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年农业农村部政策解读和对肉牛、肉羊养殖的一点启发

2022-12-14 02:55樊凤娇李军燕阿荣郭宇毕力格陈广林谷玉康茂有
中国动物保健 2022年11期
关键词:肉羊肉牛牛肉

樊凤娇,李军燕,阿荣,郭宇,毕力格,陈广林,谷玉,康茂有

(1.内蒙古自治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呼和浩特 010000;2.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 呼和浩特 010031)

2022 年初,按照单位安排有幸参加了由农业农村部党组组织、人事司主办、农干院承办的为期一个月的冬训学习,此次学习邀请了农业农村部机关司局领导系统讲解了农业农村部政策、部署安排。同时有机会直面政策制定者,答疑解问,辅导业务,帮助大家吃透精神实质,落实部署安排,更好地从讲政治的高度看三农,抓三农,学以致用,全面提升个人综合素质水平,全力以赴贯彻落实中央三农决策部署的实际行动力,为下一步具体工作提供了理论导向。体会了丰富的课程内容,感受颇深,下面就此次学习,谈一些解读和启发。

1 我国当前畜牧业发展现状

畜牧业是关系民生的重要产业,中国人的饮食结构和饮食习惯中,肉蛋奶是百姓的“菜篮子”,是餐桌上的重要品种。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年来随着规模化养殖业的发展,我国各类养殖总体生产规模稳步提升,畜牧业总体生产能力有了大幅提高,品种优质率有效改善,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1]。据中国畜牧业统计年鉴显示,从1996—2020 年,我国肉类总产量从4,584.0 万t 增长至7,748.4万t(图1),增加了1.7 倍;禽蛋产量从1,965.2 万t 增长至3,467.8万t,增加了1.76 倍(图2);牛奶产量从735.8 万t 提高至3,529.6万t,增加了4.8 倍(图3)[2]。从主要畜产品的结构来看,肉类市场“一猪独大”的情况正在逐年改善,牛肉、羊肉、禽蛋及奶类的需求比例逐年提升。同时畜牧业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经济社会发展、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指数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中西部省区如内蒙古、新疆等养殖大省又多以肉牛、肉羊(内蒙古2020 年牛羊肉产量占肉类产品的66.90%,新疆2020 年牛羊肉产量占肉类产品的58.15%)为主打品种,发展特色养殖,对促进贫困群众脱贫增收如期实现脱贫摘帽,发挥了重要作用。

图1 中国肉类产量随年份变化趋势(1996-2020 年)

图2 中国禽蛋产量随年份变化趋势(1996-2020 年)

图3 中国奶类产量随年份变化趋势(1996-2020 年)

2 肉牛、肉羊养殖存在的问题

我国畜牧业发展虽然获得了很大的进步,但也要清醒地看到,与农业发达国家相比较,差距还很大,我国肉牛肉羊产业生产周期长,生产水平低[3],在保障供给方面仍面临着较大的压力。同时近年来牛羊肉进口持续增加。由此也说明我国国产牛羊肉无论是质还是量,都还不能满足国内市场的消费需求。存在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缺乏优良种繁育体系

养殖技术落后,从业人员水平参差不齐,在肉牛肉羊系统养殖方面,没有形成专门的肉牛肉羊品种和品系,缺乏持续的高价值增长收益。品牌建设能力弱,缺乏上下游产业链的带动力。肉牛肉羊养殖人员老龄化严重,后续人员补充难,人员青黄不接是养殖业难以维持的重要原因。

2.2 养殖水平低,规模化标准化程度低

从业人员大多没有科学的饲养方法,饲喂品种单一,同时中西部区如新疆、内蒙古、宁夏等地饲草料缺乏,肉牛肉羊养殖饲草料依赖进口,而进口饲草料成本高,极大地压低了养殖利润。同时肉牛肉羊规模化标准化程度低,肉牛肉羊标准化养殖示范创建场少,缺乏地方示范带动效应。

2.3 养殖投入大、周期长

土地批准难、环境污染问题突出、质优价廉的饲草料供应难等一系列问题,最终导致养殖成本一直降不下来,加上饲舍建设成本高、银行放贷难、利息高、额度小、周期短,资金短缺仍然是制约肉牛肉羊养殖产业发展的瓶颈。

2.4 养殖防灾减灾体系不健全,抗风险能力弱

养殖基础薄弱,受重大动物疫病和自然灾害影响大,肉牛肉羊生产的冬春季节死亡率高、存活率低、掉膘严重等问题较为突出。同时支持保障体系不健全、任何意外发生都可能导致养殖者巨大的损失。

3 对兽医工作者提出的要求

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畜禽产品供应安全保障能力是每一位兽医工作者的职责,从中央到地方,都应该注重把发展质量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率。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肉牛、肉羊产业的发展。2022 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要求要积极发展牛羊产业,国务院办公厅2021 年出台的《关于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20〕31 号)和农业农村部2021 年印发的《推进肉牛肉羊生产发展五年行动方案》,分别详细的介绍了从中央到地方,下一步如何谋划好推进落实的有关工作,明确了肉牛、肉羊产业发展的思路目标,细化了各项工作措施开展的着力点,对每一位兽医工作者都有着很好的指导意义。

1)转变工作思路,以牛羊肉的增产保证为目标,加快转变肉牛、肉羊的生产方式,多渠道增加牛羊肉的供给保障能力。加强学习、规范产地检疫和调运监管、加大牛羊养殖标准化示范力度,建设示范场,发挥示范带动效应。总结不同地区肉牛肉羊规模化养殖模式,加以推广应用。

2)调整布局,淘汰过剩低效产能,优化布局,推动向主产区倾斜,加快推进肉牛肉羊集中屠宰管理,规范肉牛屠宰检疫和肉品品质检验,加强产加销衔接,强化市场肉品经营质量安全监管,动物检疫合格证和肉品品质检验合格证制度,严厉打击各种违法行为,推动互联网+与畜牧业生产经营主体的深度融合,构建多元化的产品流通网络。

3)加快突破重大疫病防控等制约瓶颈,提高创新能力,发挥畜牧兽医技术推广机构、行业协会和国家产业技术体系优势,开展技能服务型人才培训,提升基层技术推广骨干服务能力。

4 下一步工作的启发

1)发展基层防疫力量。目前动物防疫责任不平衡,生物安全保障能力不充分。加强生产经营者的动物疫病防控意识和报告疫情的习惯,提高自主的检验检测能力,改变政府大包大揽管防疫的局面。充分发挥乡镇兽医站的防疫作用,建立起小农户养殖和现代畜牧业有机衔接[4]。

2)加强良种繁育工作。深入实施肉牛肉羊遗传改良计划,遴选一批国家肉牛、肉羊核心育种场,完善生产性能测定配套设施设备,持续推进引进品种本土化,培育专门化肉用新品种[5]。加强地方品种保护、选育和利用,建设一批国家级和省级保种场、保护区。实施牧区畜牧良种补贴项目,对农牧民购买优良肉牛冻精、良种公羊和公牦牛给予适当补贴,加快牛羊品种改良进程。

3)持续抓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对于口蹄疫、小反刍兽疫、布鲁氏菌病、结核病、结节性皮肤病等危害牛羊健康的动物疫病和人畜共患病[5]:①加强疫情监测排查,根据全国动物疫病监测方案和自治区疫情监测方案的要求,认真部署肉牛肉羊规模养殖场和高风险区域全覆盖入场采样监测。做好防控的形势分析和研判,为下一步工作提供真实详尽的数据资料。加快推进种畜场主要垂直传播疫病的监测净化,从源头控制动物疫病风险,实施固定的防治计划,加强外来动物疫病监测;②加大监测排查和流调力度,落实和完善免疫、扑杀及无害化处理机制,鼓励开展疫苗研发;③建设一批动物疫病净化场、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和无疫小区;④做好应急响应。根据最新的疫情应急实施方案要求操作。

4)加强部门协作,推进监测监管的一体化。创新工作方式,为将要建立的全国监测监管一体化平台提供数据支撑,同时利用好一体化平台的数据和资源做好统筹工作,为工作开展便利。

此次学习收获颇丰,身处动物防疫工作岗位,未来将继续学习,找准三农工作的坐标方位、中心工作重心,对标对表,系统谋划,奋发进取,以全新姿态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猜你喜欢
肉羊肉牛牛肉
冬季肉牛咋喂精料
冬春如何提高肉牛采食量
肉牛口炎咋防治
提高肉羊繁殖率的综合性技术措施
酸汤牛肉里的爱
肉羊养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肉羊体尺测量 用上“智慧眼”
寻味牛肉
青贮饲料在肉牛养殖中的使用
牛肉怎么做,好吃又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