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初中物理课堂创新实验教学的优化策略

2022-11-25 07:08原宝玉
新课程 2022年30期
关键词:测力计物理学科

原宝玉

(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汇侨中学,广东 广州)

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主要由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四个方面构成。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主要研究手段的自然学科,教师通过创新优化实验教学,帮助学生提高科学探究能力,摆正科学态度,提升科学思维,树立物理观念。随着教育方式的不断变革,单一的传统物理教学方法已经无法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无法满足当前的教学目标和需求,因此,教育改革与创新不仅是教育改革的需求,更是增强学生物理学习兴趣、促进核心素养提升的必然选择。

一、核心素养下初中物理创新实验教学的意义

初中物理学科的学习是学生学习的基础,不仅是日后物理学习的基础,更能在学生日后工作和生活中发挥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物理学科的教学要更加注重实验教学,尤其是实验教学的创新,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还可以激发学生对未知知识的探索热情,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程度,提高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传统的物理学科教学中,物理教师更加关注物理理论知识的讲授,课堂也多以教师为主,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对学生物理成绩的提升,更多也只是增加物理作业数量与难度,久而久之,学生就失去了对物理学科的学习兴趣。在物理教学中加入实验教学,并且积极创新优化实验教学形式,为学生带来更为丰富的学习方式,以更加直观、生动的方式为学生展示物理知识,学生在亲自操作中提高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在实验操作中体会物理知识的探究乐趣。物理实验创新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物理学习的主动性和知识探究的积极性。

(二)有利于提高学生物理学科的学习效率

物理学科是初中生刚接触的科目,很多学生的物理知识结构并不完善,因此,对很多物理知识不容易理解,只能单纯依靠对理论知识的死记硬背进行学习,对物理知识中蕴含的知识精髓不能高效理解。这样的教学情形下,面对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学生理解、吸收能力有限,教师把物理知识与物理实验相融合,可以很好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实验是物理这门学科的主要学习途径,物理实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直观感受物理知识,提高对物理知识的理解程度。在创新物理实验教学中,学生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观察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对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能提高物理学科的学习效率。

二、核心素养下初中物理课堂创新实验教学的优化策略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核心素养的教育教学受到教师的不断关注,给物理教学带来新的要求,教师应注重学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科学思维、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积极创新实验教学形式,促进学生综合水平的全面提升。

(一)创新实验形式,提高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

很多初中物理实验以教师演示为主,这样的实验形式不足以提高学生对实验的探究兴趣,阻碍了学生自主探究的开展。教师可以改变传统的以演示实验为主的物理实验课堂,让学生自主进行实验操作,提高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直观感受,提高对物理知识的理解程度。让学生自主进行实验,可以充分凸显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提高动手能力,收获探究的成就感与满足感。教师要及时增加实验室的实验器材,以充足的实验工具满足学生的实验探究需求。另外,对于复杂的实验探究,教师可以提前给学生讲解实验的注意事项,在实验过程中加强对实验过程的关注,及时为学生进行指导,或者教师可以通过合理简化实验操作过程,帮助学生完成实验探索。

例如,运用弹簧测力计进行测力实验,传统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只拿一个弹簧测力计对不同重力的钩码进行实验演示,让学生了解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和对不同重量的物体的量度,这样的实验过程学生根本不会感兴趣,对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也不会产生深刻的印象。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成小组,按照人数给每个小组一个或几个弹簧测力计,让学生自己进行器具观察,自主进行实物测量。学生在亲手操作中学会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也提高对物理实验用具的使用熟练程度,并且围绕物体重力展开知识讨论。

(二)创新实验平台,激发学生参与兴趣

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物理实验除了在实验室开展,也可以放归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传统物理实验都是在实验室利用实验器具进行实验操作,有规定的流程、确定的实验结果,但无法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教师让学生进行物理知识实验,这样的形式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更符合学生创新思维的发散。学生通过课后自己进行素材搜集、查找资料,自己设计实验过程、总结实验结果,利用课后的小制作、小发明,充分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己搜集资料或寻找小组配合完成问题,使思维创造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得到充分提升。把物理实验搬到室外,扩充实验平台,将学生的课外制作与物理实验充分结合,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和物理学习效率,还可以帮助学生学会利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制作水果电池。学生自己寻找实验材料,找到水果、铁片、铜片,在材料的寻找中,学生自由发挥思维想象:用什么样的水果效果比较好?铁片和铜片在哪里能找到,是不是可以用生活用品来代替?以此激活思维。在制作电池的过程中,学生还会对实验现象产生疑问:为什么铁片和铜片插到水果里就可以形成电流?围绕一系列问题思考,可以帮助学生找到实验探究的乐趣,提高物理实验教学质量。

(三)创新实验过程,提高物理学习效率

物理实验过程可以将以往验证性实验转变为科学探究性实验,这样的实验形式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通过自己的发现总结实验规律,提高物理学习效率。教师在开展物理实验教学时需要给学生足够的探究空间,对实验设计、实验步骤规划、实验所需器材等,都要提供充足的引导与支持,让学生在思考与讨论中发现问题、进行猜想、设计思路、完成实验、得出结论,让学生通过探究式实验提高物理研究兴趣,提高物理学习效率。

例如,在探究导体中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中,教师先不要讲解实验的原理和操作步骤,而是将实验以课题的形式提供给学生,让学生自己通过实验设计探究导体中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学生通过自己设计实验步骤、查找实验教材、进行小组讨论等形式完成实验探究,寻找实验规律,并对规律进行总结。在完成实验后,教师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实验结论,让学生自己汇总实验报告,还要让学生总结在实验过程中经历了哪些思考、暴露了哪些问题和需要做出哪些改进等,这样可以有效帮助学生提高科学探究能力,提高物理学习效率与质量。

总而言之,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不能固守传统教学思想与方式,要不断思考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增强对教学创新的认知。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实验教学的创新与优化,立足物理学科特点,深入研究教材,以生动、有趣、直观的方式帮助学生利用物理实验提高动手实践能力,促进逻辑思维成长,提高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测力计物理学科
只因是物理
学科新书架
【学科新书导览】
高考物理模拟试题(六)
留言板
例谈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超学科”来啦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物理必修1、必修2第一轮复习检测题
借问学科哪家强?尽言洄服有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