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津止渴说乌梅

2022-11-26 04:00陶咏梅
养生月刊 2022年4期
关键词:酸梅蛔虫话梅

陶咏梅

《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曹操对刘备说:“适见枝头梅子青青,忽感去年征张绣时,道上缺水,将士皆渴;吾心生一计,以鞭虚指曰:‘前面有梅林。’军士闻之,口皆生唾,由是不渴。今见此梅,不可不赏。”这就是“望梅止渴”的故事。

梅子又称青梅、酸梅、梅实等。梅树是木本植物,生长在长江以南的温暖地区。梅花开得较早,梅果很酸,果形较小,可用来煮食。梅子因成熟程度和加工方法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称谓:未成熟时称为“青梅”,初熟时称为“黄梅”,炕焙或烟熏至黑色时称为“乌梅”,盐或糖渍的则称为“白梅”。

梅果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柠檬酸、枸橼酸、苹果酸、琥珀酸等,还含有铁、磷、钙、钾等矿物质,突出的特点是钾多钠少。柠檬酸等有机酸能够刺激唾液腺和胃腺分泌消化液,促进消化。

梅子除了生食外,还可以制成蜜饯、果酱,如有名的奶油话梅、陈皮梅、酸梅晶等,还可以制成乌梅粥、糖渍青梅、醋浸乌梅枣、青梅酒等。《曹操煮酒论英雄》,这个酒就是青梅酒。

梅子可以加工成多种风味食品。例如用盐腌过的“渍梅”,用蜂蜜和砂糖制成的“蜜饯梅”,用火烘干的“干梅”,以及用配料调制的“酱梅”。特别是产自岭南的“话梅”“陈皮梅”等凉果更是脍炙人口,畅销海外。早孕呕吐的妇女,经常晕车晕船的乘客,喜爱零食的小姑娘,对“话梅”更是爱之有加,食不停口。

梅子加工成乌梅,就是一味良好的中药。在立夏时,采收未成熟的果实,用40℃左右的温度炕焙,在六成干时,翻动一遍,炕焙两三天,然后再焖两三天,变成黑色即成。

药材乌梅呈扁圆形或不规则球形,直径1.5~3.0 厘米。表面棕黑色或乌黑色,皱缩,凹凸不平。以个大、肉厚、核小、外皮乌黑色、不破裂露核、柔润、味极酸者为佳。

中医学认为,乌梅性味酸、温,入肝、脾、肺、大肠经,概括地讲,有以下几种功能:

第一是酸涩收敛。常用于止泻、止血、止痢,并有敛肺止咳的作用。对于脾虚久泻,大肠滑泄不止,甚至脱肛不收,可用本品酸涩固肠以止泻。

第二是生津止渴。对消渴、烦热口渴等症,常配合麦冬、沙参、石斛、玉竹、天花粉等,组成复方应用,也可单独煎汤服。

第三是驱蛔止痛。乌梅有驱蛔虫的作用,因为蛔虫见酸则软,可用于蛔虫腹痛、胆道蛔虫症等。

第四是补养之功。乌梅因养阴生津而润胃护脾,又滋养肝阴,故精气耗伤之证皆可用之,有良好的补养效果。

这里有一个经验方——桂花乌梅汁,家中就可制作。将一小把乌梅加入水中,用小火煮40分钟后,加入桂花、白糖。放凉后,便成为桂花乌梅汁。它气味芬芳,口感酸甜可人,烦躁时可多喝,具有生津去火之功效。

乌梅还经常入复方,与其他药物配伍,治疗各种疾病。如“玉泉丸”,乌梅和天花粉、葛根、麦冬、党参、茯苓、甘草、黄芪一起,组成生津止渴方,是治疗消渴病的要药,现在已有浓缩制剂,可用于糖尿病的治疗。还有“治三多丸”,来自《沈氏尊生书》,主要药物和“玉泉丸”近似,只是少一味党参。“治三多”,三多就是多食、多饮、多尿,是糖尿病的典型症状。另一个成药是“清肺汤”,成分含有乌梅,可以治疗一切咳嗽、上焦痰盛,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咽喉炎、支气管哮喘等,皆有良好的效果,是润肺清热祛痰之良剂,特别适用于慢性热咳痰盛者。

需要注意的是,感冒发热和咳嗽多痰的人不宜吃乌梅,细菌性痢疾、肠炎的初期也不宜吃。

猜你喜欢
酸梅蛔虫话梅
话梅西单
蛔虫对人体伤害远超想象
话梅如吻
荔波县酸梅病虫害发生情况调查研究
荔波县酸梅病虫害发生情况调查研究
塔城酸梅的栽培特性与利用价值探讨
不能等闲视之的蛔虫病
磨牙就是肚子里有蛔虫吗?
老北京酸梅汤
话梅姜蜜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