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论语》

2022-12-06 07:43
文化产业 2022年31期
关键词:子贡文采评析

《论语》颜渊篇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译文】子贡问怎样治理政事。孔子说:“粮食充足,军备充足,还要让民众信任朝廷。”子贡说:“如果迫不得已要在这三项里去掉一项,先去掉哪一项呢?”孔子说:“去掉军备。”子贡说:“如果迫不得已要在剩下的两项中去掉一项,先去掉哪一项呢?”孔子说:“去掉粮食。自古以来,人都是要死的,如果民众对政府缺乏信任,那么国家就保不住了。”

【评析】本章孔子回答了子贡提出的关于治理政事的三个问题。孔子认为,治理一个国家,应当具备三个基本条件:食、兵、民信。这三者当中,民信是最重要的。这体现了儒学的人学思想。只有兵和食,而百姓对统治者不信任,这样的国家很难继续发展下去。

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

【译文】棘子成说:“君子有好的品质就行了,要文采做什么呢?”子贡说:“可惜呀!先生您这样谈论君子。不过话已经说出口,就很难收回了。文采如同品质,品质也如同文采,二者是同样重要的。如果去掉虎豹和犬羊皮毛上的花纹,那这两种皮革就没有多大的区别了。”

【评析】这里是讲表里一致的问题。棘子成认为君子只要有好的品质就可以了,不需要有文采。但子贡反对这种说法,他认为良好的品质应当有适当的表现形式,否则,品质再好,也无法显现出来。

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译文】鲁哀公向有若问道:“年成不好,国家用度不足,应该怎么办呢?”有若回答说:“何不实行十分抽一的税率呢?”哀公说:“十分抽二,尚且不够用,怎么能实行十分抽一呢?”有若回答说:“如果百姓用度足,您怎么会用度不足呢?如果百姓用度不足,您的用度怎么会足呢?”

【评析】这一章反映了儒家学派的经济思想,其核心是“富民”。鲁国所征的田税是十分之二的税率,即使如此,国家的财政仍然十分紧张。对此,有若的观点是,削减田税的税率,改行“彻税”,即十分抽一的税率,减轻百姓的经济负担。只要百姓富足了,国家就不可能贫穷。反之,如果对百姓征收过甚,这种行为必将导致民不聊生,国家经济也会随之衰退。这种以“富民”为核心的经济思想具有一定借鉴价值。

猜你喜欢
子贡文采评析
恰巧而妙 情切致美——张名河词作评析
评析复数创新题
子贡如何花钱
不知不识
Being Humble Enough to Consult One’s Inferiors不耻下问
翻译家的文采观
翻译家的文采观
有一种文采叫“抠字眼”
古人的幽默你不懂
贫而无谄,富而无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