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追光成长的好教师

2022-12-11 21:42刘明莹
河南教育·职成教 2022年12期
关键词:荣光班长名师

刘明莹

南阳市第三中学校语文教师、副校长,中小学正高级教师。中原名师,河南省特级教师,河南省优秀教师,河南省中小学优秀班主任。工作30年以来,有29年担任班主任。

1992年8月,中等师范毕业的我踏上教育征程。我心中一直有一个梦:一定要不负长辈的重托,为我们这个教育世家续写辉煌。祖父曾当过校长,在教育战线上奋斗了50多年;父亲作为优秀教育工作者,曾获得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

如今,我做到了。从小学教师到初中教师,从乡村教师到城市教师,我一路追寻着教育荣光,最终成长为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

初出茅庐不畏难,勇挑重担续荣光

我先在小学工作,教过语文、数学。4年后,因教学成绩突出,我被调到新建的南阳市第二十三中学校当班主任并教语文课。学校、学段、教材对我来说都是新挑战,但7年的磨炼打造了我初中教学带班的基本功。后来,我被借调到南阳市第三中学校,从农村来到了城市。那年我30岁,凭着年轻的豪气,我接下了學校建校史上不曾有过的任务——一人担任两个班的班主任和语文课教学。

为迅速了解学生,我白天通过点名、上课、交谈、改作业等方式认识学生,晚上阅读小组长上交的“每日小组总结”、家长每周上交的“家长总结”。就这样仅仅过了一周,我就对两个班学生的性格、特点、学习状况、家庭背景有了基本了解。我还精心设计了“家校联系卡”,把自己的QQ号和邮箱地址告知家长和学生,鼓励他们采取实名或无记名的方式与我交流,大大地提升了家校协作交流的实效性。即使现在被任命为副校长,我也依然继续当班主任、教课,教室是我教育人生的大舞台。

自主管理结硕果,生命成长皆荣光

作为班主任,“让学生先成人后成才”是我的育人原则。我越发认同班级自主管理的理念,让每名学生成为班级的主人翁,凡事和学生商量、商量、再商量。

我深知,一个班级要想从优秀走向卓越,需要一个强有力的班级干部团队承担起班级的日常管理、服务协调和创新提升工作。我在每个班级设立1名常务班长、5名值日班长、10名学习班长(数学、英语各2名,其余6科各1名)、1名文娱班长、1名生活班长、1名灯管、1名电脑管家、3名班级管家、12~13名组长。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我带领班级精心制定《值日班长一日常规》《学生一日常规》《学习班长职责》《小组长职责》《小班会发言要点》等,确保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做人做事有标准。

每天下午放学前,我坚持开好5分钟的微班会。我把班级分为25个小组,每天由5个小组共同负责班级事务。下午放学前我们进行班会总结,总结评价当天课堂的纪律、发言情况、学习氛围、感动班级人物,以及有待改进解决的问题等,落实奖惩措施。小小班会课调动了学生极大的管理热情,人人成为班级的主人,360度全覆盖班级管理,达到了自育的最高境界。

研课磨课勤钻研,课堂教学焕荣光

上好课,站稳课堂,是每个教师的安身立命之本。回想专业成长历程,我清晰地记得第一次上校内优质课时,我在办公室试讲了8遍,仅课堂的结语我就设计了3种方案。校领导和语文同人听完这节课后,给予我一致好评。这给了我信心和勇气,让我对课堂产生了一种无法言说的敬畏和热爱,也让我开始学会反思课堂、研究课堂。

刚到初中,面对陌生的工作,校长将魏书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谈》和于漪的《中学语文教学探索——特级教师于漪的教学经验》送给我。我按照特级教师于漪倡导的“三次备课出名师”的方法,先“无他”备课(不用任何参考资料),再“有他”备课(大量参阅资料),最后反思性备课,在班级实践中取得了良好效果。半年时间,我听遍了全校所有语文教师的课,又听了其他学科教师的很多课,还在网上买来名师的课堂实录光盘,一遍又一遍地观看记录,写下诸多“为什么”。后来,我发现研究自己的课堂能够快速提高教学水平,于是就把自己的课录下来反复听。听什么?听教学语言,听课堂提问,听与学生的对话互动。在此基础上,我关注课堂生成,然后与名师名家的课作比较,找出问题,不断修正。教研员指导我要把观察和反思记录下来。师生对话里精彩的细节、课堂与预期设计不合拍的部分、自己诊断与推敲思维的过程,以及今后的改进方向等,都成为我的笔记内容。同时,我坚持阅读教育理论著作,用专家的观点来指导我的课堂教学,回顾反思我的课堂教学体现了哪些教育思想。每当通过阅读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时,我总有茅塞顿开之感。这样的训练不仅提高了我的课堂教学技艺,还让我积累了大量的课堂案例。我和学生就像教育天地里的一棵棵树,每天都在拔节生长,课堂也焕发出师生共同成长的荣光。

中原名师共同体,大师引领追高光

翻开路遥的《人生》,扉页上有这样一句话:“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在我人到中年的时候,最大的幸运可以说是参加了河南省教育厅组织的中原名师系列工程的评审,成为中原名师。

8年来的每一次集中学习,对我来说都是一次能量的大补给。在中原名师这个团队里,我实现了自己教师生涯高原期的突围,形成了“激趣深刻”的教学风格,也提炼了“素养语文”的教学主张。在写作2万字的文献综述时,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厘定课题的研究内容;在集中研学时,专家们独到的学术思想、同伴们的交流碰撞,让我站在教育的高位前沿审视自我;每一次研修后的5000字总结报告,让我有时间反思自己。

回望30年为师生涯,我在艰难险阻中奋力续写祖辈父辈的荣光,在全面育人中追寻学生家庭的荣光,在课堂教学中焕发生命成长的荣光,在中原名师群体奔向“豫派”实践型教育家中追寻区域标高的荣光。在未来的教育岁月里,我将带领更多年轻教师走在成为“四有”好老师的道路上。

寄语青年教师:

真正聪明的人,其实都在下“笨功夫”。教师如果把功夫下在备课、上课和与学生交流上,知足且上进,清楚自己的目标并全力以赴,就会如同朝阳一样越来越耀眼。

猜你喜欢
荣光班长名师
追寻“荣光”
差一点儿当班长
百年荣光
荣光
名师简介
名师简介
名师简介
名师简介
您是我的幸福是我的荣光
班长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