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集聚、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
——基于云南省的实证分析

2022-12-12 02:25代宇杰熊云飚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产业结构面板人口

代宇杰,熊云飚

(云南民族大学 经济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0 引 言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水平逐渐提高,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伴随着经济发展,城镇化水平也处在不断提高的过程中,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资料,截至2021年,我国的城镇化率已达到64.72%.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区域内人口向城镇聚集,技术进步显著,产业结构升级加快,支撑经济实现高质量增长,城市实现繁荣[1].区域内人口向城镇地区集聚能够显著提高该地区的常住人口数量,抵消人口红利降低带来的不利影响.然而,人口在某个地区过度集聚会对该地区的基础交通设施、社会秩序、资源保护利用、住房保障等方面产生影响[2].

在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国家明确云南省要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遵循城市群发展规律,明确功能定位于发展目标,发挥优势、补齐短板、强化协同,建设中国面向南亚东南亚开放的门户城市群.在云南省关于“滇中城市群”的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要引导人口加快向重点开发区域聚集,在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提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水平,壮大城市综合实力,提高人口集聚能力.本文以云南省作为实证研究对象,从人口集聚、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增长的视角探讨在新时代下,如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有效衔接脱贫攻坚与共同富裕,丰富西部地区城市群发展理论.

国外大部分关于人口集聚与经济增长的研究均认为人口集聚带来的收益与成本是共存的[3].Ciccone[4-5]实证研究发现当人口密度提高一倍时,劳动生产率会提升6%,经济增长会提高4.5%.Faberman和Freedman[6]认为人口密度对劳动力收入的影响系数为3%.由于中国的大多数城市人口密度偏大,因此国外的研究结果并不一定适用于我国的国情.我国学者对人口集聚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结论主要有两种:(1)人口集聚对促进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正向作用.陈乐等[7]在研究中创造性地使用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用以提取城市建设用地数据,分析了人口集聚对中国35个大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发现人口集聚会显著促进经济增长,在地理上沿东、中、西部,影响程度依次递减.宋宝琳等[8]利用京津冀地区数据,分析了人口集聚程度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认为人口集聚程度在短期和长期内,对经济增长均有正向的促进作用.(2)人口集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呈现为倒U型.王智勇[9]采用地级市面板数据,运用系统GMM方法研究了人口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二者之间呈现出倒U型关系.李晓阳等[10]采用2009—2017年长三角地区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考察了人口集聚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二者之间呈现出倒U型关系.

关于人口集聚与产业结构升级的研究,欧阳金琼等[11]采用新疆南疆地区县级区域统计数据,分析了城镇化、产业升级对南疆地区人口集聚的影响,认为产业升级对人口集聚并未产生积极影响.许庆明等[12]通过比较日本与韩国城市人口集聚与产业结构之间的联系,研究了中国长三角地区城市群人口集聚与区域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问题,认为应进一步提高长三角地区核心城市的人口集聚程度,促进该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王玥[13]采用中国285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人口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方向及内部机制,认为总体上人口集聚会显著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但在城市人口规模扩张的过程中,人口集聚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会呈现出先强后弱的变化趋势.李晓阳等[14]采用2000—2017年长三角城市面板数据,将人口集聚及产业结构高级化等在内的诸多指标联立方程模型,实证检验了人口集聚与产业结构高级化的互动关系,发现人口集聚可以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而产业结构高级化对人口集聚的促进作用表现为倒U型.

关于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的研究,付凌晖[15]使用我国1978—2008年的相关数据研究发现我国经济总量增长显著促进了产业结构升级,而产业结构高级化对经济增长并无显著促进作用.但各学者并不仅仅单独分析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更倾向于在研究中引入其他的影响因素,使得研究结论更具有多样性和普适性.如,苏建军和徐璋勇[16]利用1993—201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分析了金融发展、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经济增长依赖于产业结构升级,金融产业的快速发展可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郑万吉和叶阿忠[17]在对城乡收入差距、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研究中发现,城乡收入差距扩大会抑制本地区及其周边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在短期内经济增长会显著提高,但长期内整体区域的经济增长均会受到抑制.丁攀等[18]利用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绿色金融政策与产业结构升级、经济可持续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绿色金融政策能够给经济可持续增长施加积极的正向影响,在这一过程中又能够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综上所述,人口集聚、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互动关系,但现有文献少有将三者纳入统计的分析框架中进行实证研究.基于此,本文基于1999—2019年云南省各地级市面板数据,通过构建PVAR模型动态分析人口集聚、产业结构升级及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该研究对云南省调整人口集聚程度、优化产业结构、实现经济高质量增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模型设定及变量说明

面板自回归模型(PVAR)由Holtz于1988年首次提出,该模型综合了VAR模型、面板模型的优点,将模型中所有的变量均当做内生变量,能够系统地分析模型中人口集聚、产业结构升级、经济增长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

借鉴过往的研究,本文构建的PVAR模型如下:

Yi,t=ω0+ρnYi,t-1+αi+βt+εi,t

(1)

其中,i表示云南省内各州市,t表示年份,Yi,t包含了三个列变量,分别是人口集聚(pop)、产业结构升级(ins)、经济增长(gdp),ω0表示截距项,ρn表示待估系数矩阵,αi表示个体固定效应向量,βt表示时间固定效应向量,εi,t表示随机扰动项.

本文涉及到的变量主要有三个,分别是人口集聚(pop)、产业结构升级(ins)、经济增长(gdp).经济增长采用当年的GDP总量表示,为消除异方差可能对结果产生的影响,对经济增长取自然对数,用ln gdp表示.

人口集聚指标为pop,能够反映一个州市的人口相对于全省总人口的集聚程度,借鉴刘睿文等[19]在研究中的做法,采用地区人口总数占地区土地面积与全国人口总数占全国土地面积的比值衡量,具体的计算公式如下:

(2)

其中,Pm表示云南省内不同州市年末总人口数,Am表示该州市土地面积,popi表示该州市的人口集聚程度,Pn和An分别表示云南省全省年末人口数及全省土地面积.

产业结构升级指标为ins,本文借鉴车维汉和王茜[20]在研究中使用的计算方法,采用第一、二、三产业占GDP总量比值的加权重表示,具体的计算公式如下:

(3)

其中,Yk表示三大产业分别占GDP总量的比重,ins越大,表明该地区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越高.

本文采用1999—2019年云南省16个州市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人口集聚、产业结构升级及经济增长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云南省统计年鉴》及《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各个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描述性统计结果

2 实证分析

2.1 面板单位根检验

在进行实证分析前,为避免各个变量在检验过程中可能“伪回归”现象,因此对本文使用的所有数据进行单位根检验,以保证数据的稳定性.本文采取了同质面板单位根检验中的LLC检验及异质面板单位根检验中的IPS检验,以保证检验结果的可靠性,具体的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变量pop均通过了LLC检验及IPS检验,变量ins未能通过LLC检验及IPS检验,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变量ln gdp均通过了LLC检验及IPS检验.对三个变量均做一阶差分处理后,变量d pop、d ins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均通过了LLC检验及IPS检验,变量d ln gdp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均通过了LLC检验及IPS检验.基于此,经过一阶差分处理后的三个变量满足平稳性要求,本文选择d pop、d ins、d ln gdp构建PVAR模型.

表2 变量单位根检验

2.2 最佳滞后期选择

在进行PVAR分析之前,需要确定模型的滞后阶数,根据AIC、BIC、HQIC最小值原则,采取少数服从多数的标准,确定PVAR模型的最佳滞后阶数为1阶.滞后阶数的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滞后阶数检验结果

2.3 PVAR模型估计

PVAR模型将内生变量的滞后项作为估计过程中的工具变量,采用系统GMM方法降低模型内生性对结果的影响,通过均值差分法(Helmert)消除模型中变量的时间效应及个体效应,最优滞后阶数为1阶.h_dpop、h_dins、h_dgdp分别为经过Helmert转换后的变量,L.h_dpop、L.h_dpop、L.h_dgdp分别为各个变量的一阶滞后.b_GMM与t_GMM分别表示估计系数,t统计量.估计结果如表4所示.

结果显示,以人口集聚为被解释变量时,其本身一阶滞后有显著负面影响,显著性水平为1%,产业结构升级滞后一阶与经济增长滞后一阶对人口集聚的影响均不显著,但影响系数均为正.以产业结构升级为被解释变量时,其本身一阶滞后项、人口集聚一阶滞后均无显著影响,但影响系数均为负,经济增长一阶滞后对其有显著负面影响,显著性水平为10%.以经济增长为被解释变量时,其本身一阶滞后及人口集聚一阶滞后对其均无显著影响,影响系数为正,产业结构升级一阶滞后对其无显著影响,但影响系数为负.

表4 PVAR模型估计结果

2.4 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脉冲响应函数图(图1)充分显示了当某个变量面对某种冲击,所造成的影响程度.每个小图中间的实线为脉冲响应函数的估计曲线,实线上下的两条虚线分别表示95%、5%的置信区间,横轴表示这一冲击的滞后期数,纵轴表示这一冲击产生的影响程度大小.本文通过蒙特卡洛(Monte-Carlo)模拟500次,滞后期数30期来检验三者之间的动态关系,各个变量在经过6期的脉冲响应冲击后均表现出收敛趋势,表明本文所构建的PVAR模型稳健性较好.

图1中第一行从左到右依次为d pop、d ins、d ln gdp对d pop冲击的响应程度.人口集聚在面对自身冲击时,在第1期会产生一个较大的负面响应,在第2期会转变为正面的响应,第3期中转变为负面响应,随后逐渐趋向于0,累计的效应为负,表明人口集聚会抑制后续的人口集聚.可能的原因在于在基础建设及配套措施不发达的地区推进人口集聚可能会适得其反,城乡居民在选择居住地时,例如交通、医疗及教育等资源的配置情况会是大部分人考虑较多的相关因素,若相关设施建设及资源配置不到位,且无法支撑一定数量的人口在该地区日常的生活,会对该地区持续推进人口集聚产生抑制作用.人口集聚面对产业结构升级冲击的响应程度较为平稳,表明产业结构升级对人口集聚的影响程度较低.人口集聚面对经济增长冲击的响应在第1期表现为正,随后在第2期转为负,在第3期又转为正,累计的效应为正,表明经济增长有利于人口集聚.

图1第二行从左到右依次为d pop、d ins、d ln gdp对d ins冲击的响应程度.产业结构升级面对人口集聚冲击时,在第1期接近于0,在第2期转为负面响应,在第3期中表现为接近于0,随后逐渐趋近于0,表明人口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程度较低,累计总效应为负.产业结构升级在面对自身冲击时,第1期表现为负面响应,在第2期中表现为正面响应,第3期及之后逐渐趋近于0,累计的效应为负.产业结构升级面对经济增长的冲击在第1期表现为负面响应,第2期中接近于0,第3期中表现为略小于0的负面响应,累计的效应为负,表明经济增长会抑制产业结构升级.

图1第三行从左到右依次为d pop、d ins、d ln gdp对d ln gdp冲击的响应程度.经济增长面对人口集聚冲击时,第1期表现为正面的响应,第2期表现为略低于0的负面响应,随后逐渐趋向于0,累计的总效应为正,表明人口集聚会促进该地区经济增长.经济增长面对产业结构升级冲击时,第1期表现为略低于0的负面响应,随后逐渐趋近于0,表明产业结构升级对经济增长表现为抑制作用.经济增长在面对自身冲击时,在第1期表现为正面响应,随后逐渐降低并趋近于0,但始终保持在0之上,表明经济增长对自身的影响具有持续性.

图1 脉冲响应函数图

2.5 方差分解

通过对各变量对其他变量贡献程度的大小可以判断这一变量的重要程度.在进行脉冲响应分析的同时,还得出了方差分解的结果,本文设置的分析期数为30期.具体结果如表5所示:

表5中第10期、20期和30期的方差分解结果基本一致,d pop、d ins、d ln gdp对自身的影响程度相较于其余变量具有明显的差距,表明各个变量对自身发展具有强有力的推动作用.其中,人口集聚对自身的影响程度最深,达到98.7%,产业结构升级、经济增长对人口集聚的影响程度分别只有0.4%、0.9%.经济增长对自身的影响程度略低于人口集聚,达到93.4%,产业结构升级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为6.2%,人口集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极低,仅有0.4%.产业结构升级对自身的影响程度在三者之间最低,为75.1%,经济增长对产业结构的影响程度为24.4%,人口集聚对产业结构的影响程度极低,仅为0.5%.经济增长是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因素,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程度小于其自身的冲击.

从方差分解结果来看,影响人口集聚的主要因素来源于自身的冲击,表明人口集聚是不可阻挡的趋势,其他因素对其影响程度极低,如何科学推进地区人口集聚、优化人口流动趋势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表5 方差分解结果

3 结论及建议

本文采用云南省州市1999—2019年的面板数据,利用PVAR模型对人口集聚、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第一,人口集聚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相互促进的影响关系,且影响程度相当.经济增长对人口集聚的作用呈现出先促进后抑制的状态,总体上表现为促进作用.人口集聚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在前期较为显著,经过一段时间后促进作用逐渐变弱.

第二,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相互抑制的关系,但经济增长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抑制效应大于自身受到产业结构升级的抑制效应.经济增长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抑制作用呈“倒U型”,前期的作用相对显著.

第三,人口集聚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存在单向的互动关系.人口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较低的负面影响,经过一段时间后,人口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冲击产生的抑制作用会渐渐消失.

根据上述结论,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积极推动人口集聚,迎合城市群发展规划.以城市群为主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积极带动边疆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及高原山地地区跨越式发展.在保障人口区域均衡发展的基础上,优化各州市人口布局,引导超载区域人口有序转移,一方面要加快人口向重点开发区域聚集,积极推动新型城镇化,另一方面要防止人口在生态涵养区域过度集聚.提升城市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水平,壮大城市综合实力,提高人口集聚能力.

第二,以经济增长为主要出发点,优化产业结构.发挥好中心城市及区域副中心城市在提高经济水平与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两型三化”为核心,以产业集群化、产城一体化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着重提高创新创业能力,优化产业结构,以促进经济总量的快速提升,推进产业绿色化、信息化、高端化转型发展.加强统筹协调和政策引导,共建产业协同合作平台,构建有重点、分层次的可持续发展产业分工体系,促进各级城镇产业适度协同发展,建设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群.优化产业布局,推动人才、技术、资本等有效集聚和供给,培育产业发展新动能,成为引领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

猜你喜欢
产业结构面板人口
《世界人口日》
人口转型为何在加速 精读
面板灯设计开发与应用
MasterCAM在面板类零件造型及加工中的应用
整车、动力电池产业结构将调整
人口最少的国家
1723 万人,我国人口数据下滑引关注
Photoshop CC图库面板的正确打开方法
产业结构变迁影响因素的统计考察
基于产业结构对接的人力资源培养实践与思考——以湖南省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