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据挖掘探析针刺治疗NAION 的选穴规律

2022-12-03 07:32贾琼罗向霞康莉杨继若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22年10期
关键词:腧穴合谷视神经

贾琼,罗向霞,康莉,杨继若

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non anterior ischemic optic neuropathy,NAION)是一组由于睫状后短动脉分支循环障碍导致视乳头急性缺血缺氧的视神经疾病,严重影响50 岁以上中老年患者的视功能[1]。早期予足量的糖皮质激素配合扩张血管、营养神经等综合治疗,虽可一定程度上提高部分患者的视力,改善视野缺损及视盘水肿的程度,但仍无法改变视神经的进一步损伤[2]。针刺作为中医学特色疗法之一,在促进大脑及视盘周边血液循环,减少神经节细胞凋亡等方面安全有效[3]。故本研究通过数据挖掘的方法对针刺治疗NAION 的取穴规律进行探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资料

检索2005 年1 月—2020 年12 月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PubMed 数据库中收录的关于针刺治疗NAION 的临床研究类期刊文献。

1.2 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1)中、西医明确诊断为NAION。(2)以针刺、电针为主要干预手段,或结合其他方法。(3)以临床疗效观察为主要目的。(4)有明确的针灸选穴处方。(5)研究类型为随机对照试验、非随机对照试验以及病例报道。

1.2.2 排除标准(1)重复发表或研究数据雷同的文献仅收录最新发表的1 篇。(2)样本量少于20 例的文献。(3)采用非常规针刺方法或采用3 种以上疗法的文献。(4)针刺结合其他非针刺疗法效果优于针刺疗法的临床研究文献。(5)研究结果为无效或无统计意义的文献。

1.3 研究方法

以“针刺”“针灸”“针药”“电针”分别联合“缺血性视神经病变”为关键词组合检索三大中文数据 库。以“acupuncture”联 合“ischemic optic neuropathy”为检索词检索PubMed 数据库。将最终纳入文献的题目、作者、处方用穴等数据录入Excel 软件建立数据库,并按照腧穴归经、所属部位、类型等加以分类统计。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6.0 软件进行聚类分析。采用Modeler 18.0 软件进行关联规则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共纳入文献36 篇,涉及腧穴处方31 个,经脉9 条,穴位34 个,总使用频次317 次。

2.2 所属经脉

使用频次≥20 次且所用腧穴≥3 个的经脉有4 条,分别为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胃经和手少阳三焦经。其中,经脉使用频次最多的是足太阳膀胱经,腧穴选用个数最多的是足少阳胆经(表1)。

表1 针刺治疗NAION选穴归经频次统计

2.3 所属部位

将所涉及腧穴分为5 个部位,按腧穴个数及使用频次排序为眼周部腧穴、头部腧穴、下肢腧穴、上肢腧穴、腰背部腧穴(表2)。

表2 针刺治疗NAION选穴所属部位分布及应用频次

2.4 腧穴频次

针刺治疗NAION 使用频次≥10 次的腧穴有13 个,排在前5 位的依次为合谷、太阳、攒竹、风池、睛明(表3)。

表3 针刺治疗NAION应用频次≥10次的腧穴

2.5 腧穴类型

排在前5 位的分别是交会穴、经外奇穴、原穴、五腧穴、络穴(表4)。

表4 针刺治疗NAION腧穴类型及应用频次

2.6 腧穴关联规则

对34 个腧穴进行关联规则分析,设置信度>95%,支持度>15%,最大前项数为2,得出93 条关联分析结果,按规则支持度降序排列,相关性最高的前5 位分别是合谷-攒竹、合谷-攒竹-太阳、合谷-风池、合谷-承泣、攒竹-承泣(表5)。

表5 针刺治疗NAION穴位关联规则结果排列前10位的情况表

2.7 腧穴聚类分析

对使用频次≥10 次的13 个腧穴进行系统聚类分析,以距离>5 为界,得出4 类腧穴配伍。即类Ⅰ:合谷-太阳-攒竹;类Ⅱ:承泣-丝竹空-风池;类Ⅲ:睛明-球后-阳白;类Ⅳ:足三里-三阴交-光明-太冲(图1)。

3 讨论

中医学根据NAION 发病部位及特点,常将其归属于“目系暴盲”“视瞻昏渺”等范畴。而对于本病的病机,目前尚无统一的分型。郝小波[5]认为,肝郁气滞为发病之始动,目系瘀塞为发病之关键。朱宁云[6]也认为,本病多因外感六淫或内伤七情,致肝火内盛或肝气郁滞,阻塞目络而发。韦企平[7]指出,素体阳亢、阴不制阳,以及年老体弱、肝肾阴亏、虚火上炎致脉络瘀阻亦是本病发生的重要基础。综上可知,NAION 虽病在目系,本在肝肾失调,气血逆乱。

从穴位归经分析,针刺治疗NAION 以手足阳经为主。首先,从经络循行上讲,足三阳和手太阳、手少阳均起止、交接、循行于目内眦或目外眦。体现了“经络所过,主治所及”的取穴原则。此外,《黄帝内经》[8]曰:“足太阳有通项入于脑者,正属目本,名曰眼系”“肝足厥阴之脉,……上入颃颡,连目系”。而足少阳经之经别走肝经、系目系,并与足厥阴肝经相表里。故又以足太阳膀胱经和足少阳胆经的腧穴使用最多。其次,从经脉气血分布来讲,阳经多气少血,且中医基础理论认为“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故结合本病缺血的表现,针刺手足阳经腧穴可有效促进气血运行,改善目系瘀滞的状态。

从选穴部位分析,针刺治疗NAION 尤为重视眼周部取穴。现代研究[9]指出,针刺眼周穴位可降低血管阻力,提高颈动脉、眼动脉和睫状后短动脉的血流速度,还可发挥显著的抗凋亡作用以减轻视神经的损害。此外,针刺治疗NAION 亦重视头部取穴。《黄帝内经》[8]云:“五脏六腑之经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裹挟筋骨血气之精,而与脉并为系,上属于脑,后出于项中。”清代王清任《医林改错》[10]载:“两目即脑汁所生系如线,长于脑,所见之物归于脑。”可知,目珠连目系通于脑是产生视觉的重要结构和条件,体现了“腧穴所在,主治所在”的近部取穴原则。

从穴位使用类型分析,针刺治疗NAION 以交会穴的选用为主,其中,攒竹为足阳明与足太阳之会,风池为足少阳与阳维之会,睛明为手足太阳、阴阳跷及足阳明之会,承泣为足阳明与阳跷之会。故深刺此4 穴不仅能协同增效地疏导本经及交会经的浮阳之气以祛瘀明目,还能刺激穴下丰富的血管及神经组织,从而改善眼脑部的缺血状态,促进受损神经的修复再生。此外,经外奇穴的应用也较多,使用最多的为太阳,因来自颈外动脉的面动静脉与来自颈内动脉的眼动静脉在此处相互交通吻合,故深刺此穴能有效刺激眼部血管,改善眼周的血流循环与灌注[11]。

从穴位配伍分析,本研究对使用频次≥10 次的穴位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针刺NAION 的临床选穴可分为4 类。其中,类Ⅰ体现了远近配穴的原则。且本研究关联规则分析也表明,合谷-攒竹关联规则最强,其次合谷-攒竹-太阳同时出现的概率也较高,与聚类分析结果大致相当。类Ⅱ体现了前后配穴的原则。类Ⅲ体现了近部取穴的原则。类Ⅳ体现了表里经辨证取穴的原则。以上穴位组合均表明了针刺具有局部调节、沟通上下、连接内外、联络脏腑从而标本兼施治疗NAION 的作用。

综上所述,本研究结果表明,目前临床针刺治疗NAION 遵循“腧穴所在,主治所在”的取穴原则,以手足阳经上的眼周局部及邻近头部腧穴为主,并多选用交会穴和经外奇穴,同时在穴位组合上体现了远近、前后、表里经配穴的特点。

猜你喜欢
腧穴合谷视神经
发现脑垂体瘤压迫视神经一例
与肿瘤相关的视神经病变
You Must Have A Healthy Diet
旅途止泻按脾腧
腧穴解剖学之教学设计
视神经管减压术在颅脑损伤合并视神经损伤早期治疗中的效果分析
合谷三阴交合用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