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2022-11-25 07:08郭玉梅
新课程 2022年30期
关键词:内容情感文章

郭玉梅

(甘肃省临潭县教育局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甘肃 临潭)

初中语文教学不仅要实现培育学生的阅读能力,更要实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对此,作为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来看,教师必须要在语文阅读教学上进行有效探索,还要实现利用不同方式保证教学的有效性。但是,对于很多教师来看,在教学方法的使用上,整体模式并未实现创新,同时也未真正依据学生发展的规律,使阅读教学变得更加精妙,这就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较低,并且直接抑制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此,只有找到正确的方法,并通过不断创新,从而促使学生的自主积极性获得提升,才能够使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得到提升。

一、带着问题预习

在语文教学中,预习是一种十分有效且常见的方法。在预习中,教师让学生在课前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对要学习的内容进行探索,并让他们对相关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与认知。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活用预习这一教学手段,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阅读内容。但是,部分教师并不重视预习,这就导致在任务布置时,并未通过引导与提示使学生的预习变得更具针对性,从而使学生在预习时以一种盲目的、不知道该如何下手的状态进行阅读,并且学生不知道要掌握住哪些内容才算是完成预习[1]。此外,教师虽然布置了预习任务,却未进行及时检查,即使进行了检查,在方式方法上也有所欠缺,这就致使预习无法达到根本目的。想要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办法其实就是让学生带着问题预习。比如,在学习新的内容之前,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具体的预习要求,并让学生能够有目的、带着问题进行有意识地预习,进而强化预习的针对性,同时避免预习中由于盲目而带来的影响。

例如,在学习《济南的冬天》时,为了强化预习的效果,教师可以设计这样几个问题:《济南的冬天》的作者是谁?作者在什么社会背景之下写的这篇文章?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这篇文章的主旨是什么?通过解决这样的问题,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就能够通过问题对文章的主要内容进行分析。这些问题对学生来讲并不难,只要在上课之前阅读几次文章就能够基本掌握。学生很愿意在问题当中寻找课文以内的答案,而课文当中没有的答案,学生也会愿意到课外去寻找。对教师来说,以问题布置的方式让学生进行预习,在检查的过程中也能够使检查更具目的性,并真正掌握学生整体的预习情况,这样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强化指导能够更快地攻破教学当中的重难点,同时也可以在互动交流的过程中强化教学的针对性,进而助力学生的能力发展。

二、适当运用煽情

想要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来使阅读课堂变得更加饱满。而对于初中生来说,即使他们的理性思维已经获得了初步的发展,但是从他们的形象认知来看,仍然是要以具象化的认知为基础,而且也需要以富有情感的方式使学生获得更好的情感体验,这样学生才能够自然而然地产生共鸣,并促使学生能够深入课堂本身。就阅读一篇文章来说,学生是否有阅读的愿望,其实取决于教师的情感饱满度,只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富有热情,学生才会在课堂上被教师感动。与此同时,就阅读本身来看,它其实是一种文学审美的培养过程,所以阅读的过程其实就是在帮助学生逐渐形成文学审美能力。在这个过程当中,如果学生缺乏审美的热情,那么整个阅读就会变得十分枯燥。对此,教师如果能够以煽情的方式点燃学生阅读的热情,进而使学生的审美热情获得提升,那么学生的阅读欲望就会愈发强烈,并且可以使学生展开深层次的思考。这时学生带着情感进行学习,则会变得更加主动学习,同时也更利于激发自身的想象力。

例如,在教学《春》这篇文章时,教师就可以利用深情的方式来点燃学生对“春”的热情。比如,教师可以利用富有感染力的话语以及肢体动作形容春天的美好,并通过语言与肢体的魅力实现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从而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实现情感交流,这时学生自然就会对这篇《春》的内容产生阅读的兴趣与欲望。同时,在阅读之前,教师也可以故作神秘地对学生说:“这篇文章与以前学习过的文章在写作方式上和特点上有许多不同,不知道大家能够找出多少不同点?”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自然就会对文章的内容愈发感兴趣,这时就会整理好心情,快速投入文章的阅读中。透过学生的积极发现,找到文章与之前文章的不同之处后,就可以在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的交流与讨论之中,对这些不同之处进行探究与思考,最终就会发现文章背后所蕴含的深刻道理。从学生的长期发展来看,阅读的审美能力其实就在此时开始萌芽。

三、利用情境教学

对于所有的教学方法来看,情境教学法是一种比较流行的教学方式,它能够通过创设情境实现将教学的内容进行形象的表现,以此有效抓住学生的眼球,而且学生也能够不自觉地将自身的注意力放到阅读当中,这样不仅能够实现提高学生的阅读积极性,而且能够使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获得提升[2]。毕竟通过这种方式实现将教学的内容与情境的设置进行互相串联,并对文章中一些不易被学生理解的内容进行具体的展现,就能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有着更加深刻的理解,从而能够提升教学效果。与此同时,情境教学可以作为一种强化的手段。比如,当学生阅读完一篇文章之后,如果学生已经掌握了文章的主旨以及中心内容,那么教师可以通过情景演绎的方式,让学生就文章中的片段自主编排与演绎,并通过这种方法来强化学生的认知。这时学生就能够在自我演绎与观赏的过程中,对文章有新的理解,进而就能够使阅读效果变得更好。

例如,在教学《丑小鸭》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丑小鸭的心境以及整个故事的发展来创设教学情境。比如,教师可以模拟学生在受到语言攻击时的一些场景,然后让学生谈一谈在这种情境之下会有怎样的感受?然后再由学生去扮演丑小鸭,并让学生能够与丑小鸭的心境相通,这时学生就能够感受到,丑小鸭一直有着一种顽强的精神,它从未放弃对生活美好的期待。这样通过演绎与情境的创设,更有利于学生了解文章的核心内容,同时也可以通过这种有趣的形式帮助学生养成阅读的习惯,使学生逐渐喜欢上阅读,进而就能够在这种参与性较强的阅读教学方式下使阅读能力获得提升。

四、营造学习氛围

在新课程的要求下,教师必须要重视在阅读教学中强化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但是从长期教育所带来的影响来看,传统模式的教育方式很难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而且传统的教学方式缺乏对学生竞争意识的培养,而这一点其实会影响到学生阅读的积极性。针对这类现象,教师必须要转变自身的观念,同时在践行教学理念的过程中以先进的理念为基础,实现转化与应用。这样,通过积极使用合作教学的方式,将学生按照层次、个性等进行划分,并形成相应的学习小组,那么在阅读文章时,就可以组织小组学生开展阅读活动。通过让小组的内部成员带着感情进行互相的阅读,并在交流分享的过程中互相检验,这时就能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与此同时,对于小组合作学习来看,学生分享的过程也是互相提问与解答的过程,因为在预习时,教师会让学生带着问题,而在小组合作阅读中,教师也要布置一定的阅读任务让学生进行阅读。对于分组的整体形式来看,它其实是为竞争做铺垫的,小组内部进行互相探讨、互相打分,小组外部以小组为基础互相竞争,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在这种竞争关系之下,每一个学生都不想输,所以这种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以及成长规律的阅读方式,更有利于学生为了获胜而积极主动地参与阅读,这时就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主动性,并且在竞争与合作的关系下使学生的阅读变得更加专注,这样阅读的有效性与实效性才会提升。

例如,在教学《伤仲永》时,教师要让小组探讨:这篇文章的核心内容是什么?并让学生讨论:如果自己是仲永的父母会为他做什么,是否也会像文章的父母一样?通过问题的使用,学生在阅读时的积极性就会提升,也可以在小组内部的互相交流与探讨过程中,就问题进行深入的解读。这样通过学生思维之间的有效碰撞,学生的思考能力就会越来越强,也可以在不断答疑的过程中,通过表述与聆听完善自己的观点。在小组外部的竞争关系之中,通过不断地探讨与比拼,真正助力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成长,也可以使阅读学习的过程变得更加丰富、有趣。

五、感受文章情感

很多文章都是作者在向外传递情感,希望读者能够透过文字来了解自己。因此,想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提升阅读的有效性,教师也需要使学生的情感变得更加饱满,还要让学生对文章的内容进行一点一点的挖掘,才能通过文字这道桥梁实现情感的契合[3]。初中生的情感其实是以一种运动的状态在持续变化的。对此,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教师要对学生的情绪状态进行梳理,更要把握住学生情感波动的脉搏,进而让学生跟随阅读的过程实现推进,最终才能使学生更加理解文章的内容。基于此,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中,必须要以学生的情感作为基带,引导学生不断体会文章的内容,当学生的情感被打开时,整体的阅读效果就会变得更好。

例如,在教学《我的母亲》时,为强化学生的情感认知,教师可以选取与《我的母亲》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其他文章来做铺垫,并让学生回忆与母亲相处的时光。这样,让学生带着饱满的情绪阅读文章,更能够体会文章作者想要传递出的情感,而且可以在问题的引导下帮助学生进行深入的探讨,从而在这个互动过程中真正促使学生与作者产生共鸣,进而就能以情感的不断梳理,使学生的情感以迸发式的发展方式进行深化。当学生的情感达到顶点时,那么学生自然而然就会对文章当中所表露出的情感产生理解、认同的心理,最后学生就能体会作者的深意。

六、开展个性阅读

每一个人在阅读时都会对文章产生一定的感悟,但是这种感悟具有强烈的个性倾向。学生的发展其实是不平衡的,即使是相同年龄的学生,他们所学习的内容是一样的,但学生个人经历上的不同,会导致他们的心理产生差异,所以学生在阅读过后所产生的感悟也是不同的,同时对于阅读的期待也是不同的。毕竟学生在阅读时有着自己的侧重点。比如,有的学生在阅读时,看到开头就会进行猜测并想象结尾,这样在整个阅读的过程中,学生都是以一种印证自己想法的方式来对情节进行梳理;有的学生则是以抱着好奇的态度,看能否在文章中获取自己想要知道的信息进行阅读;还有部分学生在阅读文章时,更加重视的是自己能否提高阅读的素养,所以他们会对阅读的各个方面都产生兴趣。基于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做好观察工作,并保护好学生对阅读的积极性,还要对学生的倾向性给予理解与肯定,这样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引导帮助学生找到更为适合自身的阅读方式,再进行阅读技巧的传授,进而让学生利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阅读,之后让他们表述自己所看到的事物,这样能够使每一个学生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发展。

例如,在教学《猫》这篇课文后,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对学生整体阅读的方式进行梳理,并选取一篇与《猫》相似的文章,让学生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之后,教师可以继续观察,重点分析学生阅读时的优势与闪光点,之后通过不断整合与梳理形成一套系统的阅读方式。这样通过对学生的阅读特性进行分类,从而让学生利用教师所传授的阅读技巧再次进行阅读,让学生说说通过利用教师所教的方法之后,与之前自己阅读的方式相比哪一种更好,是否有新的收获。这样,以同类型的文章进行入手,通过几次阅读之后强化学生的阅读特点,更有利于通过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七、结语

就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来说,教师必须要意识到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用于学生的发展与进步。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必须要通过全新教学方式的探索与实践,才能够真正找到适用于学生发展的阅读教学策略,进而才能在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并促使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获得提升。

猜你喜欢
内容情感文章
情感
《悦读·家》开播激发爱国爱家情感共鸣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台上
本期文章英文摘要
小排经“点化”大文章
A Truly Outstanding Article一篇真正出类拔萃的文章
腹中两次取出金属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