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瓜山铜矿60#线以北高大采场联合回采方案研究

2022-12-06 08:48谢经鹏孟稳权郑攻关汪令辉
现代矿业 2022年11期
关键词:矿柱冬瓜采场

谢经鹏 孟稳权 郑攻关 汪令辉 潘 敏

(1.安徽铜冠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2.铜陵有色金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冬瓜山铜矿)

冬瓜山矿体划分多个盘区,盘区内划分宽度均为18 m的矿房矿柱采场,一步骤采场长度82 m,二步骤采场长度78 m,采场高度为矿体厚度。冬瓜山矿体60#线以南矿体厚度小,采场高度低,回采后采空区稳定性较好,垮落现象少;60#线以北采场高度大,最大超过120 m,由于矿岩性质、地质及采场高度等因素变化,部分一步骤采场垮落严重,致使二步骤采场回采难度增加,采场损失率提高;充填体稳定性控制难度增加,凸出的充填体极易被破坏垮入二步骤采场,采场贫化率增加。如何安全高效回采二步骤垮落采场,对于矿山稳产、提高矿山经济效益具有重要作用。

1 60#线以北高大采场垮落现状及原因

1.1 垮落现状

60#线以北采场在地质条件、高应力、采场高度等因素影响下,部分采场垮落严重。以60#线采场为例,包括60-1#~60-28#采场,采用“隔三采一”回采顺序,在一步骤采场回采过程中,部分一步骤采场垮落明显:60-8#采场向60-9#采场垮落最大厚度为16.2 m,60-12#采场向60-11#采场垮落最大厚度为15.6 m,60-24#采场向60-11#采场垮落最大厚度为8.0 m。

1.2 原因分析

(1)采场高度。60#线以北采场高度大,采空区的侧向暴露面积增加,矿柱的高宽比提高,采空区的稳定性降低[1]。根据对冬瓜山56#~58#线采场高度的统计,60#线以北采场的平均高度要高于56#线和58#线采场。根据矿柱强度公式,矿柱的强度和宽高比成正比[2],随着矿山采场高度增加,矿柱宽度不变,宽高比不断减小,矿柱强度不断降低。

(2)地质因素。60#线以北和60#线以南,地质方面的差异主要体现为:①断裂破碎带分布范围广;②褶曲构造突出。60#线以北断裂构造主要有不同时期形成的近EW向、SN向、NNE向等3组断裂带,这些断裂构造相互叠加复合,形成矿区“网格状”构造特征。60#线以北褶曲构造明显,该构造矿岩存储了较大的能量[3],当采场回采至该区域时,能量释放,矿岩稳定差。

(3)地应力集中。冬瓜山矿床矿体埋藏深,高应力问题突出[4-5],46#~58#线一步骤和二步骤采场基本已经回采完毕,三步骤正在逐步回采,受到地压转移效应[4]的影响,60#线以北采场的地应力越加集中。

2 联合回采方案数值模拟研究

冬瓜山矿床部分一步骤采场垮落严重,二步骤采场中间厚度小,临近一步骤充填体凸出,极易被破坏垮落,二步骤采场回采难度大。为降低二步骤垮落采场的回采损失率,本研究提出了“隔三采一”顺序下,中间的一步骤采场和垮落的二步骤采场联合回采方案。冬瓜山矿段在“隔三采一”回采顺序下,采空区垮落主要包括:①“隔三采一”顺序下,2个一步骤采场均垮落严重,例如60-8#、60-12#采场;②“隔三采一”顺序下,一个采场未发生明显垮落,一个采场垮落严重,例如62-2#、62-6#采场。针对采空区垮落形式,本研究提出了3个采场联合回采方案及2个采场联合回采方案。

采用联合方案回采时,三步骤隔离矿柱一侧的采空区暴露面积大幅度增加,穿脉巷道位于隔离矿柱,穿脉巷道是矿山生产系统的主要通道,隔离矿柱的稳定性影响了矿山的生产系统[5],是本研究分析的重点;采空区顶板以及充填体的稳定性也是需要重点研究的内容之一。

2.1 物理力学参数取值及模型构建

对矿岩及原岩物理力学参数折减处理后,取值见表1。根据60#采场实际尺寸,构建了60-2#~60-28#采场三维模型,如图1所示。模拟计算过程中采场回采顺序根据矿山实际回采顺序回采,并对联合回采方案进行研究,分析联合回采方案对隔离矿柱、顶板及充填体稳定性的影响。

?

2.2 3个采场联合回采方案数值模拟研究

以60-9#、60-10#及60-11#采场联合回采为例,3个联合回采采场划分①、②2个单元;回采顺序为回采①单元,充填①单元;回采②单元,充填②单元(图2)。

冬瓜山一步骤采场和二步骤采场开挖后,隔离矿柱及顶板均较稳定,为进一步对比分析联合回采采场回采后的应力及位移变化规律,选择与正常的一步骤采场和二步骤采场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见表2。

?

由表2可知:3个采场联合回采划分2个回采单元回采,与正常的二步骤采场相比,采空区两侧的充填体位移增幅不大,对充填体的稳定性影响较小;隔离矿柱的位移量增加明显,隔离矿柱的稳定性变差;一步骤和二步骤回采中,隔离矿柱不受拉应力作用,在采用联合回采方案后,隔离矿柱的最大拉应力为1.18 MPa,岩体抗拉强度很小,尤其对于节理裂隙发育的矿体,抗拉强度更低,因此隔离矿柱受到较大范围的拉应力作用不利于隔离矿柱的稳定。

综上分析可知,3个采场联合回采时,不同的方案均对隔离矿柱的稳定性有较大的影响,建议不考虑连续3个采场联合回采。若考虑3个采场联合回采(例如60-9#、60-10#、60-11#采场),需采取措施加强对隔离矿柱的保护。

2.3 2个采场联合回采方案数值模拟研究

以62-4#及62-5#采场联合回采为例,62-3#采场单独回采。联合回采采场划分①、②2个单元;回采顺序为回采①单元,充填①单元;回采②单元,充填②单元,如图3所示。

2个采场联合回采的数值模拟计算结果对比见表3。由表3可知:2个采场联合回采后,采空区一侧充填体的最大位移量与正常回采的二步骤位移量一致,该方案对一侧的充填体稳定性影响不大;隔离矿柱一侧的最大位移量与二步骤回采后的最大位移量相比,降低了0.3 cm;另外,隔离矿柱一侧不再受到拉应力作用,隔离矿柱一侧的矿岩稳定性好;顶板的最大位移低于二步骤顶板的位移量,顶板稳定性较好。

?

综上分析可知:2个采场联合回采时,采空区稳定性较好,建议在“隔三采一”顺序下,其中一个采空区垮落严重、另一个未发生明显垮落的采场,可积极应用2个采场联合回采方案。

3 联合回采方案应用效果

3.1 3个采场联合回采方案

根据上述分析,60-9#、60-10#及60-11#采场联合回采时,对隔离矿柱的稳定性影响大,为此提出了通过预留矿柱的措施保护隔离矿柱,预留的矿柱作为三步骤回采,一步骤预留厚度为2 m,二步骤预留厚度为4 m。3个采场联合回采采场①单元矿石量32.2万t,平均品位1.25%,回采后进行采空区三维扫描,扫描结果和设计边界对比如图4所示。由图4可知:60-8#采场的充填体垮落厚度小,其余采空区边界基本与采场设计边界重合;采空区顶板基本和矿体上边界重合,爆破控制效果较理想;隔离矿柱一侧未发生明显垮落,采空区边界基本与设计边界重合。通过相关计算可知,采场损失率为9.6%,贫化率为1.9%。

3.2 2个采场联合回采方案

62-4#、62-5#联合采场①单元矿石量20.5万t,平均品位1.04%,回采后对其进行采空区三维扫描,扫描结果如图5所示。由图5可知:62-6#采场一侧充填体垮落较小,62-6#采空区边界基本与62-4#、62-5#联合采场的采空区边界重合;顶板部分垮落,垮落厚度约7 m,主要集中在预留的“L”形顶板处,该类型顶板,受拉作用明显,岩体受拉极易被破坏。隔离矿柱一侧完整性较好,基本与采场控制边界重合。通过相关计算可知,采场损失率为12.5%,贫化率为3.2%。

4 结语

针对冬瓜山铜矿60#线以北大高采场一步骤高大

采场垮落严重、二步骤采场如何安全高效回采的问题,提出了联合回采方案,并对方案进行了论证。研究表明:3个采场联合回采时,对隔离矿柱的稳定性有较大影响,建议尽量不考虑连续3个采场联合回采;若考虑该方案,需采取措施加强对隔离矿柱的保护。2个采场联合回采时,采空区稳定性较好。通过工业应用,联合回采方案取得了理想效果,采场损失率、贫化率明显降低。

猜你喜欢
矿柱冬瓜采场
杜达铅锌矿薄至中厚矿体回采采场参数优化研究
闷热三伏天 冬瓜可以这样煲
基于FLAC3D的采矿方法优选及采场结构参数优化①
传统矿柱安全系数计算公式优化研究①
为什么叫冬瓜
冬瓜谣
基于颗粒离散元的矿柱群连锁失稳机理分析
复杂荷载作用下残采矿柱综合安全系数
基于动态强度折减法矿柱渐进失稳演变规律
磁海铁矿露天采场边坡防治措施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