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ntacam在精确选择Toric人工晶状体型号及轴位中的作用观察

2022-12-01 10:13陈慧曹丽娜
贵州医药 2022年9期
关键词:轴位环状散光

陈慧 曹丽娜

(西安爱尔眼科医院屈光手术科,陕西 西安 710000)

伴随白内障手术有关理论以及技术的逐渐完善,同时在功能性人工晶状体方面逐渐推陈出新,加之眼科新型仪器的推广和应用,促使屈光性白内障手术在临床逐渐得到关注[1-3]。在医疗技术水平逐渐提升的基础上,通过植入能够矫正的人工晶状体(IOL),在矫正角膜散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4]。本次研究以此为切入点,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200例病患,利用Pentacam三维眼前节分析诊断系统选择Toric人工晶状体型号及轴位。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群体为本院接收的白内障病患200例,研究开启于2020年1月,完结在2022年1月。在200例病患内,女性病患数目有82例、男性病患数目有118例;年龄在23岁至80岁之间,平均年龄值是(57.02±8.56)岁。纳入、排除标准见相关文献[5-6]。

1.2方法 使用A超和人工晶状体生物测量仪对眼轴长度实施测量。角膜散光选择全自动角膜曲率仪以及手动角膜曲率计开展检测,同时实施多次验证,明确散光稳定性。选择Pentacam三维眼前节分析诊断系统判断角膜形态,并将非规则角膜散光者排除。使用Colombo IOL眼科光学生物测量仪(采购自上海聚幕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进行检查,其中目标球镜屈光度设定在0至~0.5D之间,选择SRK-T公式计算球镜度数。在本次研究中,IOL度数在12.0D至26.0D之间。利用可矫正散光的环状人工晶体在线计算器,获取可矫正散光的环状人工晶体型号和轴位。手术切口位置均选择在鼻上或是颞上切口。全部手术均是一位手术医师开展,在手术前指导病患呈坐位,两眼向前为平视状态,眼位、头位以及坐姿均维持正位,于裂隙显微镜下,使用记号笔在病患角巩膜缘上可矫正散光的环状人工晶体两端轴位以及手术切口位置进行标记。扩瞳选择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利用盐酸奥布卡因滴眼液进行表面麻醉,对手术区域使用强力碘进行充分消毒,并铺无菌手术巾,使用眼科专用无菌眼贴膜进行覆盖,放置开睑器。依据标记位置角膜缘内0.5 mm至1 mm部位做一长度是3.0 mm的三阶梯透明角膜切口,将黏弹剂注射在前房中,5.5 mm至6.0 mm连续环形居中撕囊,在角膜缘2点位置做一长度是1 mm的辅助手术侧切口,实施水分离以及水分层,选择超声乳化并吸除晶状体核,利用I/A将残余皮质吸除,对后囊膜进行抛光处理,将黏弹剂填充在囊袋中,放置可矫正散光的环状人工晶体,在环状人工晶体襻未展开时,以顺时针方向旋转到目标轴位约15°。对晶状体后囊袋和前房中黏弹剂进行充分吸除,之后将环状人工晶体以顺时针方向调整到预定轴位,达到精细调位,对可矫正散光的环状人工晶体光学部进行轻轻按压,确保其能够同晶状体后囊膜充分贴附,明确环状人工晶状体襻充分伸展并固定于囊袋中。使用灌注液将手术切口水密闭合。手术完成后需对可矫正散光的环状人工晶体部位进行再次确定。观察项目:(1)对比手术前后各时期病患裸眼视力以及最佳矫正视力,观察时间依次是手术前和手术后1周、1个月、3个月。(2)对比手术前后病患角膜散光度、全眼散光度,观察时间依次是手术前以及手术后3个月。(3)对比手术后各时期人工晶状体平均离轴旋转度轴位偏差,观察时间依次是手术后1周、1个月、3个月。

2 结 果

2.1对比手术前后各时期病患裸眼视力以及最佳矫正视力 手术前病患裸眼视力和最佳矫正视力水平均低于手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手术前后各时期病患裸眼视力以及最佳矫正视力差异

2.2对比手术前后病患角膜散光度、全眼散光度 手术前以及手术后3个月病患角膜散光度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手术前全眼散光度高于手术后3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手术前后病患角膜散光度、全眼散光度差异(D)

2.3对比手术后各时期人工晶状体平均离轴旋转度轴位偏差 手术后1周人工晶状体平均离轴旋转度轴位偏差低于手术后1个月、3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手术后各时期人工晶状体平均离轴旋转度轴位偏差差异

3 讨 论

对于白内障病患而言,其大多有眼表问题以及大量使用电子产品的情况存在,即使其有轻度的散光情况存在,也会影响眼部舒适度[7]。故而,为保障白内障手术后病患能够获得良好的视觉质量,对其不仅需要矫正远视以及近视,还需尽量对手术后参与散光进行矫正[8]。可矫正散光的环状人工晶体在矫正角膜散光方面可发挥良好效果,但是在长期应用中发现,有部分病患在实施植入手术后,散光矫正效果并未达到预期水平[9]。而准确测量角膜散光度是降低手术后残留散光的基础[10]。因此,选择何种方式精确测量角膜散光度尤为重要。

通过开展本次研究后发现,手术后1周、1个月、3个月病患裸眼视力和最佳矫正视力水平均高于手术前;手术后3个月全眼散光度低于手术前;手术后1个月、3个月人工晶状体平均离轴旋转度轴位偏差均高于手术后1周。针对研究结果开展进一步分析,Pentacam能够获取全角膜前后表面曲率,可准确判断角膜散光稳定性,进而提升手术后散光矫正情况。并且,Pentacam还可用于对角膜形态筛查,针对角膜表面8.0毫米范围内非球面或是不规则平面的曲率改变实施准确检测,可准确记录全角膜前后表面状态。为保障高度近视病患在手术后能够获得良好的远视力,并且满足对近视力的需求,在手术后需保留-3.0D屈光度,并且成功实现远视脱镜。

综上,实施Pentacam三维眼前节分析诊断系统检查,可对角膜散光情况进行精确判断,有利于指导合理选择Toric人工晶状体型号及轴位,提高治疗效果。

猜你喜欢
轴位环状散光
环状RNA的研究现状及其与结直肠癌的相关性
中药热奄法预防环状混合痔术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分析
睫状肌麻痹对成人散光的影响
髌骨轴位X线片的结构化报告:诊断和定量测量要点
梅花鹿鹿茸快速生长期环状RNA鉴定及生物信息学1)
虹膜纹理引导的飞秒激光囊膜标记法在Toric IOL植入中的应用
孩子散光不一定都要戴眼镜
宝宝体检有散光需要配眼镜吗
屈光不正误诊为弱视49例视光学因素影响
第78届莫斯科数学奥林匹克(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