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的三个维度

2022-12-17 20:55
关键词:亲和力理论课思政课

马 颖

(滁州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滁州 239000)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帮助大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课程,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1]因此,以提升亲和力为导向,是不断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的重要举措和关键环节。

亲和力最早是化学领域的概念,指的是一种原子和另外一种原子两者之间的关联性。在人文科学领域,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专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具有的在思想理论、价值观念乃至行为方式上的接近、趋同的理论品质和实践特征,从而使大学生对思政课产生亲近感、认同感和趋同感。本文从提升高校思政课亲和力的必要性入手,分析当前思政课亲和力所面临的困境,从而聚焦影响思政课亲和力的三个重要维度即思政课教师、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为提高思政课亲和力提供有益的探索。

一、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元化文化的影响,对当前青年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思想观念、是非判断都产生很大的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阵地,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提升高校思政课的亲和力是优化高校思政课教学效果的应有之义。

(一)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众所周知,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扮演着特殊的角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思政课由于其本身的特殊性,对学生的教育是潜移默化的,其教育效果不是短期内就能显现,需要长期积累才能看到成效。再加上思政课理论性较强,往往导致有的课程效果不佳,学生不易接受。影响思政课教学效果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思政课的亲和力是首要的先决因素。一门没有亲和力的思政课,作为受教育者的大学生势必会产生距离感,国家编印的思政课教材也将成为呆板的文字,思政课教师也不会受到学生的欢迎和认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也无从谈起。所以,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首先要提高思政课的亲和力。

(二)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获得感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复兴的希望。高校思政课是担负着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素养,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课程。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发展进入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也应跟随时代的发展,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的提升,有利于大学生对课程的认同和接纳,有利于拉近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距离。只有这样的思政课,大学生在课堂上才能有所收获,才能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思政课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才能实现高校育人工作的目的。

(三)有利于应对新形势下思政课面临的挑战

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以及国际国内形势的不断变化,新时期高校思政课所面临的挑战十分严峻。一方面,网络新媒体时代对当代大学生产生强大的吸引力。互联网改变了“00后”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方式和途径,QQ、微信、微博等媒介都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表达自己观点的平台,这些新媒体也影响着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另一方面,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一些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的西化、分化没有改变,其中历史虚无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普世价值等不良思潮也都通过互联网影响着大学生,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产生冲击和不良影响。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们更要牢牢把握思政课这一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充分利用新媒体和新技术来提高思政课的亲和力。

二、当前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面临的困境

教师亲和力、教学内容亲和力和教学方法亲和力是思政课亲和力三个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影响高校思政课亲和力的困境主要表现在:部分思政课教师亲和力不足、教学内容生命力不强、教学方法吸引力不够。

(一)授课教师亲和力不足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2]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思政课亲和力生成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当前,广大思政课教师能够履职尽责,关爱学生,传道授业总体上是好的。但是,在思政课的教授过程中,也存在部分思政课教师理论功底比较薄弱、教学能力水平有限、语言表达能力不强、人格魅力不够。加上思政课本身理论性较强,如果教师不能把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转变为学生易于接受的教学话语,就会导致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产生距离,这样的思政课就会失去亲和力,学生也就不会认同和肯定。

(二)教学内容生命力不强

思政课的教学内容是实现思政课教学目标的具体体现和要求,思政课由于其特殊性,讲授内容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反映社会现实问题,引导大学生培养思辨的能力。具有吸引力的教学内容才能有强大的生命力,大学生才能有亲近感和认同感。思政课教师要具有把教材内容转变为教学内容的能力。目前,有的思政课讲授内容和学生需求存在脱节现象,讲授的内容缺乏生动性,缺少对现实问题的关注,容易导致学生产生抵触情绪,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大打折扣。思政课的教学内容绝不能仅仅停留在课本讲授的知识范围,要不断丰富思政课教授内容,拓展思政课的讲授深度。

(三)教学方法吸引力不够

思政课的教学方法是思政课教学中的载体。思政课的教学方法直接影响受教育者的参与度和关注度。好的教学方法是提升思政课亲和力的重要因素。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当今社会已进入新媒体时代,我们的授课对象也都已经是思维活跃、爱好广泛的“00后”。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给思政课的教学方法改革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当前,还存在思政课教学方法较为单一,没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参与度不高,对内容的学习仍然是被动地接受。如何借助新媒体技术,创新思政课教学方法,增加教学方法的吸引力成为提升思政课亲和力的关键环节。

三、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的策略

提升高校思政课的亲和力,要在遵守思政课的教学规律和大学生学习成长规律的基础上,在提升思政课教师的亲和力、教学内容的亲和力和教学方法的亲和力三个维度上下功夫,才能使思政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生受益的课程。

(一)塑造人格魅力,提升思政课教师的亲和力

1.要加强理论学习

思政课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的主要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及其中国化的成果,这就要求广大思政课教师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要真学、真懂、真信、真用。思政课教师要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要多读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要能够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去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让学生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理论不仅“有理”,而且“有用”。知识渊博、理论功底扎实的思政课教师,才能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精髓,展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正魅力,大学生才能感受到真理的力量,这样的思政课教师才能成为“受学生欢迎的好教师”。

2.要塑造人格魅力

教师的人格魅力是对学生最直接的影响,具有人格魅力的思政课教师对学生才有感染力和吸引力,思政课教师才有亲和力。要塑造思政课教师的人格魅力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是,思政课教师要提高自身品德修养。德高为师,身正为范。高尚的品行是思政课教师人格魅力的源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师要成为学生做人的镜子,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以高尚的人格魅力赢得学生敬仰,以模范的言行举止为学生树立榜样,把真善美的种子不断播撒到学生心中”。[3]思政课教师要成为学生的领路人,在工作上要治学严谨、一丝不苟、兢兢业业;在生活中要胸怀坦荡、为人师表、诚实守信。二是,思政课教师要培养亲近的师生关系。思政课教师不能只满足于每周课堂上与学生的交流,课下可以通过QQ、微信、微博等学生经常使用的交流平台和学生保持密切的联系。思政课教师要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他们关注什么、喜爱什么都要有所了解。有条件的思政课教师可以长期担任学生班主任或者班导师,思政课教师只有亲近学生、爱护学生、关心学生,这样的思政课教师讲授的课程才是有魅力的。

3.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提升思政课教师亲和力的必然要求。在思政课的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师发挥着主导作用,往往会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导致教学中教师课堂成为“一言堂”,学生在教学中的参与度不高。出现“教”与“学”的两张皮现象。思政课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心灵的沟通,思政课教师只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才能够实现教学相长,不断提高思政课的教学效果,思政课教师才更有亲和力。

(二)优化教学内容,提升思政课教学内容的亲和力

1.关注社会现实问题

要坚持问题导向,注重思政课教学内容的现实性。理论来源于实践,思政课讲授的内容不是空洞的、枯燥的。思政课教师要时刻关注各种社会现象、社会热点问题。思政课教授的内容要以教学大纲、教材内容为基础,又不能仅仅局限于教材,思政课教师要成为“专家”,更要成为“杂家”。思政课的教学内容要能够回答时代提出的问题,帮助大学生正确看待社会上出现的各种现象,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大学生头脑,提高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

2.贴近大学生的需求

思政课的教授对象是我们的青年学生。目前,在校大学生最主要是“00后”的群体,他们思维活跃,易于接受新事物。在这个瞬息万变的网络时代,思政课的教学内容更要了解学生的需求、学生的关注、学生的期待,思政课的内容和学生才能没有距离,才能吸引学生,才能更有亲和力。思政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多选择一些与大学生相关的,例如大学生交友、恋爱、就业、职业规划等方面案例,可以根据不同的专业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这样的思政课内容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

3.增强内容的生动性

思政课是学生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课程。思政课教师不仅要讲清楚有关理论,向学生阐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重大理论问题,更要注重讲授这些重大理论的方式方法,理论不是枯燥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有强大生命力的,要做到深入浅出,思政课要增强讲授的生动性,才能更加吸引广大学生,才能进一步彰显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无穷魅力,把思政课上成“有理”课、“有用”课。

(三)革新教学载体,提升思政课教学方法的亲和力

1.改进教学话语

语言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思政课的教学话语承载着知识传递、价值引领、思想引导的重要作用。由于思政课教师是课堂话语权的主导者,在讲授过程中容易产生以上对下的强势话语,让学生产生疏远感。思政课教师应该讲究语言表达的艺术,提升语言的魅力。要提升思政课话语亲和力,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一是语言要通俗易懂、生动形象。教师要擅于把教材话语转变为教学话语,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博大精深、内涵丰富。青年大学生,尤其是理科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消化吸收是不容易的。思政课教师要能够把书本上深刻的哲理转变为学生易懂的语句,思政课教师要了解大学生喜爱的表达方式,用他们喜闻乐见的语言表达方式对思政课进行包装升级,让思政课变得更加“有滋有味”。二是改进话语方式,注重交流的平等性。“教学秩序有高下,但是受教育者和教育者的地位是平等的”。[4]只有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用平等的话语共同完成教学活动,教学内容才能被更有效地接受。

2.创新教学方法

思政课在讲授过程中,除了使用传统的讲授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等形式之外,还要不断创新教学方式。通过翻转课堂、对分课堂等形式,组织学生分成若干个教学小组,让学生走上讲坛进行主题演讲、专题辩论、情景剧表演等形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思政课教师还要学会利用新媒体手段制作精良的教学课件,好的教学课件赏心悦目,在理论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有更直观的感受。教师还可利用手机中的一些APP软件辅助教学,和学生进行“不一样”的交流和互动,让思政课和现代信息技术完美融合。

3.拓展教学平台

思政课的教学不仅是在课堂,在网络新媒体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我们要不断拓展思政课的教学平台。可利用互联网平台整合多种教学资源,将课件、视频、教案等都放入其中,打造思政课网络教学平台,可以让学生利用碎片化的时间,随时随地学习思政课。教师可以在网络教学平台中设置网络教学单元的开放和关闭时间,设置单元测试板块,了解监督学生网络学习情况。充分利用QQ、微博、微信等自媒体信息发布及时、学生关注度高等特点,打造与思政课内容相关的QQ公众号、微信公众号。通过这些新手段,让“有意义”的思政课学起来更加“有意思”。

猜你喜欢
亲和力理论课思政课
大数据时代下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模式研究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开放大学交互式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应用
“小三明治式”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运用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
独立学院公共体育理论课教学现状研究
Just for today
周毅:做个有亲和力的气质女
新课标下中职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有效教学策略探讨
自卑女的大学生活