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剂量电离辐射职业接触人群的健康效应研究进展

2022-11-25 08:18潘洪治
今日健康 2022年4期
关键词:电离辐射剂量率工龄

潘洪治

贺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广西 贺州 542899

低剂量电离辐射(LDIR)实为一种与人类之间有着最密切关系的辐射类型,多来源于医疗照射、天然本底辐射[1]。早在1991年,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便围绕LDIR,给出了如下定义:剂量<200mGy或者剂量率<0.1mGy/min(<1h或>1h的平均剂量率)的γ或X射线的外照射[2]。较之中等或者较大剂量所引起的生物学效应,LDIR对机体所造成的损伤效应,无论是在类型、机制上,还是在发生方式上,均更加的复杂与多样。虽然LDIR的短时间暴露不会引起临床中能够观察到的急性放射损伤,但如果是长期暴露,那么便可能引起严重且不可逆性的有害效应[3]。伴随电离辐射在多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如医疗、农业、能源等),放射工作人员已经成为LDIR的主要受照对象,当其长时间受照后,便会引发健康效益,而这也成为国内外研究的重、热点。本文围绕放射工作人员,就其在LDIR作用下所引起的职业健康效应的研究进展探讨如下。

1.血细胞指标改变

有研究[4]指出,机体各组织、器官对电离辐射有着不同的敏感度,其中,对辐射敏感性最高的是造血系统。有报道[5]强调,放射线能够使造血干细胞的自我更新能力减弱,导致骨髓出现急性或者持久性抑制,进而造成造血功能及外周血当中有形细胞异常,多表现为以中性粒细胞为主的RBC、WBC减少,另外,血红蛋白(Hb)含量也会随之而下降。有学者[6]经动物实验得知,在低、高剂量率质子以及γ射线下的小鼠,其在WBC数量上,会呈现出剂量依赖性下降。另有研究[7]指出,较之对照组,放射工作人员的总WBC的平均值以及其分布,都有明显下降。有学者[8]经流行病学分析发现,放射工作人员的淋巴细胞、PLT及RBC数量,负相关于其工龄,也就是伴随工龄的不断延长,其呈逐渐减少趋势。但也有研究[9]指出,伴随放射工作人员工龄的增加,其机体内Hb含量及RBC、WBC数量随之升高,究其原因,可能与机体造血系统损伤与辐射修复同时存在,长时间LDIR使机体代偿能力不断增强,从而形成适应性相关。在此之后,有研究[10]对比了各工种放射性工作人员的外周血象指标,结果得知,介入放射工作人员在WBC异常率上,相比从事普通影像诊断者,要明显偏高,表明介入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最易遭受损害。总之,当外周血象指标发生改变时,可能对造血系统损伤(由LDIR所引起)程度以及辐射危害效应的评估有利。

2.眼晶状体损伤

在各种放射损伤当中,放射性白内障占据重要地位,眼晶状体同样是电离辐射的敏感器官。有研究[11]分别从细胞水平、分子水平及人群队列等方面进行研究,从中发现长期LDIR会使眼晶状体混浊检出率不断增加,而且还会增加患放射性白内障的综合风险;另外,针对射线接触者而言,其眼晶状体混浊以后极后囊下皮质内最易发生,而对于非射线接触者,则以前囊下混浊最为多见。有学者[12]经研究发现,介入放射工作者在眼晶状体后囊下混浊的发生率上,较非放射工作者高。另有报道[13]指出,较之正常者,放射工作人员更易患白内障,且其发病年龄普遍偏低。有研究[14]强调,电离辐射对眼晶状体所造成的损伤,存在着明显的性别差异,女性发生率较男性高,究其原因,可能与遗传基因、男女体质等因素相关。总之,LDIR对眼晶状体有着更加明显的损伤作用,提示放射工作者在日常工作当中,需强化眼部防护,且将健康监护、剂量监测工作做好。

3.甲状腺功能异常

有研究[15]发现,甲状腺是人体当中最大的内分泌腺体,非常容易遭受电离辐射干扰,使其功能或(和)形态发生改变,而甲状腺异常最常见、最典型表现为甲状腺结节。有报道[16]指出,长时间接触低、中剂量电离辐射的人群,其患甲状腺腺瘤、甲状腺结节的几率伴随暴露剂量的增加而随之升高。有学者[17]经研究发现,在医疗机构中工作的放射人员,其相比一般人群,有着更高的甲状腺癌发病率,但经深入研究得知,其与剂量之间并无明显关联。有研究[18]围绕放射工作人员的甲状腺结节,开展横断面研究,得知放射工作人员有着比较高的甲状腺结节异常率,并且正相关于工龄、剂量。有学者[19]指出,我国放射工作人员相对应的清清T3、T4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但在TSH水平上却有明显升高。有报道[20]强调,放射工作人员的血清T3水平较非放射工作人员高,而TSH水平却显著偏低。但需指出的是,当前在LDIR对甲状腺功能所产生影响方面,临床仍存在争议,有一些学者[21]经研究后并没有发现放射医务工作人员在长期工作后其甲状腺功能发生改变。所以,需进行大样本的健康监护研究,明确放射线对放射工作人员甲状腺损伤的相关机制,此点尤为重要。

4.小结

综上,伴随电离辐射在多领域、多行业中的不断应用,放射工作人员职业性LDIR暴露所引起的健康风险情况,需给予足够重视。因机体各组织器官对电离辐射有着不同的敏感程度,当前临床对放射工作人员健康效应方面的研究,多集中在甲状腺、造血系统及眼晶状体等方面。虽然许多研究提示职业性LDIR暴露会损伤或影响到放射工作人员的组织器官,并且低剂量辐射损伤更显著,但也有异议存在。所以,需对此展开更深层次的研究,探究其发生、发展的生物学机制,此点十分重要。

猜你喜欢
电离辐射剂量率工龄
一个控制超强电离辐射抗性开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那些和工龄有关的事儿
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术后首次131Ⅰ治疗后辐射剂量率的影响因素及出院时间的探讨
你的工龄和这些福利有关
这七种情况,不在岗也能算工龄
X线照射剂量率对A549肺癌细胞周期的影响
Akt联合电离辐射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凋亡、自噬和增殖的影响
ITER极向场线圈PF4维修区域停堆剂量率分析
电离辐射促进食管鳞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及迁移
如何有效调整ELEKTA PRECISE加速器的剂量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