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流域赫哲族鱼皮文化的艺术传承与发展研究

2022-11-30 03:27林泊宁黄圣游孙艺萌
西部皮革 2022年22期
关键词:皮衣鱼皮赫哲族

林泊宁,黄圣游,孙艺萌

(1.西南林业大学 艺术与设计学院,云南 昆明 650224;2.黑龙江省勃利县朝鲜中学,黑龙江 七台河 154500)

1 研究背景

黑龙江作为我国北魏、辽、金、清的发源地,我国文献所载“赫哲”一族名即指“下游人”“下方人”,清代及民国初年赫哲族又通称“鱼皮鞑子”“皮鞑子”“鹿皮鞑子”。随着我国民族政策保护制度的发展,国家越来越重视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和保护工作。目前,黑龙江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13个类别57个项目,赫哲族7个项目入选省级名录,两个项目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鱼皮制作技艺就是其中之一。赫哲这个民族是以渔猎为生,他们喜欢吃鱼,尤其爱吃生鱼片,穿戴也是用鱼皮制成的各式各样色彩斑斓的服饰。著名的乌苏里船歌为我们很好地展示了当年赫哲人艰苦并带着欢乐的捕鱼时光。一边唱歌、一边跳舞、一边饮酒、一边烤鱼。赫哲族鱼皮文化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因此,人们又把赫哲族称为“鱼皮部”。鱼,对于他们的生活是必不可少的,他们的衣、食与鱼也是密不可分的。曾经这个民族除了用鱼皮缝制衣服,还会缝制被褥等。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已经不再穿着鱼皮做的衣服,但这门“鱼皮艺术”被很好地被保存下来,并且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后人所了解。不难看出赫哲族鱼皮文化在黑龙江省文化领域中占有很重要地位,由于鱼皮工艺的传承大多依靠口述方式来完成,造成鱼皮工艺传承后继乏人的局面,如何把鱼皮文化保护、传承和当前社会结合起来,创新鱼皮制品,已成为当下非常紧迫的课题。

2 赫哲族鱼皮文化的艺术审视

清朝有诗人沈兆褆对赫哲族鱼皮服装的生动描写:“鱼皮柔共兽皮夸,五色相辉映日华。裁作衣裳为袜线,文留文锦与渔家。”[2]鱼皮,不论是天然的鱼鳞花纹,还是凹凸不平的纹理,都具有一种浑然天成的自然美感。鱼皮工艺品构成的画面意境深沉且幽远,富有古朴的风格。鱼皮是一个特色的材料,它不是任何一种美术材料可以替代的,也不是任何一种人工材料可以代替的。鱼皮图案在保持民族风格的基础上,吸收汉族图案艺术的精华,并且在此之上不断地创新。鱼皮画内容及表现赫哲人审美追求及信仰崇尚、民族风格明显。赫哲族神话传说内容丰富,在鱼皮画上描绘了许多情节与人物。通过这些可以看到赫哲族人的世界观,我们也可以了解赫哲人的审美观,使我们更加了解赫哲族的生存环境、生活状态。

鱼皮衣赫哲语称“乌提扣”。他们把胖头鱼、鲤鱼、大马哈鱼的鱼皮剥下,晒干去鳞。将鱼皮熟制的软如布料后,再进行鱼皮衣的缝制。鱼皮服饰的主要特点是:款式新颖、色彩艳丽、面料柔软舒适、装饰图案精美别致[3]。缝制鱼皮衣的线也是经过特殊制作而成的“鱼皮线”,“鱼皮线”就是以胖头鱼的鱼皮为原料剪成细条状。在鱼皮衣的设计上,男士的鱼皮衣与女士的鱼皮衣还不一样。男人穿的鱼皮裤是没有裤裆的两只齐口的裤腿,有的会在下面缝上黑边,增加美感。赫哲族将这种齐口的鱼皮裤成为“卧又克衣”。赫哲族的妇女们穿的与皮裤是上口月牙形,下端是齐口的两只裤腿,上下边缘会绣上花纹。在满族服饰的影响下,鱼皮衣设计多为过膝长衣,与旗袍十分相似,并带有旗袍的某些特征,例如:无领、偏襟、身长、腰窄、衣袖肥大、下摆大等某些特征。然而最开始的鱼皮衣是没有纽扣的,后来,为了更加美观,他们还会用贝壳来装饰,并且会打磨鱼骨作为扣,分别放在衣领和袖口处。鱼骨纽扣不仅可以用来系衣服,还因鱼骨有光泽感和鱼骨独有的形状做衬托,对鱼皮衣亦有画龙点睛之效。为了使颜色单调的鱼皮衣富有美感,赫哲族妇女在制作时还会将其装饰一番。他们会在衣服上进行装饰,把衣襟、袖口、领子、下摆上缝制上云纹、水纹、动物纹、植物纹样作为装饰。她们还会在衣服的边缘处,加以贝壳、小玻璃珠、铃铛、璎珞穗等装饰物,使鱼皮衣精致美观。她们还会把鹿皮剪成自己喜欢的形状,再运用彩线和皮条把这些图案缝在所需的位置上,由于皮条的铺垫和彩线的缝合使得图案凸起明显,从而达到十分抢眼的效果。后来,棉布也相继的传入了赫哲族地区,可是由于当地的经济不发达,他们并没有钱购买,所以长此以往他们都是皮、布兼用的状态。

赫哲人最早穿的鱼皮鞋也叫鱼皮靰鞡(图1),鱼皮靰鞡是用怀头、哲罗、细鳞、狗鱼等鱼皮缝制而成的。鱼皮靰鞡是由三部分组成的,分别是鞋身、鞋脸和鞋靿。首先用一张提前熟制好的鱼皮做好鞋底和鞋身,将鞋的前脸做成半圆形,然后用比较薄的鱼皮,沿接缝处缝一块高靿子,再在高靿的上缝上一条皮条做成绑带。赫哲人在穿鱼皮鞋时会在里面塞上很多的靰鞡草,靰鞡草轻便在冬天的时候既保暖又不会透霜,很适合在冬天的雪地上行走。他们也会用未锤软的生鳇鱼皮缝制的靰鞡在夏季撒网时穿用。

赫哲族的姑娘们也很喜欢打扮自己,她们非常喜欢紫红色,也特别的讲究发式。不同的发式也有着不同的象征意义:年轻未婚的姑娘会在脑后梳一条长辫,用红色的绒线扎紧;而已婚的妇女则会在脑后挽一个大发髻,再别上兽骨或者银饰的发簪,满头带花或者带着特质的鱼皮帽。赫哲人经过长期生活实践积淀而成的鱼皮文化是人类珍贵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内容。

赫哲人也因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而制作出很多的鱼皮艺术作品。通过作品表达出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热爱。赫哲族绘画主要分风俗绘画,桦树皮器皿绘画,服饰图案等。这些图案有独特的民族特点,色彩绚丽、造型更是别具一格,堪称中国文化的一大瑰宝。

无论是在荒无人烟的古代,还是在快速发展的现代,每个民族都会在自己的服饰中加入历史、文化、精神、宗教、习俗等精神内容。鱼皮服饰文化对于赫哲族的发展影响很深,源远流长。鱼皮文化作为我国珍贵的遗存文化之一,同样具有极高的艺术与研究价值。不光鱼皮这种材料很独特,它还反映出的是我国东北地区浓郁的地域特色。因赫哲族主要居住的地点都是偏远地区,很少受到外来文化影响,所以鱼皮服饰文化才得以完好地保存下来。

3 赫哲族鱼皮文化的传承困境

赫哲族人口数量较少,其文化传承面临较大的困境。虽然其珍贵的民族文化得到了国家政府的大力扶持和保护,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鱼皮文化作为一种古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多数人仍然不能认识到其价值。再加上宣传力度弱、宣传力度不够,造成人才流失现象严重,文化传承人年事已高,青年人对于鱼皮知之甚少,缺乏学习和探究鱼皮文化知识的兴趣,缺乏主动学习的热情,没有认识到传承鱼皮文化的意义,因而限制了我国鱼皮文化的发展。这一赫哲族独有的渔猎文化基因之古技,亦不断寻求可供破解之可行之路。可能再过不久,当老一代鱼皮文化的传承人离开人世时,赫哲族鱼皮文化就可能永远地成为过去。

4 赫哲族鱼皮文化的发展对策

国家已经将赫哲族的鱼皮艺术纳入我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中,它所拥有的历史和艺术价值是无法估量的。赫哲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他们的传承方式基本依靠口口相传的方式,老辈人说给小辈人听,是导致他们在文化传承上处于劣势的因素之一[4]。也正是因为继承人的缺失也成为赫哲族鱼皮文化得以延续的重要限制因素。要改变这一状况,必须再加强宣传引导、加大政府扶持才能实现赫哲族传统鱼皮技艺的创新发展,推动赫哲族地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本文通过对赫哲族鱼皮文化及传承人进行采访调查,分析了目前赫哲族鱼皮文化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了赫哲族鱼皮文化保护与发展对策和建议: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提高民族认同感;二是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开发旅游资源;三是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四是提高赫哲族手工艺创作水平。

在赫哲族的孩童时期向其讲述赫哲族文化,了解赫哲族发展史,在学校里面开办赫哲族鱼皮文化相关的特色校本课程,请一些当地的国家级的传承人进入到校园里面,开枝散叶收获到更多的希望和价值。但是,对于学习者而言,学习兴趣则是其积极获得知识的首要动力,只有把比较枯燥的书本知识注入一些新的力量,有了新的学习方式,才能在最大程度上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可采用“实践加学习加创新”的办法。

在实践过程中,非遗传承人亲率其考察鱼皮工艺品的加工制作过程,引导其参与,亲身感觉、体验,以激发研究兴趣。如说唱故事“伊玛堪”、传说“特仑固”、故事《说胡力》、民歌《嫁令阔》,赫哲族的传承人可把上述民族特色鲜明的文化传授给后辈。

而鱼皮也可以在生活中加大利用率,比如开发新的鱼皮革材料,突破现有的文化壁垒,可以将新型的鱼皮材料应用到现代的设计里面,增强我国的文化自信[5]。国家方面也可以加大对于一些濒危非遗项目的人才培养力度。

可以将传统的赫哲族文化与现代化的形象进行有机结合,在现代化的形象里面加入赫哲族少数民族文化元素[6]。一方面,需要提炼民族性中最具有活力的精神和风格,同时找到民族特性与时代特性在风格上的相通性,从而将两者统一起来。以赫哲族文化为例,赫哲族文化的特点在于典型图案、色彩搭配、纹样图案中的线条变化规律。如果能够把这些最核心的、最精微的内容进行提炼,就能够避开明显的边界感从而可以很好地与现代文化进行融合[7]。另一方面,也可以将传统的赫哲族文化与现代化的形象创作进行有机结合,在现代化的形象里面加入赫哲族少数民族文化元素。将一些赫哲族古老的故事进行大胆的创新,符合现在年轻人的接受习惯,老少皆宜。

近年来,赫哲族村民也在增收致富之路上不断进取,在强化民族传承、挖掘民俗资源、打造北方本土特色民俗文化品牌等方面进一步提升了赫哲族的文化魅力。

传统民族文化,是中国文化瑰宝。但是我们也不应该将它束在高台楼阁里面,给人的感觉既冰冷又离我们的生活很远。我们应该把赫哲族文化注入年轻的血液,用年轻人更能接受的方式来展现我们传统文化的美感和它背后古老且悠久的历史。

5 结语

赫哲族鱼皮技艺是极富地域特色的传统手工技艺和赫哲先民在渔猎文化伴河而居长期使用自然的过程中形成,鱼皮技艺这颗在中国艺术史上具有特定审美价值的璀璨明珠,是中华民族艺术体系,美学形式重要的表现手段和中华民族艺术语言价值体系重要的表现方式[7]。赫哲族鱼皮艺术形式、象征语言图案、民族精神,语言传承内涵寻找鱼皮艺术语言的传承价值与艺术特征。通过对这一独特民族传统装饰纹样的研究,可以看出它所蕴涵的深厚历史内涵和审美情趣,以及它在现代设计中应用前景广阔的价值和意义。同时也为我们进一步深入认识这一优秀民族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鱼皮技艺由赫哲族历经几千年沉淀而成,属该民族独有的文化符号。在新时代日新月异的发展中,保护文化遗产,不断赋予它新的生机,让赫哲族人经过智慧结晶和勤劳双手创造的艺术文化代代相传并成为今天和将来的经典之作,是当代美术工作者不懈努力的方向。

猜你喜欢
皮衣鱼皮赫哲族
论新时代背景下赫哲族民俗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传承赫哲族音乐的几点思考
赫哲族滑爬犁的演化及在赏冰乐雪活动中的应用
鱼皮衣,赫哲族努力传承千年技艺
鱼皮画的传承与发展
动物狂想曲
徐薇娜鱼皮镂刻作品
SUPER YOUTH
鱼皮帮助烧伤病人快速恢复
烧伤后“植入鱼皮治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