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发展乡村产业 夯实乡村振兴根基

2022-12-16 14:41新郑市农业技术服务中心郑建新
河南农业 2022年10期
关键词:农产品发展

新郑市农业技术服务中心 郑建新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抓好五大振兴,即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其中,产业振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关键环节,是重点更是难点,要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调优、调高、调强、调精农业产业,打造农业全产业链,实现种养加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贸工农相衔接、农文旅相融合,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乡村产业振兴总的要求是一产要优、二产要强、三产要活,实现路径是推进绿色兴农、质量兴农、品牌强农,长远目标是实现农业高质高效、农民增收致富。

一、产业融合,四链同构

一产要大力发展高效种养业,提供绿色、健康、生态的农产品,实现从增产导向向提质导向转变。二产要狠抓农产品加工业,对农产品进行初加工和精深加工,不断提升农产品的利用率和附加值,促进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三产以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为重点,推动农村服务业转型升级,培育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产业发展要拉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优化利益链、完善供应链,实现“四链同构”。

(一)一产要优

一产的发展要紧盯高效种养业和特色种养业。每个地方的交通区位、地理位置、土壤肥力、气候环境、生产习惯、风土人情等都不一样,生产出来的农产品的外观品相、营养价值、社会价值等也不相同,而是各具特色。因此,必须在打造地域特色农产品上下功夫,不能跟风模仿,不能千篇一律,要生产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生态、健康、绿色的农产品。

(二)二产要强

二产的发展要坚持粮头食尾、农头工尾原则,大力发展包括初加工和精深加工在内的农产品加工业,通过加工转化把农产品的价值进一步深入挖掘,提高农产品的利用率,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转化为更多地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求的优质产品。通过初加工和精深加工,实现拉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利益链、优化供应链的目的。通过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业,能够安置更多的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必须在完善利益链上下功夫,要让农民群众享受更多的增值收益,让农民群众享受更多的发展成果,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农业提档升级、提质增效。

(三)三产要活

三产的发展要让服务动起来、活起来、火起来,千方百计拓宽一产的生产、生活、生态、景观等功能,大力推进农旅、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把农业生产过程与打造田园、家园、游园、乐园、果园、花园、菜园等相结合,把农业的生产功能拓宽延伸到生态、观光、科普、研学、教育、体验、养生等多个方面,最大跨度、最大空间发挥一产的价值,不断把农业农村中的土里土气土特产、原滋原味原生态、老锅老灶老味道、好山好水好风光,变成更多的农业产品、生态产品、健康产品、旅游产品等,不断拉长链条、延伸价值。

(四)大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

乡村特色产业是富民产业,要大力挖掘、传承和创新传统技艺,围绕农耕文化产品、地方特色产品、乡土产品、手工艺品,农字号产品、土字号产品做文章,在产品的观赏价值、收藏价值、营养价值、礼品价值等方面下功夫,做优、做精乡村特色产业,不断满足群众多元化的消费需求。

(五)要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能够把原材料充分利用,不断拉长产业链,不断提升附加值,优化提升供应链,把品牌做大做强,把增值收益更多地分享给农民。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农业的比较效益,才能让农业强起来,才能实现农民的充分就业,才能让农民富起来。

二、选准突破口,找好着力点

(一)用好禀赋,因地制宜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各地要把当地的土地、水面、森林、滩涂等各种资源挖掘好、开发好,盘活各种可利用的资源,把资源优势变为产业优势,把产业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带动群众就业,增加群众收入。

(二)发挥优势,突出特色

乡村产业种类繁多,各种乡土人才辈出。由于没有合适的平台和时机,许多人没有用武之地。土地和人才要素是实现产业振兴的良好基础。发展乡村产业要统筹好交通区位、资源禀赋、文化传承、乡土人才等优势,突出各自特色,擅长种植的搞种植,擅长养殖的搞养殖,有其他专业特长的发展其他特色产业。

(三)不拘产业,不拘业态

乡村产业成千上万,做好乡村产业关键是要有商业的思维和经营的理念,要有市场的眼光,要有敢想敢干的勇气,要有及时调整的决断,要有不畏艰险的志气,要有不怕困难的魄力。发展乡村产业要做到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放飞想象的翅膀。

三、拼搏奉献,底线思维

(一)以共同富裕为目标

发展产业实现产业振兴的目的是带动农民群众充分就业,不断缩小收入差距,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产业必须增加集体积累,壮大集体实力,只有集体经济收入增加了,实力增强了,才有兴办各种公益事业的底气,才能给群众进行二次分配,才能凝聚人心,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实现广大农民群众的共同富裕。

(二)依法依规办事

发展乡村产业,不能违反政策法律,不能突破政策法律红线,要有法治思维,要按程序办事。发展乡村产业项目,不能违反土地、税收等各种政策,不能以发展乡村产业为借口肆意违反政策法律,该执行的程序一定要执行,不能拿政策法律当儿戏。发展乡村产业本身就起点较低、规模较小,承受能力不强,若不按照政策、法律办事,一旦违法行为造成损失则更是雪上加霜,既会打击发展乡村产业的热情,又会影响发展乡村产业的信心和决心。

(三)保护生态环境

发展乡村产业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决不能以牺牲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发展乡村产业。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我们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发展乡村产业必须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是不可分割的有机统一体,必须与保护生态环境相结合,必须与建设美丽乡村、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相结合,做到农村美与农业强相互促进,相互提升,相得益彰。

(四)循序渐进,滚动发展

发展乡村产业不能急于求成,必须稳妥推进,稳扎稳打,不要贪大求全,要积少成多、积土成山、积水成渊,要一步一个脚印,夯实基础,循序渐进,滚动发展,厚积薄发。

四、破解难题,乘势而上

(一)解决资金问题

发展乡村产业,要破解资金瓶颈,既要多方面筹措资金,又要努力降低资金成本。通过积蓄拿一点,银行贷一点,集资集一点,别处借一点等多元化筹集资金。要打造优美环境,充分发挥土地、劳动力、自然风貌、风土人情、农耕文化、传统技艺等自然优势和人文优势。要学会筑巢引凤,招商引资,破解发展初期资金短缺问题。

(二)解决人才问题

发展乡村产业,必须有人才支撑,要招兵买马,招贤纳士,既要有普通劳动力,又要有经营管理人才。项目团队必须会宣传、会包装、会策划、会营销、会经营、会管理,只要有了人才支撑,产业发展就有了根基。

(三)解决品牌问题

发展乡村产业,要在品牌培育上下功夫。既要培育发展“三品一标”,还要申请注册商标,要改变酒香不怕巷子深的传统思维,借助各种渠道把好产品、好服务宣传出去,推介出去,不断扩大影响,提高市场占有率。

(四)解决人气问题

发展乡村产业,尤其是休闲观光和乡村旅游业,必须有人流有人气,要天天搞活动,月月有节庆,才能够吸引人,才能够留下人。只要人流量足够大,自然就会打开市场,带来商机。名人效应能够吸引人流,要通过利用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正能量的贤达人士来吸引人流。但要杜绝用庸俗的方式吸引人流,更要杜绝用非法行为吸引人流。

(五)解决品质问题

发展乡村产业,必须解决产品的低品质问题,要不断提升产品品质,要追求优质优价,要追求货真价实,不追求物美价廉,更不追求低质低价,要靠质量求生存,靠信誉求发展,打造一流产品,铸造一流品质,靠好的口碑,靠过硬的质量来生存,并发展壮大。

猜你喜欢
农产品发展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上半年我国农产品出口3031亿元,同比增长21.7%
这些模式解决农产品滞销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国企发展如何提高“质感”——以陕汽党建引领发展为例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