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训练与演唱中听力的重要性研究

2022-12-16 14:04钟卉敏柳州城市职业学院
艺术评鉴 2022年19期
关键词:钢琴演奏弹奏旋律

钟卉敏 柳州城市职业学院

听力是指一种接受声音与分辨声音的能力,在钢琴训练与演奏的过程中,需要钢琴演奏者拥有音乐的节奏感、记忆力、注意力、曲调感、多声部的音乐感,以及音乐的共鸣,这些都与钢琴演奏者的听力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正所谓“音乐是声音的艺术”,而在钢琴训练与演唱的过程中,通过手指的触摸,钢琴可以发出美妙的声音。手只能感受到机械,不能直接感受到音乐的旋律。但是耳朵可以,在钢琴训练与演唱过程中,钢琴演奏者可以通过听力去感受音乐的节拍,可以根据听到的声音对钢琴的弹奏进行合理的调整,因此,在钢琴训练与演唱过程中,听力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学习钢琴的过程中,要加强对听力的培养与训练,从而增加对音乐的听辨能力与独立进行钢琴训练的能力。

一、钢琴训练与演唱的过程中听力的重要性

众所周知,在钢琴训练与演唱的过程中,主要受到两大因素的影响,第一大因素就是耳朵对于钢琴音高低或者长短的敏感性,第二大因素就是在钢琴训练与演奏的过程中手指的灵活性,以及对演奏技巧的掌握。在钢琴训练与演唱的过程中,演唱者之所以能流畅的弹奏曲目,自觉纠正错音,就是通过耳朵听到的声音,然后大脑对其听到的声音进行迅速准确的判断,指导手指发生改变。一些钢琴初学者在进行钢琴训练与演奏时会出现这样的状况:看一眼乐谱,弹几个音,或者还有不看乐谱的。这种弹琴方法会导致弹琴的过程中出现错音,弹错了音也无法快速地对其进行纠正。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就是钢琴演奏者在钢琴训练与演唱的过程中没有充分发挥听力的重要作用,手与耳朵配合得不够协调,导致出现错音。在钢琴训练与演奏过程中,需要先进行一定时间的音乐听觉训练,这是所有钢琴学习者必备的一项基础能力。在钢琴演奏与训练的过程中,需要清楚的觉知,只有有了觉知才可以更好地回味、分析理解音乐情感。在钢琴训练与演奏过程中,如果不重视听觉训练,只是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不进行单独训练,这种学习音乐的方式就仿佛是在纸上谈兵,即便钢琴演奏者懂得理论知识与技巧,没有听觉对其进行辅助,那也是缘木求鱼,无法真正提高钢琴演奏者的水平与能力,也不利于培养人们的音乐鉴赏能力。如果在钢琴训练与演奏过程中加强对钢琴演奏者的听力训练,就可以有效地提高钢琴演奏者的音乐觉知、音乐记忆力,也会得到陶醉与放松,会跟着音乐的节拍去调整音乐的节奏、力度与速度,深刻感受音乐的美妙,陶醉在音乐当中,体会音乐带来的深刻情感。除此之外,钢琴训练与演奏的过程中都需要运用听力对钢琴演奏的声音进行感受与评判,然后根据听觉回馈给大脑的信息,及时改正问题,这对于钢琴演奏者来说,可以有效地帮助演奏者提高演奏技术,发展音乐能力。同时,耳朵的倾听也是钢琴训练与演奏的重要环节,可以通过用耳朵倾听的方式去了解钢琴训练者与演奏者有没有认真的练习与演奏。

马克思说:“假如没有一双音乐的耳朵,那演奏任何音乐都将失去意义,如果听不到音乐,感受不到音乐情绪,把握不住音乐形象,那就相当于是乐盲”。因此,钢琴教育者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把重点放在训练学生的内心听觉。首先,钢琴教育工作者可以在视唱的过程中听到视唱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纠正不良视唱习惯,鼓励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寻找视唱问题,让学生真正懂得听对于钢琴演奏与训练的重要性,帮助学生养成善于利用听觉的好习惯,帮助学生形成内心听觉。而这种内心听觉对学生的影响是无形的,是潜移默化的,它可以让钢琴学习者在听到声音后与脑海中以往的音乐进行比较与加工,从而形成新的音乐形象;也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音乐记忆力,提高学生的音乐听力,进而提高学生感受音乐的能力,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二、训练钢琴听力的重要策略

(一)注重对钢琴学习者想象力的培养

钢琴教师在钢琴教学的过程中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与引导者,是学生学习的引路人,对学生音乐之路的学习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加重要,想象作为一种高级的思维活动,它可以帮助学生把脑海中已有的音乐概念与钢琴的弹奏技巧有机整合,帮助钢琴学习者更好的学习音乐,培养自身的音乐鉴赏能力。

(二)帮助钢琴学习者建立旋律听觉

钢琴学习者进行钢琴训练与演奏的过程中,由于不同的钢琴曲目有不同的旋律,这就要求钢琴演奏者需要自己建立旋律听觉,通过听觉去区分不同旋律的区别,使得钢琴弹奏者在演奏过程中对表演的钢琴曲目做到心中有数,根据听觉带来的不同听觉体验,实时调整弹奏力度。在所有的音乐作品中,旋律都是演奏核心,演奏者通常情况下会围绕着曲目的旋律进行演奏,这就要求钢琴演奏者在演奏的过程中精准划分旋律句读,弹奏时要用心去倾听每一个音,在音与音之间交换的时候,不能出现两个音重复的状况,也不可以让音与音之间旋律的音线断开。要想在钢琴演奏的过程中保证旋律的流畅性与完整性,这就要求钢琴演奏者要对钢琴作品的旋律特点进行把握,保证作品旋律的完整性。除此之外,在钢琴学习者进行钢琴训练与演奏的过程中,还要充分发挥听力的惯性感觉,保证听力流畅的旋律线条。尤其在演奏一些比较难的钢琴曲目时,钢琴演奏者要在听到完整旋律线条的基础上,保证旋律的流畅性。如果钢琴学习者的手比较小,手指比较短,在弹八度旋律及和声性旋律时,会由于生理上的限制,给演奏带来巨大困难,还会因为生理上的不足,导致演奏过程中无法保持旋律的流畅性,因此这就需要钢琴演奏者克服困难,控制好旋律线条的走向,保证旋律的完整性与流畅性。同时,钢琴演奏者在演奏的过程中还需要把握好旋律的走向,完成每一句旋律的线条时,需要演奏者在演奏的过程中表现得自然、合理、准确,从而保证钢琴的演奏质量。除此之外,在钢琴训练与演奏过程中,钢琴演奏者还要从演奏的曲目内容出发,仔细研究钢琴旋律中的情感,这就要求钢琴演奏者利用听觉去检验弹奏出来的声音是否符合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

(三)在听歌的过程中训练听力

在训练钢琴听力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听歌的方式进行音乐听力训练,这是一种轻松、愉悦的听力训练方式。钢琴教师可以在钢琴教学之后,给学生播放一段简单经典的钢琴曲目,让钢琴学习者进行倾听,让钢琴学习者在倾听的过程中充分感受到音符的旋律,感受音乐节拍,感受作者感情起伏的变化。这样听歌式的听力训练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听力敏感度,让学生在听力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音乐鉴赏能力,从而在今后的训练与演奏过程中,快速把握音乐节拍,让学生在训练过程中通过听觉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然后快速改正,为下一次的钢琴演奏积累经验,促使下一次的钢琴训练或者演奏变得更加完美。同时,教师在给学生播放完歌曲后,可以让钢琴学习者根据自己对钢琴演奏者的了解,评论他的钢琴演奏风格,从而让学生在评论钢琴演奏者的过程中提高自身鉴赏能力。

(四)在与他人讨论与交流的过程中训练听力

钢琴教育工作者可以在每次听音训练结束以后,给学员足够的时间进行交流与讨论,让他们畅所欲言,谈谈音乐听力训练感受。这样钢琴学习者可以在相互交流讨论的过程中借鉴、启发,对自身的听力水平进行完善,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感受与体验能力,使听力训练对于钢琴训练与演奏的积极作用发挥到最大化。除此之外,还可以自发性的开展听力训练会,把钢琴学习者组织起来,然后请一位学员在台上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音乐进行演奏,下面的人可以闭上眼睛慢慢聆听,然后根据自己听觉的感知猜出曲子的名字,如果发现演奏者弹错音,应该及时指出来,并帮助其改正,也给其他钢琴学习者提供了弹奏经验。这种形式的听力训练,可以有效激发钢琴学习者进行听力训练的热情,提高钢琴学习者参与音乐听力训练的参与度,还可以让他们在实践的过程中深刻体会到听力训练对于钢琴演奏与学习的重要性,在轻松愉快的听力训练中提高自己的音乐鉴赏能力,提高自己的听觉感知能力,从而提高在钢琴训练与演奏过程中手指与耳朵的协调性,帮助钢琴学习者提高弹奏水平。

(五)在实践操作中训练听力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任何理论的学习都离不开实践的检验,最终都要回到实践当中去,钢琴学习也不例外。因此,在钢琴学习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实践的作用,让钢琴学习者在实践中去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在实践中扎实掌握钢琴演奏的技巧与方法,在实践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及时改正。除此之外,钢琴学习者还可以在实践操作中训练自己的听力能力,从而提高自己的音乐鉴赏能力,提高自己的钢琴演奏水平。比如,钢琴学习者可以在学习完钢琴演奏技巧与方法时,尝试性地去演奏学习曲目,在演奏的过程中寻找音乐的感觉,在演奏过程中通过一个一个音符的弹奏训练自己的音乐听力,再通过耳朵给大脑带来的反馈,找到自己在弹奏过程中的不足。

(六)帮助钢琴学习者培养复调听觉

在欣赏钢琴作品的过程中,除了要欣赏钢琴的主旋律以外,还要有丰富的和声、复调、织体。但是在欣赏声音的过程中,无论是哪种音调,都需要钢琴欣赏者有很清晰的声部听觉。在钢琴的复调音乐中,它的声部相对来说比较复杂,各声部之间在音响当中存在着相互吸引、相互排斥的关系。因此,在钢琴训练与演奏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各声部的旋律要求,在音响平衡的基础上保证各个声调的自然与流畅。如果在钢琴训练与演奏的过程中,其中一个声部的声音比较大,就会影响到其他声部的声音,甚至会导致其他声部失去声音。因此,在钢琴训练与演奏过程中,要想保证在演奏的过程中各个声部的声音流畅、细腻、美妙,首先就要保证钢琴演奏者拥有良好的听觉,要求演奏者在钢琴训练与演奏过程中可以时刻听清每个声部,控制好每一个声部的弹奏,充分发挥听觉在钢琴演奏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除此之外,在钢琴训练与演奏过程中,还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就是几个声部在同一个音区之间进行交替旋律,这就需要钢琴演奏者在弹奏的过程中控制好各个声部之间音色、力度上的变化,让不同的声部有不同的区别。

(七)钢琴教学过程中对钢琴学习者进行听觉能力的培养

音乐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感情表达的一种特殊方式,要想深刻地理解音乐,感受音乐,演奏者就必须具备良好的音乐听觉能力。音乐是一种可被人们听见的有情感的声音,它与图画最大的区别就是,图画可以通过直观的视觉了解形象,而音乐却需要通过听觉与大脑的想象力在脑海里创造一个形象,音乐更加注重声音的感觉。音乐是通过声音的运动对人们的大脑产生刺激,让大脑有意识的形成一个感觉形象。通常在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师首先会给学生提供欣赏音乐的机会,让学生在音乐的海洋里遨游。音乐教师如果想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音乐听力,就应该从学生实际生活入手,其实我们生活中的许多客观事物都包含着十分丰富的音响,这些声音对于学生来说不仅非常熟悉,还非常亲切,这样可以有效拉近学生与声音的距离,让学生可以通过听力快速地理解这些熟知的声音,同时,学生根据这些自己所了解的声音还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给这些熟悉的声音创造新的形象,从而拉近学生与音乐之间的距离。或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选择学生比较熟知的场景与画面,这样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然后教师可以顺势引导,给学生播放对应画面的音乐,让学生进行反复的欣赏、领悟,教师还可以在学生欣赏音乐之前,引导学生根据画面与图片去想象场景,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快速在大脑中形成画面,促进学生对音乐旋律、音乐情感的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八)在唱歌的过程中培养钢琴学习者的听觉能力

在音乐教学过程当中,教师不仅要发挥听在学习音乐当中的作用,还要充分利用唱去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听觉能力,让学生先倾听,后歌唱,教师可以在学生歌唱的过程中发现唱的问题,然后进行及时纠正,这样就可以帮助钢琴学习者在钢琴训练与演奏的过程中养成听的好习惯。要想真正发挥听觉能力在音乐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首先就要在唱的过程中培养钢琴学习者的听觉能力,这种听觉能力可以在外部声音的刺激下快速给大脑传递信息,让大脑对错误的音调进行及时纠正,这种听觉能力通常都是无形的,潜移默化的,这也是形成内心听觉能力的一个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这样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听觉训练,比如,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一个个小组,然后让学生在小组内部进行默唱练习,要保证所有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在学生默唱的过程中,激发学生思维,长此以往,学生在默唱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旋律的变动、节拍的轻重、音乐的美妙。除此之外,教师在钢琴教学的过程中还可以采用背唱的方式,锻炼学生的听觉能力,教师可以选择学生比较熟悉的曲目,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选择背唱的时候有足够的素材来选择。培养学生听觉能力的过程中,可以选择填充式的教学方法,填充就是指教师先唱,或者先演奏钢琴曲目,然后把曲目的开头或者中间部分写在黑板上,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听觉把剩余的部分填充上来。这样的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音乐记忆力与学生的听学能力,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曲目,提高学生的听觉敏感度,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钢琴音乐曲目意蕴。

在唱歌教学中,我们常以听唱法来引导学生理解歌曲的意境,掌握演唱技巧。每新授一首歌曲,总离不开教师的范唱和录音范唱这一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感受歌曲,这种感受是多种生理和心理功能协调活动的能力,再现为对歌曲的直接把握、领悟。当纠正学生发声位置和口形的正确运用时候,笔者选用低位置的唱去和,先后范唱几句给学生听,让学生辨别出声音的好听,另外邀请“自然明亮的、轻柔的、紧压的”三种不同音色的学生上台演唱给大家听,每个人都指出其优缺点,让学生内心有一个演唱标准,然后再让全体学生学习一个通俗易学的练习曲,这有利于提高学生辨别声音好听与否的能力。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当下钢琴训练教学的过程中,大部分教师只是注重对音乐作品内容与音乐技巧的讲解,忽略了听觉对于钢琴训练与演奏的重要意义。因此,作为新时代的钢琴教育工作者与学习者,要充分发挥听力对学习钢琴的积极作用,加强对音乐听力的训练,比如,可以在听钢琴音乐的过程中训练听力,还可以在唱歌的过程中训练听力,在与他人交流与讨论时训练听力,还可以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训练音乐听力。只有对音乐有一个良好的听觉感知,才可以加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可以深刻体会音乐的美妙,进而感受到音乐弹奏者的情感。这样训练音乐听力,有利于提高钢琴弹奏者的音乐鉴赏能力,从而提高演奏者的钢琴弹奏水平。

猜你喜欢
钢琴演奏弹奏旋律
钢琴演奏中的表现力分析
视唱练耳在钢琴演奏中的实践应用探讨
唐代口哨旋律拟解
钢琴疗法
——钢琴演奏的魔力
吟诵的旋律性初探
动人心弦
交响曲
钢琴演奏中心理控制的作用
7月,盛夏的旋律
大地的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