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骨折为哪般

2022-11-29 10:24边平达主任医师浙江省人民医院
健康博览 2022年11期
关键词:哺乳期骨细胞哺乳

□文/边平达 主任医师 浙江省人民医院

临床上常可碰到打个喷嚏就发生骨折的老年骨质疏松患者,但是,近日门诊遇到了一位27岁的哺乳女性,打个喷嚏就发生了腰椎骨折,这是什么情况呢?

小周从小体型瘦小,一年前怀孕时体重还不到45千克,怀孕后体重增加也不明显。约在怀孕后7个月开始,小周出现腰部酸痛和夜间腿抽筋,只要1天不吃钙片,夜间就会出现抽筋。

3个月前,小周顺产后,奶水充足,但感觉腰部和髋部疼痛逐渐加重,2周前在无明显诱因下出现疼痛加重、翻身困难,来医院就诊,腰椎磁共振检查显示腰2、腰3椎体新发压缩性骨折。

医生给小周配了钙片和维生素D,并建议小周停止母乳喂养。但小周考虑到母乳喂养时间短,可能对儿子健康不利,故没有同意。

两天前,小周打了一个喷嚏后突感腰部剧痛、无法动弹,再次到医院就诊。做腰部磁共振检查,发现腰1椎体新发压缩性骨折;双能X线吸收法骨密度检查显示腰4椎体骨密度Z值为-3.5,左侧全髋骨密度和股骨颈骨密度Z值分别为-2.9和-2.2。但小周血生化(包括肝肾功能、血钙和血磷等)、甲状腺功能、性腺六项、抗核抗体和免疫球蛋白等检查均无异常,故诊断为妊娠哺乳相关性骨质疏松症。

什么是妊娠哺乳相关性骨质疏松症

妊娠哺乳相关性骨质疏松症是指在妊娠晚期(即孕28周后)到产后18个月(特别是在哺乳前6个月内)出现的一种骨质疏松症,主要表现为腰部、臀部和下肢的剧烈疼痛,伴日常活动受限,并容易诱发骨折,不仅会降低母亲生活质量,而且还会对母婴关系产生消极影响。

目前普遍认为,钙需求增加而摄入或储备不足是发生妊娠哺乳相关性骨质疏松症的主要原因。女性在妊娠哺乳期钙需求明显增加,此时如果钙摄入不足,骨钙动员就会增加,其中约10%来源于椎体,因而椎体骨密度降低更加明显,也更容易发生骨折。

激素异常分泌也是发生妊娠哺乳相关性骨质疏松症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妊娠晚期女性胎盘和乳腺可分泌甲状旁腺相关肽,增强破骨细胞的活性,促进骨骼中的钙释放入血;哺乳早期催乳素增高,抑制卵巢分泌雌激素,从而增强破骨细胞功能,使骨吸收加快,诱发骨质疏松。

如何防治妊娠哺乳相关性骨质疏松症

首先,女性在妊娠和哺乳期间要十分注意补充钙和维生素D。一般来说,女性在妊娠和哺乳期间每日钙、维生素D的需要量分别为1000毫克和400国际单位(IU),因此在正常饮食(约可补充400毫克钙)的基础上,还需要补充500毫升左右的牛奶和400IU的维生素D。

其次,要关注妊娠和哺乳期女性是否出现腰痛等症状。如出现腰痛,除了要注意休息和增加钙、维生素D的摄入外,还要注意避免负重、预防跌倒。对诊断为妊娠哺乳相关性骨质疏松症的哺乳期女性,应尽早停止母乳喂养,改为人工喂养。

第三,要及时在医生指导下应用双膦酸盐(如阿仑膦酸钠片)等药物。双膦酸盐类药物与骨骼羟磷灰石结合后,既能有效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又能促进钙在骨骼中的沉积,从而提高骨密度,降低骨折风险。

当然,妊娠哺乳相关性骨质疏松症患者,还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RANKL(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抑制剂地舒单抗、促骨形成药物特立帕肽等药物,如出现椎体骨折,一般建议保守治疗。

猜你喜欢
哺乳期骨细胞哺乳
LncRNA在骨质疏松中对破骨细胞作用的研究进展
按摩推拿护理缓解哺乳期乳汁淤积诸症的作用
会哺乳的树
破骨细胞能量代谢的研究进展
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要点
哺乳期乳腺炎必须用抗生素吗
哺乳期乳房也有脾气
成骨细胞调节破骨细胞功能的机制及途径研究进展
骨细胞与牙周炎相关研究进展
与乳母谈哺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