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作品的“挪用”
——以“艺术史狂想曲”露西·斯帕罗个展为例

2022-12-14 14:44王意涵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9期
关键词:毛毡帕罗经典作品

王意涵,王 锐

(广西艺术学院,广西 南宁 530022)

“挪用”这一单词在现代英文的正式翻译用法为“appropriate”,单词在现代英文中的ap来自于拉丁语的ad,是给予的意思;propriate意为个人在现实中拥有的某物。单从其字面上的意思来看,挪用就是将现实生活及历史中已有的东西通过一种适当的方式挪用使其成为属于自己的东西。在现代艺术作品创作中挪用是有着重要意义的语言,具体指艺术形态的构成、处理方法以及创作的策略。其作为目前当代艺术创作的策略,经过了仿照、引用、改写、改编、解构、重组、引深等多种方式重新进行了创作。通过对“艺术史狂想曲”露西·斯帕罗个展的深入分析,有利于更加多角度地深入反映和表现出现今当代艺术以不同表现方式的挪用和模仿,也拓展了现今当代艺术的多元化发展指向。

一、艺术中的“挪用”

(一)关于“挪用”

从英文词源的基本含义角度我们来理解“挪用”,其英文词源“appropriation”在中文中有两种基本含义,其一是借用、占用之意;其二是表述为将现有的某物艺术作品视为自己所使用或拥有的意思。不难看出,艺术中的“挪用”是指在艺术创作的整个过程中充分使用了现有的著作作品,通过进行模仿、引用、改写、改编、解构、重组、引深等多种创作方式进行艺术创作的一个活动。具体来说就是选择自然界亦或是其余目前存在的艺术作品之中的色彩、图像以及材料等元素,或者借鉴他人的创作思维、内容以及题材等,将挪用视作为中介,在创作过程中联系所存在的事物、图像等等。它是融入新艺术语境的一种艺术现象;在某人或其他组织出于开展艺术创作的目的,利用过去已有的艺术图片样式或其他现成品,对其进行积极、主动、怀有自身目的的挪用并重构出一种艺术作品使其具有全新的意义。

(二)露西·斯帕罗的“挪用”

露西·斯帕罗,生于1986年,目前工作生活于英国。此次“艺术史狂想曲”露西·斯帕罗个展于北京木木美术馆举办,是露西·斯帕罗在亚洲的首个展览项目。

在这次艺术展中,她利用其最喜欢并且最拿手的手工毛毡为主要原料制作作品,再创造了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经典和具有意义的70余件艺术作品,利用其较强的艺术张力和富有辨识度的创作演绎语言再次为大众所熟知的世界艺术史的经典作品赋予了另外一种艺术生命,以其自身对原先艺术经典的深刻了解和原作品的收藏机构所提供的关于原作品的主要历史背景以及这些创作原作品的艺术家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创作时所表达的思想和观念,在再度的创作演绎时充分表达了她自己对于这些经典作品的了解与诠释,挪用并重构出具有全新意义的作品。

二、对原作品的挪用与对比

(一)对《瑞鹤图》的挪用和整体对比

《瑞鹤图》原作为绢本,设色画。描绘了彩云缭绕的汴梁宣德门,是赵佶书画珍品中的在诗、书、画三方面都为上乘的作品。

《瑞鹤图》打破了常规花鸟画的构图方法,主要采取对称和均衡的构图法则处理画面的布局,让花鸟和风景相结合,使得画的整体结构极为精致。

在露西·斯帕罗所设计和创作的“毛毡”《瑞鹤图》在构图上挪用了原作品的主要构图手法,以毛毡为主要创作构图的材料,并且使用毛毡缝制的手法创作。在此次的创作中,露西·斯帕罗首次大胆尝试了用传统毛毡来勾勒和演绎在中国所独有的传统书法艺术和传统的中国画,这是一次大胆的探索和突破性的对书法和中国画的艺术尝试和艺术创作。她的艺术作品采用了类似于毛毡线状肌理的立体绘画形态,整个作品中平面的每个线条细看之下都是可以清晰地呈现一种波浪形,没有绝对平滑的一条线,具有一种体积感的线条和结构形式,使得其文字更加清晰,具有了一种触觉、感官上的刺激,可以使观者明确清晰地了解到文字整体的顺势走向。画面中的主体“鹤”的毛毡线的构图使这些有机的线条产生了强烈的视觉动态感。

(二)对《捣练图》的挪用与整体对比

《捣练图》的创作者是唐代最有名的擅于绘画仕女画家张萱。此图共刻画了12个人物形象,描绘了唐代城市妇女在捣练、理线、熨平、缝制劳动操作时的情景。

原《捣练图》作为唐朝的工笔仕女画,利用的色彩通常情况下并没有过多的自然色相,每种颜色的结构会伴随纯度的转变成为具有主观性的自然施彩应用策略。露西·斯帕罗挪用了这一色彩运用的方法,再次创作“毛毡”《捣练图》时所需要选用的自然色彩的结构和色相也极为简练,在对色彩的色相运用和选择上也充分挪用了原作品所用的自然色彩的结构和色相,但在对人物的服饰上色彩的明度和色彩饱和度上她却大胆地采用了比原作品所用色彩的明度和饱和度具有更高颜色的自然毛毡制作材料的方法进行了创作,使得再次创作的人物在作品中所体现的色彩视觉感有非常强烈的自然色彩运用差异,带给了观赏者以强烈、生动的色彩视觉感受体验。露西·斯帕罗以简单、纯正、鲜艳、华丽的绘画色彩重新地描绘了在唐代社会生活中随处可见的“贵而美之”的仕女形象,以色彩的强烈对比构成独特的既具有唐代艺术文化又具有当代艺术特色的艺术表现形式,不仅极大地增强了艺术色彩整体的富有美感的视觉魅力,而且充分表现和突出了其对于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绘画色彩的深刻理解。

三、本次展览展陈的设计

“艺术史狂想曲”露西·斯帕罗个展的整体的展线和脉络以世界艺术史为时间的依托,自史前时期岩洞壁画艺术,再到文艺复兴古典壁画艺术,最后为现代艺术大师的作品,对于展出艺术作品的布置和摆放都做出了独特设计。此次美术馆展览整个展厅的布置采用的是大面积的色彩拼接艺术设计,在整个美术馆的展线中每一个立面的墙壁都覆盖了一层颜色鲜艳的毛毡布,艺术家创作和展出的艺术作品都以“毛毡”为主要装饰材料,致力于把整个展厅的空间打造成为一个以“毛毡”这种材料作品为主要艺术元素所构成的独特艺术世界,给予了观众沉浸式的视觉和感受,制造了恰到好处的展览环境和氛围。这一系列展览设计的想法具有十分大胆的艺术想象力,体现了此次展览具有的独特性。木木美术馆作为展览场所,其展厅为20世纪60年代包豪斯风格的建筑所改造建成,特别适用于当代多样化艺术作品的综合集中展示。

四、结语

此次“艺术史狂想曲”露西·斯帕罗个展通过对原来经典作品的“挪用”,用一种全新的方式展现了艺术史中的经典作品。基于原作的挪用的创作方式是当代艺术创作的重要手段之一。

虽然此次展览在对观众传达理念上和深度上有所欠缺,但露西·斯帕罗其在对于绘画艺术史中的经典作品的“挪用”,对经典作品的时代背景、艺术家的创作艺术初衷和所需要采用的艺术构图、色彩的表达可以看出是做了详细的分析了解。在露西·斯帕罗再次演绎创作的过程中,她找寻到了其个人的对世界艺术史中经典的了解、想法与对艺术史创作中的对经典作品及其创作者的创作观念两点之间合适的节点,这个合适的节点应该是把其所创作的经典或者具有一定当代艺术性质的艺术作品介入到当代世界艺术史中的经典创作过程中的一种艺术巧思与处置。因此即便当代艺术极为流行现实观念、影像、新媒体等等,然而我们依旧需要以敬畏的态度来面对这些经久于世的经典作品,细致地剖析这些经典作品,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使这些被挪用的经典作品能够拥有更长的艺术生命力。

猜你喜欢
毛毡帕罗经典作品
帕罗特只争朝夕
吉尔吉斯斯坦总理 要贪官还钱
NUANCES系列:可持续毛毡
試述梵高经典作品
为什么读经典
“萌神”毛毡小动物
超萌的毛毡章鱼
父亲的舍弃
浅析儒家经典作品中的合作学习思想
共鸣经典 感应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