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遗址改造中的景观设计研究

2022-12-06 07:56杨祺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2022年10期
关键词:遗迹遗址景观设计

杨祺

(辽宁省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1 引言

由于我国工业发展起步相较于西方发达国家较晚,所以我国针对传统工业行业遗留下来的工业遗址的改造以及景观设计水平还较为薄弱。而我国对工业遗址改造的概念也在随着国家经济水平以及科技水平的提升而逐渐完善,可以分为四个阶段:①全面拆除,只是单纯地将工业遗迹进行彻底清理。②停顿阶段,施工单位已经逐渐意识到工业遗址改造的重要性,但是由于相关机械设备的匮乏,以及工程成本资金较为有限,所以只能进行观望。③探索尝试,经过探索已经开始出现工业遗址改造的案例。④综合改造,在保证工业遗址改造能够顺利进行的前提下,重视起历史的保护,从而进一步提高土地的利用率。虽说我国的超一线城市对于工业遗址改造工程以及景观设计方面已经具备了相当丰富的经验,但是其他发展较差的城市在工业遗址改造方面还有着较大的缺陷,所以,为了能够进一步提升我国的城市化发展,对工业遗址改造的认知理解有必要进行普及。

2 工业遗址改造概述

目前,我国对工业遗址还并没有具体明确的定义,而本文认为,所谓工业遗址,可以将其拆分为“工业”以及“遗址”两个部分进行理解。工业顾名思义,就是指利用原料,将其投入进生产工作中,从而制造出人民生活中所需要的各个方面的物质的过程,而遗址就是指曾经发生过人类活动的遗迹,一般都是具有一定的地域范围,且较为不完整并具有一定的历史研究价值,而将以上两点进行糅合,工业遗址就可以概括地理解为曾经人类进行工业活动的遗迹,且具有工业生产的遗留物,以及一定的历史意义的区域。工业遗迹的范围不仅局限于曾经使用过的工业用地,也包括了已经废弃了的铁路站台、码头、工厂甚至是交通铁路等,对于城市来说,工业遗址的存在不仅影响了整个城市的视觉美感,对于当地的交通管理以及建设也会造成极大的妨碍。

而工业遗址改造就是为了能够解决城市土地资源荒废,提升土地资源利用率的重要工程,由于我国的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资源需求量的逐渐增加,也就使得我国的工业逐渐开始转型,传统工业在我国市场经济中的占比已经开始逐渐衰退,工业遗址的数量也在逐渐增加,而工业遗址改造工作就是为了能够在提升土地利用率的同时,保护当地的历史文化,从而真正意义上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3 工业遗址改造中的景观设计的作用

3.1 保护工业遗产

工业遗产不仅包含着曾经的工业活动,也具备了一定的历史价值,但是由于我国工业发展起步较晚,所以我国具有文化历史保护价值的工业建筑遗产的数量较为有限,而那些没有被归纳于建筑文物保护体系中的工业遗产,就可以利用景观设计进行改造,通过对于工业遗产的调查以及分析,再根据当地的人文文化,选择出具有合理性的改造方式,不仅可以有效解决工业遗址造成的土地荒废的问题,也能让工业遗址能够与当地文化进行融合,保护工业遗产,从而有效提升土地利用率以及经济价值。

3.2 提升土地价值

工业遗址对于城市发展的最大影响就是土地资源的荒废以及城市景观的负面影响,所以工业遗址改造中的景观设计就是为了将荒废的工业遗址以及景观进行改造以及二次利用,让其能够再次为城市发展以及景观发挥出积极作用。不仅如此,工业遗址改造的景观设计也能够为周围的居民提供更加优质的生活环境,从而将工业废弃地对周围居民生活的不利影响进行有效改善,进一步提升该区域土地的使用价值[1]。

3.3 修复当地环境

由于传统工业生产活动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且在工业生产活动中也会因为机械设备的运作而造成一定的噪音以及粉尘等污染,所以工业遗址的所在区域一般都会有生态污染的问题,也就是说,在工业遗址改造的景观设计工作中,对于当地环境的修复也是极为重要的,针对当地的土壤污染问题,需要让专业技术人员将被污染的土壤进行挖掘并运输,并将其中的污染物进行处理,而对轻度污染的区域,就可以进行土壤修复工作。在景观设计工作中,首先需要保护当地的植株,其次是选择生命力强,抗污染能力高的植株进行种植,以此来进一步修复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

4 工业遗址改造中景观设计的问题

4.1 改造思路问题

在以往的工业遗址改造中,需要相关部门进行该地域的面积、用地性质等方面的审核,再进行建筑设计,最后再让景观设计师根据建筑方案进行景观设计,可见整个工业遗址改造及景观设计工作是需要多方面多专业配合才能做到的,但是由于项目的部分决策者和执行者并没有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方案制定,而是一味地想要快速地解决工业遗址带来的社会问题,反而使得改造工作的效率低下。

4.2 景观设计问题

工业遗址改造中的景观设计应该是结合当地的景观特征而进行的,并且还需要保证该区域的空间合理分配,以此来建立起完整的景观区域,营造出更加具有当地工业风貌的空间环境,而我国部分的工业遗址景观设计中普遍存在着一定的问题。①工业遗址中的建筑功能定位不清晰,很多建筑保存条件较好,但是因为缺乏功能定位或者定位错误,导致建筑无法二次利用。②部分工业遗迹在改造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历史脉络进行改造,既没有原汁原味的复原遗迹,也没有对残存的真实遗迹进行妥善保护。

4.3 技术管理问题

由于我国目前工业遗址改造工程以及景观设计有所欠缺,所以在改造工程中的技术管理水平有限。在环境工程中针对环境污染的治理方式还是较为单一,常见的处理方式有深层填埋以及高温焚烧,而这两种技术都有一定的弊端,而水体改良和土壤置换技术因为技术门槛较高,造价高昂,很难在工业遗址改造中推广。其次,是工程施工管理的不完善,无论是景观施工,还是后期的养护管理工作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导致工业遗址改造以及景观设计的实际作用大打折扣。

5 工业遗址改造中景观设计策略

5.1 景观设计与工业遗产的结合

首先,在进行实际的设计工作以及改造工作之前,工作人员需要对当地的工业遗产,工业文化等方面进行研究,并将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合理的记录以及整理。其次,根据当地的生态环境情况,选择出合理的景观设计方案,不仅要保护当地的环境,也要将工业遗址中的文化底蕴以及应用价值进行放大,从而进一步提升当地区域的土地资源的利用率以及经济价值,还需要将其中已经失去使用价值的建筑以及土地进行合理改造,从而进一步提升土地资源的使用价值[2]。

5.2 景观空间的设计

设计人员首先在保留遗迹建筑风格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区域中的功能进行合理的空间划分;其次就是在保证功能布局的前提下,将其中已经没有使用价值的废墟区域进行合理取舍,以便为遗迹改造和景观设计提供更多的空间;最后,设计人员结合当地的人文风俗,以及遗迹本身所蕴含的历史属性进行修复,并选择出合理的设计方案,并结合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规划一定量的生态恢复区域,恢复工业废弃地的生态环境。

5.3 景观风貌的设计

工业遗迹是长期以来人类进行工业生产活动所留存下来的产物,对于人类具备极为重要的历史意义,很多的工业遗址景观已经符号化了。在进行设计工作时,需尽可能地保留工业遗迹的历史风貌,对于其中的工业残存进行合理的利用。而针对其中已经荒废损毁的区域就需要参考整体的建筑风格以及工业生产的历史文脉进行重新设计,以此来将工业遗址的原本样貌尽可能地还原,统一文化符号和建筑风格,以防止出现历史文化错乱的发生。

5.4 景观生态环境的修复

虽说传统的工业生产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但由于传统的工业生产过程对于环境的破坏性极大,所以一般情况下都会在当地区域遗留一定的生态环境的问题,针对于这一情况,技术人员就需要将当地的污染程度,污染物的种类,以及当地的生态环境状况进行全面了解,然后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合理的治理方案,根据污染程度以及污染类型的不同进行治理方案的进一步细化,以此为后续的景观设计提供有效保障[3]。

5.5 景观可持续发展设计

由于我国一直都在践行着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对于环境的保护以及材料的使用率都有着较高的要求,所以设计人员需要在进行工业遗址改造以及景观设计时,尽可能利用好其中的废旧材料,例如遗址中存在的污染性较低的工业废渣,就可以让其作为景观假山或土方填方,而对于体积较小的工业设备或者材料,就可以进行一定的艺术创作,根据景观设计进行合理搭配,以此来提升景观设计的视觉体验感,而针对建筑材料,例如混凝土等,可以进行就地的二次利用,混凝土可以将其打碎在铺装在地面作为基层,以此提升材料的利用率。保存较好的原有砼结构也可以加固框架,做成景观建筑小品。

5.6 景观艺术风格设计

针对面积较大但是遗迹建筑面积较小的工业遗迹改造工程,就可以利用大量的荒废空间区域进行艺术创作,可以借景当地的自然风貌,例如树林,戈壁等作为艺术创作的对象,并结合工业遗迹的历史氛围,为人们提供更加优质的视觉体验。而对于遗迹建筑面积较为密集,且建筑废料较多的情况,就可以因地制宜利用原有构筑物和废弃材料进行艺术创作,有效提升材料的利用率。

6 结语

综上所述,工业遗址改造以及景观设计是一项较为系统的工程,不仅需要改善工业遗迹的环境,解决遗迹占地的问题,也需要保护其中的历史文化,提升当地土地资源的利用率。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的工业遗址改造以及景观设计往往不尽如人意,所以针对于这一问题,本文结合了我国目前工业遗址改造以及景观设计的困境,总结了以上几方面的经验,设计人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利用好工业遗迹中的一切资源,将其中的历史印记尽可能完整地保留下来,为社会提供更大的经济价值。

猜你喜欢
遗迹遗址景观设计
考古学家怎样发现遗址?
灵渠历史文化遗迹探踪
韩信在淮安的遗迹
西域门户——两关遗址
辽上京遗址
垂直绿化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千年遗址 追寻炎帝足迹
沉船遗迹(外一首)
伍丹景观设计作品
天下第一道秦直道:石门关遗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