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重血浆分子吸附术(DPMAS)联合低置换量血浆置换术(LPE)对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血清Th1/Th2型细胞因子影响分析

2022-12-01 10:13熊晏龙黎张卿罗燕邵和军
贵州医药 2022年9期
关键词:肝功能细胞因子血浆

熊晏 龙黎 张卿 罗燕 邵和军

(贵州省人民医院感染科,贵州 贵阳 550003)

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是指既往存在慢性肝病史的患者,在短期内出现急性肝功能失代偿或衰竭,具有病情进展迅速、死亡率高等特征[1]。PE(全量血浆置换术)是临床治疗ACLF的常用手段,但由于血浆分离器在清除血浆物质方面缺乏针对性,并不能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2]。双重血浆分子吸附术(DPMAS)利用血浆滤过器,对血浆进行连续性分离,可以更加高效的吸附、清除有毒的代谢物质[3]。低置换量血浆置换术(LPE)属于非生物型的人工治疗手段,可以将肝衰竭物质清除,为机体及时补充所需要的活性物质。基于此,为探究ACLF治疗中DPMAS+LPE的效果,我们对本院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100例ACLF患者展开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来源于本院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100例ACLF患者,医院伦理委员会已审批,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每组n=50),观察组:29例男性、21例女性;年龄在25~70岁,平均(47.62±6.37);发病原因:12例酒精性肝炎、19例药物性肝炎、19例病毒性肝炎;合并症:28例肝肾综合征、18例肝性脑病;4例其他;亚太肝脏研究学会(APASL)分级:22例I级、28例II级。对照组:26例男性、24例女性;年龄在29~68岁,平均(47.72±6.25);发病原因:15例酒精性肝炎、18例药物性肝炎、17例病毒性肝炎;合并症:26例肝肾综合征、20例肝性脑病;4例其他;APASL分级:25例I级、25例II级。两组相比P>0.05,可比较。纳入、排除标准见相关文献[4]。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PE治疗:连接管路,给予0.4 g西咪替丁静脉滴注+、25 g异丙嗪肌肉注射,采用贝朗Diapact血液透析机治疗,通过血浆分离进行体外循环,采用新鲜冷冻血浆作为置换液,设置参数:120~150 mL/min血液流速,置换2~3 h,2 500~3 000 mL血浆置换量,通过管道将血制品输入,直至达到目标量。观察组给予DPMAS+LPE:PE的治疗方法与对照组一致,将置换量调整为(2 000±500)mL。将血浆分离器串联血液灌流器、胆红素吸附器等,维持4.5~5.4L的血浆吸附量,每次治疗3 h,共计治疗1周。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对比两组:(1)肝功能指标、Th1/Th2型细胞因子:抽取患者5 mL空腹静脉血,以2800 r/min离心速率、12 cm离心半径,离心8 min,分离上层清液并置于-80℃环境待检,以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TBIL(总胆红素)、ALT(谷氨酸转氨酶)、AS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IFN-γ(干扰素-γ)、TNF-a(肿瘤坏死因子-a)、IL-2(白细胞介素-2)、IL-6(白细胞介素-6)、IL-10(白细胞介素-10)、IL-4(白细胞介素-4),试剂盒均由艾美捷科技有限公司提供,一切操作谨遵相关说明书完成。(2)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统计继发感染、失衡综合征、低血压总发生率。

2 结 果

2.1肝功能指标对比 观察组治疗前TBIL、ALT、AST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肝功能指标对比

2.2Th1型细胞因子对比 观察组治疗前血清IFN-γ、TNF-a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IFN-γ、TNF-a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血清IL-2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Th1型细胞因子对比

2.3Th2型细胞因子对比 观察组治疗前血清IL-6、IL-10、IL-4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IL-6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血清IL-10、IL-4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Th2型细胞因子对比

2.4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对比 不良反应总发生率观察组(10.00%)与对照组(6.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对比[n(%)]

3 讨 论

我国是乙型肝炎高发区,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目前,我国感染过乙型肝炎病毒的患者多达1.2亿,将近3 000万患者为慢性乙肝患者,其中1%的患者会发展成为肝衰竭[5-6]。ACLF是肝衰竭中极为常见的一种类型,患者最典型的特征是肝脏功能障碍,肝脏无法发挥功能[7]。故临床在治疗ACLF时,应及时将机体的毒素物质清除,阻断恶性循环,延缓肝脏受损程度[8]。目前,临床治疗ACLF的方法有肝移植、人工肝支持治疗、内科支持治疗等。由于难以找到匹配的肝源,故肝移植并未在临床中推广开来,内科治疗虽然可暂时性缓解厌食等症状,但不能很好的清除机体毒素物质,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故人工肝支持成为临床治疗ACLF的主要手段[9-10]。

Th1/Th2平衡是维持机体免疫功能正常的基础,Th1/Th2介导的细胞因子与肝脏炎症反应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11]。Th1/Th2失衡会引起机体对HBV免疫应答失衡,从而引发慢性乙型肝炎(CHB)等疾病,对肝功能造成一定损伤[12]。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治疗后TBIL、ALT、AST、血清IFN-γ、TNF-a、IL-6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IL-10、IL-2、IL-4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总发生率观察组(10.00%)与对照组(6.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DPMAS+LPE在ACLF治疗中疗效显著,可及时纠正Th1/Th2失衡。分析如下:表明DPMAS+LPE在ACLF治疗中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分析如下:DPMAS是一种新型的血浆吸附系统,与PE比较,不仅可以解决血浆不足等问题,还能避免由于PE治疗导致患者血浆中生长因子、凝血因子、白蛋白丢失等问题,DPMAS还可以减轻对血小板、血液红细胞等物质的破坏程度。DPMAS可以有机结合广谱血浆,在迅速缓解黄疸等症状的同时,将内毒素、炎症介质等物质清除,减轻肝脏炎症反应,促进免疫功能恢复,从而延缓疾病进展,维持Th1/Th2平衡,改善肝脏功能[13-14]。LPE与PE相比较,置换量减少,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凝血因子等有益物质的流失。DPMAS+LPE,两种治疗方案联合,协同作用,优势互补,可有效改善ACLF患者病情。在左同坤[15]等研究中,接受DPMAS+PE治疗的观察组治疗后谷丙转氨酶(106.50±29.10)U/L低于接受单纯PE治疗的对照组(113.82±30.85)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本研究结果接近,证实了DPMAS+PE在改善ACLF患者肝功能方面效果显著,但不同之处在于本研究调整了PE治疗的置换量,给予低置换量进行PE治疗,目的是尽可能减轻DPMAS+LPE治疗带来的毒副反应。需要注意的是DPMAS+LPE治疗期间容易出现皮肤瘙痒、皮疹、血压降低等不良反应,这与血液从体外循环引流出有关,通过及时补充氯化钠注射液,可以帮助血压复常,而皮肤瘙痒、皮疹等过敏反应的发生与患者机体出现过敏反应有关,一般给予小剂量的糖皮质激素,即可缓解以上症状。

本研究存在一定不足,例如样本病例数较少、病例均来源于同一家医院、研究时限较短,对结果的代表性、一般性、有效性有所影响,因此仍旧需临床扩大样本病例数、增加不同医院ACLF病例、延长研究时限,为评估DPMAS+LPE在ACLF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提供更多参考依据。

本研究显示:ACLF患者采纳DPMAS+LPE治疗,可有效改善肝功能,调节Th1/Th2型细胞功能,且不良反应较少,在目前血浆紧张的情况下,DPMAS+LPE治疗给诸多ACLF患者带来了福音,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临床参考、借鉴、推广价值均较高。

猜你喜欢
肝功能细胞因子血浆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肝功能报告单解读
成人HPS临床特征及多种细胞因子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
抗GD2抗体联合细胞因子在高危NB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血浆置换加双重血浆分子吸附对自身免疫性肝炎合并肝衰竭的细胞因子的影响
新冠患者合并肝功能损害较普遍
你真的了解献血浆是怎么回事吗?
肝功能不好的病人,用药应注意什么?
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相关血浆氨基酸筛选
细胞因子在慢性肾缺血与肾小管-间质纤维化过程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