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的围手术期护理研究进展

2022-11-25 08:18蓝兰
今日健康 2022年4期
关键词:围术体位下肢

蓝兰

隆林各族自治县中医医院 广西 百色 533400

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CNL)在临床中主要指通过气管插管麻醉或硬膜外麻醉后,在X光或超声定位下,从腰部皮肤建立一条直至肾集合系统的一种手术通道,应用内窥镜进入输尿管和肾盂、肾盏内,应用气压弹道、超声、激光等碎石工具对输尿管以及肾内结石进行击碎并取出的一种手术方式[1]。PCNL目前在临床中已逐渐取代传统的开放手术取石,成为治疗肾结石患者的一线方案[2]。为确保患者治疗效果以及手术安全,国内外学者特围绕PCNL围术期护理开展大量研究,本文现将护理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术前护理

1.1 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应当贯穿与整个围术期。调查结果表明[3],手术时间长短、医生治疗技术、麻醉效果、疼痛程度、预后情况均是患者最关心的问题。交谈与倾听是临床常用的认知行为,认真倾听患者对手术与疾病担心以及害怕、紧张感受,通过简单易懂的语言,与患者保持交谈,对其耐心劝慰[4]。音乐放松疗法是对心理及生理具有良好效果的辅助治疗方式,对其患者无任何副作用,使用耳机让患者聆听舒适音乐,嘱患者在聆听音乐的同时,闭上眼睛,引导患者将精力集中于音乐中[5]。研究证实[6],在PCNL围术期中加以应用加速外科康复理念,能够有效缩短患者首次进食与肛门排气时间,减轻术后疼痛,帮助患者进行早期康复训练,指导患者进行有限自我护理及日常活动能力,在降低并发症发生的同时,促进其病情康复,减少患者住院费用。

1.2 体位训练

有学者表示[7],术前对患者开展体位训练,能够便于患者了解手术体位,便与其术中配合医师开展治疗,消除其内心对治疗产生的恐惧感,增强其紧张情绪,减少患者血压异常波动以及呼吸困难、躁动等手术体位综合征发生。

2 术中护理

2.1 体位护理

体位护理原则在于安全和舒适。截石位即患者躺下后将两腿分开,大腿与身体呈90°,小腿与大腿呈90°的端坐状态,腘窝垫于体位垫上,并着力为小腿腓肠肌部位为妥,防止腘窝受压影响小腿血流受阻,血管内膜损伤形成腓总神经和静脉血栓损伤[7]。而仰卧位的应用能够避免影响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便于医生术中更好的观察患者病情,但术中结石极易落入肾盏中不易冲出[8]。经临床学者不断研究发现[9],将仰卧位加以改良,通过自制体位架和臀部、肩部、腰部体位架抬高患者患侧肢体20°-50°或固定下肢作截石位,均能够帮助患者避免术中的变换,缩短手术时间与减少心肺功能的影响,且能够获得较大的操作范围,进一步帮助临床医师降低治疗难度。故改良后仰卧位越来越广泛的被应用与接受。

2.2 体温护理

低体温是PCNL手术过程中常发生的并发症之一,极易对患者带来较为严重的危害,可增加其术后感染与延迟苏醒时间、抑制心肌收缩、导致凝血功能紊乱等[10-11]。临床对此常开展以下几点干预:(1)做好转运中的保暖:在患者每个转运过程中,注意患者手脚与肩部易冷部位,做好保暖措施。夏天接送患者时被褥覆盖较少,在术后需增加覆盖厚度[12-13]。(2)调整室内温度:手术室室内温度一般在21-25°C之间,可结合手术情况与治疗时间短调节室内温度,对于年老体弱人群可在术前适当将室温调高。术前30min前室内常控制在25°C左右,寒冷季节可适当将环境温度提高[14-15]。(3)限制静脉输液与液体加温:学者认为[16-17],术中灌洗液温度在36-37°,能够有效稳定患者生命体征,提高手术治疗安全性。另研究实践证实[18-19],将输入液体进行加温处理,能够有效预防低体温的发生。

3 术后护理

3.1 疼痛护理

研究表明[20],术后6h与72h分别对患者术侧肾区做冷敷与热疗处理,能够在术后有效减少相关并发症发生,同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疼痛程度,促进其术后康复。研究证实[21],围术期开展超前镇痛护理,能够帮助PCNL患者有效缓解术后疼痛,显著提高术后睡眠质量,且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对其术后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3.2 引流管护理

对引流管做牢固固定,并标识深度与放置时间、管道名称,保持引流管通畅,密切观察与记录引流液量与性质、颜色。相关研究表明[22],为能够帮助患者减轻疼痛,将住院时间缩短,通过尝试不留置肾造瘘管及双J管,越来越多临床研究证实该项技术的安全性。快速外科康复理念认为应尽量避免或减少各种引流管的使用,尽早将各种引流管拔除,在能够减少感染概率的同时,能够显著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

3.3 评估术后出血与护理

出血作为PCNL最严重的术后并发症,常发生于术后一周内。研究认为[23],影响术后出血的主要影响在于手术时间与手术技巧、糖尿病、结石类型。国内相关研究表明[24],手术时间过长或合并糖尿病、多通道、肾结石均能够提高患者发生术后出血风险。临床对此应当密切观察患者引流液情况与生命体征,尤其是部分高危出血风险患者。

3.4 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

下肢深静脉血栓主要以左下肢作为多见,是临床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血栓脱落可导致患者发生致死性肺栓塞。研究认为[25],对患者术后应用加压弹力袜能够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而另一研究认为,将间歇性充气加压泵对比加压弹力袜,前者能够帮助良好改善下肢静脉回流,预防截石位术后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快速外科康复理念认为,患者在充分镇痛前提下开展早期适度活动,术后6h在床上开展伸屈肢体与蹬车运动,在引流液颜色呈清后,开展床旁活动,能够有效降低下肢静脉血栓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

3.5 出院指导

嘱患者日常生活中切勿憋尿,多饮水,勿弯腰或下蹲,避免做剧烈活动,出现腰痛或血尿时需及时复查。根据结石成分调整饮食习惯。术后定期进行X线与超声复查。

小结

对于肾结石应用PCNL,能够有效提升临床碎石效果,同时并发症较低,具有一定治疗安全性,PCNL围术期护理对患者的预后和恢复非常重要。术前做好准备和心理护理有助于调整患者积极的心态和良好的生理状态;术中护理配合有利于提高手术质量;术后做好病情观察、饮食指导、导尿管和双 J 管护理可降低并发症,促进术后恢复;良好的出院指导可改善预后。

猜你喜欢
围术体位下肢
无声的危险——体位性低血压
中西医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研究进展
围术期舒适干预应用于口腔颌外科的效果
准妈妈要重视下肢静脉曲张的预防
“手脚不听话”体位训练来帮忙
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的围术期处理
导乐陪伴联合自由体位在产妇分娩中的应用
围术期血液管理新进展
自由体位配合分娩球在第一产程中的应用体会
β受体阻滞剂在围术期高血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