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教育课程思政研究
——价值意蕴、逻辑体系与实施路径

2022-12-16 10:06李理
教育教学论坛 2022年42期
关键词:外语跨文化思政

李理

(三江学院 外国语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0)

2020年,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更是必备内容[1]。

外语教育开展课程思政具有天然优势。首先,语言代表着一个国家的文化,语言背后涉及文化价值观念的传递及国际话语权的掌控。全球化时代,外语是跨文化交际的重要工具,在国际合作、科技商务、文化交流方面,外语发挥着重要作用。首先,课程思政关系到民族文化保鲜保质的问题;外语专业思想政治教育更是关系到国家信息安全、文化竞争力的重要议题。其次,语言是思维的工具,语言训练可强化学生的思辨能力、比较思维及批判意识。外语教育具有工具性教育价值、人文性教育价值、国际性教育价值[2]。

一、课程思政在外语教育中的价值意蕴

(一)时代价值

全球经济一体化及环境危机、能源危机等问题,已将各个国家联成命运与共、休戚相关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从国际层面而言,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俄乌战争等巨变之下,外语类专业人才培养应符合民族与国家利益、胜任时代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球治理人才培养的系统论述确立了外语教育的根本目标和改革方向。课程思政赋予外语教育以重要的时代价值,培养具备参与全球治理能力和领导能力的国际化人才[3]。

从国家层面而言,我们正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交汇点上。改革开放以来,外语类人才流失严重,大量人才输出不啻为“为他人作嫁衣裳”。除了经济因素,价值观念的西化渗透是深层原因。唯有在课程思政指导下,外语教育才能完成历史使命承担历史责任,培养一大批扎根中华大地、具有全球视野与世界眼光的外语人才。

从个人层面而言,如何以构建中国梦为导向,实现个人的社会价值,避免迷失在多元文化及价值观的混乱之中,需要课程思政的精神指导与价值观的塑造。

综上所述,这三个层面的时代背景,决定了课程思政融入外语教育中的时代紧迫性与必要性。

(二)国家安全价值

信息全球化背景下,信息安全与文化安全在国家安全中的重要性逐步上升。信息安全指在从事对外传播活动过程中,不得泄露国家机密与重要信息。外语类人才中发生的间谍罪就是值得警惕的反面教材。外语类人才日后将从事外事、外贸等工作,如果没有坚定的信念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支撑,容易迷失自我甚至发生思想质变。以课程思政作为外语专业课程体系的精神链,能够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予以正确的引导,促使大学生自发地爱国、自觉地抵制不良思想倾向。

文化被称为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关涉一个国家的影响力、民族向心力与凝聚力。文化安全是国家政权和社会制度得以维护和发展的基础。外语教育唯有在课程思政指导下,建立文化自信,才能从根本上确保外语人才自觉维护国家文化主权,积极认可与肯定本民族的文化价值,从而以平等自尊的态度与开放包容的心态进行跨文化交际。

(三)理论价值

课程思政在外语教育中具有核心的理论指导价值。如果把外语教育比喻成一台车,听说读写译就好比是车的硬件设施,课程思政则是外语教育的方向盘与导航仪。过去我们注重的是专业技能的训练,围绕如何提高学生的外语专业能力进行课程设计。而在实际操作中,如果方向盘失灵、导航仪出错,即便再好的硬件也不能阻止翻车。课程思政发挥着方向盘与导航仪的作用。在一个文化日趋多元化、青年群体普遍出现身份认同的混乱时代,课程思政的核心价值观是外语类学生在日后的职业生涯中,面临跨文化交际与境外诱惑的条件下,能够保持方向正确性的重要思想保障。

二、课程思政在外语教育中的逻辑体系

(一)外语技能与文化自信的逻辑统一

听说读写译语言基本功是外语专业的看家本领。与此同时,更需要强调的是:语言是思想文化、价值观念的载体;外语教育既要通晓语言又要通晓语言背后的国家特点、文化差异。离开民族文化谈外语技能训练就如同无源之水、无根之木;离开文化自信谈外语技能训练就会完全背离外语教育的培养目标,失去外语教育的灵魂。

文化自信代表了对本民族文化的尊崇和认可,代表着文化主体对自身文化的自豪感和坚定信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4]。中国在崛起过程中,用五千年的文化底蕴,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逐渐形成了独特的中华文明。中国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功,让中华民族从百年屈辱史中,建立起了文化自信。外语专业学生唯有在文化自信基础上,才能积极地敞开胸怀,与其他文明平等展开交流对话,积极接纳其他文明的优秀成果。

(二)国际视野与家国情怀的逻辑统一

如果说家国情怀是根,那么国际视野则是枝叶。国际视野决定着思考与解决问题的格局与维度,家国情怀决定着思考与解决问题的价值导向与灵魂归属。

国际教育以世界为课本。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公共卫生事件中,在全球核污染等环境危机中,提出了许多重大跨国际的议题;人类在面对“共生共存”的挑战时,如何协调各方力量,进行跨国界治理,需要具备国际视野,运用智慧积极应对。

家国情怀是爱国主义的自然流露,是为国家、为地方发展服务的社会责任心,是关注中国声音与中国国际影响力,为中华民族谋福利,为万世开太平的拳拳赤子心。

外语教育应该致力于培养学生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深对中国历史与当代中国的理解,认同、内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中国特色文化现象的外语表达方式深植课程教学,让学生领会如何讲好中国故事,自觉维护国家利益,自觉抵制外国文化的消极影响,认识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的相融相异之处,有导向地培养外语专业学生具有强烈的民族文化意识与广阔的国际视野。

三、课程思政在外语教育中的实施路径

(一)调整培养目标

在国际风云巨变之下,在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下,外语类专业培养的人才如何符合民族与国家利益,如何胜任时代的要求,承担新的历史使命?围绕民族复兴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核心目标,在课程思政理论指导下,以课程思政为精神链,重新设置课程体系。在传统的“听说读写译”输入性技能训练基础上,提升跨文化交际综合素质,致力于培养外语类复合型人才,以中国文化价值观的文化输出为专业培养目标,以符合国家利益及国家文化建设为最高目标。用强大的国家语言能力建构全球话语能力,充分表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世界大同理想,是实现人类永久和平的理想之方,需要外语教育培养更多具有全球话语能力、能参与全球治理、堪当国家建设和民族复兴大任的优秀高级人才[3]。

外语专业培养方案通常以语言、文学、翻译、商务等方向为导向,注重扎实的外语语言基础与娴熟的外语应用能力的培养。鉴于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传递思想与价值观念的工具,本文在课程思政理论指导下,提出对外语专业教育培养目标进行与时俱进的革新,建议如下:初级目标为具有娴熟的外语听说读写译语言基本功;中级目标为具有跨文化交际综合语言运用能力;高级目标为具有全球视野、家国情怀,能用外语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为促进民族文化影响力,成为具有民族文化自信的传播者。

随着国际地位和文化影响力的日益提升,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外语教育需要培养大量兼具国际视野与中国情怀,能在国际舞台上传播中国声音、讲述中国故事、贡献中国智慧、输出中国文化的复合型外语人才。

(二)融合思政元素及互动辩论式课堂

在课程教学中挖掘思政元素,鼓励学生勇于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现实社会与国际形势,使学生感受到课堂知识的时效性,体验到知识解惑的力量,从而产生学习的价值感。互动辩论式教学模式将大大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专业核心课程“英语国家概况”中,有关英美历史的章节,涉及北约与冷战思维的知识点,联系当下的俄乌战争,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通过拓展阅读获取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加深对国际形势的认识,从而深刻理解了北约固守冷战思维对世界和平造成的巨大危害。通过对英国殖民历史的学习,过渡到如何理解现今世界秩序中新形式的“隐性殖民”:如美国以美元为全球结算货币的金融殖民。有关西方社会简介的章节中,在对西方个人主义及自由、人权等概念的了解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比较思维,通过收集具体案例,展开对比研究。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下各国应对措施的比较研究中,学生明显意识到西方所谓的个人主义在应对公共危机时的散漫无序、组织无方,认识到在西方政府对生命漠视之下,所谓的人权,如同无根之萍,何其脆弱。与此同时,中国的动态清零和全民配合防疫真正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及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为制度自信提供了生动鲜活的教材。在《英美法律与行政管理》章节,学生对困扰美国的枪支问题展开了广泛讨论,深刻认识到所谓的自由,如果离开了正确的导向与合理的法律框架,即可能沦为人人自危的恐怖。此外,在“跨文化交际”这门专业核心课程中,鼓励学生在了解跨文化交际原则的基础上,展开东西文化个案的对比研究,学生的文化创造性得到了释放,表达了对中国传统服装、器具、乐器,以及各民族生活方式与特色文化的喜爱,结合舞蹈、服饰、图文并茂地争相介绍家乡与民族文化,使得课堂展示出文化自信的青春活力。与西方文化标榜的“多元化”相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与丰富多彩在学生的文化寻根活动中鲜明呈现。教师也深刻体会到,坚持文化自信的外语教育,才能正确引导学生的价值取向。

外语教学尤其要重视语音语调的模仿。笔者建议加大新视频材料的使用,推广线上视频资料分享与线下互动讨论相结合的有效学习模式。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及时更新视频材料,恰当地运用热点文化议题,以此来融合教材内容与思政元素。

此外,课堂互动部分有步骤地采用presentation的形式,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参与选题、文献阅读、PPT展示来促进专题研究,通过从“学生—讲师”的角色转换,从专题研究的经验中获得学习的能动性与自主性。这种成功的学习经验又反过来强化学生的学习驱动力。在笔者的教学实践中,坚持让学生参与专题研究报告的第二学年,学生开始发挥惊人的领悟力与思辨力,能够从文化比较思维角度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展示了对文献进行阅读理解、深挖和研究的综合能力。

(三)外语媒体实验室

外语教育应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媒介素养,开设社交媒介使用课程,引导学生实现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即使用语言以推动和促进文化交流。

新生代是网络传播时代的主力军,也是网络文化的消费者与创造者。大学生思维活跃,对外界信息充满好奇,富有创造性。在网络青年文化的推动下,他们往往蕴藏着强烈的文化表达欲望与情感表达诉求,有参与社会事务的激情与探索精神。如果善加引导,这股新生力量可以催生出一系列优秀的文化作品及跨文化作品。草根层面的文化输出,连锁效应强,更容易发挥其亲民性与广泛渗透力。比如李子柒个人短视频在YOUTUBE上掀起了一股全球“中国热”,汉服与民乐爱好者在法国街头义演吸引了数百万法国粉丝,等等,都是非常成功的跨文化交际案例,促进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扬,使更多的国际友人自发爱上中国文化。

相比于传统的文字传播,今天的年轻人更热衷于以短视频、社交媒体来表达文化诉求。因此,笔者结合课堂教学实践提出,在传统的听力、语音电教室基础上,外语专业教育应该增设媒体实验室,媒体实验室功能包括:学习经典的文化输出案例,以提高外语专业学生的文化自信、文化意识及媒介素养;带领学生以申报选题、集体创作的形式,尝试制作微视频文化作品,以促进提高媒介操作能力与语言实际运用能力;鼓励学生在文化输出上,主动走出去、走向世界,以双语传播者的身份,用外语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好声音,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广中国智慧。从而在社交媒体的使用过程中,增强外语语言实际运用技能,增强文化自信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

结语

本研究从外语教育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逻辑体系与实施路径三个层面系统分析了课程思政所具有的时代价值、国家安全价值、理论价值,论述了外语技能与文化自信的逻辑统一,国际视野与家国情怀的逻辑统一。在实施路径上,探讨了如何开展案例比较分析,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与比较思维;如何挖掘具体的课程思政元素,实现课程思政与教学内容的有机融合。在此基础上,笔者进一步提出外语人才培养目标需要进行与时俱进的方向性调整。提出了如何从传统听说读写译的输入性技能训练,向文化价值观对外传播的文化输出方向进行跨文化交际综合素质培养的转变,为符合国家利益与国家文化建设及对外宣传的目标服务,为培养外语类复合型人才,增设外语类媒体实验室,让外语类人才能够在自媒体与社交媒体时代,发出中国声音,讲述中国故事,展示富有活力的中国文化,成为与时代一起前进的爱国主义实践者与传播者。

猜你喜欢
外语跨文化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