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初中数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2022-11-25 07:08雷进义
新课程 2022年30期
关键词:初中生思维能力

雷进义

(甘肃省天水市第七中学,甘肃 天水)

在当前背景下,初中数学学科的学习重点和考试重点发生了改变,统计已然成为新时期初中数学的学习重点和考纲重点,其核心考点就是数据分析。教师要想让学生掌握数据分析能力,就需要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使其掌握数据分析基础知识,在此基础上深入挖掘探索知识内容,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但是,初中生在学习统计时,数据分析能力普遍较弱,教师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主,在课堂上将知识灌输给学生,在学生产生疑惑时将结果直接告诉学生,导致学生对教师产生了严重的依赖性,难以进行自主分析。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发展特点,在学生遇到困难问题时充当引路人的角色,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分析,培养其自主对实际问题中有用数据进行分析整合的技能。本文通过分析现在初中生的数学分析能力以及教学现状,对如何培养及提高初中生数据分析能力进行深入探索与规划,意在促进初中生数学综合素质快速提高。

一、初中生数学分析能力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学生对数据分析失去兴趣

在教育教学中,虽然新课改重新定义了教师观和学生观,提出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则在课堂中占主导地位,但是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仍根深蒂固,在传统教学方式中教师权利较大,对课堂控制力强,所以至今仍有很多学校采取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授课。随着时代的发展,学校课程已经不仅仅是单一的语文、数学等文化课,还加入了很多创新课程,意在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的综合提升。在学科课程内容上也有所变化,初中数学重点、难点从基础概念转向数据学习,其宗旨是让数学贴近生活,使学生在生活中能受到数据潜移默化的熏陶,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但是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学生的自主意识没有得到重视,教师仍采用传统教育模式进行教学,将关于数据的书面知识强行灌输给学生,不贴近生活,也不引导学生了解数据的来源。学生在不理解数据分析的情况下被动接受知识,只会让知识变得晦涩难懂,难以接受。久而久之,学生觉得只要学会考试套路、死记硬背公式就可以,不必对数据分析进行深入挖掘或者灵活运用,慢慢就丧失了数据分析的学习兴趣,导致数学成为一个没有灵魂的空壳。

另外,学生在课堂中遇到问题时,很多教师不会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自主探究,也不会将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对问题进行自主讨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对教师来讲会拖慢课程进度,浪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课堂中也会出现很多不可控的因素。针对学生的问题教师会直接将答案告诉他,长此以往会使学生对教师产生强烈的依赖心理,觉得遇到问题教师都会告知答案,自己就会不费吹灰之力获得答案,以至于丧失自主探究的能力。同时学生认为数据分析是一个耗时费力的过程,在思考过程中会做很多繁琐的数据整理工作,从而丧失学习的积极性,甚至产生厌学情绪。

(二)数据分析教学过程简单程式

在初中数学课堂中,教学目标制订方面,其总体方向存在严重偏差,重结果而轻过程,多数教师讲解的课程内容是为了完成例题训练和考试,所以讲解的内容非常简单,多在考试范围内,没有进行知识的深度挖掘,初中阶段的学生本身就处在一个探索求知的阶段,而教师针对数据分析的过程讲解得十分简单,导致学生在学习时缺乏深入探索的乐趣,以至于学生不能在学习生活中灵活运用数据分析方法解决问题,更无法掌握更多的数学分析办法,阻碍学生数学探索能力的发展。此外,单一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学习起来枯燥乏味,其根本就是教师没有设立明确的教学理念,也没有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忽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学习中使数据分析失去了其应有的价值。

(三)数据分析教学脱离生活现实

数学这门学科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数据分析也不例外。但是,学校的教学方式逐步与生活实际脱节,归根结底还是教师的教学目标出现偏差。在数学教学中,教师的大部分注意力放在考试成绩上,虽然这种教学方式确实对考试成绩有着一定积极的影响,但是教育最初的理念是教书育人,为国家培养优质人才,其所学知识也要符合生活实际,才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可是纵观我国数学教育,教师对获取基础数据的过程以及数据整理不重视,反而觉得浪费时间、消耗精力,对学生的成绩不能起到丝毫有利的影响。所以究其根本就是整体教育的目的有所偏差,对学生的培养不应该仅仅是一张卷子、一个数字,而应该重点培养其基础能力,提高学生数学核心素质,培养学生数据分析能力,使学生在今后遇到任何问题都能保持数据分析的习惯,以便捷的方式解决问题。

(四)学生自主分析数据能力较弱

学生在初中接触到数据分析时,很多教师并没有对学生进行引导,或者设置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是根据课本内容,强行打开学生的思维,将知识塞入学生脑中。教师为了能够控制住课堂,在课堂中与学生的互动也仅仅是针对一个问题询问个别学生的分析结果,对于对的结果给予奖励和肯定,对于错误的结果也只是告知正确的答案。这恰恰暴露出非常大的问题,学生得到了这个问题的结果,但是对于结果形成的过程以及这个结果能导致什么样的结论却丝毫没有概念,对于得出的结果可以运用在其他什么类别问题中也没有进行深度思考,得出的结果只是单纯的结果,没有进行延伸和拓展,导致学生自主分析数据能力减弱。其根本就是教师对学生数据分析结果没有进行深入引导,对学生的数据分析要求质量低,以至于对数据分析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与应用能力明显不足,从而降低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初中生数学分析能力的培养与提高策略

(一)引导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发现和分析数据

数学来源于生活,与我们的生活实际息息相关。而统计学中的数据分析问题也是经常能在生活中遇到的,所以,教师在数据分析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据,并对生活中所得到的知识进行总结归纳并用于数学学习中。就现阶段初中数学教学来看,教师在进行课程讲授时很少联系实际生活,也很少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据,养成数据分析的习惯,使得学生在传统应试教育观念下丧失了数学学习本该具有的灵活性和思维多变性。

现在是大数据时代,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快地适应时代发展和教育内容变化,使其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初中数学统计教学的过程其实就是唤醒初中生数据分析的意识和观念,进而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形成,促进学生能力全面发展,这也是教育教学应该树立的正确目标。教师可以在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法,塑造情境时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由此引导学生发现数据来源于生活并且能够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索欲,使学生在生活中会不自觉地进行数据分析,培养学生数据分析的习惯。情境教学法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氛围更加积极、浓厚,还能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方式感知数据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程度,使学生更加有兴趣进行数据分析学习。

以初中数学“统计与概率”为例,在学习课程之前,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制作相关课程导入课件,要具有创新色彩,以一个全新的形式、轻松的氛围为学生讲解统计学的整体概念,引起学生继续探索的欲望。在导入课程结束后,紧接着是正式课程。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全面了解数据分析的优点和缺点,详细讲解总数、抽样、样本的知识点并配合习题在学生思维中形成一个牢固的概念,紧接着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数据进行总结整合。这个时候,文字表达已经不足以支撑学生得出结论,紧接着引出统计图总结形式,使学生掌握扇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的运用,从而为学生学习统计课程、培养数据分析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在今后的学习中,教师可以运用贴近实际生活的情境教学方式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并使学生能够在生活中灵活运用数据分析法。如设置“为班级订午饭”情境因素,设定中午一共有五道菜,每个学生可以选择两道菜,根据班级学生选择的菜品进行数据归纳。在对数据进行总结归纳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处于发散的状态,教师要趁热打铁,引导学生自主进行探究,将情境中所学到的数据分析知识运用到数学中,解决数学问题。因此,学生在进行之后的数学学习时就会运用数据分析思维来解决数学问题,形成数据分析习惯,积极参与到数学教学活动中,通过数据分析与生活实际相结合,重新定义数据分析的意义和价值。

(二)鼓励学生对数据信息的深入探究,促进能力提升

数据分析能力的培养不能急于求成,在生活中很多细节都能运用到数据分析法来解决,但是没有教师的引导,学生很难发现生活中的数据分析运用,也就不能将生活和课程结合起来。所以,引导学生对数据进行深入认知,是统计课程学习必不可少的一个步骤。初中生正处于自身能力开发、自我探索的阶段,通过教师的引导,感受到数据分析在问题解决中的便利,就会自主对数据进行深入探索,这个探索过程就是学生吸收知识并加强自身数学核心能力的过程,从而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在思维中就会形成数据思路。现阶段最重要的就是解决学生对教师过度依赖的问题。教师对学生自主意识引导不足,学生遇到问题询问教师就可以获得答案,久而久之学生会产生懈怠心理,不会对数据进行深入探究和分析,即使有学生对数据分析掌握得很好,但也只是停留在表面。

新课改指出,教师要从课堂主体地位转变为主导地位,所以教师在课堂中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积极引导学生对数据进行深入剖析,发现数据分析的应用价值,体会其魅力,整个学习过程能够使学生充分掌握统计学知识点,遇到问题能够准确地捕捉到其中的数据,使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得到显著提升。以初中数学“统计与概率”为例,教师在学生完成数据总结归纳之后,可以进行思维拓展延伸,如让学生统计自己一周的时间行为占比,在学生统计完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提问“一天二十四小时,你如何分配自己的时间”,使得学生转变思维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在问题解答的过程中不单单运用图形和加减法这种简单的计算方式,而是运用更为深入的解题方法进行回答,巩固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锻炼学生思维,加强对问题中数据的分析并进行合理安排,通过深入的思索发掘来获取问题中的有效信息,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三)促进学生培养数据分析观念,养成自主分析的习惯

习惯是通过长时间的行为循环养成的,所以,教师如果想要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习惯和良好的数学分析观念,就要在教学中不断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自主对数据进行感知了解,产生兴趣并进行深入的探索挖掘,最终形成数据分析观念。教师要加强对学生数据分析能力的培养。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据,观察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收集、总结、分析、整理,在生活中不断积累知识和经验,丰富自身数学知识技能,从而实现数据分析的应用价值。在生活数据分析基础上,教师要抛出问题,问题的范围不能拘泥于书本或者试卷,要贴近生活,同时也要兼顾数学学科书面知识内容,引导学生收集数据、分析数据,使得学生将掌握的思维以及书面中的数据分析能力向应用能力转变。除了课堂时间,教师也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引导学生在课后养成数据分析的习惯,在生活中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发现生活中的数据,并对生活中的数据进行分析、总结、归纳。教师也可以设定适当的奖励机制,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据因素,并将自己的分析写在纸上,第二天带到学校给教师查看,教师择优进行奖励,这种方式能够调动学生在生活中进行数据分析的积极性,培养其数据分析观念,养成自主分析的习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适当拓展学生思维,将课堂交予学生手中,引导学生有疑问时在课堂中积极发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并说明原因,创造一个轻松自由的学习环境。

学校不仅要注重学生数据分析能力的发展,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教育支持,也要重视教师教学技能的更新培训。时代在不断发展,教育教学手段也在不断更新进步,为了使教育跟上时代的步伐,学校要定时请专业人员对教师进行教学技能培训,将最新的教学手段灌输给教师,使教师逐渐脱离传统教育模式,明确教学方向,掌握先进教学技术,提高其控场能力和引导能力,这也是为将课堂交予学生而打下基础。教师提高控场能力和引导能力,在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时就能够做到收放自如,能够随时解决突发问题,在学生思维出现偏移的情况下,能在不告知最后结果的情况下进行正确引导,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提高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和学习能力,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数学分析能力的提高和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数据分析作为初中数学最核心的考点、难点,要想学生灵活掌握,就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根据学生的发展特点进行教学指导,让学生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自主对数据进行探索分析,了解、挖掘数据分析能力价值,深入体会数据魅力,体验数据分析为生活和数学所带来的便利,把数据分析能力灵活地运用到问题解决中。总而言之,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能够促进初中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和发展,在积累经验的同时能够在未来的数据分析中得到更加客观的结果,促进初中生数据分析能力稳定快速发展,为国家培养更多的数据人才。

猜你喜欢
初中生思维能力
“双减”背景下初中生作业管理的实践探究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应对措施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