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设计艺术类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

2022-12-16 00:08孙钦科张蕾
西部皮革 2022年16期
关键词:艺术类应用型软件

孙钦科,张蕾

(青岛滨海学院,山东 青岛 266555)

1 应用型本科设计艺术类专业概述

应用型本科教育,是以本科教育为主,以应用型专业教育为基础,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高等教育。

由于设计艺术是一门以创新为核心特征的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因此,应用型本科设计艺术类教育,是指围绕国家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升级、创新驱动发展等战略,紧密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培养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高素质、创新型、应用型设计人才。应用型本科设计艺术类专业的核心特征是校企深度融合,即学校与企业共同培养符合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求的高层次设计应用型人才。

2 应用型本科设计艺术类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

2.1 专业认知与市场真实需求脱轨

当前我国应用型本科设计艺术教育取得长足发展,如2018开始招生的深圳技术大学工业设计专业实行学校导师和企业专家共同培养制,近几年该校学生培养质量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口碑。但由于师资队伍、硬件设施、社会资源等方面的原因,当前我国应用型本科设计艺术类人才培养水平层次不齐。

调研发现,国内诸多应用型本科高校设计艺术类专业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会明确指出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紧密结合国家政策、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热点等。但经过几年专业培养后,大多数应用型本科高校设计艺术类毕业生在实际求职或创业过程中普遍会发现自己学的专业知识(技能)往往与市场真实需求不相符。

从认识学的角度看,导致这种学生“学”与企业“用”之间脱节的根源是专业师生专业认知不够完善,很多应用型高校专业教师都是应届毕业后直接从事设计教育工作,由于缺乏行业设计经验,导致设计评价标准不够客观,设计认知普遍滞后,甚至与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背离的。专业认识是过时的,设计行动必然是滞后的,这样的人才培养结果必然不符合市场的真实需求。

2.2 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够完善

调研发现,国内顶尖的设计艺术类高校普遍把系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本科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但对于一些应用型本科院校设计艺术类专业,其教学模式仍以“填鸭式”教育为主,即采用“教师讲授+学生听讲”的传统授课方式。该模式虽然能让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获得较多的理论知识,但是学习的过程往往是被动接受,缺乏对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这种教学模式很难彻底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习兴趣[1]。

由于授课教师大多缺少设计创新实践能力,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往往以理论案例教学为主,缺少针对性创新实践项目的系统支撑,从而导致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碎片化。

另外,一些应用型高校教学管理制度过于传统,普遍存在不同学科之间融合缺乏灵活性、人才激励政策过于单一等问题,这些弊端会束缚专业师生的创新思维,抑制其创新实践能力。

2.3 设计实践能力亟需提高

现代设计源于科技革命和市场竞争,作为一门涉及技术、工程、美学、心理学、市场营销等范畴的交叉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应用性。结合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要求,设计实践能力理应作为应用型本科设计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1]。

但是由于基础课培养方式、专业课教学内容、专业课教学方法等原因,相比市场真实需求,当前我国大多数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的学生设计实践能力普遍偏弱。如大多设计艺术类专业的素描写生类课程、构成类课程普遍采用传统单一的教学方式,此类教学方法的优点是大学期间可进一步夯实学生的基本绘画技能,但缺点也很明显,基础课老师一般对各专业发展了解不够深入,导致基础课程教学与后续专业课程教学往往形成“断层”,即学生基础课学习内容无法有效用于专业技能提升。

再如部分专业对创意表现技能类课程(专业手绘、设计软件等课程)不够重视,导致大多数学生出现有创新想法,但创意表现不够完善的问题。由于大多专业课老师毕业后直接从事设计教育工作,软件运用比较基础,且大多与市场实际需求不符。导致其在专业软件教学中只能完成软件教学基础部分,并不能形成软件教学技能进阶;另外,由于各门专业软件课教学未能有效衔接形成体系,导致各软件教学的碎片化,以及学生不能高效运用各种软件进行创意表现等问题。

另外,由于大多专业老师缺乏行业设计经验,其专业综合类课程传授给学生的设计流程与设计方法普遍不够规范,在各行业以创新驱动发展为核心的今天,这种人才培养方式必然会造成学生“学”与企业“用”之间的脱节,很难满足企业生产和服务一线的真正需求。

因此,推动应用型本科设计艺术类相关专业教学转型发展迫在眉睫。各专业首先要从思想认识上进行革新,其次要从创新能力培养方法上进行突破,最终将各研究成果综合应用于提升学生设计实践技能,从而实现应用型本科设计艺术类专业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3 应用型本科设计艺术类教学存在问题的应对策略

结合近几年教学科研、设计实践经验,笔者认为要想切实解决以上应用型本科设计艺术类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各专业首先要形成动态专业认知,即专业认知必须与市场真实需求接轨,这要求专业师生不仅要积极学习各种前沿设计理论,还要积极参与各种企业设计项目或商业设计大赛,以拓展专业认知的广度和深度;其次各专业要对传统设计艺术类专业创新思维培养方法进行革新,专业知识领域内给予专业师生一定的容错环境,专业文化、课程教学、课题研究等需注重师生质疑思维和思辨能力的培养。让专业师生切实参与到各种设计创新活动实践中,拓展专业师生创新思维维度,提高其设计实践能力。

3.1 专业认知要与市场真实需求接轨

要想切实提高应用型本科设计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规格,满足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真实需求。各高校设计艺术类专业教学过程中专业认知不能是静止落后的,必须是动态更新的,且要与市场真实需求保持对立统一的关系,即市场需求变化了,专业认知必须随之调整。这需要各专业教师不仅要从理论知识层面准确理解各专业内涵外延,还要随时关注各行业设计需求的最新动态。设计艺术类专业教师不能只在讲台上“讲”设计,不能只在办公室里“研究”设计,必要时需结合各应用型高校教学管理制度深入各行业进行设计实践,如此才能真正及时全面了解各行业设计工作的实际需求[2]。

在诸多专业理论研究和设计实践的基础上,各专业教师将所学所思及时导入专业教学,保证学生接受最新的专业信息,必要时各专业还需定期邀请企业专家参与专业教学、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到校进行学术讲座等工作,让学生的专业认知更加全面。如此应用型本科设计艺术类专业才能让专业师生了解到市场对设计专业的最新要求,这样各专业培养的设计人才才更符合市场需求。此举也有利于专业及时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为学生“学”与市场“用”有机融合奠定认识基础。

3.2 增强对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设计作为一门创造性地为用户需求提供专业解决方案的实践活动,其核心要求就是创新能力。因此,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应成为应用型本科设计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结合近几年教学和科研实践,笔者认为设计艺术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可以从创新灵活的教学管理制度、提高各专业老师创新实践能力进行再培养提升[3]。

首选是教学管理层面,各应用型本科高校应对设计艺术类专业实施灵活、科学、专业的管理考核制度,积极出台相关政策制度,促进设计艺术类专业与其他学科(如新工科、新文科、新理科)专业有机融合;教学管理应遵从设计艺术发展规律,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应与国家、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无缝对接;如此,专业师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潜能才能获得充分释放。

其次是教学层面,专业教师无论教学还是科研都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不能只会教学科研不会设计实践,也不能只会设计实践而不进行教学科研,教学科研和设计实践应该做到辩证统一。教学中要科学、灵活、大胆地采用启发式教学理念,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设置和话题沟通要开放包容,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潜能。科学研究要统筹于专业教学和设计实践,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尽可能邀请学生参与科研项目,科研过程中得出的任何观点都要有事实依据、做到科学客观,以培养学生的思辨精神。此外,各专业老师应通过创业或驻岗实习等方式提升自身设计创新能力,并将设计创新实践经验灵活应用于专业教学,以此拓宽学生创新思维维度,提升学生设计创新能力。

3.3 提升学生的设计实践能力

调研发现,由于新冠疫情和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影响,规范设计能力是当前一线企业最迫切需求的专业能力。笔者认为提高应用型本科设计艺术类专业学生设计实践能力可以从专业基础课教学改革、专业创意表现类课程改革、专业综合实践类教学改革等维度实现。

首先,各专业需重视基础课创新性教学方法研究,应对素描写生、构成类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基础素描课授课内容不应该只讲授普适的素描绘画技巧,而应该在基本绘画技巧的基础上将教学内容与专业手绘课进行有机链接;平面构成、色彩构成也应该革新传统的教学方式,如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可与二维设计软件课程进行链接;立体构成可与三维设计软件课程进行链接,形成对学生系统化设计能力的培养。众多实践证明,通过专业基础课教学方法改革创新,可极大提高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和学习质量[4]。

其次,各专业尤其要注重创意表现类课程的教学创新,如专业手绘课程教学可与设计素描、专业写生、构成类课程等课程有机衔接,形成专业知识的横向、纵向链接,实现课程体系教学。关于设计软件类课程教学,有些高校将软件类课程教学整体外包给商业培训机构,这的确大大提高了软件类课程教学质量,但由于培训机构老师教学理念和校内专业老师教学理念差异较大,导致此种形式教学一定程度上“脱离”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因此,此种教学方式并不能根本上提升专学生软件表现技能。

实践证明,对软件课老师进行针对性较强的软件实操培训,各高校通过合理教学管理制度激励专业老师在企业设计岗进行实习,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法等可有效解决各专业软件教学“瓶颈”问题。任课教师通过培训、自学、设计实践等方式“吃透”软件重难点、复杂操作原理,合理组织学生课前进行线上软件基础学习,课中线下学习软件进阶操作,课后线上线下混合进行软件高阶操作。从而系统地提高软件课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创意表现技能[5]。

另外,各专业实践类课程应该持续推进教学改革,任课教师在专业综合实践类课程教学中应密切结合课程重难点知识、专业办学定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等导入针对性较强的设计大赛和企业项目,将课程考核内容和设计项目要求有机结合,可有效提升专业学生规范设计能力。

结语

要解决应用型本科高校设计艺术类专业转型发展问题,各相关高校教务管理制度必须更加客观、务实、开放、透明,教务管理不应该搞“一刀切”,必须遵循设计艺术类专业发展规律制定各项教务管理制度;各设计艺术类相关专业需做好专业认知和人才培养方案的动态更新,在课程体系顶层设计的基础上,将企业资源合理引入各专业教学,培养学生按照各行业标准进行规范设计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商业设计思维和创新性思维,如此才能切实提高各专业学生设计实践技能,才能提高各专业教学质量,提升应用型本科设计艺术类专业服务于国家、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猜你喜欢
艺术类应用型软件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禅宗软件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应用型高校混合式新型网络课堂教学改革
2020年艺术类招生采用我省统考(联考)成绩的院校名单(部分)
工业软件 自主创新
山西省年普通高校艺术类专业考试安排
2019年艺术类招生采用我省统考(联考)成绩的院校名单
2018年艺术类招生采用我省统考(联考)成绩的院校名单
即时通讯软件Whats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