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议论文教学与写作的思考

2022-11-25 07:08陈婉芬
新课程 2022年30期
关键词:论据论点议论文

陈婉芬

(福建省晋江市灵水中学,福建 晋江)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化,如何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成为所有教师共同研究的议题之一。“写作”作为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部编教材中指出:读写分编,兼顾读写结合的原则及理念。从教材呈现的内容来看,写作要充分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注重基本写法的引导,写作要求应逐步提高,体现循序渐进的序列性。这也充分说明读写不分家,只有共同促进学生读写能力的均衡发展,才能保证学生综合学习能力和读写能力的长远、稳定发展。而议论作为日常生活中人际交谈的一部分,人人都对自己接触的环境、事物有着独特、个性的看法,或是赞同,或是反对等。同时,初中语文议论文,不仅是传统三大文体之一,还是在中考阅读考查中占据三分之一的比例,其目的主要检验学生的思维能力及阅读能力。鉴于此,本文结合自己的实践教学经验,依托当前学生学习现状和客观学习规律,论述自己的教学观点,并提出相对应的教学对策。

一、对初中议论文范文教学困局的思考

初中生学习议论文要达到什么标准及目的呢?我们从大纲及中考层面分析对议论文的要求。大纲与中考对议论文的阅读要求:学生在阅读议论文的过程中,能依托议论文所提出的论点,迅速厘清关于议论文中观点与材料的关系,并对论证方法及作用有着深度理解和掌握。

在初中议论文的教学中,教师常常投入大量的教学精力,却得不到理想的效果,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部分学生看不懂、理不清、找不到文章的思路、论点。这也造成了大部分学生在议论文文体的练习中同样有着较大的畏难情绪。虽然中考作文对体裁没有设置障碍,但是初中阶段真正写出高水平议论文的学生较少。另外,从实践调研中、从与高中生的交流中发现,他们对高中议论文的学习,也存在很大的抵触或畏惧情绪。这侧面说明了高中阶段对议论文的要求更高,尤其强调了撰写议论文的思想性和思辨性体现。

所以说,初中的议论文教学,是起步点,它起到了一个台阶的作用。初中学生要掌握议论分析的方法,掌握议论文的框架结构,对一些事情要有自己的看法,并能很好地运用手中的笔表达出来。只有这样,才能与高中的语文学习较好地衔接。然而,在当前的议论文教学中,教师选择的议论文范文基本都是一些比较常见的议论文,这些议论文似是而非,更像是一些杂文或散文。但是并不是完全没有适合教育学生的议论文,仔细寻找还是有很多短小的议论文适合在教学中应用的,这些议论文短小并且规范,结构也非常清晰、明确,当然主题也非常鲜明。教师需要更加合理地对这些议论文进行科学的分析,并且以此为例进行教学,现以吴晗先生的《谈骨气》为例简要分析一下。

题目的作用:从题目“谈骨气”上我们可以引导学生理清哪些是论题型题目、哪些是论点型题目,促使学生掌握拟定议论文题目的方法。这个过程中关于议论文题目的拟定,也将是学生自我概括与提炼内心想法的过程,是依据论题型、论点型的方法逐步找到议论文的“落笔点”的过程。

论点的提出:吴晗先生《谈骨气》一文的论点,使用了开门见山的方式,直接在开头提出了一个论点: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论证思路分析:吴晗先生《谈骨气》的文章结构,采取了提出论点—论证论点—总结升华的叙述路线。

基于上述,依托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上,找到适应性的语文课程资源,进而引导学生非常容易地梳理议论文的结构,从而为学生真正撕开“议论文”体裁学习的一角。

在此基础上,教师再一次带领学生从《谈骨气》议论文的论证方法谈起,引导学生从文中的三个事例与孟子三句话一一对应的过程中,促使学生学会运用典型事例去证明自己表达论点的依据性和说服力。

二、提高学生议论文阅读及写作水平的要点

首先,要让学生明确议论文的笔调。议论文的行文手段和遣词造句与其他文章体裁有明显的不同,但具体区别在哪学生并不明确。所以,为了提高学生的议论文阅读及写作水平,教师在对教材内的议论文进行讲解时,可以将笔调作为切入点,带领学生勾画出文中有明显议论色彩的句子。比如,鲁迅先生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中:“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这一段话用严谨的词语概括了何为“中国的脊梁”,用词准确严密,论据和论点鲜明。之后学习每一篇议论文时都用此方法,学生便能准确地分辨出议论文,并写出符合议论文笔调的文章。

其次,要让学生明确论据的特点。议论文不同于记叙文等可以虚构的特点,议论文需要大量的论据去支撑自己提出的论点。但是学生在进行议论文写作时,对论据的写作通常是用叙述的方式,其说服性不强,但又不同于记叙文的情感表达,导致写出的文章无法划分。对此,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明确论据存在的意义是让论点更稳固,所以论据必须是事实,但此处的事实要有概括性,要有明显的观点倾向。对此,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还可以借助一些叙述性的文章,让学生用简练的语言将其主题概括出来,并分析其蕴含的议论价值,如此去强化学生对论据特征的认识。除此之外,教师还要让学生多阅读优秀的议论文,加大对议论文写作方法、结构等的了解。

最后,要让学生明确论证的途径。因为初中生的认识还不够深入,所以很容易认为议论文就是步步紧逼,毫无章法地“强迫”别人信服自己的观点,这种想法显然是错误的,这种思想直接磨灭了论证的价值。对此,教师要采取适当的方法,要让学生重新看清论证的途径。比如,为了让读者信服自己的观点,除了“直接出击”,还可以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婉转且平缓地抛出自己的论证方法,不但更具说服力,而且给人的影响也会更深远。比如,鲁迅先生在《拿来主义》中就运用了相当多的比喻,如原文写道:“看见鱼翅,并不就抛在路上以显其‘平民化’,只要有养料,也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看见鸦片,也不当众摔在毛厕里……还有一群姨太太,也大以请她们各自走散为是,要不然,‘拿来主义’怕未免有些危机。”在这一段中,作者将“鱼翅”“鸦片”“姨太太”分别比作文化遗产中的精华与糟粕,几个简单、常见的元素就将本段的论点议论得清晰、明了。如此学生便明白,论证不一定要咄咄逼人,也可以通俗易懂。

三、如何提高学生议论文阅读及写作的水平

首先,笔者以为应在教材中提早加入一些文质兼美、结构清晰的议论文,或者由教师选取一些这样的文章提供给学生,并进行导读训练。

在八年级下学期,我们应做好准备进行引入,这样在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有了一定的基础上,更容易实现1+1大于2的教学效果。例如,将过往教材中典型文章融入其中,如《说勤》《想和做》。这在往年中考中,是比较常见和典型的试题,因此我们拿来融入,在语文课堂中开展导读训练,通过教师有效的解释和分析,提前让学生了解常识性知识,这样当学生迈入九年级时,再接触课文将会减弱畏难情绪,提高学习积极情绪。

其次,要努力提高学生对议论文文本的解读能力。

强化学生对议论文的解读能力,将会为学生读写能力的提升打下牢固的根基。因此教师应重视带领学生走进文本,立足一个参与者的角色,即给予学生自主解读文本的机会与空间,也要进行有节制的辅导,这样才能切实地提高学生对议论文体的解读能力。例如,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并且分组进行解读不同的问题。教师设置一个小组合作阅读的路线图—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自我评价或相互评价。这样不仅实现小组内成员学习优势的相互补充,还从小组成员的讨论、交流中,逐步解析议论文中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自然段的“中心句”是什么,它的论据由哪几部分组成……这样不断的练习将会促使学生进行主动分析,循环往复下,自然能达到提高学生解读文本能力的目的。另外,为了激发学生更强的阅读主动性和思辨活力,教师可以设置阅读比赛,并设计相关的荣誉称号及一定的物质奖品,这样可以营造一个良性竞争的阅读氛围,从而更好地保证不同小组成员解读文本的主动性。

同时,还可以让学生摘抄范文,不一定要全文摘抄,可摘抄一些精彩段落。通过摘抄方式的积累、学习、借鉴,可以达到积累写作素材和丰富自己写作经验的目的,也促使学生良好学习品质的形成。当然,在积累素材的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分析、思考素材可以作为哪类论点的论据出现。比如,经典的“不食嗟来之食”,学生将此作为论据时,除了可以直接摆出其“做人要有傲骨”的观点外,还可以论述对该说法的反方观点,即认为“黔敖与他并不认识,用这种方式唤其并无不妥,总不见得要用‘您请用膳’这种过于尊重的语气才算尊重”。如此,这一论点便得到了丰富,学生在写作时也可以从正反两个方面再去论证这一观点,最终得出的结果也会更具说服力,且学生自主进行正反两方的辩论时,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也会得到发展,可谓一举两得。

再次,做好感想类文章与议论文的区分。

感想类文章和议论文确实存在共同点,二者都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某一思想或者某一观点,但是感想类文章更侧重于感受,即文章的创作者对某事某物的看法,是主观性的输出。但是议论文是用大量存在的、已知的、具有实践价值的经典事例或名言名句去佐证创作者提出的观点,除了观点是创作者设定的,其他的论据都可以追溯到源头。

所以在阅读和写作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改掉从“我”出发写作的习惯,而是从“实践证明”“由该例得知”等客观性词语着手,慢慢找到议论文写作的“模板”。

最后,我们对学生议论文写作中常见的病不能视而不见,要及时加以纠正。

其一,论点含糊,模棱两可。有的学生虽然明确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但是在此之后又开始盲目性杂谈,其句式杂糅,观点下所提出的事例及道理,并不能很好地证明自己的论点,这样不仅使读者有混乱的阅读印象,还让读者难以分辨哪些是真正的论点。

其二,记叙太详尽,偏离文体要求。有的学生常常把议论文当成记叙文来论述,这样不仅偏离了文体的要求,还显得整篇议论文过于“臃肿”。所以在议论文教学中,要强调:议论文的记叙,是高度概括性的论述形式,也依托事实为根据,进而印证自己的论点,而非如同记叙文一样展开了巨细化的阐述。

其三,大量罗列事例,但缺少分析。有的学生常常以叙代议(观点+例子),这样虽然能清晰、明确地讲清楚自己的论点,但是说服力不够强。

其四,只顾空洞说教,就事论事。摆事实,讲道理,在任何时候,都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好方法。但是仅泛泛而谈、就事论事,这样无法提高自己撰写议论文的能力。所以,要重视在说理分析过程中,将中心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这样才能提高文章主题的深刻性。

总之,突破困局,抓住根本,把议论文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当作一项工程来抓,循序渐进、耐心细致、引导有方、不急功近利、不心浮气躁、细水长流,终有一日会美文、佳作尽出。

猜你喜欢
论据论点议论文
议论文阅读专练
论点:议论文的灵魂
恰当使用论据
恰当使用论据
用好论据“四字诀”:准、新、精、美
高考议论文需细分分论点
议论文分论点的提取
议论文阅读技巧表解
议论文如何分解分论点
论据选择“四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