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高中音乐歌唱模块的教学探讨

2022-11-28 13:58钟原梅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22年39期
关键词:歌唱技能模块

钟原梅

普通高中音乐必修课程包括音乐鉴赏、歌唱、演奏、音乐编创、音乐与舞蹈、音乐与戏剧六个模块,是面向全体学生培育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主体课程,课程具有基础课性质。歌唱是以人声为媒介表现音乐、抒发情感的艺术形式,是培育学生艺术表现素养的重要途径。学生通过鉴赏和演唱优秀声乐作品,激发歌唱兴趣,学习歌唱方法,积累歌唱经验,增强合作意识,体验声乐的艺术感染力和情感表现力。

一、充分认识高中音乐歌唱模块的教学意义

歌唱是集姿势、呼吸、咬字、声音、表情及内心情感于一体的一门表现性极强的学科,高中歌唱教學中涉及的歌唱形式有合唱、重唱、对唱、表演唱、小组唱和独唱等多种形式。内容涉及中外优秀创作歌曲、经典民族歌曲、通俗歌曲及歌剧等。这些丰富多彩的形式和内容使歌唱更富有趣味性和充实感,易于激发学生的歌唱兴趣和爱好,增强歌唱的自信心。通过演唱学习学生能自信地有感情地歌唱。高中歌唱教学对歌唱气息、音色、咬字吐字及艺术表现力等有了进一步的要求,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歌唱方面的技能技巧,培养学生的气质、心理素质和舞台表现力等综合能力,更有利于激发学生歌唱的兴趣和愿望,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它不仅能抒发人的情感,培养人的音乐感悟能力和表达能力,还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调节人的情绪情,促进身心和谐、健康。对高中生来说歌唱是他们释放压抑心情,缓解心理压力的有效途径,同时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唱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

二、明确高中音乐歌唱模块的内容要求

歌唱模块的教学包括声乐相关知识及合唱、重唱、独唱等多种内容和形式。《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年版)》要求:“了解不同题材、风格、形式的声乐作品及相关知识,感受人声的艺术表现力与美感。参与合唱、重唱、独唱等实践活动,在歌唱中学习并逐步掌握歌唱的基本方法与技能。在独唱中,深入理解作品的风格及表现要求,并依据自己的声音特点,自信而有表现力地歌唱。在重唱中,独立承担一个声部的演唱任务,并能与其他声部默契、和谐地合作演唱。掌握合唱的基本技巧,积累多声部演唱的经验。在合唱中,能够倾听其他声部的声音,在音准、音量及音色等方面保持声部间的和谐与均衡。理解作品的艺术内涵和表现要求。能对指挥的动作做出恰当的反应。具备识谱能力,较熟练地运用乐谱学唱歌曲。能对所唱歌曲的风格特点、情感和意境等进行初步分析,并对自己、他人或集体的演唱做出较为客观的评价。”

三、加强歌唱技能的引导和训练

传统音乐教学中,歌唱技能的训练主要是练声,虽然也会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是目的性不强,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新课标下的歌唱模块,应该探索更有效的教学模式来实现歌唱技能的训练,把歌唱技能训练贯穿到教唱的过程之中,就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高中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美学欣赏能力和对音乐的判断力,教师培养学生的歌唱技能,主要应该体现在对其歌曲理解能力和处理能力的培养上。要从歌曲作品出发,结合学生对歌曲的理解能力,采用适合学生理解能力的方法,指导其进行歌唱训练。只有学生对歌曲作品有透彻的理解,才会表现出歌曲所蕴涵的情感。教师在教授学生歌唱时,就应该引导学生把歌唱的声音融合到音乐的情感之中。基于学生对歌唱技能的掌握程度不同,实践中可以采取小组交流、协作的方式,强调合作学习,促进学生合作精神的培养,同时,也加深学生对歌曲及所表现情感的感受。而在处理声音和歌曲情感的关系时,应该坚持声音服从于歌曲情感的表达这一原则,要学生做到在歌唱的过程中,能够随着情感的变化去调整气息、力度、共鸣、速度、吐字、咬字等关键点,这个过程,也是学生掌握歌唱技能的过程。这个过程不但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歌唱的乐趣,而且也能塑造出丰富多彩的音乐形象,让学生得到情感上的体验。

四、积极开展歌唱表演实践活动

强化教学实践,创造表演机会。实践是认识一切事物的阶梯。将声乐理论课程中的知识运用到实践,是培养学生艺术表现素养的重要途径。学生通过丰富多样的歌唱表演实践活动不仅能够提高舞台表演的心理素质,同时还能提高演唱水平,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获得音乐学科的核心素养。为学生提供表演舞台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歌唱兴趣、运用歌唱方法、积累歌唱经验,体验声乐艺术的感染力和情感表现力。在歌唱模块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重视歌唱技巧的训练,还要让学生借助歌唱表达情感。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可利用每节课的一部分实践进行舞台表演。借助这类活动增强学生的认知体会,同时也能做到理论知识和实践教学的密切联系。同时老师们要全面考查学生的艺术特长,声音的特点,并有针对性的设置教学和表演展示的内容。

五、重视歌唱教学的正确评价

在歌唱教学过程中,教师做好正确的评价,对于学生改进自身的不足之处起到积极作用,特别是对于不敢轻易开口唱歌的学生来说,教师的评价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况及学生对艺术的感悟。所以教师可以通过一定的教学评价鼓励学生,调动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首先,教师应该对学生的音乐学习过程以及音乐学习效果进行评价,或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直接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记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发现学生的进步就应该及时做出奖励与鼓舞,并且引导学生表达自身的情感,为学生音乐成绩的提升提供前提条件。其次,教师必须完善评价方式,利用相互评价、自我评价等方式进行实质性评价,也可通过这样的评价方式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并且利用评价分析与总结,提高学生对音乐理论知识的掌握能力。

总之,新课标下高中音乐歌唱模块教学,能够提升学生的演唱水平和音乐素养。通过音乐教师精心设计歌唱教学内容和活动,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歌唱技能,积累丰富的合唱经验和演唱技巧,强化学生对歌曲的深刻理解和感知,促使学生能够把握音乐的内涵和精髓,更为准确的诠释歌曲的情绪情感,促进学生的音乐感知力和音乐理解力的提高。

猜你喜欢
歌唱技能模块
28通道收发处理模块设计
“选修3—3”模块的复习备考
为你而歌唱
为你歌唱
关于《村歌唱晚》的通信
劳动技能up up!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歌唱十月
画唇技能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