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设备维修管理的问题与对策

2022-11-25 08:18覃俊
今日健康 2022年4期
关键词:运维岗位医疗

覃俊

柳州市人民医院 广西 柳州 545006

随着我国医疗行业规模和体量不断发展,人民群众对健康的需求体量越来越大,要求的质量越来越高,医院就医规模与接诊效率不断提高。但国内人口基数大,看病需求量高,因此国内就医现状仍旧存在“看病难”的问题。医疗设备作为各项医疗活动开展的基础保障,一旦其出现故障,将进一步加剧临床看病难问题,还会增加临床疾病的误漏诊几率,带来严重影响。导致医疗设备维修管理问题频频发生的原因多样,本文针对其进行总结与梳理,并提出相关对策,以飨同道。

1 现状

1.1 人员认识不足 现今部分医院,尤其落后地区医疗机构对自身医疗设备的维护管理意识较差,思想上仍旧停留于设备出现故障后再检修,未能建立日常保养维护意识,未建立起“未病先防,治在未病之先”的思维,最终导致医疗设备使用寿命缩短,并影响临床医疗活动的开展,同加剧医院财务负担[1]。

1.2 运维人员业务能力不足 医院在内部各级岗位的培养方面,无法做到全面均衡,普遍存在重临床、轻后勤保障的情况。医疗设备维修管理岗位属于重要的后勤医技部门,但医院领导层未能正确认识到该部门整体业务水平进步对医院整体发展的重要性,仍旧将有限的培养资源倾斜向临床,导致现阶段诸多医疗单位设备维修管理岗位长期缺乏培训机会,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这些单位医疗设备维修管理水平的整体发展。还有部分位于偏远地区的医疗单位,未能招聘专业的医疗设备维修管理岗位职工,甚至并未设立医疗设备维修管理岗位。上述弊端均从根本上制约了医院医疗设备运维水平的发展[2]。

1.3 未能建立健全设备运维档案 当下时期,医疗机构内部设备管理不仅要强调故障出现下的检修,更要强调日常常态化、周期性的维护工作。只有做好设备维护,才能保障设备全生命周期的运转。而维护质量需要建立在详细的维修管理档案基础之上。只有档案精准建立,并形成信息化,才能保障维护频次、内容等各方面内容的科学规范。但由于相关人员缺乏认识,加之医院医疗设备维修管理岗位职工自身职业素养欠佳,因此并未能够在医疗单位内部建立健全维修管理档案。该现状导致的后果是:(1)后续设备的运维工作缺乏参考.运维实效性难有保障;(2)故障发生后难以追溯根本原因,无法起到自查、自省的设备管理效果[3]。

1.4 缺乏制度约束与绩效激励 医疗机构内部设备维护管理工作的开展缺乏制度约束,这会导致具体工作开展流于形式,管理岗位开展工作无制可依,后续出现问题无责可究,最终致医疗设备维修管理工作流于形式。另外,缺乏配套的绩效考评机制,则相关岗位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难被很好地调用。即使部分单位构建了一套绩效考评机制,但也存在着指标设置针对性不高、未能配套落实双向绩效反馈机制等不足,或绩效管理手段单一,过分重视负性激励或正性激励,导致绩效管理工作开展效率低下,难令人满意[4]。

2 对策

2.1 提升认识 人员认识的提升,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首先是要加强医疗单位领导层在医疗设备维修管理领域的重视程度,这需要上级主管部门加强政策约束。只有当领导层提升对该项工作的认识,才能够上行下效,确保下方中层领导乃至基层干部正视医院医疗设备的维修管理工作,保障后续各项工作科学落实。例如北京301医院,将医疗装备管理设置为一个学科。基层员工的工作认识还可通过加强内部培训实现[5]。

2.2 加强业务能力 要求各级医疗单位均需面向内部医疗设备维修管理岗位,构建一套常态化、周期性、科学性、规范性的培训机制,要健全内部人才培养大环境。培训工作可由内部高年资专业医技担任讲师,也可通过与外界专业、权威的培训团队达成合作意向,还可利用设备生产公司的高级工程师进行远程培训等开展培训工作;还可通过医联体的方式,与外界兄弟单位达成合作,邀请外界专家学者莅临本单位进行技术指导,或为本单位青年才俊提供外派学习的机会,丰富其视野、壮大其认识、提高其职业素养。另外,政府方面需要加大财政拨款,高校方面也需重视对医疗设备维修管理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务必保障即使是贫困地区的基层单位,也能够有条件成立专有部门,保障相关岗位的合理的薪资待遇,保障人才在位。医院方面还需加强内部清扫工作,针对无职业资格的医疗设备维修管理岗位职工,要求其务必在最短时间内考取相关执业资格证书;超出期限一律解除聘用关系。后续招聘以职业资格为第一筛查条件,保障知人善用,提升相关岗位从业者的专业性[6]。

2.3 建立健全设备运维档案 要求医院方面建立健全医疗设备运维档案,将所有维修、维护信息登记在案,确保信息的准确与有效性并可追溯。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在设备出现故障时,及时就故障发生的实际原因进行排查;在维护设备时,能够更好地制定维护计划,保障维护有效。鼓励有条件的单位积极构建互联网大数据平台,将设备运维档案的管理与使用与互联网结合。借助数据挖掘技术,能够更好地调用海量设备运维档案信息,使得相关工作更加高效化、快捷化、智能化[7]。

2.4 建立健全制度 医院内部需要加强医疗设备维修管理岗位具体工作制度。为保障制度的科学性与规范性,可以采取专家函询的方式,不断完善制度内容。同时,要保障制度内容契合实际工作需要,避免制度假大空。对此,要建立制度的长期更新机制,即在实际工作中,时刻印证制度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同时对经过实际工作反复论证,明确制度不合理的内容进行修正。还要完善配套的绩效管理机制,以提升相关岗位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对此,建议成立专门的绩效管理小组,完善绩效考评机制,确保专岗专用。在绩效管理时,既要利用好负向激励,也要利用好正向激励,二者互相结合才是科学之策。另外还要关注精神激励。绩效考评结果不应仅作为薪资待遇发放的条件,其还可作为相关人员职业晋升的评估标准等。将绩效管理结果的应用范围扩大,从而提升其影响力,提高绩效管理对相关工作人员工作行为的约束力。最后,构建双向反馈机制,有助于领导更好地了解员工绩效未达标的实际原因,并为员工规划未来工作努力方向,实现管理进步[8]。

3 小结

本次研究主要探讨医院医疗设备维修管理现状中存在的问题,认为只有不断提升认识、增强相关岗位业务能力、建立健全设备运维档案与相关制度及绩效考评机制,才能够提升医院医疗设备维修管理工作的整体水平。

猜你喜欢
运维岗位医疗
运维技术研发决策中ITSS运维成熟度模型应用初探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京张医疗联合的成功之路
我们怎样理解医疗创新
基于ITIL的运维管理创新实践浅析
医疗扶贫至关重要
张晓东:倒在岗位上
什么是医疗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