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高”建设背景下东西部高职院校结对交流的实践路径探析*

2022-12-04 02:31
中文信息 2022年9期
关键词:建院双高浙江

居 庆 邵 娇

(1.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杭州 311231;2.杭州市建设职业学校,浙江 杭州 310021)

引言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等国家机关印发的《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文件提出“优化区域资源配置,推进部省共建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持续深化职业教育东西部协作”。

教育是共同富裕的重要动力,东西部高职院校结对交流是东西部协作和定点帮扶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促进西部高职院校发展,实现东西部高职院校均衡发展。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在“双高”建设背景下,利用专业群优势,依托“建设类职业教育组团式帮扶联盟”,积极开展中西部结对交流。

一、当前东西部高职院校结对交流存在的困难

1.东西部地区存在产业差距

西部院校所在地相关产业不如东部发达,没有形成相关产业集群,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意愿不强,和学校的联系不紧密,故西部高职院校在专业建设过程中无法有效利用企业的力量,老师缺少下企业锻炼的平台,学生缺少顶岗实习的单位,学校缺少及时了解行业动态的渠道。而东部高职院校依托办学所在地相对发达的产业,与企业共同构成了相对完善的产教融合生态系统。因此,在不同的“职教生态”系统下,东部院校的结对交流或造成“水土不服”。

2.东西部地区存在文化差异

在调研访谈中了解到,阻碍东西部高职院校结对交流的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学生的就业观上。第一,西部地区高职院校学生热衷于“考公考编”,而对进入企业的工作意愿不强。这或导致即使在西部高职院校开设相关专业,也面临报考人数不足,优秀毕业生进入企业工作人数不多,进而导致企业对招收学生质量不满意,学校难以在行业中积累优秀校友资源,从而影响专业的长效发展。第二,西部地区学生来东部地区就业的意愿不足,西部地区高职院校又以本地生源为主,这或导致西部高职院校被动仅面向西部企业培养学生,增加了西部高职院校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局限性,故对东部院校帮扶方案的“本地化”要求较高。

3.激励机制需进一步完善

由于当前东西部高职院校师资力量不均衡,西部高职院校部分专业的师资缺失问题严重,具体表现为因西部院校所在地相关产业相对落后,从而导致一方面缺少来自企业的优秀兼职教师;另一方面,校内专任教师缺少企业经验。因此,仅仅借助东部院校部分教师的零星培训尚达不到帮助西部高职院校部分专业建设的目的,而需要东部院校的持续输出、长期帮扶,但东部院校相关教师本身教学、科研等工作量饱满,结对交流西部院校专业建设又额外增加不少工作量,故相关配套激励机制需进一步完善[1]。

二、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结对交流的实践探析

为助力“共同富裕”国家战略,深化职业教育东西部协作,实现东西部高职院校专业均衡发展,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站在“双高计划”的高点上,浙江建院以“全面合作、重点推进、注重实效、共同发展”为原则,大力推进中西部交流,力求交流形式多样化,交流内容全面化,交流效果可视化,交流活动常态化,交流机制长效化,交流院校广泛化(如图1)。

1.群策群力共建专业

为实现东西部高职院校专业均衡发展,践行社会责任,彰显社会价值,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在“双高”建设背景下利用专业群优势,依托“建设类职业教育组团式帮扶联盟”,积极帮助西部同类院校进行专业建设[2]。

1.1 签协议促落地。为支援西藏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专业建设,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与西藏职业技术学院签署《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工程造价学院对口支援西藏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专业建设合作协议》,协议约定双方将在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实训室建设、课程资源建设及共享、人才培养等方面深入合作。上述协议的签订构筑了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与西藏职业技术学院长期深入合作的坚强保障,有助于促进两校间具体合作措施的加速落地。

1.2 线上会云指导。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与西藏职业技术学院多次召开线上会议,远程“云”指导西藏职业技术学院工程造价新专业的设立申报与发展,具体内容包括:申报书的撰写、今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校企合作、教师成长及如何结合藏区政策彰显地方特色等方面问题。同时,针对西藏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化教学手段相对薄弱、课程资源数量有限的现状,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也通过召开线上会议方式,“点对点”远程“云培训”信息化教学,推广资源库课程开发经验。

1.3 跟班学强效果。西藏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实地前来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工程造价学院进行结对交流交流。双方就学生技能竞赛培训、创新创业项目培育、教师教学能力大赛、科研项目合作、职教联盟办学、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同时,为了进一步落实帮扶责任,增强帮扶成效,提升帮扶精度,本次交流后西藏职院3位师生将在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跟班学习,全面接受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的课堂教育,感受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的校园文化,加深专业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

2.结对共建共享资源

为帮助西部院校专业建设,浙江建院秉持“开放、共享、合作、共赢”理念,共享“师资培养、课程建设、学生培养”资源[3]。

2.1 在师资培养上。第一,西藏职院每年派遣1~2名教师前往我院,以跟班学习、跟工作室或课程团队的方式,感受团队文化。第二,以团队共建形式完成1-2项教科研课题。第三,寒暑假组织短期或线上培训,指导西藏职院教师利用信息化手段建课、教学。第四,资源库共享,为西藏职院教师开通工程造价资源库账号。

2.2 在课程建设上。第一,共建课程“建筑工程识图与构造”“建筑工程计价”“安装工程计价”“建设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BIM基础与实务”。第二,指导西藏职院现有BIM相关课程的解构和重构,指导“1+X”站点申报工作。第三,组建课程团队共建双语课程和教材。

2.3 在学生培养上。第一,指导现代学徒制的育人模式,提供先进经验;第二,西藏职院每年选派造价专业学生来我院中长期住校学习,并参加“1+X”各类等级证书考试。

3.帮扶就业促进共富

为助力西部学生更好地就业,浙江建院采用“校企协同、技能培训、线上宣讲”等举措互通共享就业资源。已经与宁夏建院共同举办主题为“助力学生成长,拓展成才空间”的线上共同发展交流会暨风华城市服务学院宣讲会。浙江建院特色的行业联合学院—风华城市服务学院主体单位南都物业公司热情邀请宁夏建院学子来杭学习、实践和就业[4]。

4.师生互访力促交流

浙江建院采用精选项目、协同实施、承担路费等举措推动师生互访。由学院领导亲自设计交流内容,辅导员、专任教师协同实施,后勤员工提供保障。同时,为了帮助家庭条件一般的学生实现交流的梦想,浙江建院承担了交流生的往返路费。

4.1 体验城市文化。中西部交流生在浙江建院交流期间体验了杭州的京杭运河文化、钱塘江文化、西湖文化,浙江建院学生在广西交流期间体验了深厚的当地城市文化。

4.2 体验校园文化。中西部交流生实地参观浙江建院校内的鲁班文化馆,学习“谨修身、勤治学、慎立业”的鲁班精神,了解建筑的发展历史、前沿技术及未来构想,使“古建保护、技艺传承、工匠精神、走向国际”根植学生内心,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本专业的热爱,树立远大理想,明确学习目标,发扬鲁班精神,培养“爱岗敬业、精益求精、刻苦钻研、高效诚信”的职业精神,提升同学们的文化自信。

4.3 体验志愿者文化。为了让中西部交流生在短暂的交流活动中感受到家的温暖和亲人般的亲切,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选拔了一批热心服务的志愿者,不但前往火车站迎接交流生,而且在交流期间为交流生提供无微不至的生活向导,帮助交流生解决如何刷卡洗热水澡、如何打热水等生活问题,借给交流生少带的生活卫生用品,帮助交流生买蚊香等。志愿者的积极参与,热心服务,让中西部交流生切身感受到了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的志愿者文化。同时,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的志愿者文化也悄无声息地感染了中西部交流生,在他们内心播下了“志愿者”的种子,增强了他们做志愿者为社会无私奉献的意识。

4.4 体验课堂文化。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邀请国家级名师,为交流生量身定制“识图能力提升专题”“基于数字模型——BIM技术专题”“利用资源库学习能力提升专题”“测量机器人实操体验”等课程,让交流生走进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的课堂,感受名师风采,使用先进设备,体验课堂文化。让交流生亲自体验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独特的课堂文化,丰富了他们的知识,开拓了他们的视野,加深了他们对专业的认识,提升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增强了他们对建筑行业科技发展现状及趋势的认知以及建筑学科的学习兴趣。交流生在体验课堂文化后,意识到必须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反复练习,熟练掌握技术,才能紧跟建筑行业的科技进步。

三、东西部高职院校结对交流取得的成果

近两年浙江建院加大东西部结对交流力度,四川建院、广西交通职院、广西建院、西藏职院等学校纷纷进校或是线上,与我们共研专业建设、共推育人经验、共享优质资源,体现了学校“双高”建设的任务担当和使命,取得系列成果。第一,浙江建院与青海建院、广西建院、西藏职院、太原城院、宁夏建院等5所学校展开了深度的校际间合作与交流,交流学生216人次。学生通过中西部交流系列活动体验了文化,拓宽了视野,收获了友谊,开拓了思维,学习了知识,提升了技能。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师资团队通过参与中西部交流系列活动提升了社会服务能力、教育教学能力、活动组织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第二,浙江建院与中西部院校共建“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课程”(内蒙建院)、“建筑水电工程计价”(广西建院)、“钢筋翻样与算量”(山西建院)、“建筑结构平法识图”(宁夏建院)等课程,其中与重庆工商职院、宁夏建院共同建设的“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基础知识”已经MOOC上线,三地共有384名学生自主学习。第三,宁夏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6名学子入选2022杭州亚运会亚运村专业服务团队。

四、东西部高职院校结对交流的改进建议

1.完善机制构建帮扶常态

当前,缩小东西部职业院校办学质量差距非短期帮扶所能实现。“双高”建设每五年一个周期,首轮“双高”建设始于2019年预计将终于2024年,东西部高职院校结对交流是“双高”建设内容的一部分,但东西部高职院校结对交流切不可以“双高”建设结束为终点,而应将“双高”建设视为推动东西部高职院校结对交流的起点。东部院校须完善相关配套政策,落实激励措施,调动教师积极性,保障结对交流持续化、常态化、全面化,最终实现东西部职业教育均衡发展,从而促进东西部区域协同发展,推动东西部区域共同富裕。

2.由表及里提高帮扶深度

当前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东西部高职院校的结对交流实践停留在师生短期交流、提供专业建设咨询服务、提供实训基地建设咨询服务、人才校内培养等方面,相关帮扶工作呈现范围窄、时间短的特点。故在后续东西部高职院校结对交流工作开展过程中,第一,结对院校可互认学分,互认考试成绩,学生按学期互换学校学习,以延长交流学习的时间,便于学生之间进行深入交流。第二,利用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行业联合学院的优势,让西部院校交流生走出校园,走入企业,从理论学习走向顶岗实践,在东部的行业领先企业中学习,了解行业的最新发展动态、前沿技术,增强自身就业竞争力,同时用在东部行业领先企业中积累的经验帮助西部企业的发展。

结语

本文提及的东西部高职院校结对交流实践路径探索,体现了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在“双高”建设过程中,服务国家战略,发挥专业群优势,践行社会责任,彰显社会价值,主动对接西部地区高职院校同类专业群,服务西部高职院校,推动西部专业发展,为我国的中西部发展和建设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专业人才。

猜你喜欢
建院双高浙江
同频共振四链联动,彰显“双高”院校科研担当
我校2020年“双高计划”建设研究成果展
扫一扫阅览浙江“助企八条”
我校隆重召开“双高计划”建设启动大会
牵手教育: 中等职业学校“四元并举, 德技双高” 的校本实践
时代建院
热烈祝贺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建院90周年
浙江画院建院35周年系列海报
浙江“最多跑一次”倒逼“放管服”
浙江“双下沉、两提升”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