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如何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2022-12-16 16:57马慧国
新课程 2022年37期
关键词:爱国主义情感阅读教学

马慧国

(甘肃省靖远县第八中学,甘肃 靖远)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的作用不言而喻。文学作品能够传递和表达一定的文化,能够表达具有情感的语言和内涵。通过阅读,学生能够体会文本中的文化意境,并受到感染和启发。在当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不仅要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还要从情感上进行有效的渗透,让学生的思想高度得以提升。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爱国主义教育的关系

(一)阅读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爱国情感

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爱国主义教育和阅读教学有着非常密切的关联性,通过阅读教学,教师可以利用教材中的知识来强化学生的爱国情感。在当前的小学语文学习中,有很多的阅读材料都含有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表达了一定的爱国情怀。尤其是在描述一些历史人物的时候,爱国主义情怀能够得以有效彰显。在很多优秀作家笔下,我们也能够感受到浓厚的爱国主义精神。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阅读材料的内容,还需要从精神层面引导学生,加强对学生情感的培养。通过学习这些饱含爱国主义情感的文章,学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增强爱国主义情感,能够从内心深处对国家表现出热爱,能够把这种爱国情感落实在实践中,而且这也是当前教育教学所需要追求的一个重要目标。

(二)爱国主义教育能够升华学生的思想高度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和爱国主义教育之间的一个重要关系是爱国主义教育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的思想得到升华。小学阶段的学生认知水平还不成熟,很多学生虽然也知道爱国主义非常重要,但是没有从内心深处真正认识到爱国主义的重要作用。而且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加重视对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基础知识的讲解,忽视了对学生思想方面的培养,这都不利于学生今后的工作、学习、生活以及思想发展。而通过爱国主义教育能够让学生开阔视野,能够有一定的爱国主义情怀,有效地使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得以增强。这样,学生的思想高度就能够得到升华,在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困难时能够积极主动地去克服,为祖国的发展奉献出自己的力量,并能够坚定自己的信念。而且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也能够站在更高的思想高度去分析和理解阅读材料,学生的阅读效率和阅读体验都能够得到增强。

二、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意义

(一)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写作能力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渗透,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写作能力,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严格要求自己,自觉地进行学习。当前的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爱国主义的文章,它们具有一定的独特性,而且其中也包含了很多扣动人心的内容。通过对这类文章的学习,学生能够增加理解和体会,有效培养文学素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也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这也是最直接、最明显的效果和影响。例如,在教学小学语文诗歌《我爱我的祖国》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文章。当然,并不是每个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都是一样强的,因此,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只让学生根据文章内容欣赏祖国的美丽风景,还需要加强对学生的有效引导,强化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让学生在观看祖国大好河山,赞美祖国风景的时候能够有一定的民族自豪感,能够因为自己是一名中国人而感到自豪和骄傲。在学习完这一课之后,教师还可以选择一些歌颂祖国的诗歌,让学生进行针对性的阅读。通过有效的阅读指引,学生的文学素养得以增强,能够有比较强的爱国主义情感。同时,在写作练习的时候,教师也可以适当地增加一些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写作训练。通过有针对性的训练,强化学生的爱国情怀,让学生能够用笔墨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通过多种方式的训练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提高。

(二)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心

每个人的学习经历和自我认知不同,他们在阅读过程中所达到的效果也是不同的,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能够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心,使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得到加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进行有效的自主阅读,通过自主阅读获得初步的阅读体验,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体会文章中的爱国主义情感,这种方式能够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增强它们的文化自信心,更加热爱和珍惜当前的美好生活。由此可见,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渗透,对培养学生的思想情感和学习能力是非常有帮助的。

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一)转变教学观念,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念

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首先需要转变教学观念进行爱国主义价值观的传递。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忽视对学生爱国主义情怀的培养。因为爱国主义价值观的培养,对于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教师要从教学的主导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学生成为朋友,针对价值观方面的问题和学生进行交流和讨论,引导学生从多个方面去分析问题,发散思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例如,在教学《七律·长征》这首诗的时候,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解一些关于红军长征的小故事,让学生能够了解到红军长征过程中所经历的艰难险阻以及红军长征的意义,让他们了解革命先烈为了祖国的复兴所做出的牺牲和努力。通过分享故事,学生对红军长征精神进行认真的讨论,并且践行长征精神,学习红军长征过程中的优秀品质,努力学习,立志为祖国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阅读兴趣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渗透爱国主义教育,还需要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阅读兴趣,让学生对爱国主义题材的文章产生一定的兴趣,这样学生才能够在大量阅读的过程中感受到爱国主义的伟大精神,受到爱国主义情感的感染。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兴趣也是一大重要因素。当学生对所要学习的内容产生兴趣时,他们才会主动探索学习,而且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会产生愉悦的情感。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给学生引入一些与爱国主义相关的阅读材料。教师可以选择一些适合小学生阅读的故事类的爱国主义文章,让学生通过自由阅读或者是分小组合作阅读的方式进行有效学习。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有机会阅读到更多爱国主义相关的书籍和杂志。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爱国主义为主题的读书会或者是故事会,让学生把自己独到的爱国主义小故事轮流讲给其他学生听。在分享的过程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能力都能够得到进一步提升。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讲解故事,这样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的阅读兴趣更加浓厚。例如,有的学生讲了《小英雄雨来》的故事。在讲解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被这位学生声情并茂的讲述所吸引,能够感受到小英雄雨来的勇敢精神和聪明机智,并且能够从小英雄身上感受到爱国主义情怀。教师结合这个点就可以给学生引入一些关于小英雄雨来的相关资料,给学生分享一些其他相关的爱国主义小英雄的故事。在阅读和分享的过程,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能够实现阅读的有效拓展,增加学生的语文阅读量,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三)在讨论和分析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讨论和分析的过程中体会爱国主义精神,让学生受到启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具体的阅读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讨论,发展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进行生动活泼的学习。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一系列具有关联性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通过相互讨论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然后教师抓住时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渗透,往往能够达到比较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清明》这首诗的时候,教师可以询问学生:“当你读到‘路上行人欲断魂’的时候,你想到了哪一位革命先烈?他的身上有怎样的精神?为什么你认为他是值得敬佩的人?”这样的问题能够把古诗词与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渗透有效的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讨论革命先烈身上的精神,能够了解清明节是纪念革命先烈的一个重要节日,通过交流和讨论引导学生分析革命先烈身上的伟大精神,并进行有效的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增强爱国主义体验。

(四)发挥网络资源的作用,让学生观看爱国主义教育视频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发挥网络资源的作用,让学生观看爱国主义教育视频,分析和理解阅读材料。多媒体教学的应用能够有效增强阅读教学的趣味性,增强学生对抽象知识的理解能力。因此,在学习新课之前,教师可以做好充分的准备,挖掘和文章内容相关的网络资源并且对网络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选取一些爱国主义相关的视频资源,引导学生去观看。例如,在教学《吃水不忘挖井人》的时候,教师可以结合这一课的内容为学生选择相应的视频片段,让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真正地感受到毛主席在解决人民群众吃水难问题上所做出的努力,学习毛主席身上为人民服务,无私奉献的精神。通过这种方式强化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有很多关于描写祖国大好河山的阅读材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这些阅读材料进行爱国主义情感教育。例如,在教学《草原》的时候,教师需要让学生领略草原上美丽的风景,体会蒙汉情深的情感。在学习《桂林山水》的时候,让学生感受桂林山水的特点和美景。在以这些祖国大好河山风景为主题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有意识地让学生领略祖国的美好风景,并且适当地渗透爱国主义情感教育,让学生感受到祖国山川河流的精美之处,并且把风景与风土人情相结合,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五)发挥言传身教的作用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认识到教师对学生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师要发挥榜样作用,通过言传身教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首先,教师要保持良好的阅读习惯,多阅读一些与爱国主题相关的书籍,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教师自身也需要树立爱国主义情怀,要热爱祖国,并且把爱国主义情怀展现出来。这主要是因为教师和学生接触得比较多,教师的世界观、价值观以及言行举止都会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而教师的身教往往会比简单的言传更加有效,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发挥自身的人格魅力。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还可以时不时地给学生讲解一些爱国主义小故事。而且教师在言行举止方面也需要渗透爱国主义,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解一些当前的政策和方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适当地融入一些历史小故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而且还可以从板书的设计以及教学语言的表达等方面进行爱国主义的有效渗透。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给学生带来一定的正面影响,也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在发展学生智力的过程中,打造良好的师生关系,把爱国主义教育巧妙地融入其中。这些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也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加强对学生的帮助和鼓励,尤其是针对语文学困生,要引导他们学习革命先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让他们知道大家是一个整体,可以发挥自己的优势为国家做出贡献。同时,教师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互相帮助,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六)进行体验式的情境教学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渗透,还需要组织学生进行体验式学习。通过参与体验式学习,学生对爱国主义的体会和感知也会更强烈,这比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要更加有效。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角色扮演活动,学生通过参与角色扮演活动体会人物的特点,增加感知和体验。例如,在教学《狼牙山五壮士》这一课的时候,由于情节发展非常紧凑,故事发展的脉络非常清晰,而且涉及的人物也比较多,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来进行合作表演,通过分角色表演来展现故事。在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之前,教师要引导学生合理划分角色,准确把握不同角色的台词、表情、心理活动和特点。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指点,让学生能够展现出人物的特点,尤其是要表现出五位战士在面对日本人时慷慨就义的精神,让学生带着感情喊出对应的口号。学生通过参与的方式能够身临其境地进行学习和感知,体会五位壮士在抗击日本人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伟大精神。

总而言之,爱国主义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爱国主义教育的渗透,能够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写作能力,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进行有效的爱国主义价值观的传递,同时要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阅读兴趣,让学生能够参与到有效活动当中,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讨论和分析与爱国主义相关的问题,发挥网络资源的作用,让学生能够观看相关的视频并进行有效的学习。教师还需要发挥自身的榜样作用,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学生进行体验式的情境学习,不断提高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猜你喜欢
爱国主义情感阅读教学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谈小学低年级有效阅读教学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在疫情大考中彰显爱国主义力量
小学阅读教学“六法”
情感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台上
诗歌爱国主义传统的当代性和诗人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