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保健体检与心理护理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2022-11-25 08:18陈燕
今日健康 2022年4期
关键词:保健家属小儿

陈燕

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八步区新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广西 贺州 542899

儿童保健主要是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来达到保护以及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保障儿童权利的目标。而儿童由于年龄较小,对外部事物的接受力度较差,加之对医疗卫生工作本身存在恐惧等因素,导致常规保健体检工作中缺乏依从性,对体检结果造成影响[1-2]。为有效确保儿童保健体检工作顺利进行,掌握儿童心理特征并给予针对性护理尤为重要。本文以儿童保健重要性为切入点,整合既往相关研究,对心理护理在儿童保健体检中的应用展开综述。

1、儿童保健重要性

儿童保健学是儿童医学领域中,为有效促进儿童生长发育,维护儿童健康以及保障儿童生命质量、生活质量的一门重要学科。儿童保健的目的是保障儿童身心健康,而儿童的身心健康则关系到社会、家庭、乃至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3-4]。儿童生长发育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极易受到许多不利因素影响,而定期体检则是查找不利因素,做到有病早治,无病早防的重要手段。

2 儿童保健体检项目

2.1 评估生长发育(体重/身高/头围/胸围测量)

体重:护理人员协助儿童脱去衣帽,空腹状态下进行,使用最大重量为50g的电子秤,精确度数50g,依据儿童年龄进行体重值计算,<6个月以内的体重=出生体重+月龄×600g,7-12月=出生体重+月龄×500g,2-12岁体重=年龄×2+8kg;身高:3岁以下儿童:采取卧位,头顶抵住挡板,枕部、臀部、脚跟紧贴量板,通过量板刻度准确测量身高;3岁以上儿童:采取站立位,枕部、臀部、脚跟紧贴测量尺,通过测量尺刻度准确测量身高,年龄估;头围:用软尺围绕宝宝的头部,前面经过眉毛正中,后面经过后脑勺最突出的一点(枕骨粗隆最高处),左右对称环绕一周,精确度数至小数点后一位。头围测量时应观察儿童有无枕突、颅骨变化、血肿以及颅骨缺损;胸围:小儿平静呼吸状态下进行,双手自然下垂,两眼平视前方,护理人员采用软尺经小儿乳头下缘,后绕两肩胛骨下角下缘一周,取呼气以及吸气的平均值,精确度数小数点后一位。出生是胸围为32cm,比头围小1-2cm,一岁左右胸围逐渐等于头围,1岁以后胸围应逐渐超过头围。

2.2 生命体征

进行腋下温度测量,将已消毒体温计水银头放置在小儿腋窝中,促使上臂压紧腋窝,测量时间为10min,以36-37℃为正常;脉搏检查:选择儿童身上较浅的动脉以及桡动脉进行,注意观察儿童脉搏的速率,节律以及强弱;呼吸检查:通过听诊,观察儿童腹部起伏,注意观察呼吸节律深浅。

2.3 牙齿发育

小儿在出生后4-10个月内乳牙萌出,12个月尚未出现牙着可视为异常,最晚2.5岁小儿牙齿出齐,<2岁小儿乳牙数目则为月龄减4-6。

2.4 口腔检查

观察小儿口唇有无苍白,紫绀以及干燥等现象,观察小儿口腔内夹黏膜、牙龈有无充血;同时对小儿两侧扁桃体有无肿大进行观察,有无充血、分泌物以及脓点。观察小儿有无龋齿,牙齿出现褐色以及黑褐色斑点或斑块,表面粗糙,甚至出现明显牙齿结构。

3、心理护理概念

心理护理是以心理学的理论为指导,以良好的人际关系为基础,运用心理学的方法,通过语言和非语言的沟通,改变护理对象不良的心理状态和行为[5-6]。心理护理的原则主要为服务性、主动性、针对性、启迪性、自我护理原则,其目标为提供良好的心理环境、满足护理对象的合理需求、消除不良情绪反应、提高护理对象适应能力。

4、心理护理在儿童保健体检中的应用

4.1 心理评估

相关研究中指出,心理评估在儿童保健中起到积极的指导意义,能够有目的性的针对不同患儿心理健康疾病进行有效干预,从而促使儿童保健服务质量得以提高[7]。从既往常规体检、预防接种到儿童身心健康地全面了解、评估以及预防,利于儿童心理健康的培养。

4.2 适应环境

姜朝霞[8]学者研究中指出,在儿童体检准备上,应以引导儿童适应周围环境为重点,可让小儿在门诊科室内自由活动,熟悉诊室环境,在其他儿童进行体检时,可让其他而儿童在一旁观看,促使儿童尽快了解体检程序。体检护理人员应保持与儿童家长的沟通、交流、掌握儿童的性格以及喜好,以此为基础与儿童进行交流沟通,缓解儿童的恐惧、紧张等心理,可以将检查项目以及流程制作成动画视频,在检查大厅循环播放,供儿童观看,通过做游戏等方法为儿童讲述所要进行的体检项目,促使其有良好的心理准备,并让其从心理上接受体检,积极参与[9-10]。

4.3 检查排序

由于儿童体检项目较多,为避免儿童对检查项目的恐惧,护理人员应对检查项目进行排序,依据先简单后难、先常规的原则进行检查,易于儿童从心理上接受,促使儿童逐渐适应并接受体检,同时对于抽血等侵入性检查,护理人员应熟练掌握操作技巧,尽快,准确地进行,侵入性检查具有刺激性,因此会导致儿童心情恶劣,因此应将此类操作排在后面,不使其影响后续检查项目,在检查过程中,应保持与儿童积极交流,可采取转移注意力的方式促进体检顺利进行[11]。

4.4 家长配合

告知儿童家属体检过程中应配合要点,并指导家属如何有效安抚儿童抵触情绪,对家属进行体检知识讲解,并告知其体检项目的检查意义以及目的,同时将检查过程中必须操作流程告知家属,利用儿童对家属的信任以及依赖感,让家属对儿童进行告诫,对于拒绝检查或者有抵触行为的儿童进行单独心理护理,避免抵触行为干扰其他儿童,造成连贯效应,安抚结束后,由家属在一旁陪同儿童进行体检。

4.5 激励式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在儿童进行体检过程中,对于积极参与检查并高度配合儿童进行表扬,可竖起大拇指表示肯定,赠送小红花调动其他儿童体检积极性,鼓励其他儿童进行模仿以及学习,消除儿童紧张情绪,提高依从性。

4.6 儿童心理疏导

护理人员在对儿童进行体检时,应注重与儿童肢体语言沟通,从而向儿童传达善意情绪以及爱护情绪,可以面带微笑通过言语鼓励或者抚摸儿童脑袋等形式,疏导儿童负性情绪[12]。由于儿童心理较为敏感,护理人员不可出现不耐烦情绪,以免造成儿童抵触心理。若发现儿童出现紧张以及恐惧等心理,立即给予安抚与帮助,例如轻握儿童手部等肢体表达,缓解儿童情绪,进行安抚的同时可以借助玩具、音乐等形式转移儿童注意力,当儿童检查结束后立即进行鼓励以及认可,轻抚儿童头部等,对于其配合行为表示肯定,提高儿童在下次体检中的配合度以及依从性。

4.7 其他方面心理护理

由于儿童年纪尚小,对医务人员着装存在恐惧感,医务人员可将白色工作服换为粉色工作服,消除儿童陌生感。由于儿童均为12岁以下,其个性活泼,喜欢色彩鲜明的环境,因此心理护理的过程中应注重环境的设置,保证保健门诊装饰可以满足儿童需求,让儿童处于一个理想的检查环境中。

5、心理护理在儿童保健体检中的应用效果

唐莉[13]学者研究中以入院健康体检儿童40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护理方法均分两组,将其均分研究组、对照组,两组各2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心理护理,护理人员为对照组儿童家属讲述体检应注意事项,观察组护理内容为适应周围环境、为儿童树立榜样、检查项目排序、获取家长配合等,经研究发现,研究组儿童体检时间较短、一次性采血成功率较高、体检准确率以及家长满意率均较高,同时研究组儿童配合度以93.00%高于对照组82.00%,研究中指出,在儿童保健体检中实施心理护理,可有效缩短体检时间,提高体检准确率,体检配合度以及一次采血成功率,家长对此护理模式认可度较高。

代斯琪[14]学者研究中指出实施心理护理,可提高体检配合度,提升体检效率以及质量。

刘云莲[15]学者研究中依据护理方法将健康体检儿童400例均分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对体检事项进行简要概述,试验组联合心理护理,通过环境适应、榜样树立、检查排序以及家长配合等干预措施,经研究发现,试验组儿童体检时间较短,家长认可度较高、体检配合度评分较高、一次性采血成功率以及家属满意度较高。

以上学者研究结果具有一致性。因此笔者认为心理护理的实施,可有效促进儿童保健体检工作的顺利实施,提高体检质量,提高儿童家长满意度。

6、小结与展望

儿童保健体检的目的在于为儿童成长发育提供指导性意见,便于及时发现存在问题,对儿童生长发育状况进行了解。由于儿童年纪较小,依从性较低,在体检过程中配合度较低,导致体检结果呈现差异性。心理护理的实施可提高儿童体检配合度,家属满意度,促进体检工作顺利进行。后期临床在儿童保健体检中实施心理护理时,应首先对护理人员进行护理技能培训,促使护理人员知晓儿童心理特点,培养护理人员善于观察能力,护理人员应熟练掌握与儿童以及家属沟通技巧,促进体检工作顺利进行。

猜你喜欢
保健家属小儿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2(一)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三)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二)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一)
夜盗小儿(下)
夜盗小儿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小儿涵之三事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