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六安非遗

2022-12-02 05:26禹茜茜编辑王芳丽
中国三峡 2022年7期
关键词:柳编大别山编织

◎ 文|禹茜茜 编辑|王芳丽

位于皖西大别山地区的将军故里金寨县歌声荡漾,余音绕梁;龙文化发源地舒城县水竹苍翠,清幽淳朴;千年蓼都霍邱县杞柳茂盛,身姿婀娜……这里是六安,从这里走出一群人,或唱起原生态大别山民歌,回荡在山谷林泉间,撼人心魄;或剖开青竹,将典雅的古今字画编织入席,巧夺天工;或折柳成金,编织精美的柳编工艺精品,别出心裁……

竹编 摄影/蒋常虹

大别山民歌

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余述凡 摄影/李晨

大别山民歌是皖西地区广为流传的汉族民歌,既有山的沉稳、豪迈、厚实,又有水的流畅、悠扬、灵动。大别山民歌主要种类有山歌、茶歌、秧歌、排歌、小调等。音乐上传承了上古时期的部落民谣,内容上反映了古代社会的演化过程和近代社会劳动、人民生活的发展面貌。大别山民歌在音乐和演唱技法上均有独到之处,“慢赶牛”曲调舒缓悠扬,“挣颈红”发音独特,声如金属撞击。

1960 年余述凡生于六安市金寨县梅山镇,2008 年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2018 年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1991 年,省里到老区金寨寻找民歌手,听闻金寨有人能把大别山民歌唱得“响彻山谷”,慕名找来。当时31 岁的余述凡还在建筑工地做泥瓦匠,“手上的水泥浆没来得及洗,跑得气喘吁吁就去演唱”。专家听了他的民歌,便邀请他到安徽大剧院参加省军区文艺表演。余述凡一战成名,一曲《慢赶牛·红军不怕反动派》赢得在场官兵雷鸣般的掌声。

此后,余述凡为生计奔波,大别山民歌始终是他的精神支柱。余述凡的母亲廖赤月曾是红军宣传队的宣传队员,也是当时红军队伍中很有名气的“女歌手”。余述凡回忆道:“小时候正因受到母亲的影响,经常聆听她唱《八月桂花遍地开》等民歌,跟着母亲就自然而然地学会了唱大别山民歌。”2005 年,余述凡受邀参加安徽卫视春晚演出。2008 年,余述凡成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别山民歌传承人。2009 年,他又获得中国大别山民歌歌会原生态唱法一等奖。

每次演出或授课,余述凡都很欣喜,因为这能把家乡金寨县的大别山民歌传递给更多的人。此后余述凡陆续收到各地大学邀请,教学生们唱大别山民歌。他每个月到六安市城北小学教孩子们演唱,讲述大别山民歌的传承历史及非遗文化。凭借信念和韧劲,2018 年余述凡成为了大别山民歌国家级非物质遗产传承人。

余述凡就是喜欢对着大别山放声高歌。他每每打开歌喉,就像有一轮红日徜徉在山川之间。

舒席

舒城县地处江淮之间,境内多沙质土壤,适宜竹类生长,自古就有编织竹席的传统技艺,其境内的战国墓葬中即有竹席的痕迹,西汉墓葬中曾出土过完整的竹席,其纹理及工艺与后世的舒席基本相同。明代天顺年间,舒席作为贡品送至京城,由此赢得“龙舒贡席”的美名。

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苏成军 摄影/禹茜茜

苏成军是土生土长的舒城人,1969 年出生,2017 年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在苏成军的非遗文化工作室内,有各式各样的舒席作品,还有很多竹编篮子,工艺精湛,令人惊叹。

苏成军介绍,《龙凤呈祥》在2020 年杭州国际博览会上摘得金奖。这幅作品从选用竹子到产品制作成功大约花费了20 天的时间。其竹面的图案有黑白两色,白色就是竹子的本色,黑色由市场供应黑染料染色。舒席以水竹为原料,使用小叶水竹编制尤佳。从选料到成席前后需经过裁料、开竹、破条、切头、划条、起黄、匀撕、蒸煮、染色、刮篾、绘图、制样、编织、收边、检验等15 道工序。制成的舒席色泽鲜艳,柔软光滑,篾纹细致,折卷不断,携带方便。夏日使用有凉爽消汗之功,且不腐不蛀,经久耐用,实用价值极高。

1986 年,17 岁的苏成军进入县舒席厂学习剖篾技术,师承杨守道、汪守道、张定国等师傅。

1987 年,苏成军在舒席厂开始学织席,一织就是三年。那时候,舒席厂很红火,最忙的时候,苏成军要跟在师傅们后面一天干十七八个小时的活。1992 年,苏成军回到孔集镇家中自办舒席编织厂。

摄影/蒋常虹

2013 年,苏成军开始拓展延伸“龙舒贡席”相关的竹编副产品,比如篮子、装饰品等,出口到欧洲、亚洲各国。

苏成军说:“舒席的学艺周期时间长,学习完所有工序至少要几年时间。目前做舒席的最年轻的也有40岁,最大的有70 多岁。80 后、90 后很少。值得欣慰的是,目前全国有大约十多个90 后、00 后在跟我学习,年轻人中有人学的是设计专业。”

苏成军对于传承、推广舒席文化不遗余力,每周都开展“非遗进课堂”教学活动,已经教了十年时间。苏成军说,我愿意坚守自己的执着,不想把这门手艺断掉。

苏成军用一双勤劳的手,编织出故土最美的竹卷。

摄影/蒋常虹

霍邱柳编

柳编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相传北宋岳飞的副将刘琦为庆贺败金兀术,命百姓编筐,令将士在黄岗西抬土筑台,史称“贺胜台”。此后每逢重大的民俗节日,当地人皆以柳条扎龙舞凤,以示吉祥。

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潘同利 摄影/禹茜茜

潘同利于1961 年出生于六安市霍邱县,家乡的滩涂地岸边上生长着茂盛的杞柳,它们在水边迎风摇曳,如临江美人,丝丝缕缕,顾盼生姿。

“我从小在老一辈柳编匠人身边耳濡目染,渐渐热爱上了柳编。”从1985 年起,潘同利开始注重对于柳编技艺的创新,他将柳条去皮,用剩下的白色部分编制的产品比过去更美观;他还不断开发不同形状的柳编产品,采用多层次编制结构。1986 年,潘同利受邀参加广州举办的国际大型商品交易会,他带了三十多个产品参展,客户选走了二十来件产品。他非常高兴,柳编产品得到了很大认可。

1987 年,柳编走向了国际,出口美国、日本等国家,潘同利组织培训当地百姓,结合市场需求,扩大队伍。柳编逐渐成为县域经济支柱产品,他们也成为了最先致富的村民。当地人把“柳条”叫做“金条”,在霍邱民间流传着顺口溜,“柳编,柳编,编来新房,编来新娘,编来小康,编来幸福……”真实地反映了杞柳编织为沿淮群众带来的实惠。

潘同利很注重创新和工艺融合、开发,仅“柳篮”就编出三千多个花样。在谈到从事柳编技艺的人员结构时,潘同利说:“过去团队中20 岁到30 多岁的人占比80%,而今年轻人比较少,人员结构发生了变化。霍邱县政府也出台了扶持柳编工艺传承者的政策。”

2012 年,潘同利于合肥参加安徽省工艺大师比赛,这场比赛不仅有实践考试,还有理论考察,他在比赛中为大家阐述了柳编的形状、结构、特点等。潘同利熟悉柳编传统工艺技术及精编、细编、透花编、套色编、染色编、混合编等几十种编织技巧,编出来的产品结构严谨、形体圆润、技艺精湛。因此,潘同利获得了“安徽省工艺大师”荣誉称号。

他是编柳人,也是育柳人,如柳条般,有着柔中带刚的韧劲。

摄影/张玉良

猜你喜欢
柳编大别山编织
大别山的早晨(油 画)
体验编织的乐趣
一针一线编织爱
又见大别山
度假吧!带上你的编织鞋包
务柳·织柳黄土地上走出的柳编“神话”
传承柳编技艺 弘扬工匠精神
“小柳条”编出“大财富”
非遗柳编展神韵
快乐是用来编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