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切关联 丝丝入扣
——“论证要合理”升格训练示例

2022-11-29 06:29徐连松
初中生世界 2022年43期

文/徐连松

技法指点

写议论文要让人信服你的观点,就要进行合理的论证。同学们要选用恰切的论据,运用适当的论证方法,准确论述论据与观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同学们的议论文中,常常暴露出几个典型问题:观点不够集中;所选论据与观点之间缺少必然的联系;论证方法机械单一;论证层次混乱不清。据此,关于论点,可在开篇便鲜明亮出,并推敲分论点之间的逻辑关系,以使全文紧扣中心论点;关于论据,要厘清和论点的逻辑关系,可反向推敲是否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关于论证方法,可综合运用举例、讲道理、对比和比喻论证,甚至适当运用排比论证;关于论证层次,可以关注层进式结构及补充论证。如此,论证便可更合理更充分。

—·原文呈现·—

不知足才能常乐

知足未必常乐,不知足也未必常乐,只有不懈追求,才能常乐,才值得宣扬。因此,此标题所指向的观点说服力不足。

2000年的世乒赛,实力强劲的中国队为何会输给实力稍逊的瑞典队呢?“因为前几届我们是冠军,所以我们的实力最强,只有我们才能捧走冠军的奖杯,其他队只能‘望杯兴叹’。”是吗?谦虚是一种美德,只有谦虚谨慎,才不至于栽跟头。

分析未能紧扣观点的关键词——不知足;且开篇宜简要引出观点。

可是,现实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喊出这样的口号:“我知足,我快乐。”他们将快乐作为自己的资本。他们认为,人生短短几十年,还会遭受飞来横祸,只有尽情享受当下,尽情徜徉在快乐里才是真。于是便将追求视为痛苦之源,将知足作为快乐之本。

此段与上段构成正反对比论证,更全面,但段落间过渡不自然。

如果追求是痛苦,那乔丹大叔为何要去和那些小伙子们一决高下呢?复出后的乔大叔常常落败而归,可为什么仍一次次重披战袍呢?因为他知道追求是快乐之源,追求是另一种美。

乔丹为什么复出后屡败仍屡战,需要进一步分析他是源于哪个方面的执着追求,否则“追求”显得空泛,缺乏信服力。

然而,游戏室里总是簇拥着一些无知的少年,还有不少青少年整日沉迷于“追星”……这就是我们所追求的快乐?

所选论据有较强现实意义,但与上段关系混乱,且未分析出与观点间的因果逻辑关系。

可见,这种快乐只能使人萎靡,失去人生的方向,只有追求才能使人奋进。追求,像一艘船,载着人们在生活的海洋中前行;失去了追求,就如航船失去了方向,变得漫无目的。

需要清晰定性。上一段的种种现象,也是种种“追求”,所以,这里更需要给“追求”定性。

只有追求才能引导人们正确的方向,才能不断推动社会的发展。追求,使弯着背爬行的猿猴直立起来,最终进化成为人。追求,使在泥坑中翻滚跌爬的中国,逐步走向富强,成为屹立在世界之林的一颗璀璨明珠。

此论据不够恰切,与观点之间没有必然的因果关联。

张海迪,没有行走能力的她,却在思想上不断地跳跃着。正是上帝对海迪的那一点自私,才让我们看到了《轮椅上的梦》这本震撼人心的书,才造就了一个思想的渡船人。

此部分有些突兀,分析不恰切,和观点更缺少必然的关联。

即使我们不想成为痛苦的苏格拉底,也不愿做终日吃喝酣睡的小猪,但只有“追求”才是我们的追求。

总结表意不够明确。

综合点评

本文所选论据能够折射出小作者对社会的关注,论证方法比较丰富,整体思路大体清晰。但本文也暴露出初中生议论文写作中的典型问题:所选论据有不恰切之处,对论据的分析有不到位甚至偏颇之处;论证层次尚显混乱,不能做到环环相扣、层次井然。

升格指津

论证合理,就是要充分展现议论文三个要素的合理性,避免论证的片面化、绝对化。

1.为了使观点清晰、集中且合乎逻辑,可以草画出文章结构的思维简图,推敲观点之间的逻辑关系。

2.选用的论据要经得起推敲,切忌选用以片面因素引出必然结论的论据;一个论据常常可用于论证不同的观点,所以分析论据时更要紧扣观点,梳理出恰切的必然的逻辑关联。

3.论证层次上要注意合理的逻辑顺序。无论是并列式还是层进式结构,都要符合思维评判的规律,力求做到有理有据、因果溯源、螺旋推进。

升格过程中,不妨和同伴多讨论多辩论,因为真理越辩越明,在辩驳的过程中更容易发现论证中的不合理及思路的混乱,更利于提升论证能力。

—·佳作出炉·—

改成问句后的标题既未狭隘地得出结论,又可以引人深思。

2000年的世乒赛,实力强劲的中国队为何会输给实力稍逊的瑞典队呢?“因为前几届我们是冠军,所以我们的实力最强,只有我们才能捧走冠军的奖杯,其他队只能‘望杯兴叹’。”是吗?谦虚是一种美德,只有谦虚谨慎,才不至于栽跟头。不知满足,才可能常乐。

开头所举的反例,清晰引出观点,观点表述严密。

可是,现实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喊出这样的口号:“我知足,我快乐。”他们将快乐作为自己的资本。他们认为,人生短短几十年,还可能遭受飞来横祸,只有尽情享受当下,尽情徜徉在快乐里才是真。于是便将不知满足的追求视为痛苦之源,将知足作为快乐之本。

观点有变,更需要与上文做好衔接。

于是,游戏机前总簇拥着那些沉迷于游戏快感的少年;大批青少年整日沉迷于“追星”……这就是我们所追求的知足常乐?长此以往,国将不国!

分析紧扣全文关键词:不知满足、追求、快乐。

可见,这种短视的知足所带来的快乐只能使人萎靡,使人迷惘。这就如同航船失去了方向,漫无目的,甚至可能走向重重险境。

这两段与上段衔接,保持话题统一、角度统一。

如果追求是痛苦,那乔丹大叔为何要去和那些小伙子们一决高下呢?复出后的乔大叔常常落败而归,可为什么仍一次次重披战袍呢?因为他从不满足于骄人战绩,他只知道积极追求是快乐之源,追求是另一种美丽的人生态度——即使屡战屡败。

不知满足、积极上进的追求,像一艘船,载着人们在生活的海洋中前行。只有追求才能引导人们往正确的方向前行,才能不断推动社会的发展。

给“追求”定性。

不满足不懈怠的追求,使翻滚跌爬的中国,逐步走向富强,成为笑傲世界之林的一颗璀璨明珠。

删去从猿到人的追求和张海迪这两个论据,因为它们不够恰切,与观点之间没有必然的因果关联。

即使我们不想成为痛苦的苏格拉底,但也不愿做终日吃喝酣睡的小猪。只有不满足于当下,不知疲倦地积极“追求”,才是我们最大的快乐。

紧扣全文关键词做结。

综合点评

升格后的文章,充分关注了议论文三个要素的合理性。观点清晰、集中且合乎逻辑,由反面事例引出基本观点,再循序渐进,分别从反面和正面充分论证。选用有充分因果逻辑关联的论据,并紧扣观点关键词做出恰切的分析,避免了论据导出观点的片面性。论证层次上,调整出合理的逻辑顺序,遵循认识发展的规律,丝丝入扣;文末的排比论证部分,简洁有力,使全文论证更合理更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