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超长结构后浇带的施工技术

2022-12-13 08:02易海珊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22年31期
关键词:后浇带模板工程施工

易海珊

中国水利水电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湖南 长沙 410199

现阶段,我国建筑事业的整体发展层次不断提升,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对于各种先进的施工技术方法应用程度越来越高,其中后浇带施工技术是建筑工程施工中比较常用的技术方法,通过后浇带施工可以有效降低建筑基础沉降差异,同时控制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产生的变形量,同时还可以有效缓解混凝土,因为温度应力所产生的影响,提高整个建筑工程的结构安全性和稳定性。相比于普通的后浇带施工技术,超长结构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一些大型建筑工程施工当中,由于施工技术要求以及施工条件因素的影响,需要对超长结构后浇带进行合理应用,如果在施工过程中对于超长结构后浇带的施工技术使用不当,会造成整个建筑体的基础结构稳定性下降,严重的情况下会产生建筑结构裂缝等安全隐患问题。因此,需要对超长结构后浇带施工技术内容,以及关键性的施工工艺进行全面把握,有效做好每一个施工环节的控制工作,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效果。

1 后浇带施工技术及其主要作用分析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为了有效防止建筑混凝土结构产生比较严重的收缩变形,以及基础产生不均匀沉降情况造成的严重裂缝问题,通常情况下,需要根据建筑工程的实际施工要求以及工程施工安全标准,对施工缝构造进行有效设置,这种施工缝也被称之为后浇带结构。通过设置出后浇带可以将整个建筑体结构划分成多个不同的组成部分,其中一些超长结构后浇带在整个浇筑施工面积,以及整体的施工作业量相对较大,并且在施工过程中如果施工技术使用不当,很有可能会出现比较严重的裂缝情况。因此,要求工程施工人员必须要具有足够的专业技能以及丰富的工程施工经验,发挥出超长结构后浇带的施工技术优势,提高建筑主体结构的稳定性。

1.1 超长后浇带设置工作要点分析

首先,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当中,对于超长后浇带的设置工作非常关键,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需要有效做好前期的相关参数计算以及施工距离控制工作,有效保证超长结构后浇带的整体施工效果。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当中,对于超长后浇带结构的设计需要引起工程施工人员的充分重视,不断引进更加先进的后浇带施工技术方法,保证在一些高温和低温环境下,对后浇带的施工质量产生的影响降到最低,避免混凝土结构出现坍塌和严重的开裂情况。因此,在进行后浇带的设置工作当中,需要有效考虑到整个建筑体的结构部分情况,结合实际施工量以及施工工艺条件,对后浇带结构进行合理设置。通常情况下,为了有效保证后浇带的整体施工质量和效果,后浇带的设置宽度通常需要控制在70~100cm之间,同时相邻后浇带之间的间距大小需要控制在20~30m之间。不但如此,对于一些超长结构后浇带,通常情况下施工工艺主要采用的是凹型缝、凸形缝、平直缝以及阶梯缝等施工技术方法,在实际施工当中必须要结合实际施工条件以及工程施工技术方案,合理选择后浇带施工技术方法,有效保证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和稳定性[1]。

1.2 后浇带的主要作用

在后浇带施工过程中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程度相对较大,比如,外部温度湿度、养护时间以及空气环境等,如果温度过低或者是养护湿度不足,很容易造成混凝土的成型强度下降,或者是造成混凝土无法完全成型等问题,对整个建筑工程的生活质量会造成比较严重的影响。由于混凝土在浇筑施工过程中会产生水化放热情况,因此必须要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对外部环境温度进行有效控制,如果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内外温度差过大,会造成整个混凝土成型之后产生裂缝情况。通过后浇带的设置,主要的功能在于可以避免混凝土成型之后产生严重的裂缝情况,尽管很多地区昼夜温差相对较大,混凝土的施工质量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通过使用后浇带结构可以有效防止出现收缩缝,但是其中需要充分注意,在混凝土浇筑施工之前需要预留一定宽度缝隙,抵御热胀冷缩所产生的影响。在混凝土浇筑施工当中需要有效记录混凝土材料的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要保证后浇带的垂直施工方的成型效果和质量,避免对后续建筑主体结构的稳定性造成不良影响。

2 建筑工程超长结构后浇带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2.1 合理配备混凝土施工材料

在混凝土材料配备工作之前,需要根据项目工程建设施工进行配置,在混凝土搅拌工作过程中,需要充分保证混凝土材料配备的精确性。在此工作当中工作时间不能少于2min,需要充分保证各种施工材料之间可以充分混合与搅拌均匀,如果混凝土材料搅拌工作不均匀,会产生更多施工质量病害情况。首先,产生的问题表现在后浇带施工质量问题,在混凝土材料充分搅拌完成之后需要保证搅拌完成之后,混凝土材料在60min范围之内进行使用,避免出现材料水分大量流失情况。在混凝土浇筑工作当中需要有效保证混凝土材料振捣充分,可以全面提高混凝土施工质量,防止应对混凝土材料密度不同而产生比较严重的质量问题。

2.2 模板支撑施工工艺要点

在超长结构后浇带施工正式开始之前,需要对后浇带的施工位置使用模板进行支撑处理,需要根据工程施工技术方案,对后浇带的施工区域进行合理划分,并且需要对混凝土的浇筑施工位置进行确认,有效保证模板施工质量和效果。针对模板框架支撑施工技术的应用,需要基于工程的实际施工条件进行分析,要保证模板支撑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模板施工完成之后再进行后续的钢筋混凝土等环节施工[2]。如图2所示。

2.3 钢筋施工工艺要点

在超长结构后浇带施工过程中,钢筋施工是其中非常关键的施工技术环节,因此要求工程施工人员需要对钢筋施工技术方法进行合理使用,有效保证整个后浇带的施工质量,提高建筑体的结构安全性。在实际施工中工程施工单位需要对施工图纸当中的内容进行确认,要求施工人员按照标准的施工技术方案进行钢筋绑扎,钢筋绑扎完成之后需要进行加固处理,防止钢筋模板支撑和浇筑施工过程中产生偏离情况,避免后浇带结构产生移动。不但如此,工程施工单位和相关施工人员需要对钢筋绑扎施工质量情况进行实时性检查,避免出现错绑或者漏绑等情况,从根本上解决钢筋施工技术难点问题,保证超长结构后浇带的整体施工效果。

2.4 后浇带施工缝处理工艺技术

通常情况下,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超长结构后浇带施工在混凝土浇筑工作完成之后,大概经过30天左右的时间,可以对后浇带的模板和底梁板位置进行拆除处理。在此工作过程中需要保证模板和底梁板完全拆除之后,整个后浇带结构保持完好无损,同时在模板拆除工作过程中需要有效防止楼板产生严重的变形问题。在后浇带混凝土浇筑施工之前,需要对各项准备工作进行全面落实,通过使用木板对表面进行覆盖处理,避免后浇带两侧区域的边缘混凝土材料产生严重的损坏情况。对于后浇带模板的施工质量需要进行全面检查,要保证后浇带混凝土浇筑施工高度和产生裂缝位置的高度处于持平状态,对于裂缝问题控制工作,如果发现裂缝问题比较严重需要及时进行处理。首先,可以通过使用铁钻将裂缝的位置边缘进行处理,同时做好缝隙内部的残渣清理工作,然后可以将缝隙改成垂直形态。在处理工作中需要充分注意对于裂缝进行处理过程中,需要将大量的废弃物进行彻底清理,其中包含泥浆和其他杂物等,需要将周围的废弃物进行彻底清除之后,可以有效防止钢筋材料受到侵蚀等情况,确保整个后浇带的使用性能,提高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3]。

2.5 后浇带成型施工

在模板材料施工完成之后,需要使用混凝土材料展开规范化的浇筑施工,在混凝土浇筑工作过程中需要有效防止混凝土材料,对模板形成严重的污染情况,在完成后浇带两侧区域混凝土浇筑工作之后需要及时进行后续的养护处理工作。通常情况下,混凝土的养护工作时间需要超过14天以上,防水混凝土的养护工作时间不能少于28天,在正式拆除模板之前,需要对项目工程施工混凝土参数情况进行准确计算和分析,有效判断是否符合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标准,对模板的拆除工作时间进行确认,模板拆除的时间不能过早也不能过晚,需要先拆除侧向模板然后再拆除底部模板。在该施工过程中需要将施工力度进行严格控制,有效防止混凝土模板材料出现粘接情况,避免混凝土施工作过程中产生质量问题,在拆除工作完成之后需要仔细观察后浇带的成型工作效果,确认工程施工情况,要保证两侧区域混凝土断面保证充分,对其不存在蜂窝麻面情况,不存在局部掉落情况。在发现后浇带施工存在问题的情况下,需要通过使用泥浆材料在表面进行涂抹进行修复,避免对混凝土结构稳定性造成不良影响[4]。

2.6 后浇带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要点

在针对超长构造后浇带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需要有效避免混凝土浇筑施工中出现泥浆大量流失情况,因此在实际施工当中通常会使用分层浇筑施工技术方法,在针对混凝土材料进行振捣处理工作中,需要对以下几个方面问题加以重视:第一,需要对混凝土材料进行充分振捣处理,要保证混凝土完全振捣密实之后再进行使用;第二,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需要根据后浇带的施工技术要求,对混凝土浇筑施工总量进行有效判断,同时通过混凝土收缩参数作为参照,保证混凝土的整体浇筑施工质量。第三,在后浇带混凝土浇筑施工中需要有效保证施工区域的施工缝处于湿润状态,同时需要保证湿润状态时间至少达到一天以上。第四,在建筑的地下室外墙部分或者基础底板位置,需要设置钢板止水带,止水带安装施工过程中,需要保证和后浇带的侧面混凝土面之间形成贴合,止水带需要对板底厚度进行有效控制,并且需要沿着施工方向进行连续性布设,要避免出现完全断开或者是遗漏等情况,避免止水带产生接头问题。第五,混凝土浇筑工作完成之后,需要对后浇带的施工位置使用压力水进行彻底冲洗,同时可以通过采取人工凿锚处理方法保证表面充分平整,混凝土浇筑工作完成3~6h之后,需要进行压力水冲洗处理,有效保证后浇带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如图3所示。

在后浇带项目工程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混凝土材料等级相对较高,可以在其中加入一定量的膨胀剂,并且有效借助这一工作方法进行混凝土收缩控制,然后根据后浇带的实际施工要求展开正式浇筑施工。当后浇带的浇筑施工速度小于500mm的情况下,则可以进行一次性浇筑施工,当施工厚度超过这一工作范围的情况下,则可以通过使用分层浇筑施工方法来进行处理,有效保证项目工程施工效果和稳定性[5]。后浇带施工所使用的混凝土强度等级,需要高于原混凝土一个等级,同时需要在其中适当的加入UEA膨胀剂材料,将其制作成无数多混凝土材料,根据后浇带的设计工作参数情况。在具体的浇筑工作当中,当后浇带混凝土材料的实际厚度达到200mm之后,则需要插入振捣棒,对混凝土材料进行充分振捣和密实处理后,浇带浇筑施工完成之后需要进行一段时间的养护工作,必须要保证混凝土材料的实际强度达到标准的设计强度之后,才可以进行后续的模板拆除工作。

2.7 混凝土养护和后续拆模工作

由于混凝土浇筑施工完成之后,和旧混凝土材料的连接位置经常容易产生裂缝问题的影响,建筑工程项目基础结构的稳定性会受到一定的干扰,为了有效保证后浇带和房屋建筑工程项目主体混凝土材料之间可以形成充分融合,工程施工单位必须要充分重视混凝土材料的养护处理工作,在完成混凝土后浇带施工之后,必须要充分做好后续的养护管理工作,避免后浇带混凝土产生比较严重的收缩变形情况,影响到工程的整体施工效果。当外部环境温度出现明显下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铺设草垫或者是覆盖薄膜的方式在表面进行覆盖处理,可以有效防止混凝土受到外部温度的影响而产生裂缝等病害情况,通过必要的养护处理工作可以避免混凝土材料内部的水分大量凝结,提高混凝土构件的成型质量,当温度较高的条件下可以进行适当的洒水处理,有效防止混凝土材料在较短的时间范围内产生大量水分流失等情况[6]。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超长后浇带施工技术是其中非常重要的施工技术环节,必须要引起工程施工单位的高度重视,要求施工人员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施工专业技能,结合建筑工程的实际施工条件和环境,在实际施工当中对后浇带的施工位置以及施工技术要点进行全面把控,充分发挥出后浇带的功能和作用,提高建筑体的整体结构安全性和稳定性,进而可以实现工程建设单位的更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猜你喜欢
后浇带模板工程施工
高层建筑中铝模板系统组成与应用
基于后浇带的建筑施工技术研究
铝模板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模式创新研究
特高大模板支撑方案的优选研究
采暖工程施工常见问题探究
基于后浇带的建筑施工技术研究
基于后浇带的建筑施工技术研究
探讨自来水管道工程施工的通病与防治
Inventors and Inven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