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如何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2022-11-25 07:08贾小宁
新课程 2022年30期
关键词:化学实验教学实验

贾小宁

(甘肃省平凉市第八中学,甘肃 平凉)

随着初中化学课程的不断深化,教师不仅要对学生掌握的化学知识给予关注,还要注重学生在实验中的探究能力培养,这也是化学学习的重点和魅力所在。引导学生通过不同方式开展实验探究学习,能够将化学中的重点知识在实验中进行验证,也能将一些较为抽象的知识更加具体化,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同时,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能促进学生化学思维的提升,也能帮助学生对更多重点和难点知识的掌握,为化学实验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奠定基础。

一、九年级化学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现状

对于现阶段九年级化学实验教学来说,一些教师并没有对学生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有太多重视,还有一些教师即使在化学实验探究能力方面花费了一些心思,但由于实验探究过程中的一些环节较为薄弱,并不能促进学生形成化学核心素养,而且在实践中对化学知识也没有更完善的掌握[1]。经过相关调查分析,在九年级化学实验探究能力培养方面的一些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第一,教师在教学中大部分都是以化学理论知识为主,很少会带领学生开展实验教学。要想促进学生化学实验探究能力的提升,必须建立在真实的实验实践过程中,这对于九年级化学教学来说,很多教师没有完全做到这一点。在化学实验的形式中,教师更多都是通过化学知识中的文字代替实验探究过程,这也是导致学生缺乏实验探究能力的主要原因之一。第二,教师在实验探究教学中的方法缺乏趣味性,也没有采用多样性的教学方式开展教学,使很多学生对化学实验探究没有较高的兴趣,甚至对化学实验探究表现出排斥的情况。第三,教师在化学实验教学时,经常会忽视对学生的合理性引导,造成学生在实验中没有获得一个良好的学习体验,并不能掌握正确的实验过程和方法,这些因素都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在化学实验探究方面的学习效率,进而直接影响学生在化学实验方面的学习效率和质量[2]。

二、九年级化学中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的意义

(一)有利于学生观察能力的提升

在化学实验的过程中,能够将其中的化学知识通过直观的方式进行呈现,也是对化学原理和现象的一种诠释。学生在化学实验中,能够对化学现象展开仔细观察,促进学生观察能力的发展,也能在观察实验中明确实验的学习目标和重点观察的内容以及实验观察的范围,进一步在观察中理解实验解决的具体化学问题[3],还能在观察中不断进行主动思考。例如,在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实验最终的现象就是通过木炭将氧化铜还原成铜,进一步验证氧化还原的化学实验,也能够通过观察黑色的氧化铜粉末在逐渐加热后能够将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进而出现了亮红色的铜。这样的实验不但是为了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而且也是对学生的学习思维进行引导,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

(二)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

对于化学实验而言,神奇的化学实验现象需要学生进行动手操作才能完成,因此学生在化学实验中不能仅仅靠看,而需要真正参与到化学实验中。学生在完成化学实验过程中,不仅能促进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发展,还能使学生在动手和动脑的基础上不断对化学实验产生探究学习欲望[4]。但在以往的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经常采用在讲台上进行演示实验的方式,这种教学方式没有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实践中,造成学生在化学理论和实践中出现脱节的情况,而且学生也感受不到实验带来的全新学习体验,学生仅仅是掌握了一些较为单一的化学理论知识。只有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化学实验中,并对每一个环节进行深入掌握,才能不断加深学生对化学实验的专注性和探究性,才能使学生深入地掌握化学实验原理。这样就可以使学生在实验的探究学习中深化自身的学习能力。

三、九年级化学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的策略

(一)激发学生实验兴趣,提升探究学习能力

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效率起到促进作用。化学实验本身就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学生能够在参与过程中感受到其中的趣味性[5]。对于九年级化学教学来说,教师为学生设置实验课程能够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内容的兴趣,引发学生对新鲜事物学习的求知欲望,同时学生也能够在新颖的化学现象观察中对化学实验进行问题质疑、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另外,学生也能在这一系列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实验探究能力,建立学生知识探究的兴趣,让学生实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让学生带着兴趣对问题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究和学习,进而提升学习效率。例如,在学习“化学指示剂”内容时,教师可以将指示剂变色特性作为重点知识,为学生设置一个新颖有趣的化学实验。教师要求学生在实验前取出一张白纸并用沾有稀硫酸的玻璃棒在上面写上“化学”两个字,在稀硫酸变干之后字体就会消失,接着再引导学生将沾有石蕊试剂的刷子在写过字的地方进行涂抹,学生会神奇地发现在白纸上出现了两个红色“化学”字样。实验结束之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拿出另外一张白纸,用沾有酚酞试剂的玻璃棒在白纸上写出“化学”两个字,同样在酚酞试剂晾干之后在上面涂上浓氨水试剂,这样同样也可以出现两个红色“化学”字样。同时,教师可以为学生介绍这个实验经常被运用到很多谍战片电视剧中,他们就是通过这样的方式来传递秘密文件的,这样可以让学生产生更大的学习兴趣,并迫不及待地想要知道其中的化学原理,在兴趣的引导下学生能够自主地去阅读和学习资料,同时教师为学生进行有关指示剂内容的指导,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快地掌握化学中不同指示剂的颜色原理知识。

(二)加强教师对实验过程指导,实现学生探究能力的有效性

在化学实验中对学生实验过程的操作性有较高要求,实验活动能够吸引学生更多的学习注意,帮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化学知识,进而在实验过程中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对于九年级的化学实验教学来说,为了实现学生在探究性学习方面的培养,教师需要保证学生对知识掌握的完整性,在课堂有限时间内注重学生对重点知识的探究学习,为学生科学设置探究学习内容,促使学生能够在化学实验中将理论和实践进行有效结合,培养学生自身的探究能力[6]。例如,在学习“自制电池”内容时,电池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电池是生活中经常可以见到的物品,但学生对电池中的具体组成部分和使用原理很陌生。因此,教师可以在实验过程中首先为学生介绍电池的不同组成原件,并进一步为学生介绍发挥的关键作用,让学生深入理解电池发电的原理。接着,在学生掌握电池发电原理之后,教师需要带领学生进行自制电池实验,可以要求学生跟着教师一步一步进行操作,教师也可以做一步讲解一步,这样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能让学生掌握每一个环节的意义,为之后的探究学习奠定基础。最后,教师也要在课堂中为学生设置一些思考性问题,促进学生更积极地思考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在实验过程中的感受和接触,将学生在探究学习方面的有效性发挥到最大化。

(三)引导学生自主完成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

“实践是验证知识的有效途径之一”这句话在化学学习中同样适用。学生所掌握的化学知识并不是单一的理论,而是通过化学家不断地实验而得出的最后结论。因此,化学教师在对学生的教学中不能仅仅停留在知识表面,而要带领学生去探究并完成化学实验,使学生能在实验中得出化学理论的最终结果,掌握实验过程和原理,也能让学生在今后的化学考试中取得更好成绩。因此,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实验学习的引导性,鼓励学生在实践中主动获得相关知识。例如,在学习“碳和碳的氧化物”内容时,可以带领学生进行内容回顾,并针对“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这节课内容展开针对性学习,教师也要对学生所掌握的二氧化碳内容进行主要考查,以此来确定学生对实验掌握的程度[7]。教师也可以通过“碳与碳的氧化物”这节内容为学生设置“二氧化碳的实验制取与性质”实验教学,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实验进行整改,并要求学生以自己观察的方式对实验进行总结和叙述,在实验结束后做出相应的实验结论。教师开展化学实验教学方式的主要目的,一方面是为了巩固学生的知识学习,另一方面是为了促进学生对实验进行探究,并锻炼学生对化学学习的认知能力和自学水平。

(四)发展小组合作实验,提升实验探究能力

在新课标的引领下,化学教师应该为学生构建自主、合作、探究型的化学实验课堂,为化学教学中促进学生的化学实验探究能力打开全新的发展途径。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在化学实验探究能力方面还存在不足,没有较强的学习能力,这就需要教师结合学生的个性发展特点,带领学生积极开展一些实践探究,引导学生形成对化学知识的求知探究欲望,鼓励学生能够在学习中进行相互协作、相互沟通,这对教师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来说是一种十分有效的办法。小组合作学习作为化学实验中的一种全新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还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因此,在九年级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小组合作进行实验的学习方式,使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教学目标和学习任务,而且也能为学生拓展化学知识,并不断加大学生对知识的深度理解,学生也能在小组学习中进行相互弥补,从而保证小组中的所有学生都能收获到化学知识[8]。另外,在小组实验教学中,可以融入分成教学思维,结合不同层次学生所掌握的化学基础知识,为学生设定实验学习需求,保证不同学习小组的能力都处于均衡情况,这样也能进一步实现学生在实验探究能力方面的有效提升。

(五)使实验向生活延伸,拓展实验探究空间

在生活中蕴藏着很多丰富多彩的化学知识,正如陶行知先生所提出的生活及教育理论,生活与化学进行结合能够促进学生将掌握的化学实验知识更好地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同时也能够为化学实验教学指出明确方向。教师将化学实验设计和生活知识进行相结合,能够为学生创设熟悉的生活情境,一方面能够缓解学生在学习中的紧张情绪,另一方面也能在教材内容的支持下进一步完善探究性生活实验的设计,进而实现学生对知识的迁移学习效果。例如,在学习“燃烧与灭火”的内容时,教师可以以灭火原理实验为例,教师在课堂中为学生播放人们在生活中灭火的视频,其中有利用灭火器灭火、利用锅盖进行灭火等内容,在视频播放结束后,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提问:火灾是自然灾害中的一种形式,也是在生活中可以见到的灾害,学生知道视频中利用灭火的原理是什么吗?在学生对灭火原理充满疑问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入今天的学习重点内容带领学生在实验中掌握灭火的原理,并引导学生可以在今后的生活中进行运用[9]。基于此,在化学教育中引入生活教育理念,是对化学实验的一种延伸,促使学生将化学知识和生活进行更加密切关联,进一步点燃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欲望。但教师在开展生活化实验教学时,需要注重选择生活的角度,为学生设置较为科学合理的实验方案,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在实验探究中的积极性,让学生能够在实验中掌握生活中的化学元素,全面提升学生对化学学习的热情。

综上所述,在化学实验中不仅要注重学生的知识掌握,还要注重学生在实验中的探究能力。教师需要在开展实验探究中引导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并对实验内容进行重点训练,注重学生实验技能的形成,也要注重学生学科思维的发展。在化学实验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对学生开展积极引导,促使学生能够在实验中感受到动手实践带来的成就感,并感受获得知识的喜悦感,这样才能将实验中所观察到的情况与知识进行相结合,进而激发学生对化学实验的探究兴趣。促使学生完成化学实验的动力是促进学生心理品质形成的一个关键因素。

猜你喜欢
化学实验教学实验
记一次有趣的实验
恩施州创新开展中小学实验教学说课大赛
网络与云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初探
声波实验
关于植物的小实验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