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赴一场山水文化之旅
——统编语文教材九(上)第三单元情境读写

2022-11-29 06:29翟志武彭昀蕾
初中生世界 2022年43期
关键词:游学示例景点

文/翟志武 彭昀蕾

登亭台楼阁,观湖光山色,携手文人骚客,共览大美山水。品读这一单元,我们就如同跟随着古代的文人骚客们游目骋怀,纵情山水,感受他们眼中的自然,读懂他们心中的理想。读《岳阳楼记》,我们在和谐的音韵中感受范仲淹先忧后乐的政治情怀;读《醉翁亭记》,我们在舒缓自如的文笔间敬仰欧阳修与民同乐的高尚品格;读《湖心亭看雪》,我们在简洁凝练的字句里体味张岱独有自在的痴迷境界;读李白、刘禹锡、苏轼,我们在不同的诗歌体裁里,在不同的人生境遇里寻觅那相同的乐观自信。

正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是对“游学”思想的最好概括。春秋时期便有孔子周游列国治学之说,这便是“游学”的始源。九州大地,气象万千,非亲身经历,不得其妙。若能够亲自到这些富含文化底蕴的地方走一走,亲身感受山水意趣,品读诗人情感,领会文人志趣,那我们也许就更能读懂他们寄托在这山水名胜中的忧与乐了吧。

任务情景

为了鼓励同学们“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学校计划在假期为同学们量身定制“中华诗文·山水情韵”文化游学活动,即到富有文化底蕴的山水名胜之地旅游,亲自观览感受,并完成与之相关的学习任务。现在需要咱们班完成一份游学活动设计文案的策划,请大家一起来开动脑筋吧!

任务一:明确设计理念——游学要有文化味儿

正确的理念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完成设计任务。请根据提示和示例,结合本单元的诗词,完成文案设计理念的阐述。

知识锦囊

“游学”是一种最为传统的学习方式,它是指离开自己熟悉的环境,到另一个环境里进行学习和游玩,在学习之中潜移默化地体验人生,在体验中学到知识。

文化游学活动设计方案一般包括:活动主题、参与对象、活动地点、景点推荐、文化亮点等。

提示:

1.景点推荐:可以结合文章内容,概括描绘该景点。

2.文化亮点:结合或摘取文本中的经典语句来诠释景点背后的文化意蕴。

◆示例

活动主题参与对象活动地点景点推荐文化亮点中华诗文·山水情韵九年级学生湖南省岳阳市岳阳楼登上岳阳楼,你可以观赏到洞庭湖,湖水连接着远山,吞吐着长江,浩浩荡荡,宽阔无边。若是阴天,则可以感受到这里“浊浪排空”的气势;若是晴日,则可观看“一碧万顷”的美景品读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

(江苏省张家港市常青藤实验学校 刘米乐)

◆评析

所谓文化游学,即游览文化景点,学习文化内涵。刘米乐同学结合文本内容,对岳阳楼有了初步的认识,并对景点的文化内涵有了一定的体味。

任务二:景点打卡——身临其境悟文化

不同的景点有不同的文化氛围,请结合课本中的相关文本,来完成每一个景点的文化任务吧!

第一站:岳阳楼

滕子京收到这篇文章后,要给范仲淹写回信。请同学们结合《岳阳楼记》和所给出的材料,以原文为参照,帮滕子京给范仲淹写一封回信,200字左右。

【材料一】滕子京在楼成之后,向范仲淹发《求记书》一份。他还请名家绘制《洞庭晚秋图》,随书附上,请范仲淹作记。

【材料二】公少有大节,于富贵贫贱、毁誉欢戚不一动其心,而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节选自《资政殿学士户部侍郎文正范公神道碑铭》)

【材料三】滕宗谅,字子京,河南洛阳人。因其负才尚气,崇尚改革,故屡遭贬谪。庆历四年春,他因遭诬陷而被贬知岳州,虽愤郁满怀,却励精图治。他重修了岳阳楼,“落其成,待痛饮一场,凭栏大恸十数声而已”。

知识锦囊

回信是收到信后的书面答复。写回信时应该:

1.注意书信格式,做到用语文明;

2.结合来信的内容,不要答非所问;

3.结合写信人的经历,体会写信人的心情,适当发挥想象,且想象要合理。

◆示例

子京再拜言。

希文足下:是秋得书,蒙赐所记,反复观颂,感而惭并。

夫君之所记,承于《洞庭晚秋图》之上而超时景。凡见闻是记,无不以为奇。至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句,然则孰为其人而能尽此欤?盖非予可至者哉!再者,子京承上之余恩,戴罪以知岳阳,君不避而作文,子京不胜感激。

然今予牧此州方见效,且泾州之事尚未朗。每每不禁忆起西北共事,戎马倥偬。而今却身处江湖之间,业已四载矣!呜呼噫嘻!且信往者已矣,来日犹可追。愿来日可与君再会于庙堂之上!谨再拜。

(江苏省张家港市常青藤实验学校 祖杰明)

◆评析

《岳阳楼记》体现了作者崇高的爱国爱民情怀。其时范仲淹被贬邓州,可谓“处江湖之远”,本来可以“独善其身”,但他仍然以天下为己任,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来勉励自己和朋友。小作者文字功底深厚,回信读来让人身临其境,似乎他就是子京本人。但在创作过程中,也要注意紧扣文本和材料,加入一些看景的深切感受,也许会更贴近文本。

第二站:醉翁亭

安徽滁州的琅琊山以风景秀丽著称。我们需要为这里的名胜醉翁亭拍摄一部微电影作为宣传短片,请你结合《醉翁亭记》,为这部微电影拍摄几组镜头,并撰写解说词。

知识锦囊

影视中常用的镜头景别常识:

远景:镜头离拍摄对象比较远,画面开阔,景深悠远。

全景:出现人物全身形象或场景全貌的镜头。

中景:俗称“七分像”,显示人物膝盖以上部分形象的镜头。

近景:表现人物腰部或胸部以上形象的镜头。

特写:表现人物肩部以上部位或有关物体、景致的细微特征的镜头。

◆示例

(江苏省张家港市常青藤实验学校 邵秋哲 陈 晨)

◆评析

《醉翁亭记》不仅是一篇美文,还像一部上好的电影。文中的写景片段就如电影镜头一样,远景逐渐拉近,再到中景、近景、特写,把读者一步步引入佳境。在写宴饮场面时,也是由远及近,呈现了很强的镜头感。两名同学在创作中能够紧扣文本内容,展开丰富的想象,将文本中的图景更加明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语言优美,让人能够从这字里行间感受到醉翁亭别样的美。同学们写作时也要注意情与景的交融,可以尝试将绘景与抒情结合得更加紧密。

第三站:湖心亭

湖心亭是有文化韵味的亭子。请你结合《湖心亭看雪》一文,为湖心亭拟写对联,增强它的文化雅趣。

知识锦囊

对联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写对联,应当要注意上下联:

1.字数一致;2.词性相对;3.意思相近或相反;4.平仄协调。

◆示例

示例1:上下一白 人我同痴

示例2:湖中人鸟声俱绝 亭上主客人都痴

◆评析

《湖心亭看雪》一文短小精悍,写景与抒情仿佛不是经心之笔,却能超凡脱俗。小作者拟写的两副对联,不仅扣住了张岱笔下湖心亭独有的风光,还能以一“痴”字入联,很好地点明了文本所表达的情感,可见小作者的匠心。

第四站:诗人足迹(心路)

学校要印制一套笔记本作为本次文化游学活动的纪念品,请结合《诗词三首》,了解写作背景和诗歌内容,设计笔记本的封面,再根据封面图画,摘选切合的诗句作为封面文字。

◆示例

诗人李白封面图画描述背景是连绵的雪山,黄河从中奔腾而出,呼应诗歌中的“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暗示诗人仕途艰难。在黄河之上,有一艘帆船乘风而来,即将渡过长河,呼应诗中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封面文字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评析

李白豪放飘逸,刘禹锡雄健豪爽,苏轼豁达通透,不一样的人生却在苦难中呈现了相似的精神状态。曹同学为李白的《行路难(其一)》所设计的封面,化用诗中原句,切合本诗意境,又能通过帆船这一意象,呼应作者心境,可谓独具创意。同学们也可以尝试从其他句子入手,或思考能否将其他诗句有机融合,进而展现本诗整体的意蕴。

任务三:游学推荐——追随“他们”的脚步

对我们来说,游学是那么古老,却又那么新鲜。中国古代先贤孔子,外国当代作家比尔·波特,都在周游中留下了许多人生感悟,那就让我们在那些被逐渐埋没的文化遗址中再次感受中华文化的精神吧。

寻人不遇(节选)

[美]比尔·波特

现在是9月的第一个星期一,我再次独处于一个空旷的景区。别人都去哪儿了?我的结论是时间不对。船到奉节,白帝城无疑是游客的首选,而现在一定是前船刚走,后船还未到的间隙,所以必须珍惜这个难得的机会。尽管很多地方都可以去看,但时间有限,所以决定不去小岛的顶上看祠堂了。我一路沿着高出水位大约五十米的新修的环岛人行道走着。很明显,主管部门在筹划防洪,否则大坝里的水会更多。风里裹挟着蟋蟀和鸽子的叫声,看见一群麻雀,让我忍不住慨叹时间的匆匆——夏天结束了,而我的巡礼尚未完成。

一路走来,景色越来越好,杜甫能在这里得到灵感是必然之事。白帝城东是俯瞰瞿塘峡、远眺巫山最好的地方。巫山是中国最著名的景点之一,人们可以在面额10元的人民币上看到它,这也是杜甫初来此地每天看到的景象。由于地处三峡西部,他称自己的房子为“西阁”。当年的西阁如今已身处水下了。后来人们在山顶附近又开凿了另一处“西阁”,而我对此并不感兴趣。站在杜甫曾经站过的地方,迎着狂风,我读了他初到这里时写下的一首短诗,是写给大昌严明府的。前一年冬天,他就是在大昌度过的,这首诗名为《西阁三度期大昌严明府同宿不到》:

问子能来宿,今疑索故要。匣琴虚夜夜,手板自朝朝。金吼霜钟彻,花催腊炬销。早凫江槛底,双影漫飘飖。

有一个码头,泊着几艘游船,花点钱,游客们就可以乘船去看更好的风景了。但是风太大了,在岛上看看,我就已经很满足了。在汉语中,“瞿”的意思是“令人惊恐”。瞿塘峡是三峡之中最短的一个,只有八公里长,同时也最窄,风势最大。此时,正好有两艘巨大的游船进入峡口,风大如吼,波澜起伏,但是好像游客对此并不介意,为了记录下这壮观的景象,人们纷纷挤在甲板的栏杆处拍照。

杜甫一生作诗一千五百首,在夔州的两年间就写了四百四十首,简直是诗如泉涌。我希望能找到那些让他“涌”出诗来的地方。遗憾的是,三峡大坝的修建使得长江水位上升了一百七十五米,他和同时代的其他人曾经住过的地方,现在应该已经是神鱼的家了。

(选自《寻人不遇》,比尔·波特著,四川文艺出版社2018年版)

想来,你也一定有过这样的人生经历,因特意或偶然看到某一处景点而别有一番感悟。那么,就请你尝试模仿古今中外的文人墨客,为你走过的某个地方也留下独属于你的人生感悟吧。

知识锦囊

这样的感悟首先在于对景物的描写,其次要注意恰当运用即景抒情、借景抒情和情景交融的不同手法,来抒发个人的观景感受。写作时要注意景物与情感之间的关联,做到自然生成。

◆示例

迎着夜晚的风,我缓步走在这石板铺就的老街上。老街两侧,尽是各式的小店:热闹的茶楼里,客人们悠闲地品茗;飘逸丝滑的丝绸小店永远是女人们的购物天堂;还有各式的手工艺制品店,就那么静静地蹲在老街的一隅,静静等待着它的有缘人。铺面外挂着红灯笼,有风来时,便微微地随风摆动两下,让老街在这灯影中也轻轻晃动两下,让人仿佛梦回古时,自己也成了故事里的一个人。老街就是这样,把人慢慢地吸进去,吸进去,让走进来的人,像做着一场美梦,总也不愿醒来。

(江苏省张家港市常青藤实验学校 林子健)

◆评析

小作者漫步在老街,用白描的方式,逐步铺展开了一幅老街景色的长卷。小作者善于抓住老街上的典型景物:茶楼、丝绸店、手工艺制品店,还有街面上独特的红灯笼,营造出了一种如梦似幻的氛围。结尾自然抒情,抒写了人与景融为一体的独特感受。如果在抒写时能够抓住典型场景进行细致描绘,情感也能够更进一层,也许文章会更加动人。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人无法在时空中穿梭,但人的思想却能够在浩瀚的时空长河中永放光芒。怎样亲近古人,怎样接续我们与民族文化之间的血脉,确实是每一个中国人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同学们,就让我们以书册为经,以旅行为纬,在历史遗落的每一个地方,与先贤对话,与哲人共思,传承民族经典,弘扬传统文化。

猜你喜欢
游学示例景点
农村游学活动
白描画禽鸟(九)
靖边县武术协会到登封开展武术游学活动
海外游学别因焦虑而盲目跟风
打卡名校景点——那些必去朝圣的大学景点
海外游学勿忘教育之本
英格兰十大怪异景点
10秒记忆
飞吧,云宝
没有景点 只是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