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发育迟缓伴精神障碍病人的观察与护理研究进展

2022-11-25 08:18姚成伟
今日健康 2022年4期
关键词:精神障碍发育量表

姚成伟

北海市福利精神病医院 广西 北海 536000

精神发育迟缓又称之为精神发育不全,其主要是因多种因素而致的脑发育障碍引发的综合征,主要以社会适应困难、智力低下为主要特征,可伴有某种神经或躯体疾病[1]。有相关数据显示[2],国外精神发育迟缓的患病率为2~3%,我国发病率可达3.33%,而7~14岁人群患病率高达5.27%。精神发育迟缓是一种特殊的精神行为障碍,该类患者具有智力低下、社会适应能力差等特点,导致其往往接受更多的社会应激,而社会适应能力缺陷会造成其对生活产生强烈的应激反应,极易伴有精神障碍。有相关报道显示[3],精神发育迟缓的患者中,近30%的患者伴有癫痫性精神疾病、17%伴有精神分裂、10%具有躁狂抑郁精神疾病。临床针对上述患者采取有效的药物治疗,能一定程度上控制其精神症状,但为其实施生活护理及康复技能训练是提升其生活质量的核心。本文就近年来就临床针对精神发育迟缓伴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相关研究进行整合,综述如下。

1 精神发育迟缓分级与临床表现

①轻度精神发育迟缓,该类患者智商通常处于50~69,心理年龄处于9~12岁;学习成绩或工作能力较差,但其生活可自理;无明显语言障碍,对语言的理解能力具有程度不一的迟缓;②中度精神发育迟缓,患者智商处于36~49范围内,心理年龄通常为6~9岁;该类患者难以适应普通学校学习,可简单开展个位数的加减计算,可从事简单劳作,但学习及工作效率低,质量相对较差;可学会自理简单生活,但需协助与督促;能掌握一定的生活用语,但词汇缺乏;③重度精神发育迟缓,患者智商处于20~34,心理年龄3~6岁,主要表现为运动损伤或其他相关缺陷,不能学习和劳动;生活不能自理,语言功能受损,不能进行语言交流;④极重度精神发育迟缓,患者智商20以下,心理年龄低于3岁,完全丧失学习及社会功能,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大小便失禁,语言功能丧失[4-5]。

2 精神发育迟缓的诊断

2.1 智力测验

智力检验是诊断精神发育迟缓的主要依据因素,该测量需由专业人员进行分析。在诊断过程中不可采取集体或筛查等方式,需使用诊断用量表给予针对性测验。目前国内较多见的量表包含:韦克斯勒学前期治疗量表(Wechsler preschool and primary scale of intelligence,WPPSI)、韦克斯勒学龄儿童智力量表(Wechsler intelligence scale for children,WISC)、盖塞尔发展量表(Gesell development schedules,GSCH)、中国斯坦福-比奈智力测验量表(China Stanford-Binet test of intelligence scale)等[6-7]。

2.2 社会适应行为评估

社会适应性行为的评估是分析精神发育迟缓的另一个重要指标。现如今,针对4~12岁的儿童,可使用姚树桥等编制的社会适应能力量表对患儿社会适应能力进行评估。若不适合使用,可采取同文化、同年龄层人群作为基准,从而评估受检者所能达到的独立生活能力及履行社会职能能力。此外,可以参考智力缺陷协会编制的AAMD适应行为量表(AAMD-ABS)以及Vineland适应行为量表(Vineland Adaptive Behavior Scales)[8]。

2.3 临床发育状况评估

在临床工作中或无条件开展智力检验时,可采用临床发育评估的方式,即根据精神发育迟缓临床表现及各级发育特征对患者进行评估,可获得相对准确的结果。

3 精神发育迟缓伴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干预措施

3.1 专科护理

遵医嘱督促患者按时、按量正确服用治疗药物,以防乱服、漏服药物的状况。同时严密监测患者服药后的不良反应,若发现患者出现急性肌张力障碍、莫名躁动等情绪,第一时间向主治医师报告,协助其做好相应的安排救治,并调整治疗方案。针对并发癫痫患者,为防止患者在病情发病期间出现窒息或受伤,护理人员需强化防护,及时固定患者,清除其口鼻分泌物[9]。针对存在自残、攻击行为的患者,护理人员需注意防止患者受伤或伤及他人,可适当的应用约束措施,限制其行动,并将其隔离,加强巡视工作。应严密观察患者表现 ,做好诱导安慰, 关心体贴病人,以稳定病人情绪,当患者出现明显的幻觉,有伤人毁物时,应安置一级监护,必要时给予保护约束,以减少伤人毁物行为的发生。

3.2 生活活动能力训练

精神发育迟缓伴精神障碍的患者通常存在程度不一的智力障碍,其生活自理能力相对较差,为此护理人员需对其开展有效的生活护理,例如指导患者掌握正确的饮食习惯、进食速度,避免因进食速度过快而致的哽噎、食物呛入气管[10]。但在护理过程中需注意指导患者切勿乱捡乱拿东西吃,避免出现意外。对于具有攻击性的患者,耐心讲解,获取患者的信任,教导其攻击行为属于不良行为;对于无生活自理能力患者,护理人员需协助患者勤更衣、沐浴,定期修剪指甲。嘱咐患者沐浴完毕后及时穿衣,避免感冒,注意保暖。王亚楠等人[11]研究发现,对于精神发育迟滞患儿开展生活技能训练,能一定程度上改善其日常生活能力,强化社会适应能力,还能有效提升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美国国家癌症中心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定义为每天的日常行为,例如穿衣、起床、洗澡、吃饭等。该量表能有效评估与提供适宜患者需求的护理干预。董菁[12]研究显示,ADL量表在训练前进行的客观评估,可了解患者的功能障碍程度,使护理人员可以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要,显著提高了患者生活自理能力。

3.3 工作技能训练

工作技能是指完成工作所具备的技能、知识、经验等。精神发育迟缓患者由于智力认知等影响,工作技能不同程度损伤,因此工作技能训练对患者回归社会极为关键。林丽骏[13]研究发现,对于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患者开展康复训练模式,可有效提升其生活自理能力。同时组织患者一系列活动协助患者参与社会生活,加强其与外界社会的交流。刘建良等人[14]研究发现,对于精神发育迟滞伴精神障碍患者基于有效的护理措施,可有效促使患者生活能力及社会功能的恢复,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3.4 心理康复

由于精神发育迟缓伴精神障碍是一类特殊人群,较多患者因疾病因素,与家属间长时间缺乏情感交流,极易出现焦躁、孤僻的心理特点,甚至对人存在抵触情绪。为此对该类患者护理人员需给予同情心,获得患者的信任,协助其更好的融入病区集体生活中,促使其主动配合医护人员,强化遵医行为。同时加强患者的沟通,及时掌握其心理变化,满足其合理的需求,缓解不良情绪。董丽娜等人[15]研究显示,对精神发育迟滞伴精神障碍患儿开展相应护理护理,根据其心理特征开展针对性护理措施,能有效提升患儿的依从性,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刘小琴[16]研究显示,对于精神发育迟滞且伴随精神障碍的患者开展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缩短病情控制时间,改善其心理状态与生活质量,提升疾病的治疗效果,改善护理服务满意度。

4 小结

现如今,针对精神发育迟缓伴精神障碍患者主要采取药物治疗,能一定程度上改善其生活质量,但及时、有效的护理干预,对患者开展生活功能康复训练占据重要地位。鉴于患者的特殊性,临床务必要对此予以足够重视,护理上为患者提供专科护理、生活活动能力训练、工作技能训练及心理康复等,尤其是重度、极重度患者更需要护理人员给予耐心和高度的责任心。同时,在护理过程中还需了解患者的性格特点,尽可能满足患者的合理需求,有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精神障碍发育量表
自拟醒脑汤联合体外反搏治疗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的效果
奥氮平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伴发精神障碍临床观察
孩子发育迟缓怎么办
刺是植物发育不完全的芽
三种抑郁量表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分析
喹硫平与利培酮对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疗效比较
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的编制
中医对青春发育异常的认识及展望
中学生智能手机依赖量表的初步编制
PM2.5健康风险度评估量表的初步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