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腹泻的病因与临床治疗研究进展

2022-11-25 08:18陈丽
今日健康 2022年4期
关键词:活菌片双歧杆菌

陈丽

柳州市柳江区妇幼保健院儿科 广西 柳州 545100

小儿腹泻作为临床最常见的儿科消化系统疾病之一,同样也是造成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1]。小儿腹泻的临床发病机制相对多样且复杂化,患儿一旦患病,不仅能够发生进食受限、呕吐以及大便形状改变、排便次数增多等症状,随着病情不断加重,患者可出现脱水现象,对患儿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2]。故临床需在患儿病情早期明确发病机制,并针对性实施相关治疗方案,以此预提高患儿预后生活质量及治疗效果。

1 腹泻发病机制

1.1 非感染因素

小儿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均较弱,在腹部受凉与天气变化等因素的刺激下,极易发生腹泻症状[3]。此外,突然改变喂养食物或肠道食物堆积、喂养食物不当均能够造成患儿发生体内细菌上移或繁殖和肠道局部酸度失衡,进而引起内源性感染,导致患儿发生腹泻和水电解质紊乱症状[4]。

1.2 感染性因素

1.2.1 细菌感染

小儿机体防御细菌能力较差,若耶尔森菌、绿脓杆菌、侵袭性大肠杆菌、弯曲菌、产毒性大肠杆菌、致病性大肠杆菌、沙门菌、变形杆菌、金黄色葡萄糖球菌等病原细菌侵入至患儿肠道,会附着其肠上皮细胞壁,进行释放和繁殖毒素,其中,耐热肠毒素能够激活鸟苷酸环化酶,促使三磷酸鸟苷顺利转化至环磷酸鸟苷,促使肠上皮细胞移植水分、纳以及氯的吸收[5-6]。该毒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小肠内肠液,导致体内电解质紊乱和水分失衡,进而促使患儿发生腹泻症状[7]。

1.2.2 病毒性感染

临床由于患儿发生腹泻最常见的病因主要为病毒性感染,轮状病毒、冠状病毒、星状病毒、柯萨奇病毒均是其常见致病病毒[8-9]。上述病毒一旦侵入患儿体内,便可快速繁殖和附着小肠绒毛顶端柱状上皮细胞中,进而引起上皮细胞坏死或变性,减弱小肠对电解质及体内水分的吸收能力,同时可降低患儿消化吸收能力,导致积液滞留与患儿肠内,最终引起腹泻症状[10]。

2 临床治疗措施

2.1 非感染性腹泻

2.1.1 四联双歧杆菌活菌片

有学者通过研究证实[11-12],在两组非感染腹泻患儿治疗中分别予以常规治疗及四联双歧杆菌活菌片治疗发现,应用四联双歧杆菌活菌片患儿总有效率高于常规治疗,间接表示该药物的治疗效果确实可靠。四联双歧杆菌活菌片在临床中属于一种新型的微生态活菌制剂,通过培养芽孢蜡样杆菌和嗜酸乳杆菌、链球菌、双歧杆菌等菌体,对其添加敷料和实施冷冻干燥制成的药物,将其治疗非感染性腹泻患儿,除补充患儿肠道内正常细菌外,还能够有效调节其肠道内菌群分布,以此提高患儿吸收功能及肠道消化,帮助患儿改善腹泻症状[13-14]。与此同时,四联双歧杆菌活菌片还能够帮助正常细菌繁殖和定制在患儿肠道内,形成生物屏障,避免受到致病菌的侵害,以此降低疾病复发率[15]。

2.1.2 合生元益生菌联合蒙脱石散治疗

合生元益生菌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原理的原理主要表现为:蒙脱石散的应用能够进一步保护患儿消化道黏膜,增强患儿黏膜屏障,避免病毒及细菌侵害患儿消化道,合生元益生菌则能够快速在患儿肠道内建立厌氧环境,降低肠腔内氧化还原反应,以此促进肠道菌群的正常繁殖,便于病情后期重建肠道菌膜屏障,最终改善患儿腹泻症状[16]。

2.2 细菌性感染

2.2.1 头孢噻肟钠联合思密达治疗

头孢噻肟钠作为临床第三代广谱头孢菌素,不仅具有灭菌效果,还可抑制新细菌细胞壁合成[16-17]。而思密达能够对各种细菌病原体起到一定的吸附作用,以此避免多种细菌损伤患儿产细胞,且能够增加肠粘液分子黏液凝胶的内聚力以及黏液屏障,避免肠细胞顶端和间桥受到损伤,将其联合应用于头孢噻肟钠,能够有效清除患儿体内细菌病原体,提升临床整体治疗效果[18]。

2.2.2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临床对细菌性感染的腹泻患儿实施中药葛根芩连汤(甘草2g、川黄连3g、黄芩6g、葛根6g)联合蒙脱石散治疗,效果远优于临床单独应用西医治疗的患儿,可进一步提升临床治疗效果[19]。葛根芩连汤中药方原理在于,药方中葛根能够起到升阳止泻之效,而川黄连与黄芩具有清热燥湿之效,甘草便能够调和诸药药性,将诸多药材联合应用能够有效达到止泻和调和营养的治疗目标[20]。

2.3 病毒性感染治疗

2.3.1 更昔洛韦联合炎琥宁

更昔洛韦作为临床常用的核苷类广谱抗病毒药物,能够对脱氧鸟苷三价磷酸盐与DNA聚合酶的结合起到抑制作用,同时能够结合病毒RNA与DNA,延长停止并分化[21]。而炎琥宁属于临床一种新型的中成药制剂,具有清热燥湿、解毒消肿等效果。经临床药理学表明[22],炎琥宁的应用能够对火腺病毒与流感病毒起到良好的抗毒效果。将更昔洛韦联合炎琥宁治疗,能够进一步提升抗病毒效果,改善患者病毒所引起的腹泻症状。

2.3.2 半导体激光穴位照射联合七味白术散治疗

临床所采用半导体激光穴位照射治疗主要是通过激光作用照射患儿神厥穴,对局部穴位起到刺激效果,以此调整肠胃功能,达到疏通经络和气血的目的[23]。而七味白术散所含药材主要包括甘草6g、藿香6g、太子参6g、茯苓6g、炒白术6g、木香6g、葛根9g等,该药方应用于腹泻患儿可达到化湿止泻、健脾益气的效果。与此同时,相关研究证实[24-25],该两种治疗方式联合应用能够吸帮助患儿吸收与改善体内炎症产物喝内分泌功能,以此改善患儿预后质量,增强治疗效果。

3 小结

小儿腹泻作为多发且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不仅严重影响患儿生长发育及身心健康,还对患儿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故临床对此需积极采取有效治疗方式。因小儿腹泻临床发病机制较为多样且复杂化,不同致病因素导致的疾病发生,其治疗方法并不相同,故临床需在开展治疗工作时对致病因素做出合理分析,通过针对性治疗,能够有效减除或改善患儿腹泻症状,确保患儿获得良好的预后。

猜你喜欢
活菌片双歧杆菌
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活菌片(适怡)与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 (思连康)在小儿胃肠型感冒的治疗中的疗效对比
乳杆菌属分类学地位变迁后菌种名称英解汉译检索表(二)
解淀粉芽孢杆菌Lx-11
解淀粉芽孢杆菌的作用及其产品开发
侧孢短芽孢杆菌A60
儿泻停颗粒联合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的疗效分析
口服补液盐Ⅲ联合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治疗儿童急性腹泻的效果观察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在急性胰腺炎患者肠内营养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多潘立酮治疗新生儿喂养不耐受40例
母乳婴儿源产细菌素双歧杆菌的分离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