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竞赛驱动下服装设计专业与多学科融合的教学实践研究

2022-12-12 11:01冯云刚
西部皮革 2022年10期
关键词:服装设计竞赛服装

冯云刚

(东北电力大学 艺术学院,吉林 吉林 132012)

学科竞赛,是超出课本范围的一种特殊的考试和竞赛,是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提升的实践平台。它有助于大学生创新能力、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有助于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提高,是当下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方式,更是培养设计创新人才的重要手段。

纺织服装行业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之一,它直接关系着民生问题。服装设计专业作为众多纺织服装院校的一个重点专业,对于联系高校和纺织服装企业之间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特别是近年来,校企联合相互推动发展,企业需要更多的创新人才充实其队伍,特别是全能型实践创新人才,这也促使了纺织服装高校在人才培养上不断改革,从而适应社会需求。服装设计专业以创新为重,而学科竞赛可以很好的锻炼设计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多学科交叉融合也可以很好地培养设计复合创新型人才;三者皆以创新为核心,那么在学科竞赛的驱动导向下,使得多学科有效融合在服装设计专业实践教学中,形成“学科竞赛-学科融合-实践教学-教学改革”一体式的培养方式,这对于当下纺织服装高校教学改革来说,无疑是一个非常重要且有效的途径,值得我们去研究。

1 学科竞赛驱动下服装设计专业与多学科融合的教学实践研究的必要性

1.1 研究的补充性

近年来,国内外纺织服装高校都特别重视学科竞赛和学科融合在实践教学中的作用,在教学研究和实践运用方面的探索都较为丰富,但多数是把二者分开去研究和探索的。学术研究方面,如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的徐蓉蓉教授写的《众创背景下项目化服装设计教学改革实践》主要是研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如何培养服装设计专业人才的创业能力和创新精神[1];武汉纺织大学的张平教授写的《国际贸易与纺织服装学科交叉融合教学改革探析》一文主要是探索通过发挥纺织行业学科优势,以“复合应用型”为主旨[2],以“纺织外贸技能”为特征,使纺织材料知识、服装工艺知识与国际贸易知识交叉融合,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培养专业核心能力,形成既懂得纺织服装知识,又懂得外贸业务技能的纺织外贸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而盐城工学院纺织服装学院的林洪芹写的《彰显创新原动力,实现以学科竞赛促进实践教学改革的实践》[3]一文中,主要是研究学科竞赛和实践教学改革融合推动教学创新等,多数学术文章中主要是从学科竞赛或者学科融合对教学的影响和学生的创新能力等多角度剖析的。但是把学科竞赛、学科融合以及服装专业实践教学三者结合分析研究的内容却比较少,所以在教学研究的补充性方面还是很有必要的。

1.2 竞赛的引导性

近几年的服装专业学科竞赛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领域,在设计主题的设置上都有了很明显的跨学科融合引导;其中一类为专项型服装专业赛事,赛事举办目的直指跨学科领域,如中国(杭州)时尚数字偶像创新设计大赛、全球最大型的可持续时装设计大赛——“REDRESS 设计大赛”、“乔丹杯”中国运动装备设计大赛等专业赛事;另外一类为综合型服装专业赛事,设计主题趋向跨学科领域,如“汉帛奖”中国国际青年设计师作品大赛连续几年以“可持续时尚”为主题,呼吁大家关注生态学、环境学;“柯桥·中国轻纺城”中国国际时装创意设计大赛则是以“新材料、新工艺”为主题,倡导大家在服装中融合智能科技;大足石刻服饰设计创意效果图大赛则是以“对话千年石刻传承文化创新”为主题,建议服装设计跨领域合作传统石雕艺术学等。无论哪种类型,都是在让师生在设计作品的同时,把灵感和关注度放得更宽更广,越来越注重跨领域合作,使得作品呈现一种多元化和创新化的趋势。

1.3 领域的趋势性

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为了适应社会的变革和消费者的需求,纺织服装设计专业领域在发展趋势上也有很大的跨学科合作引导。

近年来很多的服装品牌在进行产品研发的时候,尽可能地融入其他学科,如有了科技效果和未来元素加持后的发光面料,它是基于使用了一种光学纤维,这种光学纤维能够结合所有的天然纤维或者化学纤维,纺织成各种织纹的面料,并能够满足纺织工艺后整理要求;发热面料也是科技和纺织服装结合的成果,它是能自行产生热量且保暖的新型面料纤维。其不仅能像传统纤维那样阻止热量散发,更能吸收、储存外界热量并向人体传递;除了科技的融入,很多服装品牌产品在造型上和面料上融合建筑学和雕塑学等;在设计主题上更加关注社会学和社会焦点;在工艺上更是聚焦各个领域传统文化,把更多传统手工艺通过服装的形式呈现出来。服装领域的跨学科趋势引导,使得产品更加丰富化和人性化。

1.4 专业的特殊性

服装设计专业学科竞赛有其自己独有的特殊性,较之于其他设计专业来说,服装设计专业的大多学科竞赛在需要全套设计方案的基础上,最重要的是还会有最终的成衣制作、现场决赛答辩和服装实物展示等实践环节,这几个环节增加了竞赛内容很大的难度,不仅比其他设计专业学科竞赛有着众多金钱和精力的投入,而且在这多个实践环节中,学生们会涉及大学四年全部的专业课程知识,如服装结构、服装制版、面料剪裁、面料改造、绘画、工艺制作、服装服饰搭配等等,还有其他学科的交叉应用,如人体工程学、造型学、心理学、演讲和表演学科等等。通过成衣制作,不仅使得学生学会理论联系实际,融会贯通所学专业知识,同时对于学科融合也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对于学生的创新能力开发有着极大的作用。再者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部分课程本身就是属于跨学科交叉的。如笔者主讲课程--电脑服装画创意表现,课程本身就是服装设计专业和电脑信息科技学科的交叉融合,对于教学实践课题研究起到很大的实际案例支撑。所以说把多学科和服装设计专业实践教学跨领域融合起来,在学科竞赛的引导下,形成三位一体的一个有机过程,使得学生和教师在实践教学中时刻注重反思、懂得联系周边学科,这为教学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实践依据和可行依据。

2 学科竞赛驱动下服装设计专业与多学科融合的教学实践研究的措施

对于教学研究的措施,主要以笔者主讲课程--电脑服装画创意表现课程为研究对象和依据而展开,措施可分为三点。

首先,全面完善教学内容,研究代入竞赛主题。一方面,时刻关注赛事动态,及时收集赛事主题,根据每年或者每季的服装专业学科竞赛设计主题,进行筛选,归纳可利用的学科方向,然后引导学生在电脑服装画创意表现课程中融入其他学科,特别是课程作业的融合,这样既可以从主题设计灵感思维中融入其他学科的特点元素或者背景文化,如色彩学、社会学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入围赛事之后,也可以从成衣制作中融合其他学科的技术和设施,如纺织学科、工学、化学和生物学等,从而拓宽设计知识面和思维角度[4]。另一方面,还可以在课程内容中代入竞赛主办方服装品牌的设计开发方向,直接对接季度开发,做到产学研一体化,从而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教师的教学经验。

其次,继续修正电脑服装画创意表现课程的考核评价方式,在原有作品评分方式的基础上,加入竞赛得分。课程原有评分方式主要是学生自拟主题,然后根据设计主题通过电脑软件工具来进行系列创作绘画,在整个课程安排中,学生需要完成两个系列设计,包括策划方案等,根据学生设计作品主题内容的表现度、色彩搭配的合理度、人物造型的准确度、服装款式的新颖度、综合技法的完成度等等多方面综合评分。修正后的评分方式一方面加入了学生对于竞赛主题的把控度和理解度,激发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学习能力;另一方面在平时成绩中加入了竞赛参与分,活跃了学生的课堂氛围,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把“以赛促教”“以赛促新”等教学理念真正意义上融入课程教学之中,而不是闭门造车的口号状态。

第三,在教学方式上,继续完善电脑服装画课程体系,通过“以赛代练”等方式,加入服装专业创新工作室赛事实践教学环节,让课程思维和成果在课程结束后得以继续延续。如学生在电脑服装画创意表现课程中的设计成果在投稿学科竞赛后,经过层层选拔,进入决赛环节,即可进入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创新工作室进行赛事服装实物作品制作,在此实践环节中,学生既可以把课程作业成果得以呈现,同时还可以把大学期间所有专业课程融会贯通,全部得以实践运用,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可以综合学生的逻辑思维,还可以提升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此课外实践教学环节,正好整体有机地融合了服装专业体系课程,为学科发展也起到了很大的理论和实践材料支撑。

3 学科竞赛驱动下服装设计专业与多学科融合的教学实践研究的作用

此教学实践研究既符合当下高校教育以及服装用人单位的培养方向和需求方向;符合服装学科竞赛和实践教学的导向。同时又创新性地在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教学中,把专业竞赛和多学科交叉以及实践教学融合起来,对教学起到一个很好地经验反馈作用。

理论方面,此教学研究总结和提升了装设计专业教师的教学经验,促进服装教师专业化成长。同时也革新了专业传统教学课堂,融入新理念和新方法,让教师在教学中不断积累总结优秀的经验和案例,同时也可以锻炼教师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两方面的业务能力,从而提升自己,再反馈于学生。

此教学研究可以培养学生专业水平的深度,同时可以拓展学生知识领域的宽度。在学科竞赛的引导下,新的设计主题和设计角度会使得学生对于问题的研究更加深入;在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渗透下,新的设计思维和设计启示会使得学生对于知识领域的延展更加宽广,如何挖掘一个既有深度又有高度又有广度的创新切入点是每一位设计专业的学生需要考量的问题。

实践方面,通过对此教学实践的研究,解决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实际问题,学科竞赛和跨学科融合把学校和服装企业或者其他领域企业联动起来,共同研发共同推动产业发展,达到双赢;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协作精神、动手能力,使得学生在学科竞赛中;同时促进学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重角色转换。促进服装专业教师成为面向实践,能够切实解决服装教学实际问题的研究者。

4 学科竞赛驱动下服装设计专业与多学科融合的教学实践研究的成效

以学科竞赛促进多学科融合的教学实践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激发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独立工作的能力,通过实践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增强学生学习和工作自信心;有利于提高教师实践教学能力,不断打破学科边界,促进学科间相互渗透和交叉;有利于解决学科教学中的突出难题。让课堂回归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和教师主动地融入到系统化教学中,呈现一种良性循环,展现“学科竞赛-学科融合-实践教学-教学改革”四者之间的相辅相成。

在整个高等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纺织服装高校下的服装设计专业也在积极探索有效的改革方式。人才的培养是高校发展的第一要务,创新人才的培养更是服装设计专业学科发展的重中之重,学科竞赛驱动的教学方式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在竞赛实践中变得更加具有团体意识、创新意识和整体意识;多学科合作更是整合了教学资源,使得学生的思维在专业学习和教学实践中变得更加具有广度和创新度。学科竞赛驱动下服装设计专业与多学科融合的教学实践研究需要不断地推进,为更多的服装设计专业学生提供更宽更大的实践平台,为培养复合型创新设计人才作出更大的贡献。

猜你喜欢
服装设计竞赛服装
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
几何思维在服装设计上的应用
服装设计中的“国潮”思维
基于服装设计要素的气质分析
道具服装
创新思维竞赛(3)
现在可以入手的mina风高性价比服装
创新思维竞赛(6)
段辉红服装设计作品
服装家纺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