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时代中的信息通信行业价值

2022-12-06 09:28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信息通信技术 2022年3期
关键词:数字化数字经济

闻 库 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国家“十四五”规划提出加快建设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指明了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方向。信息通信行业是数字经济时代数据承载、数字运转的“氧气”,发挥着开启“数字化大门”、拥抱“数字化生活”、踏上“数字化转型之路”、奔向数字经济时代不可替代的作用。

1 数字经济成为全球经济复苏重要动力

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主要经济形态,以数据资源为关键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为主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融合应用、全要素数字化转型为重要推动力,具有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三大特征,是应对当前新冠疫情和经济下行压力、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畅通、推动全球经济复苏、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引擎。

世界各国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发展,发达国家努力巩固优势、补足短板;发展中国家加快部署,奋力赶超。据《全球数字经济白皮书》显示,2020年47个国家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达到32.6万亿美元,美国居世界首位,达到13.6万亿美元;我国居世界第二,达到5.4万亿美元。据IDC预测,2023年数字经济产值将占全球GDP的62%。

2 数字经济时代信息通信行业任重道远

数字经济是当前全球经济发展的主线,推动了产业界和全社会的数字转型。未来,数字技术与经济社会各领域全面深度融合,将进一步推动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变革发展,同时也对信息通信行业带来诸多挑战。

一是数据的潜能还有待激发。数字经济时代,数字信息爆炸式增长,产生大量的数据,数据的运用和计算大有潜力可挖。我国全面启动的“东数西算”工程,就是把东部的算力,放到西北去,让西部的算力资源充分支持东部数据运算。该工程是继“南水北调”“西电东送”“西气东输”之后,又一项国家级重大工程。如果说“南水北调”调的是“水”,“西气东输”输的是“气”,“西电东送”送的是“电”,那么“东数西算”算的就是“算力”。

二是关键核心技术还有待突破。数字经济时代,我国已初步形成了高性能计算和自主可控信息系统核心技术协同发展的创新格局,取得了以天河高性能计算机、飞腾处理器、麒麟操作系统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标志性成果。“缺芯少魂”的问题依然突出,如手机芯片、操作系统、工业软件、核心算法等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还有待提高。“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提出数字创新突破工程,补齐关键技术短板,强化优势技术供给,抢先布局前沿技术融合创新,增强关键技术创新能力。

三是个人信息保护还有待加强。数字经济时代,

数据作为一种新型的生产要素和社会财富被不断分享、分析、利用,普通消费者的个人隐私安全问题成为数字社会首要关注点。个人隐私“裸奔”成为一种顽疾,存在诸多安全陷阱。2021年发布实施的《个人信息保护法》,就是为了保护个人信息权益,规范个人信息处理活动,促进个人信息合理利用。

四是产业数字化转型还有待拓展。数字经济时代,信息通信行业与传统产业跨界融合步伐加快,但由于信息通信技术对传统产业生产模式、组织方式和产业形态造成颠覆性影响。面对数字化转型的要求,一些企业存在“不想、不敢、不会”现象:即抵触运用信息通信技术,不想改造原有模式;不敢面对转型可能带来的阵痛期和风险,不敢率先探索;不会运用最新的技术,或缺少技术、人才、成功经验和路径。工业互联网是当前推进数字化转型的一种重要手段,目的是将设备、生产线、工厂、供应商、产品和客户紧密地连接融合起来,形成跨设备、跨系统、跨厂区、跨地区的互联互通,推动整个制造服务体系智能化。

3 信息通信行业夯实数字经济发展底座

信息通信行业在数字经济发展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作用,5G、千兆光网、物联网、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信息通信基础设施成为数字经济“承载底座”,在繁荣数字经济、改善人民生活、助力脱贫攻坚、保障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支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不仅提高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同时还走出国门、服务世界。

一是从通信方式变化来看,人们交流更为便利、及时。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推动了物联网迅速发展,实现了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的互联互通。从古时候书信、烽火台传递信息到现代社会的电报、电话、电脑网络、智能手机,从语音通话到视频连线,从“见字如面”到“万物互联”,人们实现身居陋室,只需一机在手,就可“联通天下”。在使用信息通信科技成果的同时,通过取消用户手机国内电话长途费、漫游通话费、流量漫游费等,感受政策带来的美好。

二是从基础设施建设来看,建成全球领先的通信网络。5G网络建设和应用加速推进,基站总数和用户规模不断扩大。据工信部统计,截至目前,5G基站达到150.6万个,5G移动电话用户达3.84亿户;“双千兆”网络设施建设加快,千兆光网覆盖3亿户家庭。IPv6发展从“通路”走向“通车”,我国4G、5G和固定宽带网络IPv6升级改造全面完成。据中央网信办统计,截至2021年12月底,我国IPv6活跃用户数达6.08亿,占网民总数的60.11%。

三是从赋能千行百业来看,垂直行业转型升级速度加快。据工信部统计,5G应用创新案例已超过1万个,覆盖22个国民经济重要行业,培育较大型工业互联网平台超过150家,“5G+工业互联网”在建项目全国已经超过2 000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55.3%。信息通信技术广泛应用于医疗、工业、能源、交通、体育等领域,促进了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今年,北京冬奥会所有场馆都实现了5G覆盖,为打造“智慧冬奥”提供了有力支撑。

四是从缩小数字鸿沟来看,信息通信发展成果惠及于民。通过实施村村通工程,推进电信普遍服务试点,推动农村与城市“同网同速”,我国缩小城乡“数字鸿沟”成效显著,世界瞩目。据工信部统计,全国51.2万个行政村全面实现“村村通宽带”,贫困地区通信难的问题得到了历史性解决。为解决老年人面临的“数字鸿沟”问题,工信部正从与老年人生活密切相关的电信服务、互联网服务、手机终端等三大领域着手,为老年人提供能感知、有温度、更便利的服务。针对行业间的“数字鸿沟”问题,通过建立广泛覆盖的数字基础设施,接入互联网的条件普惠化,让不同行业、领域、群体、地域间享有相同的利用数字技术、数据资源的机会。

五是从网络安全保障来看,为百姓织就反诈“安全网”。面对电信网络诈骗手法不断翻新、更加隐蔽精准的新形势,工信部积极部署,重拳出击整治电信网络诈骗,通过互联网行业专项整治、APP侵害用户权益专项整治、黑宽带清理、垃圾短信治理、移动应用程序侵害用户权益专项治理,开展“断卡行动2.0”,联合公安部启动“打猫”行动,启用12381涉诈预警劝阻短信系统,推动建设行业一体化反诈手段,组织开通全国移动电话卡“一证通查”服务等,守护百姓财产安全。

六是从对外开放合作来看,不断提升我国国际影响力。我国信息通信行业与世界各国共享发展机遇,鼓励民间资本进入移动通信转售、宽带网接入服务和互联网数据中心等领域,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贯彻落实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加强与沿线国家构建信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打造继陆路、海运和航空之后连接中外的信息丝绸之路。华为、中兴等重点企业,在5G等国际标准制定中,积极贡献中国方案,分享中国经验,不断提升我国国际标准化工作影响力。

随着网络强国、制造强国、数字中国等战略深入实施,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速提质,为经济社会发展打通“信息大动脉”,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加速我国由通信大国向通信强国迈进。

猜你喜欢
数字化数字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论经济学数字化的必要性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答数字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数字看G20
成双成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