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照华灯月色凉

2022-11-29 09:35杨书睿编辑王芳丽
中国三峡 2022年9期
关键词:月饼月亮

◎ 文 | 杨书睿 编辑 | 王芳丽

元曲中有一出《幽闺记》,演才子蒋世隆与佳人王瑞兰乱世之中的爱情故事,情节活泼,唱词优美,尤以“拜月”一折为其中高潮。“款把棹儿台,轻揭香炉盖,一炷心香诉怨怀,对月深深拜”,才子佳人被迫分离,王瑞兰终日伤怀忧虑,只得将细腻的女儿情思寄托皎皎明月之上。但是你知道吗,中国“拜月”的习俗可不是从元代才开始,而是有着悠长绵延的传统。

也许是对未知星体神秘力量的崇拜,也许是对无边黑夜中光亮来源的向往,中国人对月亮格外重视与喜爱。千年之前,出于对传说中月神所掌握的生育繁衍能力的敬畏,原始部落居民常常自发地祭拜月亮,以祈求多子多孙。随着农耕时代的到来,人们发现大地丰收和江海潮汐与月亮的圆缺有关,于是封建帝王开始有意识地在特定时间、地点举行祭拜月亮的典仪。

据《礼记》记载,周代已经有了官方的祭月仪式:“祭日于壇,祭月于坎,以别幽明,以制上下。祭日于东,祭月于西,以别内外,以端其位。”此时人们逐渐认识到月亮的变化、日月的交叠有着自成系统的规律:日月之分,可别幽明、制上下、端内外,阴阳调和,方能秩序井然、万物生长。这或许是人类对自然运行规律最早、最朴素的认知。

汉魏之后,燃香拜月不再是王公贵族的特权,而是成为一种大众性的祈福娱乐活动,寻常百姓赏月欢聚,文人墨客对月吟诗。唐人欧阳詹有一首《玩月》,其序云:“月可玩。玩月,古也。谢赋、鲍诗、朓之庭前、亮之楼中,皆玩月也。”其中谢即谢灵运,鲍即鲍照,可知魏晋的中秋时节,赏月玩月已经成为一种诗意的文化行为。想象一下:月华如泻的静夜,自己举杯独酌,若能有三五知己在侧共饮最好,若是不能,幸而还有空中月轮相伴。

此时,有才华的人往往会吟诗一首:“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身为男子,心中有逍遥抱负、丘壑万千,也难免因远居异乡、无亲友作伴而郁闷独酌,只能望月聊作慰藉。但对女子来说,除了思乡念亲的忧愁,月亮还多寄托了一份对于爱情的美好愿望。根据《西厢记》演变而来的荀派京剧《红娘》里有一折“花园”,讲女主人公崔莺莺待月西厢,张君瑞久久不至,于是唤丫鬟红娘燃香拜月,并念白道:“心间无限忧愁事,尽在深深一拜中”。崔莺莺和王瑞兰一样,都亟需倾诉爱情心事,无言的月亮就成为最好的倾听对象,至于它究竟能否解决烦恼,也就不十分重要了。

古人拜月的最终成果,就是诞生了如今在中国人民心目中地位仅次于春节的中秋节。“中秋”最早应源自《周礼》:“中春昼,击土鼓,龡《豳诗》,以逆暑;中秋夜迎寒,亦如之。”最有名的“中秋”二字,当出自王献之的书法《中秋帖》。此帖行草书3 行,共22 字,释文曰:“中秋不復不得相還爲即甚省如何然勝人何慶等大軍”,大意为:“中秋已过,亲人却还未能回来团聚,若此时想探望亲人又该如何呢?(若见不到亲人)打了胜仗又有什么值得庆祝的呢?盼等大军归来”。可见中秋月圆所蕴含的亲人团圆之意,在东晋就已有雏形。

值得一提的是,据历代收藏家考证,此帖并非王献之真迹。清代吴升《大观录》记载:“此迹书法古厚,墨采气韵鲜润,但大似肥婢,虽非钩填,恐是宋人临仿。”当代的鉴定家多认为其是米芾所临,故而亦十分珍贵。但无论真假,《中秋帖》本身绵长隽永的文化内涵,已经流淌出时空的缝隙而沁入中华民族精魂之中,并具有了远超其版本之争的价值。

2021 年中秋,河南卫视举办了一场“中秋奇妙夜”晚会,其中舞蹈《墨舞中秋帖》就是取材此帖。舞者用极富张力的肢体动作和饱满情绪,以身作笔,以袖成画,将《中秋帖》的意蕴悠长与现代技术的挥毫泼洒相融合,为团坐在电视机前看晚会、过中秋的人们带来一场视听盛宴。

山西省吕梁市,孝义民间手艺人原提明制作手工月饼模具,传承中秋文化。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古人庆祝中秋,虽没有现代华丽的舞美晚会,但各种活动也是丰富有趣。宋代金盈之《新编醉翁谈录》中就记载了当时汴梁赏月的习俗:“中秋,京师赏月之会,异于他郡。倾城人家子女,不以贫富,能自行至十二三,皆以成人之服饰之,登楼或在中庭拜月,各有所期:男则愿早步蟾宫,高攀仙桂。女则愿貌似嫦娥,颜如皓月。”如此看来,中秋节不仅是团圆的象征,还额外承载了男性祈求金榜题名,女性盼望容貌娇妍的重任。

除了拜月,中秋节还要放假一天,百姓可以外出采买过节需要的物品。如果你好奇打开他们的“购物车”,一定会发现宝贝便是月饼。“月饼”一词最早见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取其形似圆月,团圆美满之意。不过那时的月饼仅是一种“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即用酥油和糖做馅料)的点心。

明清时期,百姓中秋准备月饼的习俗更加普遍。刘侗、于奕正编撰的《帝京景物略》中就记载当时“八月十五日祭月,其祭果饼必圆”。《红楼梦》写贾府众人过中秋,也有月饼登场:“嘉荫堂前月台上焚着斗香,秉着风烛,陈献着瓜饼及各色果品。”可见月饼在当时的风靡。

如今中国家庭过中秋节,焚香祭拜已经少见,但月饼依旧是自家餐桌和走亲访友必备之物。为了提高销量,各大厂商在内馅、造型、IP联动上各显身手,众多国际品牌也推出了多种囊括全球风味的月饼。古人发明月饼时估计怎么也不会想到,这一块小小的点心竟然从中国走向了世界。

如同中国的月饼具有了“全球”的口味,关于月亮的书写也并不局限在东方。从爱琴海的城邦遗迹,到美洲茂密的丛林深处,甚至可以说,凡是抬头能望见月亮的地方,抬头能望见月亮的人们,都对这个清冷却温柔的星体有着莫名的情愫,也因此出现了许多与月亮相关的文学作品。

在中国,月亮往往与人的际遇相关。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看似是“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的兴至而发,却被“兼怀子由”暴露出思亲的忧伤。一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将星体的运行轨迹与人类情感关联在一起,借月之圆缺道尽人生浮沉的无奈与悲哀。

在西方作家笔下,月亮的多变更是其最常被描摹的特性。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里,罗密欧欲对着月亮发誓以表达对朱丽叶的爱意,朱丽叶却马上打断他:“啊!不要指着月亮起誓,月亮变化无常,每个月都有盈亏圆缺,你要是指着它起誓,也许你的爱情也会像它一样无常。”在《仲夏夜之梦》中,莎翁又写道:“美丽的希波吕忒,现在我们的婚期已快要临近了,再过四天幸福的日子,新月便将出现;但是唉!这个旧的月亮消失得多么慢,她耽延了我的希望”。

莎翁的观点延续了西方传统“as changeable as the moon”(像月亮一样多变)的说法。他关心月亮的圆缺变化与新旧月的更替,并将其化为剧作中巧妙而精致的修辞。但无论是代表希望的新月,还是充满贬义的旧月,实际都与人密切相关,是个体心情的反映,并喻示了命运不由人类决定的吊诡。

河南洛阳重渡沟,民众穿汉服、行拜月、放河灯、吃团圆饼共度中秋佳节。

比起莎翁对人的思考,毛姆更愿意将月亮视为理想主义的代名词。“在满地都是六便士的街上,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这是《月亮与六便士》中最出圈的句子,但毛姆究竟是想告诉我们,不要汲汲营营于眼前的镜花水月而忘记了自己的理想,还是屈服于现实,只将理想视作可望而不可即的美梦?那便是“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了。

更有意思的是,月亮一直承载着人类对时间与生命的普遍思索。当下最火的古风歌曲《伯虎说》中有一句“明月万年无前身,照见古今独行人”,不仅化用了李白“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的意境,又和张若虚的“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有了巧妙的互文。正如日本俳句家松尾芭蕉的“月日者百代之过客,来往之年亦旅人也”与李白的“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的呼应相同,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对于生命的问询总是有着难以言喻的重合——本是个人的情感宣泄,却超越了时空的局限与狭隘而映射了人类的普遍冲动,这难道不令人为之兴奋吗?

猜你喜欢
月饼月亮
找月饼
中秋节里吃月饼
吃月饼
月饼
一起来做月饼吧!
月亮 等
月亮减肥记
月亮满不在乎地发胖
与月亮来个亲密接触
月饼你喜欢啥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