关键点掌握起来较为困难,这也是目前学生在学习中常常出现的问题。例如,在学习十二生肖中兔子造型剪纸的过程当中,学生还没有等教师教授相关技巧,就自行开始动手操作,但由于对技法了解较少,导致在实际剪纸当中出现较多的问题,对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将所遇到的问题提出来,让组员进行解答,如果仍然存在相应的问题,教师可以给予一定的指导。在课后,教师也可以对学生创作的作品进行综合分析,可以挑选相应学生的作品作为创作的原形再进行后续的改造。

(五)引导学生创作,提升学生思维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剪纸技巧以及剪纸形式,教师需要充分了解剪纸的表现方法以及创作特点。因此,教师可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对范画进行充分的讲解,之后再将剪纸的表现方法教授给学生。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艺术构思能力,在日常生活当中鼓励学生对身边的事物进行细致的观察,并且充分发掘身边有价值、有意义的事物,可以将其与剪纸艺术相结合,从而进行提炼和加工。同样,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可以将较难的技巧传授给学生,其中包括夸张和变形、取舍和组合等,也要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大胆进行创作,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拓展学生的思维,具有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四、结语

在中学美术课当中开展剪纸艺术教育,能够使优秀的传统文化得到传承以及发扬,也会对学生审美情操的培养产生一定的帮助,充分发现以及认识到生活当中的美,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
剪纸中学美术
剪纸
美术篇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剪纸
剪纸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
诸暨市学勉中学
剪纸鉴赏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
台湾当代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